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关中印象

2022-07-13 18:58:04

——走进礼泉袁家村
袁家村老街的大门口,是那极具关中特色的青石栓马桩、门当,颇具沧桑感的深褐色马车,古朴的建筑如同记忆中老家的老宅子,亲切感油然而生。
进入老街,眼前是一条宽约丈许、青石铺就的街道。道路北侧的水沟中,清澈的泉水缓缓东流。青灰色的砖瓦,传统式样的窗棂,雕刻精细的门窗,质朴而凝重,愈发衬托出墙上玉米的黄,屋檐下灯笼的红。路两边随着微风飘荡的是各色店旗:“永泰和”布坊、“五福堂”面坊、“德瑞恒”油坊、“五味斋”醋坊,“天一坊”辣面……似乎又来到了“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烟雨江南。墙角的各式农具,似乎刚刚随主人从田间劳作归来,被随意的放在那里,处处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好一幅西北版的“清明上河图”。
游走在老街上,每一个店铺都会带给你的都是欣喜与震惊。在织布纺里,可以看到奶奶时代的织布机,机上还挂着未完成的织品。白白的棉纱,小巧的织梭,装有线穗子的小竹筐。有模有样的坐在织机上,学着当年奶奶的样子,拉动织机,穿行綫梭,让这经纬密密的织在一起……“同顺堂”门口,“望闻问切回春手,膏丹丸散济世方”的对联,亦随着岁月的流逝,见证了千年沧桑。老中医在坐堂,摇着蒲扇,眼镜松松的挂在鼻梁上,眼光从镜片上方注视着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流。身后的药匣子,上面都写着药草的名称。那古老传统的榨油机械,将清亮的菜子油从油坨中挤出。刚刚制成的、热腾腾的老豆腐,醪糟,久违的以麦胚、小米发酵而成的粮食醋。还有那带着防晕眼罩的驴骡,拉着石碾慢悠悠。现磨的辣椒面只勾引着你的馋虫,那香味远远地直钻鼻子,那红红的辣椒直刺激你的味觉。小碗中切成小块的麦面锅盔,一盆刚刚做成的油泼辣子。忍不住,拿起一块锅盔,加上一勺油泼辣子,咬一口,那红红的辣子油从指间直往下流……真香!辣的够味!地道的秦风秦韵,一座活着的关中风俗博物馆。
走进老街酒吧,到处都装饰了大小不一的车轮。门口摆放着木质车轮,环环相扣的车轮“天花板”,那吧台,也是由一架木轮牛车改造而成。迎面两大坛“女儿红”溢着酒香,引领着过往的行人。犁,推板,搂,各式农具挂在墙上,酒桌上摆放着最原始的灯盏和器皿……走累了,坐在靠临街的桌子旁。斟碗“女儿红”,酒香十里飘。感受着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久违了的感觉,真想让时光在这一刻永远凝固。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座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茶楼“童济功” ,古香古色。茶房外,是一座土炉子,上面并排放着三个煮茶的水壶,长长的壶嘴,真出茶香四溢的香茗。(关中地带叫它为pia子)那门窗雕刻精细,图案栩栩如生,以各种花卉,鸟虫为主。推门而进,里面的陈设古朴,雅致。木制雕花桌椅,透露着沧桑的气息。各种陶制茶具,传唱着古远的茶文化。茶楼姑娘们青衣长裙,穿行于茶桌之间。
村东头的庭院里,红灯高悬,古树虬枝盘旋,向日葵花盛开,绿色的藤蔓爬满院落。叫不上名称的木式器械,石槽,像羊头的根雕,老式的水井,记录历史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食堂,各个生产大队的办公室,又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一段沧桑的岁月……
漫步村中,似乎又穿越时空。那古朴的青砖青瓦,那厚重的乌漆大门、那雕刻着关中传统风格的门楣,还有那一间间久远的各式店铺,迎风招展的店旗,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一时间,仿佛置身于上世纪初的古街。这种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积淀而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关中印象,如同时间老人深深眷恋着繁华的盛世,在这关中一隅,盛满着岁月的幽香!走进别具特色的柳荫道,翠竹青青,鲜花怒放,青果累累,竹子吊椅荡悠悠……葫芦,南瓜,等藤蔓蔬菜挂在半空。二层农家小院,各种农家菜饭,刚刚采摘的时令果蔬…….还真有了几许“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
沉甸甸的黄土,到处都掩藏的是沉重的文明。一角凉亭,柳荫遮蔽,柔枝披风,四周蔬菜的花卉,红红的海棠,怒放的石榴花掩藏在翠青的繁叶中……几把藤条椅子,一张厚重的木质茶桌,一盏茶香四溢的香茗,远眺苍茫的碧野,近观果挂满枝的林园,心和着苍茫的黄土地一起跳动,声声传唤出千年沉重的叹息……


关中风情——袁家村


古朴的青石板街


祖母时代的织布机


很老土的榨油机,但炸出的油却很香

老街酒吧的招牌酒:女儿红,十里香


清光绪年间的古茶楼


你见过这样的水井吗?


这两样,我不认识。


优雅舒适的 饮食一条街


带着防晕眼罩的骡子,拉着石碾,碾辣子

翠竹青青,柔柳依依






扫码关注哦~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