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又闻风筝葫芦声

2021-06-15 01:43:13


又闻风筝葫芦声

夜幕降临时,漫步在乡间道路上,除了春风扑面有种柔和的感觉之外,忽而传来似熟非熟的阵阵风筝葫芦声,那“嗡嗡”的声音,不由得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大约在我十二三岁时,每到冬去春来时节,父亲总要扎个风筝放飞在空中,供我们赏玩,由于那个时候农村娱乐项目极少,因此放风筝就成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活动之一。父亲扎风筝时,左邻右舍好多人帮着劈竹蔑、打面糊、糊纸等。风筝准备就绪,还是那批人就帮助搀着风筝到田野里,拉绳的和提风筝尾巴的就配合我父亲放风筝,一旦风筝飞到了空中,个个看了心里甜滋滋的。但是,有时由于风力不够或者风筝尾巴太长太重,风筝不能一次性放飞成功,就要麻烦几次,可是,尽管春寒料峭,大家还是忘记了寒冷。

后来,我父亲又想出奇招,因为他见过别的地方放的风筝还挂了几只葫芦(又称“哨口风筝”),在空中嗡嗡作响,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更增加了一点情趣。于是,父亲就自己制作风筝葫芦。至今,我还记得是怎么制作的呢!首先弄来几个干燥的瓠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2/3吧,然后,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最后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斜形口子(即“哨口”),这样,风筝葫芦就算制作完成了。在风力的作用下,那葫芦就发出“嗡嗡”的响声,挂在风筝上,老远就能听到时高时低的风筝葫芦声。

也许是父亲放风筝的熏陶吧,我也对风筝感上了兴趣,开始时,我只是用麦秸秆和旧报纸,制作简单的小风筝,和伙伴们一起放飞,后来,又萌发了制作大风筝的念头,而且,同伴们见到我要制作大风筝了,个个鼎力支持,跟着我溜溜转,帮忙制作风筝,果然,有一天我自己制作的风筝飞上了空中,我和伙伴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我记得,当时衣服又旧又薄,小手冻得通红,清水鼻涕流得不停,可是,看着空中晃悠悠的风筝,一点冷意也没有了。从那以后,每到冬春大风时节,我就有制作和放风筝的习惯。

因为我在同伴中是放风筝的高手,所以,贪玩的小伙伴都很听我的话,叫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假如哪个与我有矛盾,我们放风筝时就不带他去,看着那些没有资格参加放风筝的伙伴有种失落感,我心里美得可像个美猴王似的。

不过,由于痴迷于放风筝,也经常误事而遭到父母的责骂与惩罚。记得有一年冬天,父母亲让我放晚学后到田里打些猪草,我便偷偷带着风筝出去,结果因为放风筝而耽误了打猪草,天黑时分,我知道回家交不了差使了,便自作聪明、掩耳盗铃,把草篮子下面垫上杂物,在杂物上面放些猪草,想蒙混过关,谁知父母从生产队休工回来,等着猪草喂猪,翻开草篮子,居然发现我弄虚作假,辛苦了一天的父母亲气得脸色铁青,狠狠地揍了我一顿,还罚我第二天要打双倍的猪草,那次之后,我再也不敢糊弄父母亲了,到了真正空闲时才敢尽情地放飞风筝。

还有,靖江人称风筝为“鹞子”,于是就有“清明再放鹞,你就没得窍”的顺口溜。意思是:清明时节,田野里麦苗拔节成杆了,放风筝时踩在麦苗上会断节,麦苗就会死亡,放风筝的人就被认为没有出息。所以,到了清明时节,农村放风筝的人就几乎没有了。另外,放风筝中还有点迷信的成分在里面,如果风筝断线或风力减小,风筝一旦掉在哪家屋脊上,是不吉利的事情,房主会向放风筝的人提出要求,必须请来香烛纸马,为房主敬菩萨,否则,房主是不肯罢休的。

八十年代以后,农村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电视也慢慢普及了,制作和放风筝就越来越少,尤其参加工作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放过风筝,现在,即使有人放风筝也是从市场购买的多,不用自己制作了。

风筝虽然离自己的娱乐生活日渐远去,但是,每逢听到春风中风筝的葫芦声,童年的记忆就会像电影似地在脑海中回放,其兴致回味无穷!(该文发表于2014年3月9日《泰州晚报》)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

END

forever

个人微信:534378499


看看我的拙作  

长按二维码关注

以下为苹果手机用户赞赏专用通道

REVIEW

   
 
往期回顾
  1. 春来野菜香

  2. 春卷

  3. 雨水之“雨”

  4. 春联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