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小葫芦刻出大“福禄”|郑志开填补广东葫芦雕空白

2020-11-14 02:18:43

刻葫芦,

又称葫芦雕刻,

就是在葫芦上刻字雕画,

使其成为供人欣赏的葫芦艺术品。

一直以来,

这种技艺多见于我国北方地区。


      在汕头,有一位民间葫芦艺人郑志开,虽没有拜过师学过艺,但对葫芦雕刻的造诣却少有人能及。16年来,他在葫芦雕刻艺术上孜孜以求,不仅赋予葫芦新的艺术生命,还填补了广东葫芦雕的空白。在各式葫芦上淋漓尽致地展现民俗风情,作品屡屡在国内各大赛事上摘金夺银。


博采众长显功力

  小葫芦刻上大世界,摇身一变成了争相收藏的艺术品,靠的是能工巧匠的妙手。一进郑志开的家门,立即会被精美的葫芦雕刻艺术所吸引,客厅、工作室、墙面、地上、案头、角落都可看到葫芦可爱的身影,俨然进入了葫芦王国。或大或小的葫芦上,雕刻着人物、花卉、虫鸟等,还配以诗文、书法等,每个葫芦细腻雅致,风格各异。

     郑志开略显腼腆,但当记者说起葫芦雕刻,他一下子话多了起来,“雕葫芦要轻重有致,眼心手得配合默契,根据葫芦面积做好布局”,郑志开告诉记者,葫芦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分别以山西、山东以及河北产的为上品。

  葫芦竟然可以这样“玩”!实际上,葫芦雕刻早已经超越了“玩”的境界,成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郑志开真正开始学习葫芦雕刻,至今已有16个年头。他自幼酷爱艺术,喜欢在贝壳、牛角、竹木等多种材料上雕刻,打小对雕刻有了朦胧的感知。从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郑志开就凭借着自己对雕刻与绘画的热爱,花了三年的时间浏览了跟葫芦雕刻有关的书籍,不断摸索,终于在葫芦这个寓意祈福吉祥的材料上实现了自己的创作梦想。“葫芦谐音为‘福禄’,经过二次创作后,内涵更丰富!”郑志开说,从2002年起,他就与葫芦结下了不解之缘。

  观看郑志开雕刻葫芦,既是一种艺术享受,又让人感到有些紧张。只见他右手拿着刻刀,左手将一个大葫芦固定住,小心翼翼地在表面光滑的葫芦上游走。“功夫主要在手上,求好不求快,别看这个才三十公分,得花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才刻好。”郑志开边刻边说。

匠心妙手刻人生

  郑志开对葫芦的痴迷,成了执念。在创作中,他注重从选“胚”开始,品相端正、光滑无斑或有异形的葫芦成为他的首选材料。“葫芦雕刻并不是将葫芦采摘下来晒干就能进行雕刻,而是有一套工序和技巧”,郑志开告诉记者,第一步是去皮,把葫芦打磨干净让其自然风干。两年后,就可以开始根据这个葫芦的形状做图案。

  “葫芦雕刻构思很重要,下刀前整个结构布局都已经了然于胸,作品才能成功。”郑志开跟记者聊起了自己的葫芦雕刻经,这个创作过程需要灵感,必须构思。“每一件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郑志开说,制作一件葫芦艺术品,最重要的步骤是雕刻和涂色,复杂的作品得耗费他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普通的葫芦雕刻,也要好几天才能完成。

  回忆起刻葫芦一路走过的时光,郑志开感慨良多,如今他还清晰地记得,七八年前他到山东参加葫芦文化节时,他经常是广东唯一的参赛选手。为此,他当时还被省外同行戏称为“孤独的选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16年来,郑志开创作的葫芦雕刻作品先后30多次荣获国家级金奖、省级大奖,并多次入选文化交流展,被国内外藏家收藏。收获了大奖,收获了成功,更收获了自信。

  采访中记者意外获悉,郑志开正紧锣密鼓地筹备9月份在广州陈家祠举办的个人作品展,届时将可一睹他那些赋予新内涵的葫芦摆件的风采,如花开富贵、大音希声、金玉满堂、紫气东来、瓜果飘香等,每个葫芦都表达着吉祥的寓意。

不遗余力传技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郑志开无疑是广东葫芦雕的翘楚,却不藏技。“葫芦雕刻作为民间工艺,不仅要做大,更要传承下去”,郑志开说,葫芦雕刻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悟性。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只看到雕刻作品表面的光鲜亮丽,却不能刻苦学习背后的手艺,郑志开也显得有些无奈。但他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门传统工艺延续下去。郑志开坦言,中国葫艺四大主流为“范制、押花、烙画、雕刻”,以雕刻艺人队伍最为薄弱,他有责任去传承。

  “我从没收过一分学费,只要他们是真心想学。省外徒弟来我工作室学艺,一住就是一个月,我几乎食宿都包了。”如今,郑志开已正式收了10位徒弟,分别来自广东、黑龙江、山东、天津、辽宁、云南等省市。在他看来,做葫芦雕必须专注、耐心、能吃苦、耐得住寂寞。而徒弟们念及此说得最多的就是,“师傅手把手教我,却一分钱没收。”在徒弟们眼里,师傅是传承传统工艺真正的践行者。


  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除了传授技法外,郑志开对作品的最终表现尤其注重文化内涵,所以他会要求学生们多看诗词、历史、典故等以求在文化层面上的跟进,使“胸中有物”而作品内涵自然流露。现在最令他欣慰的是,已经有四个徒弟走上专业道路,作品也被国内一些藏家收藏。郑志开说,葫芦雕是纯手工制作,每件作品都没有模板。这门技艺必须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才能保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16年的努力和探索,16年的感悟和创新,郑志开醉心于葫芦的世界里,怡然自得。在他身上,看不到雕刻师光环笼罩下的优越,看到的只是骨子里和刻葫芦的那种情缘。而今,技艺传承后继有人,他欣慰地告诉记者,小小葫芦承载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文化内涵,希望把葫芦文化发扬传承下去,以葫芦为载体,将中国故事、潮汕民俗文化传播出去。

记者:陈文兰

编辑:笑云、蔡婷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