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年俗四则:龙灯 对联 回家过年

2020-11-19 19:28:31

一、龙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缙云每年都有板龙。

         元宵节时,大大小小的村庄,总是会出板龙。

        或大,或小,风姿卓绝,别样多彩。

         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小溪的板龙。

         小溪并不是每年都有板龙,但是一旦出了板龙,就是惊艳至极。

  远远的看着,火红龙身根本看完,一溜的红,划破了漆黑的夜空,晕开了点点红。

         人群熙攘,纷拥至极,大家都冲着这条龙,拍照,录影。

         龙头在我们面前,就好像一个巨人一般,抬头,它傲然生姿,在炫耀着自己的巨大,明亮。 这条龙色泽鲜艳,栩栩如生,好似即将腾云驾雾将从小溪冲出飞向天空。

        龙的做工精致复杂,龙嘴前挂着条幅:小溪大龙。龙的眼睛闪着明亮的光,还挂着大灯笼,十分喜庆,它开始慢慢地挪动,过了桥,龙身会一圈圈地环绕着空地,穿着传统马褂的的人们高举着板龙,在他们脸上,漾出喜悦欢欣的笑容,这是最淳朴的笑容。

        灯火阑珊,我想起了辛弃疾的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灯火迷了我的眼,也许这个传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传承下去,传承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

作者:缙云实验中学八(13)班 赖柯辰


二、  年联漫书香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 

——题记       

       如飞絮般的雨丝轻轻飘下,洒落窗前。雨落有声,清冽而悠扬,低回宛转如九天仙乐,一颗颗的明珠泪沿着红墙画脚滴下,滴在鲜艳的红纸上——
          红纸上的墨水并未因雨水而退却,,反而透出一股书香。纸上的年味还未磨灭,依稀还可看到闰月时分的痕迹……


          迎着阳光,我将红宣纸铺在桌面上,摆好笔墨纸砚;蘸着笔墨,提起笔,模仿着字帖上的王羲之字体;顺着笔墨,将字轻轻描绘在宣纸上。
         着手间,耳边传来呼唤“妮,写好了吗,写好了的话爸爸帮你贴出去。”“写好了,爸爸给,为什么每年都要贴春联呀?”“贴春联是春节习俗啊,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然要传承下去。这样才有年味!”我不禁想象如果没有了春联,墙上冷冷清清的,似乎会让人感到一丝冷漠,仿佛那并不是春节。


         每家每户都换上了新对联——辞旧迎新,正是春节的标志。
         春联蕴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春联弥漫这书香以及人们从古至今的习俗。
         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坐在一起,对酒当歌“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
       而门外年联漫书香……

作者:缙云实验中学八(13)班 李思静


 三、  龙灯  

        虽然不如神话中的真龙,灵活而神通广大却也活灵活现,使孩子们喜爱。没有人见过真龙,可是对龙的崇敬和热爱,就仿佛是孩子们的天性。龙灯那种逼真的形态,摄人心魂的气势也无法将孩子们吓到,他们反而还要跟着舞龙的队伍跑起来。

        连同太阳算着,我最向往的光亮,还是皎洁的明月,像是烛光,隐隐约约让人想起蜡烛透过龙灯发出来的光亮,想起舞龙的人们举起的云灯,想起烟花爆竹响起那一刻的火花。真的,与龙灯的交集太多了,记忆里挤满着的都是。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总爱在元宵节带着我去看龙灯。那时候,小小的我总爱拉着爸爸粗糙的大手,在热闹噪杂的人群中穿梭,爸爸也总怕我丢了似的,紧紧拽住我。“噼里啪啦”,鞭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一道道烟火划过漆黑的夜空,“碰”地绽开,带来缤纷的光亮。我沉浸在美丽的烟火里,却并未发现爸爸悄悄捂住我耳朵的手。随着热闹的锣鼓声,龙渐渐近了,我挤在人群中,努力地踮起脚尖 也并未看见龙的身影,只见人们宽厚的背,不免有些着急。爸爸便笑了,一把抱起我。我看见那龙了,足足一百多节。龙在烛火中穿行着,时儿向上攀,时而向下俯冲。最前面的人拿着绣球斗龙,后面一大群的人举着龙身,表演各样精彩的动作。我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错过什么有趣的动作。早在龙来前,就买了甜甜的棉花糖,我拿着纯白的大棉花糖,却被龙吸引着,没有心思吃。

         在中国,龙可是瑞兽呢,是吉祥之物,能呼风唤雨,降福消灾。中国人一直都将自己成为龙灯传人,这样正显露了我们对的崇拜。早在汉代,民间就有了舞龙的习俗。舞龙渐渐成为人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形式。而现在 人们便将舞龙当做一种表达欢快热情的方式。

         舞龙虽然受到人们喜爱,可也让我不禁担忧,这样的民族传统,会不会消失在中国几百年来的发展中呢。

作者:缙云实验中学八(13)班 应易炫 


四、回家    

        那是一个夕阳欲垂的下午,橙色的光芒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叶影。但我并没有这份闲情去观赏,坐在下铺看着小弟咿咿呀呀的嘟囔。

       今年也不例外,要回家,对,回老家,荆州。

       抬头看向栏上的行李,比往年是多了许多,那三床蚕丝被是哥哥姐姐的新婚礼物,再是两个正常的行李箱。

         当然,抬头看见的不只行李,还有在中铺的父亲。三人行再变成两人往,又成为如今的四人出游,真的很容易想到爷爷奶奶的笑容有多灿烂。

       乘的车次同往常一样没有变动,列车长也算是熟悉了,出去接个水都可以笑着打招呼。

一路上要辗转三次,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个家,无论路程多么艰辛。

        春节,是十四亿次的迁移。

       除去大一的表哥,其余的哥哥姐姐都已成家,差不多也只有这个表哥可以带我游荡汉阳区,买些吃食,当然,不只热干面,还有油条锅盔那些,再是去农科院听了一下午的棉花和梨。

         接下去是荡着烤肉与麦酒香气的京山,初十成婚的阿姐体贴入微,滋滋作响的烤肉无一例外的落入了我的盘中,与麦酒的水雾朦胧不清。

         终点站是爷爷奶奶家,门口那棵老樟树还堆着雪,屋后的小兔也不知怎的蹿了出来,把他们捉回去还费了点劲,倒把小弟逗得咯咯直笑,但到没爷爷奶奶笑的高兴。

        住了估摸两个星期,我们便按照原路返回。与来时浓浓的年味相比,倒是多了好几分离别的伤感。

       春节的迁徙,这最大的民俗里,有你的身影吗。

作者:缙云实验中学八(13)班 张楚昕 

 

来源:缙云实验中学八(13)班

           赖柯辰  李思静   应易炫   张楚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