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康熙乾隆为什么特别爱种葫芦(图)

2020-11-02 00:11:32

皇帝亲自扶犁种田,这是不少清宫剧中常有的情节。根据史料记载,皇帝耕种的这个地方名为丰泽园,。

在当时的清朝禁苑中,丰泽园是一处特殊的存在。据《清宫史续编》记载,丰泽园是由康熙皇帝修建的,园内有几亩田地,每年春耕时分,身为“九五之尊”的康熙皇帝,脱去龙袍,挽着衣袖,手执鞭子跟在犍牛后耕种。他在那里种植稻谷,采桑养蚕,史称“劝课农桑”,以表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他那些只是做样子的后代不同,在那里,康熙皇帝培育出了后来被民间称为“御稻米”的早熟稻。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丰泽园内还种植着一种特殊的植物——葫芦。这可不是普通的葫芦,而是一种能按照人的意志生长成特定形状的葫芦,业内人称“范制葫芦”,也称“匏(p o)器”。这并非虚妄的传说,除了史书记载,还有乾隆皇帝的御诗为证:“园开丰泽重农圃,蔬匏尔时种于此。”诗中所说的“匏”,即为匏器。

乾隆皇帝和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一样,也喜欢匏器,在其《御制诗集》中,提到匏器的作品超过10首。

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喜欢的匏器到底是怎样一种器物?作为一种工艺品,匏器的水平不一,什么样的匏器才能赢得他们的喜爱?看看天津博物馆保存的乾隆御赏款折方开光人物纹匏制瓶,就能管窥一二。

关于匏器的出现年代说法不一,民国时期的古文字学家、金石篆刻家商承祚在他的著作《长沙古物见闻记》中提到过一种“楚匏”,而根据较为确切的史料记载,匏器出现于明代

葫芦幼小时,将内部雕刻有花纹的模具套在小葫芦上,葫芦在模具的抑制下不能自由生长,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按照模具的形状生长。秋天时,待葫芦撑足了模具内的空间,便将模具打碎或者打开。之后将葫芦晾干,就得到了印有各种图案的“范制葫芦”,其中“范”,为“规范”之意。

这就是匏器大概的制作过程,通常被称为“范匏”,从理论上讲这并不复杂,但据天津博物馆器物研究部工艺组研究人员谢玉梅老师介绍,最后能够成形者“万中无一”。

关于匏器的出现年代说法不一,民国时期的古文字学家、金石篆刻家商承祚在他的著作《长沙古物见闻记》中提到过一种“楚匏”,称楚墓曾经出土过高28厘米的匏器,其上有的部位是“纳幼葫芦于竹管中”制作而成。著名的文物大家王世襄曾经遗憾地表示,只可惜这件文物出土后已经“化作飞尘,无从观察研究”。因为没有实物,很多学者不同意只靠商承祚的记载就认定匏器出现于战国时期。

根据较为确切的史料记载,匏器出现于明代。明代谢肇淛曾经记载,他在市场上见到了不少长成方形的葫芦,而且有的葫芦上有凸出的诗文,他推测这应该是“生时板夹使然”。王世襄觉得,“板夹”即“木范”。

如果这种说法可信,明朝时匏器在民间就已经较为流行。这种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工艺品是如何得到皇帝喜爱的呢?除了葫芦器本身的工艺之美,恐怕还与葫芦的悠久历史、天然之美和吉祥寓意密不可分。

匏器不仅具有天然葫芦素雅、光洁的美感,又增添了加工后的艺术美感。康熙皇帝下令在丰泽园内范匏并派专人管理,可见其对匏器的喜爱程度。他多次将匏器赏赐给大臣和儿孙,还当做礼物赠送给藩王和外国使臣

1973年之前,中国人并不知道被古人称之为“壶”“匏”的葫芦是何时出现的。那一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出土了“葫芦子”,人们才知道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葫芦。

葫芦最初并不是观赏之物,而是既可以吃又可以用。根据《农书》记载,葫芦嫩的时候可以素炒,可以炒肉,可以做蜜果,还可以切成条晒干食用。小葫芦可以做水杯,长柄葫芦可以做喷壶,腰部较细的葫芦可以盛药,味道苦的葫芦可以治病。此外,葫芦成熟之后还可以做成葫芦丝。考古植物学家游修龄曾经说,我国对葫芦的使用可谓“举世无双”。

以上为葫芦干的吃法。

在实用价值之外,葫芦一直被文人雅士所推崇。唐代诗人张说有一首《咏瓢》,说尽了天然葫芦之美:“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苏东坡泛舟游赤壁,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当时用来盛酒的容器,就是葫芦。

匏器不仅具有天然葫芦素雅、光洁的美感,又增添了加工后的艺术美感。康熙皇帝下令在丰泽园内范匏并派专人管理,可见其对匏器的喜爱程度。他多次将匏器赏赐给大臣和儿孙,还当做礼物赠送给藩王和外国使臣。

康熙皇帝曾将一个四方形的葫芦笔筒赐给他钟爱的孙子弘历。几十年以后,已经成为皇帝的弘历睹物思人,在《咏葫芦笔筒》一诗中深情写下了“岂知贮笔成清供,徒忆含饴拜圣恩”的诗句,对祖父的思念跃然纸上。与祖父相比,乾隆对匏器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究竟喜爱到什么程度?用他的一句诗来说,是“摩挲不忍释诸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康熙和乾隆年间,不仅是丰泽园中,就连民间都扩大了葫芦的种植面积,匏器的数量和质量大为提高。著名金石学家吴士鉴说:“乾隆年所制者尤为朴雅。”乾隆年间太后过寿时,收到的礼物中也有大量的葫芦器。

在传世匏器中,康熙、乾隆两朝制作的匏器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均有“赏玩”款识。比如,让乾隆爱不释手的那件匏器,底部即有“康熙御玩”款识。天津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葫芦瓶,瓶底款识居中为渠花,四角有楷书“乾隆赏玩”款,表明这曾经是乾隆赏玩之物

康熙、乾隆年间的匏器多为文玩摆件,但作为其制作原料的葫芦却有另外的用途——养鸣虫。养鸣虫的葫芦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形状即适合饲养鸣虫的葫芦,还有一种是被康熙祖孙二人所喜爱的“范制葫芦”。

有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民间已经开始用天然的葫芦饲养鸣虫。讲究的人家,养鸣虫的葫芦必定精雕细刻,更有甚者“银镶牙嵌”,而后将鸣虫置于葫芦之内,揣入怀中。清代人所写“忽地怀中轻作响,葫芦里面叫蝈蝈”一诗颇为形象。

那么,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是否用他们所钟爱的匏器来养鸣虫呢?康熙皇帝曾经做过一首名为《络纬养至暮春》的诗,其中有一句为:“秋深厌聒耳,今得锦囊盛。”络纬为一种鸣虫。乾隆皇帝后来为这首诗作序时称,他的祖父命人在暖室中养络纬,设宴时常把络纬放在绣笼中,听其鸣叫。康熙皇帝所说的“锦囊”和乾隆皇帝所说的“绣笼”都是丝织品。

基于此,王世襄在他的文章中推测说,康熙至乾隆年间,宫中并未用葫芦养鸣虫,“不然,以弘历爱范匏之深,岂能不言及之。”由此,他认为乾隆时宫中是否用“范制葫芦”蓄养鸣虫“有待作进一步之考证”。

如今传世的养鸣虫的“范制葫芦”多为道光年间之后的作品,而且大部分都是蝈蝈笼。其原因,从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可以推测一二,故事讲到清朝有一位皇帝,命人将一万只蝈蝈置于大殿之上,并取“蝈”与“国”的谐音,将蝈蝈齐鸣之声称为“万国来朝”。所以,宫中所饲养的鸣虫大多是蝈蝈,而“范制葫芦”在很长时间内只流行于宫中和社会的上层。

乾隆之后,宫中“范制葫芦”的制作没有可供查阅的文献,据老人回忆,其规模大为缩小,只在慈宁宫的花园中制作小型的匏器,反倒是宫廷之外的不少王公府第开始大量制作。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