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10月浙江好人公示了,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2020-11-02 20:18:33

“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
10月名单公示

从2014年1月开始,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在全省开展“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推荐评选活动,每月评选一次。

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网络投票和评委会综合审议,拟确定张坚东等41例为2016年10月浙江好人,现予以公示。
助人为乐(8例)
张坚东 宁波市镇海区“阿东兰花种植残疾人扶贫基地”负责人

虽然肢体二级残疾,但张坚东身残志坚。2012年初,他创办了“阿东兰花种植残疾人扶贫基地”,并以基地为依托,陆续拿出50余万元,先后帮扶300余名残疾人,带领他们一起致富。他还结对贫困学生,为景和培智学校学生送去学习用品。
杨冬英 泰顺县罗阳镇中心小学英语老师,泰顺县扬帆义工队副理事长

杨冬英每周五坚持去偏远的横岗希望小学义务上课。她还组织成立扬帆义工队,深入偏僻山区寻访社会孤困边缘人士,进村慰问助学对象、孤寡老人。近三年来,她带领的义工队在泰顺各社区组织公益活动达300余次,帮扶学生2500人次,结对困难学生91人,帮扶老人1000余人次,共收到帮扶物资50万元左右。
朱爱玲 安吉县欢庭度假酒店酒店助理

朱爱玲是全村600多位老人的“儿媳”。三年来义务为全村的老人理发,每月1日、15日,在统里村老年协会的活动室里,排队等候朱爱玲理发的老年人很多。两把剪子、一把电动推剪,她持之以恒的爱心,感动了街坊四邻。
史训学 嵊州市长乐镇个私市场党支部书记

因患小儿麻痹症从小左腿残疾的史训学,先后开过理发店和照相馆。在走上自立的道路的同时,他还热衷公益事业。在他的倡议和组织下,长乐镇组织了一支关爱老残病弱志愿者服务队。特别值得一提是,他还“潜伏”20多年先后捐助了两位残疾人:一个长达23年,直到其去世,另一个也已有8年。

孔樟兰  磐安县盘峰乡沙溪村村民(图为孔樟兰家人含泪签下器官捐献协议书)


2016年7月27日,孔樟兰捐献了一对肾脏与一个肝脏,成为磐安县捐献器官第二人。她捐献的器官通过绿色通道被送往杭州,已经分配给需要接受移植的重症患者,挽救了3条生命。
顾亚海 舟山市定海区前太平弄14号居民

10余年来,顾亚海坚持锻炼理发技能,对社区的600余名的老年人开展定点定时服务。他将社区老年活动室设为服务点,每月4日下午为集中服务时间,准时为每一位老年人理发。而对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他还上门服务。另外,部队官兵也是他常年义务;理发的服务对象。
胡和平 临海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副会长

20多年前,胡和平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和敬老院的老人们承诺,要一直为他们义务理发。到目前,接受他和他的团队服务的对象已超过10万人次。他迄今参与临海义工组织大小公益活动400余次。2008年,他还自费赶赴汶川地震灾区义务服务灾民千余人次,发动员工向市慈善总会募集捐款12936元。

,一线队员52名。。台风“灿鸿”、台风“苏迪罗”、丽水莲都里东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浦江失联儿童事件、游客驴友被困等突发事件中,都活跃着搜救队员的身影。
见义勇为(8例)
于文龙 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村民

8月23日傍晚,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两个小孩在葛溪游泳,一人溺水后另一人去救,两人缠绕在一起渐渐下沉。有人看到后大呼救命,听到呼救声的72岁村民于文龙马上奔跑过去,途中还滑倒跌伤,但依然一头扎入水中。他一手推一个,一手拖一个,仅靠脚蹬水带来的推力,慢慢向岸边移动,终于抓住旁人递来的杆子,成功救起两个孩子。
王佳铭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学生

8月3日深夜,浙江科技大学门口有一条电线半坠到地面,横跨在路中间,挡住了车辆通行。11点左右,增援G20峰会王佳铭和西湖交警大队民警赶到现场,此时,电力维修人员还没有到,这条电线如果被车辆碾压,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王佳铭申请站上警车,用车上的绝缘物救生衣将电线包住并高高托起。这一托,就是将近40分钟。
王和芳 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人民路大饼店业主

2016年7月15日下午,两名小学生在西山河溺水,王和芳立即跳入河中搜救。由于不知道溺水孩子的位置,王师傅数次跳入水深流急的河流中,最终将两名孩子救起。这也是王和芳今年救起的第5个溺水孩子。
李本春

几十年,李本春凭着一身过硬的水上功夫,先后41次跳入瓯江救起43名落水群众。他的儿子李秀锋在他的影响和鞭策下,二十多年也救起40多名落水群众,劝阻轻生人员24名。因年事已高不能下水救人,李本春成了码头边上的水门头伏茶点老义工,每年他还自掏腰包资助望江路各伏茶供应点开支各项费用,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类捐助活动。
吴国彪  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曹埭后岸西垟路7号鞋包机加工厂员工

9月16日下午,受台风“莫兰蒂”影响,连日强降雨导致瓯海郭溪曹埭村曹埭河的水位大涨。在河边玩耍的5岁男童小天(化名)意外落水,正在河边工场里干活的吴国彪,第一时间跳河救人,却不幸遇难。
杨志平、刘红卫、张斌、俞红旗 龙游县龙洲街道办事处干部
陈俊梁

2016年7月29日下午4点30分左右,龙游县龙洲街道干部杨志平、刘红卫、张斌、俞红旗和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陈俊梁等人,下村工作后返回单位途中,经过46省道兰石路口红绿灯时,发现一位大伯躺在路中间,一辆黄色电动车侧翻在一边,情况十分危急。杨志平等人立刻下车救人,并拨打110电话报警。在等待过程中,他们为大伯遮阳,给他喂水,在不断地呼唤下,大伯渐渐苏醒过来。直到民警赶到,将大伯送往医院,杨志平等人才放心离开。
李日来 台州椒江海门街道建设新村居民

50年来,他闷着头做好事,先后救过7人。18岁那年,他及时背起一个受伤的男孩去医院,捡回了男孩一条命;在他35岁时的一个冬天,他曾跳进河里救下两个女孩;后来,还救了一位骑三轮车的老人和一位中风的老人……
林茂红 温丽高速青田服务区保安队长

2016年5月1日凌晨,温丽高速公路青田服务区里,一名男子左手抓着一女子的头发,右手持着半米长刀,一边骂着一边对该女子拳打脚踢。女子拼命呼救,情况十分危急!关键时刻,林茂红不顾个人安危,绕到持刀男子身后,趁其不备一把夺过钢刀,并将歹徒按倒在地,解救出女子。参加工作以来,林茂红用类似双手扒窗控逃犯、身体力行挡危车这样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救急救难的精神内涵。
诚实守信(3例)
周小丽 慈溪市奥客雷文体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3年,周小丽多次创业失败情况下,仍然坚持诚信经营,对下线经销商做到:无论量大量小一视同仁,卖不掉的货无条件返还,经营困难的给予扶持。当生产商给经销商的销售奖励不能兑现时,周小丽借钱36万元为经销商兑现奖金。2011年,她创办奥客雷影城,承诺免费为群众开放“爱心影厅”,现受益群众达1万多人。1995年以来,她还先后资助40多位贫困学生,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
张翎飞 宁海县长街镇小学教师

宁海的隔洋塘和长街镇小学岳井片校有一洋之隔,小孩上学要坐15分钟的渡轮,风雨天危险性较大,张翎飞牵头岳井片校老师揽起了护送任务,用实际行动做出承诺:“每周有专人负责,送孩子上学放学,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把孩子安全送到。”这一坚持就是14年,风雨无阻。 
李紫燕 乐清市乐成街道环卫所环卫工人

2016年6月24日,李紫燕在清扫乐湖小区时捡到一个黑色旅行包后,主动归还失主。据统计,该包中所有钱物价值共计26万元。其实,李紫燕一个月收入也就2600元左右,拾到价值26万元的物品,几乎超过了她8年的工资收入,但她面对诱惑不为所动,让人敬佩。

敬业奉献(10例)
曹立云 杭州市拱墅区明德小学教师

曹立云爱生如子,送学生去医院看病、温药,带学生回家做热气腾腾的晚餐。他六年如一日照顾班里一位患重症肌无力的学生小捷,背着他穿行于各间教室,从没让他落下一节课。他甚至曾因忙碌于学生的事而没能为母亲送终。 
厉忠听 宁波市江东区环卫中心职工

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累计为单位节省开支20多万元。2016年4月,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董平

从警的第32个年头,董平长依然奋战在基层一线,跟群众打成一片,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娘舅”。不论是夫妻纠纷、兄弟纠纷、邻里纠纷,还是感情纠纷等等,只要到了他的调解室,就没有解不了的情仇、怨恨。董平调解室运作四年多来,每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起,,。 
张建红 浙江金元亚麻有限公司一线细纱工

1991年初中毕业后进入海盐第二丝织厂工作,当时,张建红被安排在生产要求相对严格的真丝绸织造项目。她谦虚好学,工作认真,很快就掌握了过硬的操作技能,从此“张建红”三个字经常会出现在生产部门的光荣墙上。在公司及车间每次检查中,张建红操作的机台通常是“免检产品”,且产品质量一直名列前茅。进厂24年,张建红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默默奉献,勇于创新。2016年,她荣获了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
费洪标

作为一名30多年如一日工作在农业科技推广一线的“老农村科技工作者”,费洪标先后与大专院校合作组织实施“金桥工程”计划30多项,结合石门产业实际与国内2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含柔性引进)高级人才30多人,建立华圣种苗组培快繁生物工程中心、浙江农科院同润养殖固废资源化工程中心等,在石门组织实施了“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等农业先进技术20多项。
孙建宇

自2004年3月禁毒大队成立开始,孙建宇专职从事缉毒工作,潜心钻研涉毒案件侦破。在2015年的百城禁毒会战中,他带领大队圆满完成了百城禁毒会战专项行动各项目标任务,共破获涉毒案件82起,,省厅目标案件6起,网络贩毒案件1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26名,缴获各类毒品13013.22克;缴获各类枪支5把,缴获子弹393发;查处吸毒人员400人,其中强制隔离戒毒104人,社区戒毒160人。
陈津颜 义乌市司法局国际商贸城司法所所长

陈津颜开创性的设立了国内首个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一支由16名外籍调解员参与的涉外纠纷调解队伍,用“以外调外”的工作模式促进了义乌的和谐稳定。2013年5月成立以来,共调处涉外纠纷294起,涉案金额4691.37万元,为中外客商挽回经济损失2576.68万元。
贾金多   原永康市龙山镇贾宅村党支部书记

村民们哪里有需要,贾金多就出现在哪里。村里要办老年食堂,他第一个出资捐款;五保户孤独地躺在病床,他就天天问候探望;村民需要输血,他就组织大家献血;村里要拆除违章,他就带领亲属做出表率……在他的带领下,贾宅村的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在生命的尽头,他牵挂的还是村里的大事小情,把村里的工作向村委会主任谆谆嘱托,却没有给家人留下一句话。
马彬炳 、中队党支部书记

马彬炳参加工作以来,努力学习各种消防专业理论,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灭火救援技能,成功组织了绿春湖驴友救援,参与处置了浙江中天氟硅氯甲烷泄漏爆炸事故、元立集团喷煤车间爆炸事故、巨化锦纶厂环己烷泄露爆炸事故等一系列急难险重的灭火救援任务。
罗加灶 三门县亭旁镇葫芦田村护林员

30年前,他响应号召带头参与植树造林,和村里的一万多亩山林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老罗便一肩担起了护林的职责,独守着万亩山林,一守就是30年。昔日的壮年如今早已两鬓斑白,而他坚守深山的决心却从未动摇。
孝老爱亲(12例)
郎丽英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仙宅村村民

郎丽英的父亲患有肺结核及肺功能丧失,胞姐聋哑,胞弟智障生活不能自理。自2000年母亲确诊为肺癌后,为方便照顾家人,她与丈夫放弃了在金华的生意,回到仙宅村开了一家小理发店,并且住进了娘家。郎丽英在丈夫的理解支持下,主动挑起生活重担,把个人生活重心放在了照顾亲人上面,十几年如一日。她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
吴安根 湖州市吴兴区妙西派出所教导员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对身患类风湿病重的妻子,不离不弃,十八年来如一日,精心照顾,几次将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妻子拉了回来,用他那坚强的肩膀担起一家责任。近期因为G20峰会安保任务艰巨,无暇顾及妻子生活但又为了不影响工作,无奈之下,“背扶”妻子到所里工作。
金众丽 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皇坟村村民

相濡以沫的朱氏老夫妇、踏实肯干的小夫妻外加活泼帅气的儿子组成了幸福的五口之家。也许在大众看来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中国式家庭。然而,金众丽夫妻俩与两位老人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20多年的相互照料扶持,他们的亲情早已超脱血缘的牵绊。
钟术连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庆丰村村民

身高不足1.2米、伴有严重驼背,在人生的道路上,钟术连遭遇了太多难以想象的困境,却一直咬紧牙关、风雨兼程。2001年,丈夫于雪坤出了车祸,身体内部多处骨折,大脑受到重创,当时两个女儿还在上学。医院、学校、家……钟术连奔波在这三点一线,任劳任怨给丈夫按摩、擦身、喂饭,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上下学,通宵达旦地做套口……15个春夏秋冬,钟术连用柔弱的双肩为爱扛起一片天空。
沈金甫 桐乡市龙翔街道翔厚村蟹角

多年来,沈金甫独自照顾中风的妻子,对妻子不离不弃。妻子大小便失禁他每次都会及时清洗和护理;妻子晚上有时还会闹腾不睡觉,他不顾疲惫地哄着;农忙时节,他便蹬着三轮车带着妻子一起到农田里,边干活边照看不能自理的妻子……多年的悉心照料,最终让妻子的病情得到好转,被医生断言终身瘫痪的妻子现在已经能站起来并能走几小步路了。
盛林娥 绍兴新昌县东茗乡下岩贝村村民

8年前,丈夫黄善云因遭遇车祸,导致全身瘫痪、语言功能丧失,生活一直无法自理。从此,盛林娥挑起了生活重担,全身心扑在了照顾丈夫上面,每两三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鼻饲进食,每天给他擦身、按摩、刮胡子、理发,8年来盛林娥没有完整地睡过一个觉,在新昌大地上演着一段感人的现实乡村爱情。
项东 金华市婺城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

面对瘫痪在床的丈夫,项东二十年如一日进行细致护理,一次次与死神拔河。不仅要他活着,还要让他活得更好,更有尊严。为此,项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从1997年开始,她每天为丈夫记“流水账”,吃喝拉撒以及按摩、针灸、泡脚各种点滴事情都记录在册,厚厚的39本记事本见证了她照顾丈夫的种种辛劳。
刘玉琴 江山市江东三区105号居民

在周围邻里,只要提起刘玉琴的名字,人人都要忍不住夸赞一番。家里四代同堂,奶奶是老寿星,今年已是101岁高龄,行动不便,公公是肢体残疾人,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下面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女儿。从谈恋爱开始至今十二年,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靠刘玉琴一人来照顾。
余艳君 龙游县塔石镇双联新村村民

26年前,郑光荣的原配妻子由于车祸不幸离去,留下幼小的一儿一女。余艳君在这个家庭特别困难的时候,以一个姑娘家的身份毅然嫁给了郑光荣,还生育了自己的女儿,组成了一个看似普通而又特殊的五口之家。余艳君任劳任怨照顾全家,视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为己出,给了三个孩子相同的母爱。多年的辛苦换来幸福的成果,子女陆续考上重点大学,并且都有了很好的工作。
顾红娣 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马岙社区居民

顾红娣家生活拮据,靠老伴的社保金维持生活,且自身还患有心脏病、糖尿病、胆囊炎等疾病,但她依然乐于帮助他人,甚至不计回报照顾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直至老人终老。她会半夜起身为在大风大雨天过世的老人洗澡、收拾,直至凌晨。她主动寻找有困难的村民,竭尽所能帮助他人。得知一残疾人因患重病经济困难后,她每月拿出省吃俭用的200元钱资助对方。后来面对一尿毒症患者,她同样如此。每个月200元,或许显得微薄,但对于家庭不富裕的顾红娣来说,这样的资助饱含了她的全部心意。
郑爱玉 仙居县白塔镇鲍山村村民

在仙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十多年先后义务照顾了100多位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她把孤寡老人带回家,和自己一起租住在出租房里,她像最亲的亲人一样为一些孤寡老人养老送终。她就是郑爱玉,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
郑春木 丽水市莲都区峰源乡新砀村村民

1992年,妻子王菊香突然中风全身瘫痪,患重度气管炎十多年的郑春木承担起了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的重任。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的他为了养家,天天家里田里忙活着;为了节省医药费用,他学会了自己给妻子用药;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伴,他多方打听淘换偏方、咨询护理知识、自学中医按摩。23年来的8300多个日日夜夜,郑春木为妻子擦拭身体达8000多次,翻身近10万次,按摩16000多个小时,换尿袋8000多个……他用无微不至的照料和无声无息的爱诠释了“丈夫”二字的内涵。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