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余杭人,这几条老街留给你们太多的故事

2020-11-24 22:21:36


上周,晨报君给大家推送了有关临平的几个故事,给大家讲述了“临平的来历”。


相关链接:临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来历全曝光


今天,晨报君给大家带来的是千年古镇——余杭街道最有名的两条老街“直街”和“通济街”,故事有两个,第一个图文来自老余杭的一位摄影家吕雪凡,他可以说踏遍了老余杭的角角落落,也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这么多年老余杭的变化。


第二个故事,来自《余杭地名故事》老余杭篇,作者陈冰兰用文字给我们描述了“直街”那些点点滴滴。


  

余杭直街的前世今生



  老余杭有条东西向直街。西面起点是横街观音弄口,与横街呈“丁”字型,东至大东门部伍桥,有3里多路长。


  直街是古时余杭县城的主要街市。3米左右的街面,旧时街路中间是宽80公分、长100~110公分左右的青石板,青石板下面是雨水道,青石板两旁是鹅卵石。但在我的记忆里,青石板两边的路已经是水泥路了。20世纪80年代初,整条直街都做成水泥路,中间的青石板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直街曾经繁忙。南北相对的店铺鳞次栉比,主要开有布庄、米行、茶楼、酒馆、豆腐店、酱酒店、药店及南北山货、石灰行、雨伞店等商店,集市非常兴旺。临街民房屋瓦相连,南北相对的人家掠晒衣服,竹竿的一头搁在自家窗台,另一头搁在对面人家窗台,天气晴好的日子,直街上都是跨街而晒的衣服、被子等。有时衣服洗得多的人家,常常要问邻居借竹竿,邻里相处十分和谐。


  旧时交通运输多为陆路肩挑背驮,水路舟船排筏。直街北面是苕溪,苕溪堤塘上开有多家竹木柴炭行;直街南面是南渠河,南渠河畔是山货集散地,从南北水路、山路而来的水客、山客及本地农人、客商,常常在直街南北两边相通的里弄中过往,直街便成为一条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要道。据《康熙余杭县志》记载,通济桥南堍至葫芦桥止是县城所属在城镇的横街,观音弄东口起至东门部伍桥是直街。直街后来更改过名字。我母亲是1932年出生的人,她说民国时,直街改名为中山街,新中国成立后,直街划分为4个段:从观音弄起往东至小珠弄止,叫新民街;从小珠弄起往东至孙家弄叫新生街,从孙家弄起往东至坝潭桥叫千秋街,从坝潭桥起往东至邵家桥叫牌楼街,从邵家桥起往东至部伍桥叫安乐街。20世纪80年代后期,四段街又合并,并改名为直街后至今。


  别看这条细而长的、被老余杭人称为“鸡肚肠”的老街,历史上不知发生过多少传说、故事。比如,直街西端的木香弄曾经是余杭的医家聚集、名医荟萃之地,民间传说的“上下木香弄,十殿阎罗王,一个孟婆娘娘”,讲的就是当年木香弄十五位男郎中和一位女医家的故事。“阎罗王”是决人生死的神道,“孟婆娘娘”是救人危难的长者,表达了人们生命系之的仰仗心情。这十五位男郎中是:叶熙春、吴彩扬、单懋卿、姚益华、肖守三、洪梦麟、蔡锦斋、祝步康、陈洪甫、、周一先、罗仁安、范康夫、吴梓伯和与木香弄咫尺之间的大夫弟的针灸医师朱一民。这十五位郎中先生,都是当时名传四方的名医。女医家戴章氏是一位民间女医师,虽略识文字,但以祖传秘方配制药膏,专治疮、痈、肿,屡试屡验。


  直街上还有很多百年老店。比较有名气的店家有万华银楼、杨德金泥木作坊、韩源泰布庄、慎泰绸布庄、永德和绸布店、大丰布店、协昌盛南货店、宋义和酱园、人和茂酱园、天丰园、德和碗店、天大生铁匠铺、天源钱庄、董文远伞店、蔡万顺纸祃店、曹同茂纸祃店、泰昌南北货栈、蔡恒昇酱园、复号典当、木器社、公益坊、源昇染坊、华经丝厂、鼎盛茧行等。


  这些较有名气的商铺店家,流传着过许多奇闻异事。比如,开设在直街坝潭桥北堍原余杭戏院位置的清朝名店万华银楼,店主与清庭大官都有联系。至清中期,万华银楼一分为三,为方万华银楼、九万华银楼、郑万华银楼。


  方万华银楼位置在直街西首5号左右,二间门面,石库门,主要经营金器、银器。方万华银楼专制金银器手包饰,擅长凤冠霞帔的九连环,合则成为一块“饼”状,挂时环环相扣,琳琅满目。凡是方万华加工的饰品,均有“方万华云记”标志。


  九万华银楼在通济路(横街)中段,鼎和隆酱园对面,民国年间改名为九华银楼。店面二间,坐东面西,前店后坊,曲尺柜台。櫃外有客座,櫃上有宝笼。九华银楼有两块招牌:横匾“九华银楼”四个大字,每字都用一钱金叶子贴成,熠熠生辉,为真正的金字招牌,加上康有为的落款,气势非凡。直匾为青龙招牌,在老余杭县城也绝无仅有。


  郑万华银楼在直街大夫第弄口,店主郑子韶是内科名医叶熙春的师弟,名列当时老余杭四大名医之一。郑子韶边开银楼边行医,左边是银楼店堂,右边是穿堂、客厅兼诊所。前店后坊,自己加工。其经营的金器、银器上都有“郑万华楼”字样。


  韩源泰布庄也是清朝老店,在老余杭绸布行业中较有名气,位置在现直街小珠弄西位置。韩家是余杭街上的旺族,除布店外,还开有米店、锡箔店、陶瓷店等。


  清朝宣统年间,一个姓武的武康人挑着长篮担来余杭做小生意,后被小珠弄内一户韩姓人家看中做了招赘女婿。该武姓男人入赘韩家后,勤劳、会做、肯吃苦,打理生意经营有方,韩家的生意日渐兴旺,从小生意慢慢地做起了珠宝生意。韩家这位上门女婿,生意越做越好,且为韩家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大儿子、小儿子做生意,二子韩臣左在朝庭谋得类似于“捕快”职务的一份官职。韩臣左只生了一个儿子,叫韩干甫。韩干甫继承爷爷家业,开设“韩源泰布庄”,生意鼎盛一时。不久,韩干甫便谋划建造韩家台门。韩家台门在现直街劳动巷位置(原名叫杨利昌弄)。韩家台门正门临街朝南,有四间店面的宽度,深度约有六、七十米。有厅、堂、厢、天井等。正厅高悬一“麟国功铭”匾,正堂挂一“奏锦堂”匾。韩家的灯笼上都有“奏锦堂”三字,晚上提着灯笼上街,一看便知是韩家的人。


  1932年,韩干甫又在小珠弄口造了一间三层楼的洋房,耗银二百万。当时洋房为稀罕之物,余杭人称为“韩家走马楼”或“韩家花园”。但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侵略者到余杭,看上了“韩家走马楼”,并占为小队部驻所。


  公私合营后,韩家台门一部分改为民居,一部分给余杭豆腐店做了工场,韩家走马楼也一部分改为民居,一部分改为商店用房。,现尚有老房子墙界基石旧影可寻。


  直街中段的“董九房”雨伞店也是一家百年老店。董九房纸伞出名有个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个江洋大盗在余杭被捕快追辑,江洋大盗逃到余杭宝塔山的安乐塔顶被捕快围住已无退路。紧急关头,江洋大盗打开随身带的一把油纸伞跳塔逃生。当捕快追到山下,江洋大盗已逃得无影无踪,山脚下只见江洋大盗丢下的那把油纸伞。捕快打开油纸伞,完好无损,伞上有“董九房油纸伞”字样。从此,“董九房油纸伞”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大。


  民国年间,“董九房油纸伞”还参加过一个博览会。民国时董九房老板胡锡贵是余杭商会的会员。


  直街上务弄口的蔡恒升酱园是开设于清道光年间的百年老店。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德清人蔡锡昌在余杭刘仙阁开设蔡恒升酱酒店,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已有资金二三千两,成为余杭县城的殷实的商号。光绪十三年(1887年),开办作坊,酿制黄酒、酱油、腐乳等,酱园迁到邵家桥西侧,七开间门面,又在观音弄口开设第二门市部,称蔡恒升南号。民国二十年(1931年),蔡恒升酱园被收入《中国实业志》。


  民国以后,蔡氏家道中落,逐渐入不敷出。蔡氏后人蔡仰眉要重振“蔡恒升”这块老牌子。为解决开办资金,经再三思考,他决定向叔公蔡叔平先生求助。蔡叔平是清末秀才,博览饱学,精通书法。在蔡宅设立私塾,远近驰名。蔡叔平先生知道蔡仰眉诚实可靠,慨然应允。他向自己的学生、已在三墩开设“朱泰和酱园”的朱泰和借款。蔡仰眉得到借款后重振旗鼓,业务逐渐扩大,“蔡恒升”的知名度越来越大。


  1937年12月日寇侵占余杭,。后迁至上务弄口,前店后坊,占地六亩,有店员、伙计25人。蔡仰眉又在三墩开设门市,在杭州清泰街开设乾丰烧酒行,自任经理。蔡恒升酱园讲究质量和信誉,产品都由老师傅把关,一丝不苟。制作酱油、腐乳等,务求采购大连或牛庄的黄豆,其次用河南商丘的,其他产地一概不用。产品行销临安、富阳、於潜、昌化、萧山等地。蔡仰眉年岁渐大,把酱园交给儿子蔡赤诚管理。


  建国后,蔡恒升经营不断扩大。1953年,蔡赤诚增资1.2万元。1956年,蔡恒升和鼎和隆、人和茂合并为公私合营余杭酿造厂,后改“国营余杭酒厂”。


  直街邵家桥堍的公益冶坊是余杭名人何燮候于民国初年开设的,有职工六七十人,专门浇铸铁锅、犁头、犁壁及鸟枪用的铁砂等生铁制品。公益冶坊生产的铁锅以灰口铁为原料,精心浇铸现而成。其特点为质地薄、传热快、耐高温、以省柴灵巧而驰名。铁锅的品种有大反沿、广锅、扁耳、熬盘四大类,最小有不足2斤的耳锅,最大有50斤左右的浴锅。产品远销杭嘉湖等地。


  公益冶坊在余杭宝塔山下有私田六七十亩,每年夏天只挖模用泥一次,闲时由贫农代管耕种,田赋由冶坊交纳。解放后,“公益冶坊”迁往杭州拱宸桥,后改为“杭州第一铸造厂”。


  直街小珠弄口的德和碗店是余杭开得最早的碗店,后改为瑞隆碗店。碗店最早经营传统的陶瓷器皿、盘碗、缸甏、铁锅、汤灌等,后来有了洋油,就经营洋油,再后来有了煤球,就经营煤炉等。


  德和碗店独家经销美孚洋油和美孚灯,生意很好。美孚洋油和美孚灯的出现,夜间照明从蜡烛走向油灯,是百姓生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起始,也是资本主义工业、商业的渗入。


  老板杨金辉建造的杨家花园十分气派,是老余杭有名的三家花园之一(老余杭有名的三家花园为:西门头天主教堂隔壁的沈家花园、现百汇广场位置的鲍家花园、杨家花园)。


  新中国成立后,大兴工业,有些作坊发展为合作社、厂家等,如直街杨家弄口的木器社、劳家弄口的竹器社(华立集团前生),孙家弄东面的建筑社、上务弄内的余杭酿造厂等,许多厂家也纷纷选址落户直街,如直街邹府弄内的余杭造纸厂、下务弄口的余杭米厂、东门头的航运站、余杭仇山磁土矿等。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直街曾经是老余杭的工业区域,上班的工人或步行、或自行车,小小直街却十分繁忙。特别是80中期,乡镇企业大上,余杭周边的许多村、乡都创办为余杭厂家配套生产零部件的小企业,直街上更是你来我往,人声鼎沸。


  直街还有一番情景是我记忆犹新的。一是夏粮时节,农民拉着双轮车、排着长队向粮管所交公粮的情形;二是农民挑着箩筐、排着长队向茧行卖茧子的情形。特别是卖茧子时,我们几个小孩总是趁机到箩筐里去捞几个茧子。


  直街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清朝时,官府在东门头设厘金局,进入余杭的商人都要捐税,钱、物均可;上务弄边上有一个很大的圣殿,邹府弄西面有一个赫灵寺,邹府弄对面有个刘仙阁,听我母亲讲,圣殿、赫灵寺、刘仙阁,都是很有名的。但限于篇幅,只能简笔粗略了。


来源:兰影摄影部落、余杭晨报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