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傅章林:和田的葫芦长廊

2021-10-28 00:59:21

点击题目下方微晨风,关注我们!



        金秋十月,应安徽省援疆指挥部的邀请,我作为援疆干部家属代表,有幸参加了安徽援疆干部家属座谈会,并来到了西域之城和田。


        作为安徽人,我还是第一次走进这么长的葫芦长廊,感到新奇,感到震惊。安徽的江南有名山大川,拥有群山绿水,不缺农田不缺树木,身在绿色的大自然中,没有绿洲的概念。而和田,与大沙漠和雪山为邻,绿洲显出了生命的奢侈,它是对生态环境的一个界定,是相对于沙漠、戈壁滩而创生出的用词,表明了一个限度,在绿洲里生机盎然、瓜果飘香、人畜兴旺,离开绿洲就是荒漠就是死亡。走进和田,无论有意识还是下意识,自觉还是不自觉,都会被这一个界定性理念笼罩着,都会从一个特定的视角观察和思考眼前的自然生态和绿色环境。我喜欢葫芦,也看过很多菜农在塑料大棚里种葫芦、搭过葫芦架,但最长也就几十米,葫芦还稀。因此,当我走进葫芦长廊时有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感觉,葫芦叶宽宽大大,葫芦藤粗粗壮壮,高架架顶垂挂下来的葫芦又大又密,悬垂在架栏上的葫芦也十分肥硕,架下的阴凉又宽又长,葫芦和葫芦藤、葫芦叶的间隙筛下的阳光在阴影间跳跃,葫芦长廊中行走的游人在葫芦的光影中像彩色的斑马。这样的葫芦长廊让人想到了奇迹,想到了壮举,想到了生命的顽强等等词汇并发出由衷的感慨和赞叹。


        葫芦长廊是安徽省出资援建的,这个援建项目根据当地农户的特长以及家庭特色,按照一户一设计、一户一方案的设计理念,选定农户进行了改造,在农户的家里和廊内种植各种品种优良的葫芦,力争打造成多品种优质葫芦的大观园,向游客展现这里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长寿文化。


        安徽援疆,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文化上的。和田地区安徽援建工作者邀请过安徽很多画家、摄影家走进和田进行采风和创作。他们的摄影和绘画、书法作品在葫芦长廊中展出。长廊中的几十块画板则组成了中外游客了解和田的历史和今天,了解和田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廊中廊,为葫芦长廊增添了丰厚的文化色彩,也是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而长廊中更具文化色彩更具人文魅力的则是每家每户的建筑和装饰,这里几乎所有的大门房梁上都有葫芦的造型,大门两侧的雕刻也多是与葫芦有关的,它们融在维吾尔族的特色建筑中,展现着特色的维吾尔族葫芦文化的魅力,让五湖四海的宾客怦然心动,家家的庭院也因葫芦而多姿多彩。

        葫芦在过去南疆漫长的年代里是用来盛水的,作为用具,比陶具的历史还要久远,流传着如同西方诺亚方舟一样的,人类借葫芦逃过大洪水之灾的传说不知起于何代,有没有真实的依据,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葫芦却是实实在在的。下农田干活,外出访友串亲经商,不是在背上背个水葫芦,就是在驴背上驮着水葫芦,小点儿的盛个五六公斤水,大的能装水十几公斤,所用的装水葫芦大小,视外出的时间和路程的长短选择。葫芦还可以装油装盐什么的。当地有个习俗很有意思,如果你是不受欢迎的客人,或者来家呆得太久已引起主人的厌烦了,主人不想得罪你,就会不断移动、调换厨房中装水、装油装盐的那些葫芦的位置向客人发出信号,客人知趣,赶紧告辞,既不伤和气,又体现了对尊严的尊重与维护。在和田一带,有的地方还有在门上挂葫芦求吉祥的习俗,以祈招财进宝、财源广进、生意兴隆。这是我此次和田之行的一大收获。



主办 |  蚌埠报业传媒集团

主编 |  刘彬彬   编辑 | 庞贵军  微信号:bbrbcf

本文为微晨风作者原创内容,欢迎点击右下角留言评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