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朝瓷器藏品赏析(五)

2021-03-29 23:53:20


关注"古玩元素网"-微信号:shgudong 带你进入古玩行! 


青花夔龙纹罐

陈设品

高19厘米 口径15.8厘米 足径13.5厘米

  罐直口,短颈,鼓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颈绘如意云头纹,肩绘朵花和勾云纹,腹绘夔龙衔花纹,胫处饰莲瓣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灵物、神物和吉祥之物,且被视为皇室的象征。龙有虬龙、蛟龙、飞龙等多种,夔龙为其中一种,又称为“香草龙”。《龙经》记:“夔龙为群龙之主,饮食有节,不游浊土,不饮温泉,所谓饮于清,游于清者。”夔龙肢体粗壮,上颚高抬,张嘴伸舌,两足,三爪,双翼、尾作卷草状。形象凶猛,威武雄健。夔龙纹是明代瓷器典型的装饰纹样。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宣窑之美为有明一代冠,不但宣红、宣黄彪炳奕叶已也,即青花、五彩各器亦发明极多,咸为后代所祖。”


  器造型敦厚,青花色泽深沉浓艳,构图疏朗,为宣德青花的典型器。除画夔龙纹,尚有绘缠枝莲花、莲花托八宝、折枝花果和狮子戏球纹等。


红釉盘

陈设品

高4.1厘米 口径18.3厘米 足径11.1厘米

  盘撇口,弧壁,平底,圈足。器心与外壁施红釉,外底施白釉。口沿因高温红釉垂流而呈现出白色胎骨,俗称“灯草边”。红釉鲜丽,釉质匀净,釉汁莹厚如堆脂。


  明代景德镇官窑以青花瓷为生产主流,其颜色釉的烧制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永乐宣德时期铜红釉代表了明代高温色釉取得的成就。高温铜红釉元代景德镇窑创烧,釉中铜含量在0.3%~0.5%之间,1200℃还原焰中烧成,因氧化铜在高温下极易挥发,且发色对窑内气氛、温度很敏感,鲜红釉烧成十分不易,故成品率低,一旦烧成非常名贵。


  明宣德以后,到嘉靖时期,红釉很难烧制,改用矾红代替鲜红。明永乐、宣德红釉器烧造技术高超,质量最佳,名重一时,其釉质匀净,鲜艳夺目,犹如宝石红,备受世人珍爱,称为“鲜红”、“宝石红”,为明代景德镇窑珍贵的色釉品种。永乐红釉器有盘、碗、高足碗、瓶等。前人对永乐、宣德时期的鲜红釉评价极高,明万历年间王世懋《窥天外乘》称:“……我朝则专设浮梁景德镇,永乐、宣德年间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鬃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清人蓝浦《景德镇陶录》评道:“永器鲜红最贵。”清末陈浏《陶雅》有“大红、鲜红,皆宝石釉也,一道釉之器皿最为珍贵”之说。


青白釉暗花缠枝莲纹碗

陈设品

高9.1厘米 口径16.7厘米 足径5.1厘米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通体施青白釉,外壁刻划双勾缠枝莲纹。造型轻盈隽秀,胎质细腻,釉质光润,纹饰刻划清晰,线条流畅。


  仿烧前朝名窑瓷器始于明代永乐年间,明宣德、成化时期和清代雍正时期盛行。永乐时期仿烧宋代江西景德镇影青瓷和浙江龙泉窑青瓷最佳。青白釉又称为影青釉,是宋代景德镇烧造的著名品种,胎薄体轻,白釉泛青,胎体刻划纹样为特征。


  永乐官窑青白釉瓷只仿釉色,不仿器形,仿品造型均为永乐时期的典型器物,制作工艺精湛,为世人称颂。清末陈浏所著《陶雅》记:“永乐窑有一种素碗,严露瓷骨,以质薄如纸,内有影青雕花者为上品。”


白釉葵花口碗

陈设品

高6.4厘米 口径20.1厘米 足径6.2厘米

  碗撇口,口沿呈六葵瓣形,深弧壁,圈足。通体施甜白釉。制作精湛,白釉温润如玉,有恬静柔润之感,器壁极薄,为脱胎制品。


  脱胎瓷,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脱胎一种,其薄类于鸡卵之壳,故又谓之卵幕,纯乎见有釉不见有胎者也。映日光照之,表里能见手影。……此等制器,始于永乐,仿于康雍,乾隆以后遂不能仿,盖夺造化之天工,极制作之能事矣。”


  永乐脱胎瓷器或光素或刻划纹样,有龙纹、凤纹、缠枝花卉纹等,有些器物铭刻或印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造型有碗、杯、高足碗、高足杯类,器轻盈秀丽,有“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之感,为白釉瓷中的绝品。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赞叹道:“质薄如纸,花纹精细如发,此鬼工也。”


白釉暗花缠枝莲纹梅瓶

陈设品

高29.3厘米 口径5.4厘米 足径11.5厘米

  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至胫部外撇,圈足。器身锥刻纹饰,肩部为卷草纹,腹部为缠枝莲纹,胫部为折枝莲花纹。通体施白釉,足内露胎。


  明代永乐白瓷釉料加工精细,含铁量极低,釉质洁白纯净,温润晶莹,有甜美的感觉,故有“甜白”之称。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卷二十二记:“永乐、宣德二窑内府烧造,以鬃眼甜白为常。”永乐甜白釉瓷精美绝伦,“白如凝脂,素若积雪”,以划花和印花器为上品。造型有梅瓶、四系罐、玉壶春瓶、僧帽壶、军持、爵杯、匜、豆、盘、高足碗、杯等。


  此瓶造型秀美,胎薄体轻,胎质细腻,釉面光洁无暇,纹饰纤细,线条流畅,为永乐甜白釉瓷中的珍品。除白釉外,尚有青花、釉里红和红釉等品种。


白釉暗花缠枝莲纹三系罐

陈设品

高9.4厘米 口径10.3厘米 足径14.3厘米

  罐直口,短颈,丰肩,扁硕腹,圈足。肩部堆贴三个海棠花形托饰,托上附圆形系。通体施白釉,器身线刻纹饰,肩部为缠枝灵芝纹,腹部为缠枝莲纹,胫部为卷草纹。


  永乐瓷器造型,以优美俊秀,胎体厚薄适度为其突出特点。罐的肩部多有小系,有二、三、四个,这一独特的装饰,为器物增添了隽秀之感。这种带系的罐,永乐朝以后较为罕见。


  白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颜色釉品种之一,烧造历史悠久,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凉州刺史范粹墓出土一批北齐白瓷,质量较高,有碗、杯、罐、长颈瓶等,白釉微泛青,为早期北方白瓷的代表作。


  中国白瓷的烧制晚于青瓷,它脱胎于青瓷。唐代是白瓷烧制的成熟时期,北方烧造白瓷的窑场迅猛发展,尤以河北邢窑白瓷为代表,制作工艺精湛,唐人陆羽《茶经》中称为“类银”、“类雪”。宋代定窑白瓷为群窑之首,器以刻划、印花为装饰,并为皇室烧造御用瓷。元代景德镇烧造枢府白瓷,白中闪青,又称为“卵白釉”,以印花装饰为多。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元代“国俗尚白,以白为吉”。明代永乐、宣德白瓷制作精细,为绝代佳作。


  造型端庄,胎体洁白细腻,白釉莹润光洁,反映出永乐瓷器轻巧秀美的艺术特色。此罐为永乐时期的典型器,除白釉外,尚有冬青釉、青花等品种。


青花菊瓣纹碗

陈设品

高10厘米 口径21.4厘米 足径7.8厘米

  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碗心为折枝枇杷纹,内壁绘缠枝花卉纹,内口沿绘海水纹,外口沿绘回纹,外壁绘菊瓣纹。碗外壁用花瓣作纹饰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最典型的装饰特征之一。造型精巧,壁薄体轻,胎质细腻,青花色泽艳丽,绘制娴熟,纹饰布局严谨,线条流畅。


青花竹石芭蕉纹碗

陈设品

高7.4厘米 口径16.7厘米 足径5.7厘米

  碗撇口,弧腹,圈足。青花纹饰,外壁绘两组竹石芭蕉纹,足墙绘回纹。


  竹子、石头为五瑞图的瑞物。竹谐音“祝”,有祝颂之意。石是“寿石”,象征长生不老,福寿康宁。竹石相配寓意“祝颂长寿”。


  此碗轻巧典雅,胎质洁白细腻,青花发色浓艳,纹饰新颖,构图疏简,更显高洁雅致的意境,展现出永乐时期青花瓷清新明快的艺术魅力。


青花松竹梅纹碗

陈设品

高8.6厘米 口径21.8厘米 足径6.7厘米

  碗侈口,斜直壁,深腹,圈足。外壁青花绘松竹梅纹图,以松梅为主体,下部配置幼竹数丛,松梅枝干屈虬,交相掩映,苍劲的松树、清秀的翠竹、怒放的梅花,画风清新,意境深邃,令人赏心悦目。运笔自然生动,笔墨酣畅淋漓,结构疏密相间,排列错落有致。


  在天寒地冻的冬季,万物凋零,惟有松竹梅各守其节,称为“岁寒三友”。我国古代常以松之四季长青,竹之虚心有节,梅之凌寒傲雪,喻意高贵的人格和坚贞的气节。陶瓷器上装饰松竹梅图,宋代磁州窑始见,将松竹梅结合在一起作为装饰纹样,元代青花瓷常见,明清两代瓷器流行装饰岁寒三友图,并成为传统题材,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青花缠枝花卉纹花口盘

陈设品

高6.5厘米 口径37厘米 足径24.2厘米

  盘菱花口,折沿,弧壁,广底,圈足。器青花装饰,盘心绘缠枝花纹,内外壁绘折枝花卉纹,口沿饰缠枝灵芝纹。造型美观,胎薄体轻,青花色泽浓艳,纹饰描绘细腻,层次分明,为永乐青花瓷的精品。


青花缠枝花卉纹花口盘

陈设品

高6.4厘米 口径33.4厘米 足径21.6厘米

  盘菱花口,折沿,弧壁,平底,圈足。青花装饰,盘心绘缠枝花卉纹,内壁环饰折枝花卉纹,口沿绘海水纹,外壁绘折枝花卉纹。


  此形制的菱花口盘始见于宋元时期,元代景德镇窑有青花制品。明代洪武时期有青花和釉里红制品,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制品多见,装饰有缠枝莲花、把莲、枇杷绶带鸟纹等。永乐器造型精巧,纹饰布局疏朗明快。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盘

陈设品

高7.1厘米 口径38.5厘米 足径28.5厘米

  盘折沿,弧壁,平底,圈足。器绘青花纹饰,盘心及内外壁皆绘缠枝花卉,内口沿绘海水纹,外细砂底。器仿自伊斯兰文化铜质折沿盘,胎质洁白细腻,青花色泽浓艳,纹饰线条流畅柔和。


  永乐青花瓷造型多样,盘类最具有代表性,有敛口、敞口和折沿等形制,折沿口又可分为圆形和菱花式。每一式样其规格不一,小者直径盈尺,大者近八十厘米。


青花折枝牡丹纹折沿盘

陈设品

高8.3厘米 口径45.2厘米 足径29.2厘米

  盘折沿,弧壁,广底,圈足。器青花纹饰,盘内心绘折枝牡丹纹,内外壁均绘缠枝莲纹,折沿处饰折枝花果纹。


  瓷器装饰牡丹纹有折枝、缠枝、串枝等形式。青花瓷器装饰缠枝牡丹纹,始于元代,明清两代为典型纹样,永乐朝牡丹花头丰满,枝叶疏朗,线条流畅,画工精细。


  折沿盘为永乐时期的典型器物,多见青花品种,胎薄体轻,纹饰自然生动。


青花番莲纹轴头罐

陈设品

高5.7厘米 口径4.2厘米 足径4.4厘米

  轴头罐因罐体似卷轴画的轴头而得名。敛口,斜直腹,底内凹,颈腹间置有板沿。外壁青花装饰,绘缠枝番莲纹。


  轴头罐为明代永乐时期创烧,仅见青花品种,折角处线条浑圆,上部较小,下部较大。精致细巧,胎体轻薄,青花色泽浓艳,纹饰清新秀美。清康熙、雍正时期仿品最多,其胎体厚重,罐的上下部分或大小相同,或下身过高,线条生硬,器底有明显的旋坯纹。


青花莲瓣纹漏斗

陈设品

高16.6厘米 口径12.6厘米

  器形似带茎莲蓬,口呈菊瓣形,弧腹,底置六孔箅,器下设长管。青花纹饰,内壁绘缠枝花卉和莲瓣纹,外壁绘古钱纹和莲瓣纹,管部施哥釉,釉质肥厚光润,开有大片纹。


  明代御窑厂仿宋代哥窑器始于明洪武时期,永乐仿哥釉器较为罕见。


  漏斗为明代永乐时期烧造的新器形,造型奇巧别致,为医疗用品。永乐、宣德两朝有制作,宣德器为白釉漏管,口边有款,以永乐青花器最为精致。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盆

陈设品

高15.4厘米 口径35.1厘米 底径24.5厘米

  盆敞口,折沿,深腹,平沙底。通体饰青花纹样,外口沿为折枝花卉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内口沿绘江牙海水纹,内壁绘缠枝花卉纹,内心绘团花纹。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是中国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代,其品种多样,造型丰富。此器为永乐朝的创新式样,形制仿自伊朗黄铜折沿盆,而装饰是中国传统纹样,反映出明初中外文化交流与影响。造型简洁饱满,青花色泽浓艳,纹饰清新雅致。宣德时期有同样形制和纹饰的器物,宣德器浑厚凝重,永乐器轻盈秀美,艺术风格不同。清雍正时期有仿,但纹饰纤柔,线条不够豪放。


青花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

陈设品

高26.5厘米 口径7.1厘米 足径9.8厘米

  瓶撇口,细颈,溜肩,鼓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如意云头纹,内绘折枝花,肩部为忍冬纹,腹部为缠枝花卉纹,近足处为双勾如意云头纹。


  玉壶春瓶始见于宋代,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宋代北方磁州窑、钧窑、耀州窑、定窑,南方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等窑烧造,辽金时期,也有玉壶春瓶制品生产。宋、辽、金时期,玉壶春瓶的釉彩品种有白釉、黑釉、白地黑花、青釉等,以颜色釉为主,并有刻划、彩绘等装饰技法。元代景德镇窑有青花、青白瓷品种。宋元时期,壶颈部细长,腹部较小。明清时期,器颈部粗短,腹部肥大。玉壶春瓶是明清时期瓷器的传统器型,一直延烧。永乐时期有白釉、青花品种,青花装饰有花鸟纹、云龙纹、缠枝花卉纹等图案。


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陈设品

高25.2厘米 口径4.3厘米 足径10.1厘米

  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圆腹下收。通体青花装饰,肩部饰忍冬纹,腹部绘缠枝莲纹,胫部为折枝花卉纹。


  莲花在艺术中被奉为“佛门圣花”。宋周敦颐《爱莲说》谓:“余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称誉莲花清高圣洁的品格。莲花是我国瓷器上典型的装饰图案,自南朝至清代一直盛行不衰。明代瓷器上莲花纹多种多样,有缠枝、折枝、串枝等形式。


  此器造型隽秀,胎体轻薄,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润,青花采用“苏麻离青”料,色调清雅明朗,纹饰描绘盘曲迂回,潇洒自然,线条舒展柔美,为永乐青花瓷的代表作。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陈设品

高46厘米 口径8厘米 足径15×10厘米

  器圆口微外撇,长颈自上至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口边、颈部白地青花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腹部青花满绘海水纹为地,刻划二条白色行龙,回首观望,奋爪腾身,履水而前,波涛滚滚、汹涌澎湃,卷起白浪,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感,更衬托出游龙凶猛强悍、气势豪放、气吞山河之状。


  钴蓝釉地白花装饰始见于元代景德镇窑,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制作更加娴熟,蓝白相映,各臻其妙,纹饰鲜丽生动。


  此器形制高大,制作规整,青花浓艳,绘制与刻划装饰技法相结合,纹饰奔放,气势宏大,堪称明代青花瓷中的精品。扁壶为陈设用品,其造型源于十三世纪伊斯兰文化玻璃质扁壶,反映出明初中外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

此壶为明代永乐的典型器,青花装饰纹饰有云龙、穿花龙、缠枝花卉、海水白龙纹等。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碗

陈设品

高10.1厘米 口径20.6厘米 足径8.7厘米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器釉里红装饰,碗内心绘折枝牡丹纹,内外壁分别绘缠枝菊花和缠枝牡丹纹,内外口边、足墙均绘回纹。


  造型敦厚,釉里红发色灰暗,釉质肥厚,釉面有开片。此碗形制较小,为洪武时期的典型器,除釉里红外,尚有青花品种。


釉里红缠枝月季纹盏托

陈设品

高2.1厘米 口径19.3厘米 足径12.2厘米

  器折沿,浅弧腹,平底,圈足。通体绘釉里红纹饰,内心为束莲纹,外环以缠枝月季纹,内口沿绘回纹,外壁绘莲瓣纹。


  缠枝花卉纹,因其结构连绵不断,寓有“生生不息”之意,缠枝纹又称为“万寿藤”,常与花卉、鸟兽、人物组合成装饰纹样,寓意吉祥。


釉里红缠枝莲花纹盏托

陈设品

高1.7厘米 口径19.3厘米 足径12.3厘米

  器折沿,弧壁,浅腹,平底,圈足。器内底饰凸棱一周,可置杯盏。通体釉里红纹饰,外壁为莲瓣纹,内口沿为卷草纹,盘心绘折枝菊花纹,外围以缠枝莲纹。外底无釉,有火石红现象。


  此器为洪武釉里红的典型器物,构图疏朗明快,展现出洪武时期瓷器装饰渐趋简洁的时代风格。


釉里红牡丹纹折沿盘

陈设品

高8.5厘米 口径46.5厘米 足径26.5厘米

  盘折沿,弧壁,浅腹,平底,圈足。通体釉里红装饰,折沿处饰卷草纹,内壁为缠枝四季花卉纹,内心为折枝牡丹纹,外壁饰缠枝菊花纹和莲瓣纹。外底无釉泛火石红色。


  此形制的大盘为洪武时期的典型器,除釉里红外,尚有青花品种。大盘的制作与元末明初中国与西亚地区的贸易往来有关。


  牡丹花有“花中之王”、“富贵花”的美称,人们将牡丹花视为“富贵荣华”的象征,并成为传统文化艺术中永恒的创作题材之一。此器以釉里红彩绘,强烈地表现出牡丹雍荣华贵的特性。


釉里红缠枝菊花纹玉壶春瓶

陈设品

高32.1厘米 口径8.3厘米 足径11.9厘米

  瓶撇口,粗颈,斜肩,垂圆腹,圈足。通体釉里红纹饰,口沿绘卷草纹,颈部绘蕉叶、回纹和水波纹,肩部绘如意纹,腹部绘缠枝菊花纹,下腹绘仰莲瓣纹,足墙绘卷草纹。


  玉壶春瓶为酒具,宋代即已流行,宋以后历朝均有生产。此瓶承袭元代玉壶春瓶的形制,颈部较元代短,且加粗,下腹丰满,足径加大,造型更加丰满健稳,为典型的洪武器物。纹饰布局严谨,绘工精细流畅,为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的精品。


  釉里红是著名的釉下彩绘瓷品种之一,元代景德镇窑始烧,由于釉里红瓷烧制对窑室中的气氛要求十分严格,烧成难度大,成品率低,元代的釉里红瓷器产量低,流传至今的数量不多。明初洪武时期,由于烧造技艺的提高,釉里红发色纯正艳丽,釉里红瓷的产量增大,品种有盘、碗、盏托、壶、瓶等。


青花折枝牡丹纹花口盘

陈设品

高8.6厘米 口径45厘米 足径26.5厘米

  盘呈莲花瓣式。通体青花装饰,盘心绘折枝牡丹纹,内、外壁绘折枝莲花纹,口沿内、外均绘水波纹。外底呈火石红色。


  洪武官窑青花瓷器传世品较少,此盘为洪武时期的典型器物,制作规整,纹饰布局严谨,笔法描绘简练娴熟,豪放生动,风格朴实。洪武官窑青花钴料与元青花的钴料成分一致,均系进口钴料,但洪武器呈色多数呈灰蓝色,不如元青花呈色鲜艳透亮。


版权申明:

此文来自由古玩元素网对中国国家博物馆资料汇编,如涉及版权问题,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并给您满意的答复,其余平台如需转载请留言给古玩元素网,否则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此文!

也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号:shgudong 阅读更多精彩的文章。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收藏类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