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葫芦娃是小编童年的回忆(不小心暴露了年纪)……这没想到它们出国门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不信?!~今天,小编带你们鉴赏一番Angewandte Chemie的封面图(我们理工人艺术起来连我们自己都害怕)
你印象中的国际知名化学期刊的封面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是差不多是这样的吧
虽然也五颜六色,看起来也很有视觉冲击力的样子,但密密麻麻的貌似分子链的几何图形如同三维立体画一般,对文科生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满满的恶意。
然后再看这个,有没有觉得这个画风瞬间反转了(主编到底经历了什么事)?
原来大家全那么喜欢葫芦娃,之前还看到一车主带着葫芦7兄弟兜风呢!
话题有点远了,回到正题!!这葫芦娃(目测这是水娃)的“恶搞”漫画风,可是《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今年未来某期的封面图,因为这个封面已经被收录进“Early View”中,而且文章已经被刊用(因为已经被First published)。
Angewandte Chemie可不是什么野鸡学术期刊,在业内享有崇高的声誉,由德国化学学会主办,约翰威立公司出版。
2016年,该期刊共收录各类文章(包括综述和同行评议)2675篇,影响因子为11.994。2011年,该刊的影响因子曾为13.455,而且称霸原创类研究的化学期刊的影响因子榜首两年多,直到2013年才被《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以微弱优势超过。
Angewandte Chemie的一大特色是“封面”分四类:前封面( Titelbild),内前插页(Innentitelbild),内背插页(Innenrücktitelbild)和背封面 (Rücktitelbild)。
而每一期重要的文章的介绍图毫无疑问要作为前封面。
葫芦娃这一期的主题文章是有关小滴液模型如何在各向异性胶体的综合上加以应用,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的Luo Zhang,通讯作者是同样来自该实验室的刘冰研究员。
该刊的编委并不是突发奇想皮了一下,而是长期对“中国风”有一种执念。是不是带有中国特色元素的封面文章作者都是中国人?也不一定,比如2012-51/29这一期的封面是一个太极图,文章是法国教授J.-M. Vincent的《通过光致还原实现Cu(II)催化的click反应》:
无独有偶,2014-53/16这一期的封面也是和太极有关,很写意的水墨画风格,文章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江焕峰教授的《铜催化乙酰肟与亚磺酰钠的氧化偶联反应》:
Angewandte Chemie编委很可能对“太极”元素有特殊的情感,除去外封面之外,内背插页也有,比如下面这个课题是中韩两国研究员共同完成的,是2011-50/30的背封面:
2013-52/37这一期,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的一群德国研究员有关二茂铁衍生物的文章也同样采用了太极阴阳的元素:
2011-50/32这一期被“国画”刷屏了,前后封面的主题都是万里长城。
前封面是北大杨震教授写的一篇有关中草药的一篇文章,他历经六年完成首例五味子三萜降三萜类天然产物Schindilactone A全合成;后封面的通讯作者是南开周其林院士。他发展了一个新的手性三齿配体,创造了不对称氢化催化剂负载量的新记录。
以前有不少网友吐槽,为啥河南大学不是“211”?河南一亿多人口为什么只有郑州大学是“211”?且看Angewandte Chemie为河南大学打call,封面就是校门!
这篇是有关河南大学的江智勇课题组的,他们的文章:“烯丙基酮和靛红的不对称vinylogous aldol反应研究” 。
2013-52/29这一期的尾封面是青花瓷的图案环绕四合院,这是在强行“中国风”吗?不是。
“青花瓷”代表了“HB(C6F5)2催化非官能化烯烃的氢化和反应机理的研究”,而“四合院”则表达了机理研究中发现催化循环的关键是一个四元环状的过渡态,这是复旦大学的王华冬和李振华两位老师合作完成的一篇文章。
很多化学课题都和液体相关。既然涉及到液体,必然会牵扯到“饮品”,国故中的一茶一酒肯定是少不了的,Angewandte Chemie也考虑到了,切实很贴心,看:
一把茶壶配四个杯子(辜鸿铭笑了)……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以三氮烯为导向基,Rh(III)催化芳烃的C-H活化/烯基化反应”。
2014-53/49 这期的封面很“醉人”,酒葫芦往酒碗里倒酒,配有中日两种文字(当然“酒”这个有可能也是日语)。文章的关键词之一就有“Koji”(日本酒曲),文章围绕Aspirochlorine(酒曲中霉菌产生的一种霉菌毒素)展开,作者是德国耶拿大学生物分子化学系的研究员们。
接下来这个就很有复古范儿了,期目是2015-54/18。这是内封面,采用了乡村褥子棉袄风,荷花配鲤鱼,红配绿:
文章内容是“对C-N键的插入反应合成BN杂环化合物,以及不同条件下BN杂环化合物的热消除反应”,作者是一群加拿大女王大学化学系的中国博士生,值得一提的是,绘画的作者也是文章的通讯作者:王苏宁博士。
以后不会拿画笔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玩化学的吗?
下面这个内封面是2015-54/6这期的:
水墨感力透纸背,中间有有一个环,周围抽象化的红色金鱼栩栩如生,旁边还有仙鹤伫立。这是南方科技大学李闯创老师带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一群博士生完成的课题:“TypeII分子内[5+2]环加成反应:合成高度官能化的桥环骨架”。
下面这一副来自2015-54/7,虽然它只是一个卷首图(Frontispiece),但Angewandte Chemie做得依然很走心,用了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做插画:
文章的主旨是有关二氧化钛的,。
有些时候,Angewandte Chemie的中国风的功劳也不能全被期刊的编辑部的人抢去。比如这个内文图:
文章的主题“低温等离子探针的质谱成像技术用于艺术品的分析”,是清华大学的张四纯和张新荣两位教授的合作,这幅书画乃是张新荣亲笔所作。
要是不搞化学,张新荣老师估计也会是个一流的书法或者国画家。
严谨、严肃和求真无疑是科学的必要属性,但这不代表科学和时尚活泼绝缘。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本就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两个主要路径。二者扶持相互滋养,或许这就是Angewandte Chemie经常选用太极图作为封面的原因:一阴一阳谓之道。
最后,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葫芦娃,葫芦娃,一棵藤上七朵花,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风吹雨打都不怕,硼铝镓铟铊……
本文转自观察者网
-End-
学习CFD,没准还能成为电影艺术家
我利用热仿真学到的知识
被外卖事业耽误的小哥,原来他曾经也是一名工程师
CFD的 10 个谬论
理工男1-10分打分标准,你是哪个等级的?
地球并不是圆的,一天也不是24小时!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多年
免费下载干货,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相应数字
(Notice! 不是在文章下面留言哦)
回复“01”,获取 Ansys/Fluent
回复“02”,获取 Altair
回复“03”,获取 CAD
回复“04”,获取 Ansoft
回复“05”,获取 Abaqus
回复“06”,获取 Matlab
回复“07”,获取 GeoStudio
回复“08”,获取 Flotherm
回复“09”,获取 MSC
回复“11”,获取 Witness
回复“12”,获取 EDEM
回复“13”,获取 Infolytica
回复“15”,获取 StarCD
回复“16”,获取 中国CAE工程年会资料
回复“17”,获取 Deform
回复“18”,获取 Procast
回复“19”,获取 Actran
回复“20”,获取 Flow3D
回复“21”,获取 CATIA
回复“22”,获取达索历届中国区年会论文集
回复“客车流场分析”,获取客车流场分析案例(含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