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工艺品灸器:葫芦灸

2022-04-24 22:28:27

温馨提示:点击上方蓝色字样 存樂堂 可以添加关注哦!



一种最美最有文化内涵的灸器,一种最实用的养生工艺品。

古往

葫芦者,福禄也。

葫芦栽培历史近七千载有余,工艺葫芦自唐始,成于宋,兴于明清。因其形体优美,色黄如金,寓意吉祥,成为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

葫芦谐音“福禄”,葫芦蔓带的植物生长结构形式又是“福禄万代”的谐音,葫芦种子之多又象征者多子多孙。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将葫芦与“福禄”多子与“子孙”蔓带与“万代”相称相颂,象征“福禄万代” “子孙万代” ,所以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看吧,连寿星老人家的拐杖上都配着葫芦)

葫芦与寿星


人们常将葫芦挂在门口用来辟邪、挡煞、招宝。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之无不喜爱,赏玩者甚众。更因乾隆纪晓岚等圣贤名家追宠而得以广布民间。

端午的葫芦

亚腰葫芦在外形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象征着和谐美满,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可以加强夫妻情分和感情。准备一个葫芦,不限时间,安放在主卧室的床头上,将可起到夫妻恩爱的效果,促进家庭和谐,甚至生育能力都有不错的益处。
葫芦的外形圆滚有曲线相当有福气,加上入口小,肚量大的特色,放佛能够广吸金银珠宝。挂在财位上葫芦纳进财富,就不易外流。也可以将葫芦放在生肖财位、或放在桌子上。也可以悬挂在这些方位的门口或墙壁上,守财、聚富、转运能力极强。


葫芦挂件

葫芦还有除病作用,只须挂在病者的床尾或摆放在病者的睡侧,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气。如果是健康让人,可以吸取人身上的晦气。提升运势。葫芦是过去医师盛装仙丹妙药的法器。他能纳福增祥,去除灾厄,并吸取空间中的秽煞之气,恢复原本的干净清晰。把葫芦挂在后视镜或机车龙头上,对行车平安也有帮助。(铁拐李的葫芦可是啥病都能治,嘻嘻)


葫芦与八仙的铁拐李



今来

葫芦凝结了吉祥、风水、调病等多重文化内涵与实际价值,把葫芦做成灸器,将葫芦的诸多作用与艾灸的功效融为一体,其在调病上的功效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针二灸三汤药,灸法在中医外治里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对于医者而言,有一种好的灸器尤为重要。

葫芦灸,挑选两个完整精致的自然成熟的葫芦,一个为灸器的主体,一个做成底座。(别问我为啥光做底座就得耗费一个葫芦,没办法,追求品质是我的原则)
整体上,葫芦灸也是有大有小,底座的直径一般在20-23cm,从龙头到底座一般高40-50cm。


葫芦灸与底座

葫芦灸以葫芦底部粗隆部分为燃灸室,里面涂有一定厚度精心调配的阻燃剂,使得葫芦十分耐热又尤其结实。
《黄帝内经》里《灵枢*九宫八风篇》里提到八个方向各有八中不同的能量。
亚腰葫芦下边的球体上刻有先天八卦图,以先天八卦的阵法吸收八方先天之气,使其在圆形的葫芦里周流不息,其威能使得艾灸的能量更加纯然与浑厚。





葫芦灸与先天八卦图

《黄帝内经》里很多篇章论述了四时之气对调养身心的重要性,葫芦灸的创作也紧紧围绕这原则,葫芦上部的球体有四个出气口,应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的生、长、收、藏之气。 葫芦下部球体的先天八卦图上,每爻的两端都有一进气孔,一共72个孔,应一年的72候,五天为一候,一候之变天地气机也会随之变化,葫芦灸这种设计便是借天地之力应72候之变化以调养身心。


72个进气孔应7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龙头通过蔓带连接着“两”个球体,葫芦里“三”个隔膜,里面整齐排列着数不清的葫芦籽;两者的应象更是浑然天成。葫芦灸把里面的“三”改造成三个横向的支架以固定艾条,使得艾条燃烧恒温,无论是居家自用还是养生馆做灸器都十分方便,也节省了人力,一人看护十个葫芦灸燃烧也不成问题。



葫芦从底部切开后,就会看到“三生万物”啦,第二张是把下面的球清空后看到的样子,依然是“三生万物”之象,并且看到有一层严密的隔膜把上下分开,像极了人体的横膈膜;其实整个葫芦从正面看,就像一个打坐的修者,如如不动,安然而坐;有其形必有其气,就像人参大补元气、核桃补脑一样,葫芦做灸有很大的安神、静气、聚精的功效,患者总是在做葫芦灸时安心而眠。




葫芦灸荣获国家两项专利:



葫芦灸的制作凝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人们对吉祥、平安、福禄、康宁的美好愿景,更凝结了制作人日日夜夜的点滴心血。

愿我们一起携手同行,拥抱福禄,体味健康。

联系方式:

电话:18132023985 王小伟

QQ1247896772 存樂堂

网址:电脑版:www.cunletang.com

手机版:m.cunletang.com



每周一到两则实用中医养生知识,和趣味小知识猜谜,让文化悄然融于生活。

体味中医,传承文化,我们是认真的!

(“阅读原文”查看存樂堂官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