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聊城第十一届葫芦文化艺术节带来的思考

2020-11-14 02:29:54

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
聊城第十一届葫芦文化艺术节带来的思考
 
编者按

        一只小葫芦,却撬动了大市场。

  11月10日,第十一届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在古城区开幕。全国1000余家国内葫芦产业商户、5000余名葫芦交易商,以及50余位葫芦文化专家、学者及产业发展引领者齐聚水城,开展葫芦交易,共商产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聊城举办葫芦文化艺术节的探索,就是贯彻落实这一精神的生动实践。 

政府搭台 唱“葫芦戏”

  11月10日,古城区楼南大街道路两边全是葫芦摊位,有小巧玲珑的袖珍葫芦、造型奇特的油锤葫芦,还有别开生面的葫芦台灯、生动形象的葫芦烙画……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葫芦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葫芦爱好者及游客前来参观、交易。

  为了更好地传承东昌雕刻葫芦技艺,打造葫芦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从2007年开始,东昌府区每年都会举办葫芦文化艺术节。本届葫芦节以“畅游葫芦之乡,品味葫芦文化”为主题,为期3天,举办葫芦文化艺术座谈会、精品葫芦展、葫芦交易会、葫芦技艺大赛及颁奖、葫芦文化艺术节专题演出等精彩活动。

  “今天一上午就卖了1000多元,这3天卖5000元没问题!”堂邑镇路西村葫芦种植加工户路宗凯今年25岁,却已经参加了4次葫芦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我这还算少的,卖3、4万元的也大有人在!”路宗凯说,“村里人积极性很高,本村报名参展的共220户,摊位费全免,非常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这个机会。”

  提到葫芦节,70岁的路西村民明金成更是感慨万千:“我种了25年葫芦了,今年又种了4亩地。一开始骑自行车走街串巷、一只葫芦只卖几毛钱,现在葫芦价格从几元到上千元,还能参加葫芦节,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创新机制 形成品牌

  围绕创新文化产业经营机制,进一步激发展会活力,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打造产业发展高地,东昌府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尝试引入PPP模式,政府通过招投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让专业公司成为运作主体,实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东昌府区文广新局副局长任永健说,这样一方面使行政部门不用直接参与市场活动,同时引导企业资本进入文化市场,激发了文化市场发展活力,使市场和文化活动更加规范、阳光。

  任永健介绍,去年葫芦节报名参展的有600多户,今年已经达到800多户,加上慕名而来的商户,已经达到1000余户,来自上海、河北、辽宁、新疆、甘肃、海南岛等全国15个省(区、市)。“葫芦节产生的聚集效应,充分证明了认可度的提升,影响力的扩大,品牌力的形成。现在,葫芦文化艺术节已经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文化盛事。”任永健说。

  节庆活动越办越火,产业也越做越强。目前,东昌府区葫芦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全国葫芦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全区葫芦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占全国份额的70%;葫芦加工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加工量占全国的75%,年综合效益近10亿元。东昌府区先后被评为中国葫芦雕刻文化艺术之乡、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葫芦产业已成为东昌府区最具代表性、特色最为鲜明的地方文化产业。 

产业融合 愈走愈远

  文化具有强渗透、强关联的效应,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融合创新,提升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要进一步发展葫芦文化艺术节,我们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古城这个旅游载体,形成‘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效应,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任永健说,这方面有可资借鉴的成功事例,比如,滕州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连续举办了十四届中国(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惠民利民,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葫芦文化艺术节,不少顾客都是前来旅游的游客。“太漂亮了,没想到葫芦还能做成这样!”来自河北邢台的贾爱芬直呼“大开眼界”,她买了4只草帽人偶葫芦。“小葫芦造型非常可爱,回去我要送给朋友和孩子们!”贾爱芬对人偶葫芦爱不释手。

  “提升葫芦文化产业发展层次,这既是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题中之义。”东昌府区文广新局局长刘学芳说,今后,要进一步整合挖掘本地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文化、旅游、商贸等产业资源,让葫芦文化产业进入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聊城日报

文明聊城

文明是一种生活态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