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团妈吃饭日记 走,去成都重新吃过

2022-02-07 22:32:30

首先无耻的硬广一下:喜欢我的吃饭日记,请转发给更多的吃货看到。


八月底放峰会假,回了一趟成都。离开成都在外地生活已经很多年了,成都的风貌变化如何尽数不知,这些年受非知名成都沪漂BOMEX影响很深,15年他的推文“走,去成都装个逼”风靡了朋友圈,奢一线,国际牌,精品设计的食、宿、行、购已经在成都遍地开花。所以前几次回蓉,着重感受了成都这些新生风貌,IFS、太古里、兰桂坊、环球中心已经体验完成,包括几个国内一线城市尚没有入驻的酒店线,和近两三年在随着太古里、兰桂坊的繁荣而新生的高空私房餐饮线。如今的成都,逼格与地气齐飞,彼时带着在成都生活了几十年的母后,也都是赞叹:“哇,我从来没有来过成都这里(我从来没见过成都这样)”


但成都之所以是一座“可以吃的城市”,真正的地气和精神还是在多如牛毛的路边市井苍蝇馆子,出离于新新城市地标之外,隐藏在深街小巷里,五步一个摊,十步一个店,不出二十米就变换出不同食物香味。经常有不同的外地朋友会问到我:到成都到底应该吃什么?哪里吃?这个问题根本无需回答,你只要往小巷子里钻罢了。


于是此番动身,自是打算从高空回到地面。


潘驼背毛肚火锅,绝不会存在于微信营销号的火锅


“吃饭”是我的职业,飞机落地第一个下午,行李未及沾地落稳,便赶往第一个吃饭场地,潘驼背毛肚火锅。这种店各种微信营销号永远不会去写它,只是在大部分有把子年纪的食客心中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落座不用看菜单,要一口红锅中辣,锅开之后养一把小葱。真正老饕懂的,四川火锅开锅养小葱和黄豆芽,绿豆芽都不行,再慢慢涮煮肉类和蔬菜,涮到最后,小葱和豆芽就是整锅的魂,好比锅底和所有食材的鲜香都倾注进去了。




菜品第一样要牛头皮,这个东西在别的地方,特别是东部吃不到。除了烫火锅,大街小巷里的卤拌菜馆,拌肺片里面必定有这样东西,没牛头皮的肺片就不好吃,少了那口滑糯。




连着脸肉的头皮,烫熟之后晶莹透亮,吃下去满满的胶原蛋白感。



毛肚火锅自然离不了黑毛肚。



今年来潘驼背和往年有一点小改动大惊喜,油碟变成自助的,而且调味台有折耳根碎。这实在是折耳根控大大的福利,这东西外地人很多吃不惯,,那重口的香气胜过一切调味品。我一直是觉得,火锅油碟是要蒜泥,葱末,香菜梗末,香芹梗末,大头菜末和折耳根末才算得上完美。




鹅肠也是每餐火锅不能少。读高中的时候,我家旁边有一家鹅肠火锅,那鹅肠的新鲜度,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店面后院养活鹅,客人点单后变去后院拎起一只活鹅,将鹅肠生抠出来,清理干净之后即时上桌,那时价格一根生抠鹅肠9元,很长一份大概两米多三米,当客人面剪短成一盘下红锅烫食,极其的新鲜。那只活鹅的其他部分就变成卤味在前台售卖,所以基本吃过火锅之后,客人都会带两三个卤鹅翅膀,鹅掌回家啃啃,也算是一条龙了。到外地之后,经常和身边朋友讲这家店的处理手段,收获无数啧啧,认为极其残忍,和生吃猴脑没什么区别,所幸又可惜这家店已经关张十几年,替活鹅们幸,替食客们惜。


莫家牛肉馆,家常菜集大成的苍蝇馆子



说实话,这家著名苍蝇馆子,是我近期购得一本靠谱吃喝狗所写《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依文而寻。车进百花巷便错车都困难,可见巷子有多么的小窄,而我却莫名兴奋,好吃的苍蝇馆子一般都在这种小巷子里。因为店面成本低,所以会把最大的利益留给食客,也会把心思多用在食物上而不是装修上。


看到门口坦然坐着,对生意和口味都毫无忧心表情的大妈,我更是内心一万个踏实。







菜单就是简单的塑膜菜单,牛肉的做法非常之多,笼笼统统有二十几种。我搜索着好多年前记忆里熟悉的和偏爱的口味,不顾一大一小仅两位的胃口如何,把埋藏着的乡愁统统发泄了一遍:粉蒸牛肉,笋子烧牛肉,凉拌牛肉,番茄牛肉汤,萝卜牛肉汤。


原先上中学念书的时候,爸妈单位旁边有一个院子食堂,院墙根上大大小小几个煤炉子,上面坐着二尺直径的大铸锅,煤炉子隐火舔锅底,锅子里便微微的沸着。里面熬煮着的就是成都人嘴巴里的“烧菜”,成都人的烧菜是有特指的,必须是以郫县豆瓣炒底,以足以大快朵颐的荤菜为主,根茎类等不易烂的素菜为辅,红烧久炖。比如笋子烧肉,笋子烧牛肉,萝卜烧牛肉,芋儿烧肉,莴笋烧鸡等等。所以笋子烧牛肉这道菜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成都地气的回忆,粉蒸牛肉也是家常而已。所以成都家常并不完全是麻辣重口,更为关键的是,成都人对食材的热爱,对烹饪手法多样化的孜孜不倦,对口味丰富层次的不懈追求。



末了,还绝对不能少了苍蝇馆子的菜王:鱼香猪脑。对于鱼香味,外地餐馆的理解总是千奇百怪,各种搜索引擎的解释更是无法统一。千寻千问,不如实地一吃。



四个菜两个汤,结账不过百元上下。


百花巷市场,落地市井寻味之根


莫家牛肉馆吃完,自然是要来逛一下百花巷的路边市场的。





各种辣椒和辣椒面就是这么豪放,走过呼吸都是辣的。



成就了川菜麻辣鲜香的各种香料,右下角的独头蒜,出川再难见



晚餐家里母后烧了肉,这碗黑乎乎的东西不知道值多少钱,里面大概十五根今年康定新收下来的松茸吧。每年八九月,家里的新松茸会多得吃不完,松茸娇贵又不能久放,母后大人就这么整根晒干,简单粗暴的对待。松茸失水后变黑,又泡发涨大,最后一大堆和小五花肉烧在一起,沦为香菇的宿命。


这当然是一段题外话,但是成都人家家常或者外食喜吃山珍,多吃山珍,是和我现在生活的沿海地区迥异的。


宽窄巷子,商品化的各色小吃


宽窄巷子,不说小龙翻大江,,不说听香、子非,就逛逛、看看、吃吃宽巷子沿街的小吃。



烤兔子吊着卖,烤的皮香肉嫩的,撒上芝麻,香!一个人可以单独来一条兔腿啃着玩儿。



或者一个人来一只兔头。



整盘整盘的各种口味的牛肉干,辣椒铺的满满当当。



蒸香的香肠、腊肉和腊排骨,最喜欢腊肉的肥油和腊排骨的“巴骨肉”,香的不得了。




虾尾是一铁锅一铁锅卖的,价格比沿海地区便宜得多,58一份,直接连汤带水舀起来,口感么自然是比不上现做的。




糖油果子,个头不小,黄灿灿的很是可爱。




锡盘烤鱿鱼,烤猪脑,猪脑真的是成都人民的心头大爱



钵钵鸡。很多外地人没搞清楚的一个东西,经常和棒棒鸡混为一谈,看明白,钵钵鸡是各种串的麻辣冷锅,至于起源之类的,另是一篇大话,不谈了。



各种随身小食。


逛久了,便在窄巷子里坐着喝了一壶茶。如今窄巷子里一壶清茶身价近百,耳朵师傅五分钟的手艺功夫身价60,川剧妆面一副身价也过百。有些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艺术或者技术如今也阳春白雪,受到各种重视关注,甚至走进国际视野里。


组织私房菜,小时候的味道


“组织”就在宽窄巷子旁边,脚步一跨,五分钟。店名就叫上面那么大一串,既然是“小时候的味道”,那就必须有两把刷子才敢打怀旧牌了。



“组织”的菜单没几样菜,看着菜单,藿香肥肠、爆炒腰花、回锅肉三样是当家招牌菜,每客必点的。除此之外,每年八月九月还有鲜松茸,鲜菌汤。就光光这几样硬川菜能做好,做到每个食客吃过之后能回忆起小时候,确实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爆炒腰花讲求脆嫩,火上功夫不要超过10秒;而回锅肉讲究煸、翻。川菜师傅功夫好不好,看这两个菜就可以了。


86烧烤,街头宜宾烧烤的翘楚


如果这世上只剩下一种宵夜,我愿意它是烧烤。


烧烤也分好多种:泊来的各种不正宗的韩式、日式等,自然不在我讨论的范围。就流行在成都大街小巷的烧烤种类,仅省内各地派生出的,也分为西昌派(火盆烧烤,偏豪放,讲究肉的本味),宜宾、泸州派(比较内秀,入味,多用一些不常见的食材),乐山派(大众化,口味以香辣为主),万州、川东派(以烤鱼为主,其他植物类食材为辅)。成都本土倒是没有滋生出什么烧烤的流派,所以说,若要在成都搓一顿烧烤去,食客首先得想好,是要去哪个派的。如果要以为在成都,烧烤就是串儿,那是要犯错误的。


回到成都,抓心抓肺的就想搓一顿宜宾烧烤。这些年在成都风生水起遍地开花的何师烧烤,和“烧烤届中的LV”王大爷烧烤,已经为了更便利的经营,更多元的口味,渐渐弱化了本省烧烤风味的原貌。为了寻这一口,还是来到了石人街路边摊86烧烤。




天还没黑,支起来的烧烤架很是吸引人。



大茄子是必须要放折耳根的




包浆豆腐,宜宾烧烤精髓之一,外皮酥脆,裹着烧烤香料,里面又是嫩的出水。



烤猪脑,已经被厚厚的佐料覆盖了。记得没错的话,我已经吃过三次猪脑了。



烤金针菇,黄金针菇,比白金针菇韧性更好,更香。




重点中的重点还是这个东西:猪鼻筋。这玩意儿是宜宾烧烤里面特有,别的派系都见不到。入口极脆,丁点儿不费牙,又因为纹理极多,各种调料的香全部藏在里面,要在嘴里是一层接一层的迸发出来,那感觉要上天。吃了这个东西,任何烧烤在我眼里都是浮云。前几天友人来蓉,夜宵烧烤在成都点了羊肉串、生蚝、扇贝这类俗物,真想带他见识一下烧烤领域的新世界,可惜了一张机票。


老字号永久王鲶鱼,成都人好吃鲶鱼






成都人好吃鲶鱼,就像山东人好吃鲤鱼,杭州人好吃黑鱼。但是鲶鱼一定不吃整鱼,鱼段,或者鱼片,一定是剁块,上粉,油炸,香辣。无论是外食,还是家里自己做,都是这么吃最好吃。




鲶鱼上桌,不论是用盘还是盆,体量必须要大,有一盘便是一桌半壁江山的气势。因为成都人的吃法,鱼块吃完了之后,里面必定是要请厨师重新端进厨房,回锅,再添加豆腐,魔芋,土豆,平菇等等吸油,裹味的蔬菜,来上第二轮饕餮。可能对于很多食客来说,这第二轮的烫煮菜蔬才是一顿鲶鱼的精髓,已经吸尽了油气和鲶鱼鲜美,烫烫的吃进嘴里,自然是成都好吃客的另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外来客就很少能参悟。


无名肥肠粉,一碗肥肠粉就锅盔


之所以说是无名肥肠粉,因为在成都,食客只要随便钻进一条巷子,必然有一家“冒节子肥肠粉”,除了一些做得比较大的,其余的都无需任何店招,自然是以非常亲民的环境,巴适的味道,吸引周围的居民和白领。




这个就是成都式快餐的标配:一碗红油肥肠粉,喜欢的人再加个“节子”(猪小肠节),配一个鲜肉军屯锅盔。肥肠粉且润且滑且麻且辣,锅盔且香且酥。每个清晨,匆匆忙忙的上班族,每个黄昏,行色疲惫的小主妇,这样的组合,总能唤起属于成都的精、气、神。


写了这么一大篇东西,总觉得在成都,食无尽,作文无尽,成都人自带的源源不断的对食物的热情,绝对不能一言统之。那么现在好了,要不要三五朋友,或是独身说走就走,去成都重新再吃一遍?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