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运城有个葫芦园,里面住了两个“葫芦娃”】两大学生辞掉工程师、雕塑师的工作,让古老的葫芦讲述运城故事

2022-02-24 00:52:11

运城日报 黄河晨报 运城新闻网 官方发布平台


夏县两小伙,靠“度娘”种了30亩葫芦


葫芦园里的架子上,挂满了去过皮的葫芦。


  架子上挂着一片去了皮的黄葫芦,地面上摆着一层未去皮的白葫芦。


  距夏县瑶峰镇周村村口不远,有一个葫芦园。葫芦园有30亩大,里面住了两个“葫芦娃”。


  “葫芦娃”凭着“度娘”成功收获了上万个大葫芦,成了远近相传的稀罕事。


稀奇,靠网络种了30亩葫芦


  秋冬之交,正是葫芦成熟的季节。因为紧临道路,到处都是葫芦的葫芦园,成了过往行人驻足打量的“西洋景”。


  一地的葫芦让周边村民惊讶,因为种葫芦的两个年轻人,之前连庄稼都没有正经务弄过。


裴唐宇在摘葫芦。


  “我们是新时代的农民嘛,这一地的葫芦就是靠网络种出来的,不懂就问‘度娘’呗!”葫芦园的主人裴唐宇嘻嘻笑着。


  “不仅是种,以后的销路我们都准备靠网络了。”边上的张建晓是裴唐宇的合伙人,同样是笑咪咪的样子。


  村民们有惊奇的理由,两个年轻人在传统观念中,属于学而优则“出”——跳出农门——的人。裴唐宇河北大学雕塑系毕业后到北京发展,进入一家公司做雕塑师。张建晓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发电厂,从福建、湖北一路做到云南,期间还在华南理工大学进修,在单位身兼热控工程师和电器工程师。在外发展的时候,他们在外地娶妻生子,渐渐融进了当地。


  两人是高中同学,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不愿到陌生的城市,而老人留在老家他们又不放心。就在这时,就在这时,裴唐宇工作的北京一家工业区的边上,一个葫芦的出现,加速了他们回乡的步伐,也让两人高中毕业后又一次为了一个同样的目标,聚集到了一起。


裴唐宇在给葫芦去皮。

反转,大学生要做“葫芦娃”

  当时,裴唐宇把父亲请到北京看孩子。一天,父亲带着孩子从外边回来,拿了一个20厘米长的葫芦,说是附近一家人种的,见孩子喜欢就送给孩子玩。


裴唐宇晾晒去了皮的葫芦。


  裴唐宇也没见过那么大的葫芦,随手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葫芦制品还挺多。随后,他专程到首都图书馆,在电脑中输入“葫芦”两字,唰的一下,馆中所有有关葫芦的书籍全部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随着屏幕的那次闪烁,裴唐宇的人生之路发生反转。


  “这是我目前能找到的存世最早的葫芦制品,名叫唐八臣瓢壶,被日本一家博物馆收藏……”裴唐宇指着一本书中的照片,介绍制作葫芦的悠久历史。书中还有数百幅精美的图片,全是历朝历代用葫芦做成的砚台、笔筒等各种工艺品。


  裴唐宇把首都图书馆中有关葫芦的书籍读完后,基本下定了回乡发展葫芦产业的决心。随后,他又到山东、海南、天津等地进行市场考察。在此期间,同样准备回乡创业的张建晓主动要求加入。他说:“我不了解葫芦,但我了解裴唐宇这人,在这方面他比我专业,我相信他。”


  就这样,两人扔掉了雕塑师、工程师的工作,回到了村里,要做“种植”文化的“葫芦娃”。


  去年10月份,30亩土地流转到位;今年10月份,他们第一次拥有了满满一园的葫芦。


  “现在收了3500多个吧,还有三分之二没收,这两天不是天气打搅嘛!”裴唐宇说。


裴唐宇葫芦上创作。

梦想,在30亩葫芦园中萌芽


  在裴唐宇考察期间,一件事情让他印象深刻。


  那时,他从一本书中看到一个天津的葫芦制作工艺传承人的报道,说是面临着传人稀缺工艺断代的现状。裴唐宇看后大喜,凭着一个名字一路打听找到了人家,要求拜师学艺。可那位传承人拒绝了,说他们的技艺是家族式的,必须要传给家庭成员才行。


  裴唐宇悻悻而归,但不服输的他决定一定要在葫芦制作上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了。


  那位传承人做的葫芦范制,所谓范制,通俗讲就是模具,在葫芦生长时套在外面,待葫芦成熟后就长成了想要的模样。


  “我学的就是雕塑,虽然没有接触过范制,但毕竟离得不太远,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来。至于普通的在葫芦上雕刻啊画画啊,那本来就是我的老本行啊!”说起来,裴唐宇很是自信。


  一年来,从没种过葫芦的两个年轻人,在网络的帮助下,从种植到管理,从去皮到储存,各种程序都亲历亲为了一遍。


  如今这30亩地大的葫芦园,是承载着两个闯荡过大城市的年轻人的新梦想。


  他们看准了运城乃至山西文化旅游产品贫乏单调的现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三晋文化产业增添一张新名片。他们准备从身边的名人切入,通过葫芦雕刻、画画、范制等形式,创作出一批运城的文化名人,丰富古河东文化的表现形式。


裴唐宇葫芦上创作。


  “卖葫芦绝不是我们的目标,如果那样我们回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要做生产文化的‘新农民’,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与时代接轨进行创新,让古老的葫芦文化萌发新生。这就是我们的梦想。”裴唐宇说。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十九大开幕那天,两人在没网络没电视的葫芦园里挂了一个收音机,边干活边听了一早上的报告。


  “政策这么好,我们肯定能通过葫芦讲好运城故事 ,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古中国,提高运城的文化影响力,我们很有信心!”两人说。




☛  浏览更多本地时政新闻,请关注《运城日报》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通过图片识别

☛  浏览更多本地新闻资讯,请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

长按二维码通过图片识别下载客户端

欢迎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爆料
或拨打新闻热线:0359-2233366 


   ▍  本期责编:陈雁冰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运城网信备案号 A00049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