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东昌葫芦已成聊城靓丽名片

2020-06-28 03:19:14


从明清时期开始雕刻葫芦,经过几百年的打磨,东昌雕刻葫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民间艺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年轻传承人对传统雕刻的再创造,以及各级政府近年来对这项传统非遗支持的不断增强,使东昌葫芦雕刻这一民间传统技艺,成为聊城的一张靓丽名片。(记者 吕晓磊)


  民间艺人对葫芦雕刻的传播与坚守


  东昌葫芦雕刻兴盛于清末民初,当时出现了许多刀下生花的有名艺人,如李文扑、郎发敏、陈金语、黄玉谷等,到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李尚贤、刘树文、郎树山等艺人,如今李玉成、王树峰、杨咏梅等人则成为东昌葫芦雕刻的佼佼者。


,使濒临灭绝的东昌葫芦雕刻得到了有效保护。今年60岁的李玉成,是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我最早只为别人加工刻葫芦,刻一个葫芦六毛钱。别人把挑好的葫芦送过来,我和老伴秦喜英就开始刻葫芦。那时年轻,我们一天最多能刻60多个八仙、戏剧人物葫芦。”李玉成说,东昌葫芦雕刻最早的图案是渔樵耕读,即渔,打鱼的;樵,砍柴的;耕,种地的;读,文人雅士。到清朝后期才开始雕刻八仙和戏剧人物图案。


  李玉成告诉记者,如今的东昌葫芦雕刻题材非常丰富,从传统图案八仙人物、戏剧人物等,发展到了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神话传说、民间传说诸多题材。在构图上具有粗犷淳朴的北方风格并注重吸取民间年画工艺美术,比如剪纸中的表现手法,不断拓宽表现形式的空间。构图力求开合有度、繁简有序,做到繁而不乱,简而不空,亦繁亦简,因地制宜,变化无穷。从技法上从单一的刀刻法到刀刻与炮烙、镂空、平涂四法兼用、多管齐下的综合技法。


  除了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早年间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对东昌雕刻葫芦的传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挎着葫芦走南闯北是东昌葫芦渐成品牌不可或缺的因素。


  回忆起当年出门卖葫芦的事情,李玉成更多的是乐在其中。“我非常怀念出门卖葫芦的时光,那时还没有京九铁路,我和张以风坐着大巴,很早起来去赶车,到晚上才到北京。到北京后,为了省钱我们不住旅馆,肩上扛着被褥,胸前背后挎着葫芦,手里提着葫芦到北京朝阳区找民房住下,第二天再到集市上买一辆自行车驮着葫芦在偌大的北京城卖葫芦。北京的西直门、后来的阜成门花鸟市场都是我们光顾的地方。我有一个同学,跟我学刻葫芦,后来他跟我去北京卖葫芦,在西直门花鸟市场遇一位姓马的先生,当时我不在,马先生从怀中掏出一个雕刻葫芦来,对我同学说:这是北京刻的最好的葫芦,你没见过吧?我同学告诉他这是我刻的,马先生说别把牛吹的太大了,两人争执起来,我上洗手间回来后,拉开我的提包让他看了我雕刻的葫芦,才相信是我刻的,并把他的姓名,在北京的住址,电话号码告诉了我。”


  代表聊城参展的蝈蝈葫芦艳惊四座


  不仅是民间艺人将东昌葫芦发扬传播,上世纪70年代初期,聊城工艺美术厂选送的蝈蝈葫芦代表聊城参展,一亮相就艳惊四座。


  今年72岁的朱桂英年轻时曾是聊城市二轻工业局的工艺美术师,当年朱桂英画的画像和宣传画曾在聊城轰动一时。


  上世纪70年代初期,聊城工艺美术厂成立,朱桂英和几个美术师作为设计师调任工艺美术厂,并赴青岛进修学习绘画。


  1972年,朱桂英和其他设计师在师承传统雕刻葫芦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葫芦切割,组合造型,改“平刻”为透刻,使图案立体化,创造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新产品。


  在朱桂英的家中,她向记者展示了她早期的葫芦雕刻作品,与传统雕刻葫芦不同,朱桂英将葫芦的顶端进行透雕,并将古典文学故事等一些经典图案用国画的形式在葫芦上表现出来,同时,用玉米皮、璜香、马尾等材料做成栩栩如生的蝈蝈,立在雕好的葫芦上,这样,就成了有构思、有布局、有造型、有技巧的小品葫芦雕刻。


  “当时为了把蝈蝈做得更像,我特意去抓了几只蝈蝈放在家里养着,每天观察他们的形态”,因此,朱桂英做的蝈蝈也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当年代表聊城参加省里和国内各大展览,一亮相便艳惊四座。


  由于做工精湛、构思巧妙,而朱桂英的蝈蝈葫芦还颇受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客人的青睐,早年的葫芦早就被抢购一空,就连朱桂英家里现存的两个蝈蝈葫芦也是当年朱桂英跑去北京“抢”回来的,“当时这两个葫芦是代表聊城去北京参展,之后展出单位说我的蝈蝈葫芦做的很棒,想把这两个葫芦留下,我没同意,赶紧坐火车跑去北京把葫芦‘抢’了回来”。


  朱桂英告诉记者,当年为了刻葫芦她和同事也会去村里收葫芦,“那时候的种植技术落后,不像现在可以控制葫芦的形状,而是葫芦长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有时候收上几大袋子葫芦也跳不出一两个品相好的葫芦来”。


  挑选出刚成熟的品相稍好的葫芦之后,再放到沸水里煮约一分钟捞出,堆放到一起,用葫芦秧闷六到七天,扒出去青皮洗净晒干便可制作,“去掉青皮的葫芦有骨性,不会太软”,朱桂英说。


  由于雕刻葫芦格调新颖,雅俗共赏,1981年在山东省民间工艺美术汇报观摩展览中再次获奖。不少报刊称这种雕刻葫芦,是国内独有的工艺品。


  传统技艺的当代创新


  东昌葫芦品种繁多,特别是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种植面积有了大规模的发展,造型各异,品种有扁圆葫芦、大丫腰葫芦、小丫腰葫芦、棒子葫芦、油锤葫芦,美国小手捻葫芦等等。


  在梁水镇孟庄村,还没走进路孟坤的家里,远远就能看见家门口挂着的两个葫芦,路孟坤的岳父谷运章年轻时曾是附近小有名气的葫芦雕刻艺人,片花葫芦堪称一绝,“年轻的时候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于是就跟着岳父学着刻葫芦”。


  在路孟坤的家里,他和妻子给记者展示了片花葫芦的制作过程。在院中支起大锅把水烧开,放入染布用的红染料和一点点酒,记者了解到,最早染葫芦的色是高粱壳,因那是还没染布的颜色,有了染布的染料以后,染料代替了高粱壳,染葫芦的染料需要用酒化开,这样染出的葫芦不易掉色。颜料倒入锅中后用棍子不停搅拌,并把锅中未化好的颜料用编织袋代出,然后把挑选好的葫芦倒入锅中染成红色,在锅中煮一段时间,捞出,葫芦便变成了红色。


  待葫芦晾到大约七成干的时候,便开始片花,把染红的葫芦用比较粗的雕刻刀刻出线条,然后把线条上面的红色用片刀起掉,留住红色线条,起皮时力量不能过大,过大线条就会被起掉,过小葫芦表面的红色又不起掉,力量非常难掌握,稍用力过大就会把线条起掉,整个葫芦作废。所以看起来简单的片花葫芦是“一刀定乾坤”,需要扎实的雕刻功底。


  古老的技艺需要坚守,也需要创新。


  路孟坤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做片花葫芦并不是太多,他目前主要经营艾灸葫芦。


  从年轻时为了养家糊口学习刻葫芦,短短数年,路孟坤成立了乾坤葫芦工艺品厂,已经把葫芦送到了全国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和新加坡、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如今,有上千家农户围着路孟坤的葫芦工艺品厂转。


  谈到现在葫芦每年带给自己的收入,路孟坤“嘿嘿”直笑:“今年的收入远不如往年,但保守来说,大约有一百多万”。


  十年葫芦节让聊城成为国内最大葫芦集散地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中国·聊城第十届葫芦文化艺术节上,来自辽宁、河北、北京等全国13个省市地区的参展商共600多个,三天现场交易额及签订合同额达五千多万元。


  “买天下葫芦,卖天下葫芦”,如今,聊城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葫芦集散地。


  “我是葫芦文化艺术节的受惠者,从第一届葫芦节开始到现在,艺术节让我们这些葫芦雕刻艺人从偏僻的农村开始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甚至走向更大的世界”,非遗传承人葫芦雕刻师杨咏梅说。


  从16岁,杨咏梅开始跟着祖父杨连增学习葫芦雕刻。杨咏梅的高祖父杨庆森师从著名艺人杨珉,高祖父杨庆森又把这门技艺隔代传授给爷爷杨连增。“我们家是隔辈传,到我这里算是第五代了”,杨咏梅说。


  “我不懂经营,平日里也要照顾孩子,但聊城的葫芦节就像一个武林大会,把天下的葫芦英才都召集到了一起,也让我不用出门也能把葫芦卖出好价钱”,由于在业内小有名气,杨咏梅的葫芦基本是供不应求,根本存不下货。“我很享受刻葫芦的过程,我曾经做一个葫芦,做的是三十六星煞,就是在一个葫芦上刻36个人物,那次我几乎一个月都没出门,但一点儿也没觉得枯燥,我对葫芦雕刻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从16岁到40岁,杨咏梅最好的时光都在葫芦雕刻的时光里。


  让杨咏梅高兴的是,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也喜欢画画,尤其是儿子,对葫芦雕刻很感兴趣,“我也不一定非得把葫芦雕刻传承给儿子,如果有对这门手艺特别感兴趣的人,我也可以把我这些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他们,让聊城的葫芦雕刻得到更多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