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千年古城魅力锅盔山”征文06/张前矛

2021-12-01 22:12:57

作者简介


作者

简介

张前矛,笔名宇浩,1947年出生于鸡西梁家村。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历任鸡东县委组织部、政研室干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纪委秘书、综合乡党委书记等职。现任鸡东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热爱文学艺术。大量文稿刊载在《中国老区建设》、《黑龙江革命老区》、《鸡西革命老区》等报刊上。



“千年古城魅力锅盔山----传说、传奇、民间故事、散文”征文

巍巍锅盔山


文/宇浩

 

在鸡东县永安镇西北4公里处,大锅盔山好像一口锅扣在穆棱河北岸平展的原野上。锅盔上因此而得名。锅盔山上至今还残留着一座千年古城残垣,所以山因城而得名、城借山而得势,远近闻名,令人神往。

据当地老人说,很多年前,大锅盔山一带只有三四户人家。传说早在远古的时候有一支靺鞨人,开垦穆陵河沿岸肥沃的土地,并依托穆陵河,过着农鱼猎的生活。他们为了防卸外侵,在锅盔山上修造了一座城墙,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古城遗址占据了全部山顶斜面。城墙顺山势沿顶部边缘构筑而成,为土石结构,外砌石,石料间没有粘合料,平均高度为2米至3米,全长650米,城墙上有不等距的马面13座,其中7座位于城墙转角处,并且每隔40至50米远有一个炮台,共有13个。营建形式和选择地势相似于唐代渤海时期府州一级城址。

城北侧中部,有一块石台,台的平面约10平方米,高2米,城内西部残留一个近1000平方米的椭圆形湖池,湖心下陷,已经干涸;在陷坑东侧30米处,有一口干井,据说是山泉水井。城内残瓦碎片到处可见,I式陶片,红褐色,泥质,窖烧,烧制工艺较差;Ⅱ式陶片,青灰色,泥质轮制,烧制工艺较好。经过“TU”法测定,两种陶片均脱离原始社会晚期的制作工艺。

锅盔山至今流传着这样几则神奇的故事。


故事之一锁龙参

    

   相传,很久以前,锅盔山上住着个老道,人称锅盔道人。

有一天,锅盔道人来天池取水,发现天池水中,仿佛有什么动静。锅盔道人赶忙凑到跟前去看,可什么东西也没见到。

又有一天,锅盔道人又来天池取水,远远见到天池中有什么景儿。这景儿,正面看影影绰绰,侧身看水水灵灵。锅盔道人很高兴,赶忙赶到跟前仔细瞅啊瞅,又是什么也没见到。老道很扫兴。

   过了不久,锅盔山上来了一个瘸腿蛮子。这蛮子见了锅盔道人便说:“我看这山,是金瓶玻璃底,其中必有宝物,如长老不嫌,我愿帮你山中取宝。”锅盔道人听罢心中暗想:“我早已见到了动静,快到嘴边的美膳哪能让他人分食?”想到这便道:“施主之言差矣,像这小小的锅盔山,山不算高,水不太深,哪里来的什么宝物?”瘸腿蛮子听罢不再说啥,吟吟一笑,去了。

   又过了几天,锅盔道人又来天池打水。发现原来的景致全不见了。他暗暗说声不好,急忙去找瘸腿蛮子,可那蛮子早已踪影全无。

   原来,天池附近有口锁龙井,锁龙井内确长着株千年老参。这锁龙参,根潜龙井石缝,茎攀龙井石壁,太阳一照,映在了天池水中。由于锅盔道人生怕白龙出井,不敢近锁龙井半步,一株八两宝参竟被一个瘸腿蛮子盗走了。

 

 

故事之二倒鳞鱼

    

   锅盔山凹有个水池,人称天池。相传天池中长一种鱼。这鱼,形如红鲤,鳞冲尾长,人称倒鳞鱼。这鱼虽然外形肥美,可人吃下去会中毒死亡,所以当地百姓没人敢吃。

那一年,锅盔山下闹瘟疫。一户姓张的人家,夫妻双双染病身亡,撇下五个不懂事的孩子,最大的是个姑娘,十五岁,最小的是个男孩,三岁。姊妹五个无依无靠境况十分可怜。

孩子的舅舅闻听了这件事,特意从辽宁赶来。一见外甥们的这种境况便傻了眼,背又背不走,养又养不起,一时急得没招儿没落。后来,他听说了倒鳞鱼的事,便想了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一天一大早,他让四个小外甥在家等候,自己领着十五岁的大外甥女来到了锅盔山。锅盔山上,林子密得不透气。他沿着东天门攀啊攀,最后终于来到了天池。

   天池中,水波瓦蓝,游鱼穿梭。孩子舅费了好大的劲儿,才逮了半盆倒鳞鱼。他不忍心眼看自己的外甥死去,便嘱咐大外甥女说:“做好了,你们先吃,给我留一碗就行了。”大外甥女高高兴兴地端着鱼回家去了。

   过了一个时辰,孩子舅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搭眼一看,外甥们不但没有死,一个个反而蹦蹦跳跳乐得够呛。给自己留的一碗还冒着香气呢。

   原来,在大外甥女回家的路上,见路边的“响莫菜(大脑瓜菜)”长得喜人,采了两把回家做鱼爆了葱花。

倒鳞鱼药人的事没人再提,可“响莫菜”却成了当地百姓蘸酱拌饭的好菜。

 

故事之三狐狸与猎手

    

   锅盔山北侧有处锯齿狼牙的石砬子,石砬子下面裂出一道三丈多深的山洞。这里的狐狸成群结队,人称“狐仙堂”。

相传,狐仙堂有一只个头不高,毛管火红,满身油光的小火狐狸。这小火狐狸装神弄鬼,出没无常,当地猎手都不敢惹。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吉林省,让双阳县一个专打狐狸的猎手知道了,他特意从千里迢迢之外的吉林双阳赶到锅盔山,要打死这只据说成仙得道的小火狐狸。

   这天,猎手来到“狐仙堂”,同小火狐狸打了个对头碰。小火狐狸一看这猎手来势凶猛,便急忙从狐仙堂里跑了出来。猎手一口气把小火狐狸撵到了小锅盔山前的坟茔地。猎手选好时机,照着小火狐狸就是一枪,可小火狐狸不但没伤着,反而从墓碑后面探出头来,得意洋洋开口说话:“怎么样?你打不着吧!”

   猎人一听,又气怒冲冠,啥话没说,收起回窝棚去了。

第二天,猎手又来了。他俩还是在老地方相遇,还是老地方交手。猎手举枪,假装搂火,枪没响。狐狸得意忘形从墓碑后探出头来大声说:“怎么样你打不着吧?”猎手枪没放下,假装生气地大声说:“你把我的炮子偷走了,算什么能耐?”狐狸一听,自觉委屈,忘了眼前的一切,从墓碑后面跳出来大声辩道:“你自己把炮子放枪左面了,为啥赖我?”狐狸指手划脚还要争辩,猎手照准就是一枪。就这样一只狡猾的小火狐狸应声倒在血泊之中了。人说好狐狸斗不过好猎手。

 

故事之四镇龙石


    小白龙被秃尾巴老李打败以后,连夜逃到了兴凯湖,当上了东湖龙王。

    那时,兴凯湖同锅盔山一带都是一片汪洋,兴凯湖同锅盔山地下水脉相通,两边的“水眼”就在锅盔山下、

小白龙来到了兴凯湖以后,经常兴风作浪祸害沿湖一带百姓,这事儿让天上知道了,便派下三位神仙下凡查处小白龙。三神仙其中有一位姓李,叫翟光。

   这一天,小白龙又来到了锅盔山一带作妖,被三位天神当即发现,他们施展仙法,从很远的地方搬来三块巨大的山石压在小白龙身上,最大的一块压住了龙身,其余相等的两块压住了龙头龙尾。这就是现在的大锅盔山和东、西两处的小锅盔山。三位天神生怕小白龙滚翻了镇龙石,又在龙身上锁上了碗口粗的铁索,这就是大锅盔山的锁龙井。


故事之五掉龙河


在距锅盔山西北方向二十多里处,有一条绕山南去的小清河。这里流水潺潺,游鱼如梭,这就是掉龙河。这河为什么叫掉龙河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龙,是人们想象的一种吉祥之物,可谁也没见到龙是个什么样子,所说的掉龙河也就是由传说而得名。

从前,这里只有几十户人家,百十来口人以种田为生。由于经常遭到旱灾、涝灾、雹灾,庄稼十年九减收,百姓只好烧香拜佛求助于天老爷了。

这一年七月的一天,家家老小都忙在天剑锄草,只见西北天边阴得黑古隆咚,不到一袋烟的功夫黑云翻滚压过头顶。紧接着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下得对面不见人。铲地的人们只好回家躲雨了。

一会儿功夫小河水满出槽了,草甸子上一片汪洋。雨渐渐的小了,东方出现的弓桥似彩虹,在太阳的照射下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人们三三两两出来看雨后的彩虹。也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快来看呐… …。”大伙顺着喊声来到小河边。只见清河沟里躺着一条金翅金鳞有头有尾的东西。站在河沿上的人们谁也说不清这是什么,这时候人越来越多,几乎全屯人都来了。人群中一位白须老人告诉大家:这叫“龙”,是吉祥之物。天上有了它才能保证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他让大伙快快回家拿水桶和炕席遮盖,龙得水才能重新升天。大伙按照老人吩咐纷纷回家拿来了水桶,拿来炕席。男人挑水往龙身上浇水,妇女用炕席子为“龙”搭起了遮荫凉蓬。就这样一天一天地忙活着。真是大人挑水用扁担,小孩舀水用盆端,都盼金龙早上天。这样一连忙活到第七天头上,那一天一早大雾蒙蒙,白须老人让大伙趁雾天掀去龙身上的炕席凉蓬,猛劲的往“龙”身上浇水,白须老人站在高处对大伙喊:“一、二、三… …!”大伙听到号令用足了全身的力气一起往“龙”身上泼水,当老人喊到“起”的时候,只见“龙”身子微微一抖慢慢抬起头来,接着身子猛地一弓离开了地面。一条金翅金鳞的长“龙”弯弯曲曲升到半空中,人们见到龙在半空中还不住地摆动着尾巴,大概是感谢人们对它的救命之恩。

至从那以后,这里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赶到这一日,全屯百姓都高高兴兴家家杀猪宰羊,敲锣打鼓放鞭炮来庆祝金龙升天的日子。人们把掉过“龙”的那条清河沟起名为“掉龙河”。

 

抗日战争时期,锅盔山上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在锅盔砬子的大石面题诗一首:“破落荒凉一座城,看来久已失经营。当年典首今何在?尽被狐倜结队行。”朴实的诗句,斑驳的石壁,见证了当年的战火硝烟,也给这座千年古城又增添了新的人文内涵。

   站在主峰海拔392.5米的锅盔砬子上,可以眺望远远近近的城乡风貌;主峰上有“一线天”的砬子缝,人们可以钻进去乘凉;在山的东部有水涧沟 ,人们可以尽情饮用清凉可口的涧泉水。这座古城遗址是鸡东县境内的一大古迹,也是一个有名的旅游之地。


主编: 水蓝   微信:j973694025 

 责任编辑:包振波  微信:bao15845371129

 投稿要求:原创!切勿一稿多投!因业余时间编辑平台,时间、精力有限,请作者自行校对,所投文稿需有一定水准,文责自负。

投稿时请将简介,照片,作品发至邮箱:

973694025@qq.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