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过年啦!有钱没钱,光光头过年

2021-06-17 21:40:06


这几天,满大街办年货的人多,疯狂买买买

结婚嫁娶办喜事的人也多,鞭炮啪啦啦

还有一个地方,每天也是人山人海

那就是——理发馆


有钱
没钱,光光头过年
——赵元奎

青海人有个乡俗,叫“有钱没钱,光光头过年,”过年之前一定要理头。


很小时候就知道这个乡俗,认为过年理头是必然之事,尽管很不情愿(那时并不去理发铺,大人用一种叫马耳瓜的刀子剃头,很疼),但总免不了被大人抓去,夹在双腿间,将头发抿湿,一刀刀刮去。


据说这样长出来的头发又厚实又硬气,男娃子们就有血性,但也总免不了哭上一场。那时候我就很羡慕扎着小辫的丫头,她们可以一辈子不必剃头,不必受马耳瓜刀子之苦,而且可以在辫子上扎好看的花绸。不像我们,剃个光葫芦头,蠢头蠢脑的,算什么呀!不过大人们并不会把头发全部理掉,头顶的地方留一块儿,像个茶壶盖,叫“茶盖头”。



大人们也理头,不过他们理头是自觉的。瞧个晴好的天气,关系要好的几个人相约到某人家里,由会理头的人执刀,坐在院子当中,把头洗了,裹了白围裙,边说话边理头。虽花去一天时间,但省了理头钱。


父亲也去剃头,可他常常在除夕晚上去剃头,我们都等得很着急。“年”什么时候开始呀,父亲不来,“年”就不能开始,父亲不来,也分不成炮仗,别人家的院子里已经噼噼啪啪响起了鞭炮声。好不容易把父亲等来了,他果然剃着光头,脸也很干净。


那时候有个理发铺,在城关西门,理发师是两位回民师傅,姓马,人们把理发铺叫“待诏(音zhāng)铺”,所以人们把这两位理发师叫“待诏马师”。据说理发师身份是皇帝所封,理发师挑担行艺,皇宫里的人理发,理发师受命进宫,所以叫“待诏”,因是在人头上做活儿的手艺,所以理发师的地位并不低,相当于举人身份。

过年前几天理发铺里人满为患,顾客都是熟识的,且听他们见面打招呼的话:

“你来凑啥热闹?”

“老规矩,有钱没钱,光光头过年。”

“拾掇杂碎呗!(戏谑的话,人们把剃头也叫拾掇杂碎)”


人们一边等待,一边说些与过年有关的话题,什么时候立春呀,除夕再有几天呀,腊月是大尽还是小尽呀(农历大尽三十天,小尽二十九天),“九”什么时候尽呀,有没有闰月呀,过年耍不耍社火,年货置办得如何,等等。

那时理头也是货真价实,“待诏马师”给人理头极为认真,他们仍用刀子,不过不用马耳瓜刀子,而是一种巧妙的剃头刀,锋利异常,削发如泥,如果老了,在皮带上猛蹭几下,又锋利如常。



过年时,理发铺也会贴上对子,试录两联如下:

其一: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其二:来哉蓬头垢面客,归兮容光焕发人。

其中一个理发铺的横批是三个字——“待长铺”。

我暗笑店主没文化,把“待诏铺”写成了“待长铺”,但转过来一想人家也有道理,现在的理发师哪有“待诏”的?都是坐地行艺,“待长”的意思是等着生长,头发剃了,还会长出来,这样理发铺就不会倒闭,才知道自己掉了书袋而人家是与时俱进。


大概是我们已经长大,不宜再留“茶盖头”了,或者马耳瓜刀子已经消失,代之以手推剪,而农村人不会用它。


上了岁数的人仍喜欢到这里来理发。他们仍然奉行“有钱没钱,光光头过年”的信条,“待诏马师”也延续了这一传统手艺,一丝不苟。


不过年轻人要到比较新潮的理发铺,小伙子们不剃光头,而要留个新式的发型,姑娘媳妇们也要到理发铺弄弄头发,绞染烫焗,为的是迎接新年。


我在不老不少间,过年剃头既不剃光头,也不追求新潮。不过,我至今不能忘记的,还是小时候的“茶盖头”,和“有钱没钱,光光头过年”的那句古言。

作者简介:

赵元奎,青海省大通县人。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诗词学会会员,在《中国土族》、《青海日报》、《雪莲》、《老爷山》、《金门源》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十余万字。


来源于公众号:夏都西宁


免责申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能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微信ID:qhtoutia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青海  在线

青海人都关注的微信平台

青海+资讯+旅游+文化+特产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