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葫芦雕刻老艺人之子受邀重拾家传手艺

2020-09-10 22:16:58

 23日上午,53岁的杨中广提着自己的几个葫芦雕刻作品,来到东昌府区文广新局局长李炳泉的办公室,和他一块前来的还有他的儿子杨以凯。

  东昌府区梁水镇杨庄村村民杨中广,如今是一名常年在外打工的建筑工人。他此次来见李炳泉,缘于一次邀请。

  就在几天前,李炳泉曾专门找到杨中广的老家,但当时杨中广身在淄博,两人未能谋面。而李炳泉之所以执意要见他一面,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想看看他的葫芦雕刻手艺。

  杨中广的父亲杨际俊老先生曾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民间葫芦雕刻艺人,7年前,老先生去世后,李炳泉和负责文化普查工作人员原本以为杨家的这项手艺就此消失了。没想到,前一段时间听说杨中广也能雕刻,就辗转与杨中广取得联系,想看看他的手艺怎么样。

  而现实是,杨中广的确曾在父亲的熏陶下学到了一些雕刻手艺,不过这项手艺已经放下了10年。

  今年刚刚过去的葫芦文化艺术节,与之前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市不但邀请了国内外众多文化研究学者和葫芦产业商家代表,还邀请了好几位国内出名的葫芦工艺美术大师前来进行交流。

  在李炳泉看来,对杨中广的邀请和对国内几位葫芦工艺美术大师的邀请,其实是在努力改善同一个问题:近年来,东昌府区的葫芦加工量已占全国份额的60%以上,中国葫芦雕刻文化艺术之乡声名远播,但葫芦制作工艺依然相对落后,独具特色的东昌葫芦雕刻艺人太少。

李炳泉希望杨中广能够重新拾起这门传统技艺,子承父业。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提升东昌雕刻葫芦的文化水准,讲好东昌府的葫芦故事。

  ◎相见

  局长曾登门拜访

  希望他能继承父业

  东昌府区早期的葫芦雕刻,是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然后用来畜养蝈蝈。这样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代。

  老艺人杨际俊生前就是葫芦雕刻好手,他拿手的地方在于,不用布局,拿起一个葫芦就刻。很快,带有三四出戏曲图案的葫芦就完工了。用杨中广的话说,父亲爱听戏看戏,那些图案都在他的肚子里。

  23日上午,一见到杨中广和杨以凯,李炳泉就拿出了自己早年收藏的杨际俊老先生雕刻的葫芦,与杨中广前一天的作品进行比较。“你对比看,这两个葫芦刻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令尊刻画的人物很传神,有板有眼,线条也很流畅;而你刻的人物相对呆板,形似神不似。”

  不过,对于杨中广和父亲一样,不用打底子,拿起葫芦就能画的这一特点,李炳泉还是觉得很高兴。“你回去再好好练练,争取能达到你父亲当年的水平。”

 对于杨中广,李炳泉其实是寄予了厚望的。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聊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宪昌口中听说,东昌府区梁水镇杨庄村有一位雕刻葫芦的老艺人,名字叫杨际俊。

  7年前,杨际俊老人去世。在此后的传统文化相关普查中,大家一度以为杨家这门手艺已经失传了。前一段时间了解到,老人的儿子杨中广从小受父亲的言传身教,也学习过葫芦雕刻。不过,遗憾的是,杨中广已经多年放弃这门手艺,如今在外地打工。

  有感于目前东昌府区葫芦雕刻传承人少的现状,也遗憾于杨中广放弃这门手艺太过可惜。李炳泉有了一个想法,让杨中广子承父业,传承东昌葫芦雕刻文化。

  前几天,李炳泉和张宪昌一道,又专程赶到杨中广家,想实地了解他的手艺如何,不巧的是,杨中广还在淄博打工,未能谋面。

  求才心切的李炳泉从杨中广老母亲手里要来了杨中广的手机号码,迫不及待地打了过去。于是就有了这次会面。

  杨中广说,父亲一直喜欢听戏看戏,最擅长的就是把戏中的人物刻到葫芦上,拿出去卖。“我小时候跟他学过一些手艺,后来发现这门手艺没法养家。就外出打工了。”杨中广说,他已经有10年时间没刻过葫芦了。而儿子杨以凯,虽然所学专业与美学相关,也在从事美术设计工作,更是从来没雕刻过葫芦。

 此次,为了这次会面,杨中广专门从淄博赶回老家,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些当年的雕刻工具,很快雕出了几个蝈蝈罐。

  为了鼓励杨中广钻研创作葫芦雕刻手艺,李炳泉给他创造了几个优惠条件:首先垫付一部分资金让他采购一批葫芦。在他的葫芦技艺提升后,杨中广可以把雕好的葫芦送到东昌府区文广新局,由局里进行回收。这样一来,杨中广不用投入太多成本,还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不仅如此,为了让他们父子俩能进一步了解目前业内现状,寻找创作灵感,李炳泉还安排工作人员带着杨中广和杨以凯来到位于古楼西北角的东昌葫芦博物馆,观看聊城本地和外省大师级人物雕刻的葫芦作品。

  对父子二人来说,博物馆展厅简直就是一个“葫芦王国”。各种精巧别致、造型奇特的葫芦作品摆满展架上的玻璃橱窗内,让人应不暇接。张太岭的《十二喜》、《钟馗》,李玉成的《戏曲人物》、《戏曲脸谱》等,个个都是葫芦中的精品。

  在其中一个橱窗前,父子二人停了下来,那是张宪昌教授收藏的杨际俊老人的作品。拿着父亲的作品,杨中广看了又看。

  ◎问题

  一个人的纠结反映一个行业现状

  东昌雕刻葫芦缺大师少精品

 杨中广心里纠结的地方在于,与钻研葫芦雕刻手艺相比,如今在外面打工挣钱更快,所花的心思也没那么多。不仅如此,与父亲相比,他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相对较少,还不能像父亲那样,拿到一个葫芦就已经胸有成竹。而且,10年没再动过的手艺,想重拾起来并不容易。

  当然,在李炳泉的一番话之后,他也明白,如果日后葫芦雕刻手艺提升,无论是从收入上还是从个人发展上,建筑工这份工作都不可同日而语。

  而实际上,杨中广的这份纠结也是一个群体现状的反映。

  李炳泉说,“虽然近年来葫芦工艺品市场出现节节攀升的良好势头,产业发展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由于受政策、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昌葫芦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李炳泉说,东昌府区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产品以作为原材料的白皮葫芦为主。葫芦加工在技艺、样式、色彩、造型等方面与国内外其他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简单来说,多了一些“土气”、“俗气”,少了一些“贵气”和“灵气”,葫芦的文化附加值还比较小。

  受现代经济思潮的影响,年轻人多半都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目前传统雕刻技艺加工艺人多是中老年人,人才断层逐步显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东昌葫芦雕刻工艺的提升。“如今,我们还缺少像张福来、张作良、张太岭、张冰、陈胜这样国内外闻名的的工艺美术大师级人物。”

 李炳泉说,如今一谈到针刺葫芦,人们就会想到甘肃兰州。而天津的范制葫芦,山西的漆制葫芦,也都是当地区域性标志和全国都叫得响的品牌。相较而言,以戏曲人物和情节为素材的雕刻葫芦是东昌府葫芦的区域性品牌,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因为从业人员少,品种和产量太少,且有些加工企业过于急功近利,导致目前在东昌府区葫芦摊位上看到的更多的是烙画、片花葫芦,更有一些激光机器制作的商品,这在艺术性和收藏价值上大打折扣,影响了这一品牌形象。

  此外,在李炳泉看来,因为缺少龙头带动企业,东昌工艺葫芦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东昌府区有葫芦加工企业400家,但大多是家庭作坊式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但基本都是分散经营和销售,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数据

  东昌葫芦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

  加工量占全国六成以上

  无疑,在东昌雕刻葫芦工艺的发展现状上,我市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过,不可否认的另一面是,如今,东昌葫芦的名声越来越响。葫芦文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八届文化艺术节,也是越办越好。

 “今年的葫芦文化艺术节,光报名的本地摊位就有400多家,慕名而来的外地商户也有200多家,从第一届60多家商户参展到如今发展到600多家,我们的葫芦节,办得是一届比一届好。”李炳泉说,目前全国知名的葫芦艺术节主要有三个,辽宁葫芦岛的艺术节侧重于旅游产业发展;云南普洱的葫芦艺术节,侧重于文化图腾。只有我们的葫芦文化艺术节,是切实与商家和百姓直接发生联系,最为“接地气”。

  “近年来,东昌府区把葫芦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了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东昌府区葫芦协会,致力于整合我区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指导推动葫芦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了发展规划,由区政府牵头,农业、服务业、文化、旅游等多部门各尽其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另外,还由政府出资建设了葫芦文化博物馆2处、开办葫芦工艺培训班,举办葫芦文化艺术节,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李炳泉说,在刚刚过去一周的葫芦文化艺术节,既有葫芦展示交易、精品葫芦评选、雕刻技艺大赛,又有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书画、摄影、群众现场体验、基地观光等活动,为葫芦业户和葫芦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现在,东昌府区是我国葫芦种植与加工的主要地区,主要集中在堂邑、梁水镇、闫寺等地,种植面积8000多亩,葫芦加工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加工量占全国份额的60%以上,年销售额近3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美、英、韩、新加坡、加拿大、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李炳泉说,在每一届葫芦文化研讨会上,都会邀请与会专家、学者就葫芦与传统文化、葫芦与文化产业、葫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建言献策、引领指导,此外还多次聘请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院、聊城大学的资深教授来我区规划指导葫芦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新工艺研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东昌葫芦的创作手法和艺术价值。

  “东昌葫芦雕刻技艺,题材丰富、用料考究,线条流畅,制作精良,保持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李炳泉说,东昌葫芦的雕刻艺术经历了三个时期,宋代为简单性雕刻的雏形期,明代、清代至民国为取材广泛、技法多变、精雕细刻的成熟期,近代、当代为继承发展期。东昌葫芦工艺的特色主要是烙花、砑花、刻花、片花,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雕刻的题材内容以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最多的是戏葫芦,表现当时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戏剧故事与戏剧人物。

  作为一门优秀的民间艺术,东昌府葫芦雕刻艺术在长期历史传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闫寺、梁水镇、堂邑路庄三大雕刻谱系,并产生了各自的代表性传承人,明清、民国时期有李文朴、郑时均,萧必衡、黄玉谷等,建国后著名的民间艺人有郎发敏、陈金语、杨印台、李尚贤、杨际俊、谷云章、郝春林等,当代的有李玉成、王新生、路宗会、王树峰、于凤刚、郝洪燃等。

  ◎期待

  走葫芦的高精之路

 讲好东昌府乃至中国的葫芦故事

  东昌葫芦如何打掉身上的“土”气、“俗”气,在保存原有质朴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在李炳泉看来,葫芦文化产业的发展,更主要的还是要靠群众的力量。 他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7年,在辽宁葫芦岛第二届葫芦节上,前去参观的东昌府区相关领导惊奇地发现,这个全国性葫芦文化艺术节,参展商一半以上竟然都来自东昌府。也就是从那时得到触动和启发,才有了此后的东昌府区首届葫芦文化艺术节。

  李炳泉说,下一步,东昌府区依托堂邑的葫芦种植优势,建设初具规模的葫芦种植园区,将东昌府区变成全国葫芦市场的产品加工和供应基地。

  同时,把葫芦基地同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葫芦农家院,让游客在亲身的体验和体会中感受葫芦文化的丰富内涵。培植一批骨干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对葫芦工艺品产业的带动与引领作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此外,将与高校交流合作,在大力发展工艺葫芦的同时,走精品葫芦、艺术品葫芦的高精之路,使东昌葫芦的内容形式为之一变,创作手法、艺术水平、欣赏品味大大提高。

  李炳泉说,未来将通过和高校联合或举办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精尖的艺术和技术人才。通过葫芦文化进校园、葫芦工艺大赛进校园等,培养更多的葫芦爱好者。

  在对外交流方面,未来将加强与国内外葫芦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美国、日本等国外知名葫芦协会的交流合作,提高东昌葫芦的知名度和话语权,使东昌府的小葫芦具有国内外的大市场。

 李炳泉说,葫芦是人文瓜果,作为先民比较早的文化图腾,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赋予了葫芦更多的文化内涵,小小葫芦承载了更多的神话传说和文化信息。“我们将进一步挖掘葫芦文化内涵,目前,准备制作葫芦专题片《葫芦之乡——东昌府》,编辑出版《东昌葫芦艺术》一书,注册建立葫芦网站,讲好东昌府乃至中国的葫芦故事。”■记者 赵宗锋 梁营营

  ■新闻延伸

  葫芦与东昌府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在中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从道家文化,到文学艺术,以及与民俗、信仰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葫芦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载体,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葫芦文化。

  东昌府区文广新局局长李炳泉说,葫芦在东昌府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葫芦生长发展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东昌府区位于黄河下游的冲击平原,马颊河贯穿全境,地貌地势平坦深厚,土壤质地均匀,境内河流众多,水源丰厚充足,光照充分,适宜的气候环境为东昌葫芦的种植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东昌府区葫芦种植始于汉代,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手工艺品,东昌雕刻葫芦宋代已经流行于世。关于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确切的起源已无从考证,如今人们比较认同的是宋代王和尚所创的传说。相传,宋代有一个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年事已高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因当时闫寺一带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便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蓄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后来,当地人纷纷效仿,葫芦雕刻便由此

流传开来。

  隋唐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在山东的贯通,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繁荣,得益于大运河漕运的兴盛,东昌府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当时的雕刻葫芦曾一度是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随运河远销全国各地。

  2008年,东昌葫芦雕刻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东昌府区也是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东昌葫芦是东昌府区最具代表性和最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和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国葫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