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偃师的水利民俗

2021-02-25 19:54:55

水是农业的命脉。农谚曰:有收无收在于水。又曰:八、十、三场雨,麦收到家里。由此可见,农业需要水,就像人的吃饭、穿衣一样重要。人离了水,就难以生活、生存;农业离了水,庄家就不生、不长。因此,农业生产上的水利建设就十分重要。
一、水利沿革
偃师先民视水为生存的第一需要,因而追逐水源而聚居。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境内调查时,发现仰韶、龙山、二里头及商周文化遗址30余处,位于洛河两岸的处,伊河南岸的处,浏河两岸的处,沙河两岸的处,马涧河两岸的处,滑城河西岸的处。以上遗址都临近河水;袁付和酒流沟有处,遗址虽远离河岸,可能沟内古时有水。尚没有在高亢缺水的邙岭等地发现先民遗址。先民们最初只是用钵、盆等粗制器皿舀水、端水饮用,没有更多的水利设施。到了农耕时代,先民们从雨水对作物生长的作用中得到启示,开始使用原始的工具开渠、打井,也有了原始的秤杆、绷斗等提水工具。农业用水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主要项目,这个过程很长,水利工程和提水工具也有很多很大的改进,直到20世纪50年代,偃师才逐渐有了工业,有了化肥、发电等工业生产,使水的利用有了新的领域。

提水工具的改革,从先民们的盆舀钵端,到辘轳、水车等人力、畜力、机械提水,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到20世纪50年代,偃师开始使用锅驼机等机器提水;60年代以后,开始使用电机带动水车、水泵提水,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工业用水的提取量。
水利方面的防灾抗灾,偃师有悠久而丰富的实践。沿河较早地修堤打坝,形成传统;山区、丘陵区兴利除害相结合,在河谷间修筑塘、堰、水库,蓄住了自然降水,增加了灌溉水源。缺水地区,修水窖、水窑、坡池,在田间封堰补豁造砚洼池地,形成了旱区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富有特色的传统。
二、水利工程
偃师建设水利工程的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尸乡沟商城遗址上发现了用石块和石板砌成的口字形地下水渠。西晋陆机著的《洛阳记》和南朝刘澄之著的《永初记》都记载,从洛阳引谷水,至偃师入洛水的阳渠,是西周初年周公主持开挖的。《战国策·东周》里有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的记载,说明远在周朝,偃师大地上已开始挖渠引水,解决城市生活与种植水稻用水问题。唐朝贞元(公元785805年)初,崔纵任河南尹,引伊、洛川水通至里闾都中,灌田甚多,人甚安之。明朝末年,今山化乡蔺窑村的蔺楠然,从寺沟往外开渠,绕邙山麓数里,用?溪水灌田,使当地滩下的耕地无旱灾,郡守旌其门,纪其事,为他立碑?(孙)家湾道旁。至清朝,开渠更多,有知县崔鸣鸾开的惠民渠,民众开凿的黄道渠、天义渠、盘石渠、太和渠、大清渠等。至1949年,全县渠灌耕地6400余亩。新中国成立后,扩建伊东渠;开挖中州渠、跃进渠、飞跃渠、陆浑灌区东一干渠;还在伊河南、夹河滩区、洛河北开挖排涝渠,以排泄积聚的洪水,治理盐碱地。至1978年,全县渠灌面积达12万余亩。
水井在偃师出现得更早,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夏都遗址上,发现了两眼水井,井筒呈长方形,长1.95米,宽1.5米,深米,筒壁光滑直竖,距今已4000多年。当时的井,可能是用来取水饮用的;从地下出土文物中的陶井模型可知,偃师凿井灌田始于汉代。最初的井都是土壁,受井水冲淋时间长了容易坍塌,遂出现了砖圈井,井壁坚固耐用。临河岸的地方,还在岸上打井,井底凿水平水道与河连通,提引河水灌田,俗称带把井。丘陵山区,选取有水源的地方打窑洞,把泉水引出,窑下筑长方形水池,人们在窑门口打水。因这种井与竖井不同,习称扳倒井。建国以前,水井都是人工挖成,口径较大,俗称土井,只能汲取浅层地下水。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农业合作化,县里成立打井队,一方面为老井穿泉,加大土井的出水量;另一方面打大口井,井内下泉,出水效率有所提高。1956年,开始用机械打井,下水泥或铸铁井管口径较小,汲水较深,用机器带动水车浇地,遂称机井。6070年代,农村通电多了,机井抽水用电作动力,水井又称机电井。1964年,在缑氏村北门外打成150米深的机井,揭开了坡岭地区打机井的序幕。至1978年,全县共有机电井6836眼,浇地27万多亩。
旧时,偃师的山涧、溪流上筑有小型堰坝,水库出现较晚。堰坝蓄水较少,仅供洗衣、饮牛等生活使用,山洪暴发即被冲毁,雨季过后重建。1958年,,打修建水库的人民战争,曾建各类水库166座。由于当时物质条件差,缺少大型工程机械,运土靠人担车拉,手工夯实,工程质量较差,运行中有的报废,有的淤积严重,有的带病运行,报废很多。至1978年,全县仅余13座,其中有九龙角、陶花店两座中型水库,小型水库11座,库渠配套,可灌溉农田8700多亩。
偃师地处豫东平原向豫西山区过渡的地带,浅山及丘陵地占全县面积的68.6%,耕地的水土保持任务很大。这里的农民素有封吝(土语)补豁的传统,绝大多数的坡耕地都进行了整治。他们使用简陋的镢头、铁锨、手推独轮木车等工具,里切外垫,在耕地外边沿堆起一道唇形土垅,然后用杆筑法打起一道高堰,偃师人称其为,把块块耕地都修成能蓄住雨水的砚洼池地。杆筑法,是把木杆平放在地边,用浸过水的麦秆或榆树枝梢拧成短绳。在木杆内侧的两头各挖一个小坑,把短绳的一头放入,用土压住夯实,另一头从杆下向上绕回,也用土压住夯实,把木杆固定起来填土;土超过木杆后摊平,用石杵或木夯打实;打过四五杆后,把最下层的木杆上的草绳斩断,将木杆取下再用;如此方法,一杆一杆地向上打,就形成一道道的土堰。在浅山石片或料礓多的地方,不用杆筑法,而用石片或料礓,垒成一道道地堰。在偃师的南坡北岭上,从远处看去,排列有序的土石堰齐齐整整,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地里的雨水多了,也会从地下渗流到地外,由小到大,冲成窟窿;或从地边溢出,把地堰冲成豁口,人称豁子。所以,收麦后种麦以前,都要填窟窿、补豁子。填窟窿:是将土分次填入窟窿内,分层摊平夯实。豁子大的用杆筑法补;豁子小的用条锨将边补起,用锨拍打成墙型,再用镢头箍头夯结实。
偃师的邙岭等地,地势高亢,缺乏成井条件,人畜饮用水十分困难,有水贵如油、对路人宁给一块馍,不舍一碗水的说法。这里的人畜饮用水主要靠纳蓄天然降水,办法是修水窑、水窖,挖坡池。水窑,型制同于扳倒井,只是窑壁和池壁要作防渗防漏处理,多数建在路胡同口或路边崖下,雨水从外边流入澄清,人从窑口取水饮用。水窖,瓮形,多建在院内、麦场或路边。窖挖成后,要用木橛在窖壁上塞打,木橛拔出后,用较硬的红胶土泥搓成一个个楔形塞打入楔孔,把窖壁的土壤撑塞得密实,再用白石灰泥粉刷,最后涂上黑矾水,以防水分渗漏。水窖口旁要筑一澄池,设一水道与窖连通,使雨水先入澄池稍作沉淀,再流入窖内,减少冲入窖内的泥土和杂物。水窖里的水,要经过发酵,才好饮用。过去,大户人家筑有多个水窖,不用的要加盖上锁。特大旱灾年,让别人到自家的水窖内取水饮用,是一种帮人解难、积德行善的好事,会被人称颂传扬。坡池,是选取有来水的地方挖坑,把挖出的土筑作池边的小堤。雨季,村里有水流入坡池,澄清后可供人们洗衣、饮牛,也是青少年夏天学游泳的去处。偃师川区村内也有水坑,使村内雨水集入,可供沤麻、洗衣用,其被重视的程度,远不如山上的坡池。
用于防灾的水利工程,主要是河堤。洛河北岸的河堤修筑较早。《旧唐书·丘和传》中说,李世民于武德四年(公元612年)率军围洛阳,攻王世充。他欲知敌军虚实,率少数人马冲入敌阵,世充军莫敢当其锋,所杀伤甚众。既而限以长堤,与诸骑相失。 ……突阵而出,得入大军。从这段文字中可知,洛河北岸至迟在隋朝末年已有河堤。伊河两岸、洛河南岸原无河堤,乾隆五十四年编纂的《偃师县志》,仅记县城外有河堤,因为是明朝时知县王环率民修筑,遂名王公堤。民国十年(1921年)北方公赈会拨款1000串,修筑伊河北岸马郡寨至王庄东庄450丈河堤。,修洛河北岸洛偃交界处至东寺庄、洛河南岸自洛偃交界处至岳滩,伊河北岸后石罢至岳滩,伊河南岸袁付至杨村等河堤,共计82公里;但防洪标准比较低,一遇洪水,就闹水灾。新中国成立后,偃师人民重视修复与加厚、加长河堤,堤上常备土牛,堤坡上种植草皮,堤脚种植护堤林木,生物与工程相结合,提高了河堤的防洪能力,到1978年,全县河堤全长102.76公里,建成了完整的河岸堤防。
三、提水工具
(一)秤杆  学名桔槔(ā),战国时已有,偃师的河旁溪畔多有应用。构造简单,在临水的地头立一双杆的架子,架子上拴以横木承重,在横木上架一根长约一丈,类似跷跷板的长杆,外头固定一坠石,里头固定一直立的或竹或木的杆子,杆头系水桶。浇水时,人用力将直杆往下按,桶即向下入水,灌满水桶,人扶住直杆,靠另一头坠石的重力,将水桶提出来至地头,扳倒桶,水即流入田间。如此反复操作,浇地省力。
(二)绷斗  学名戽(ù)斗,亦名绳桶。斗用木板做成,口面宽一尺二寸见方,斗底六寸见方,深一尺左右。口面加一横梁,两端安鼻儿;斗底加横撑,与口面横梁照应,两端亦加鼻儿。每个鼻儿上各拴一根绳子,共四根。操作时,两人对面坐河边,各拉绷斗一边的两根绳子,俯身向下,两手伸直,绷斗即落入水中;仰身向上,用力拉绳,盛水的绷斗即被提起到地边,靠绷斗上宽下窄的倾斜度,水即自然倒出,流入地内。
(三)龙骨水车  主要构件为龙骨和木槽。龙骨是将许多方形的木页子,间隔串在粗绳上,状似动物的脊椎骨,故名龙骨;木槽,用长木板做成形长槽,槽腔稍大于龙骨上的木页子。把成串的木页子(龙骨)放入斜伸进水中的木槽内,绕过木槽下首尾连接成环,木槽的上、下口各安一个拨齿轮,上口的拨齿轮中安以长轴伸出两端,每端再装一个脚踏齿轮。浇地时,人脚踏齿轮,带动上口龙骨内的齿轮转动,龙骨串子即在木槽中向上滑动,木页子将水斜刮上去,水即源源不断地流出槽,输水入渠浇地。因使用动力不同,龙骨水车又分人车(脚踏、手摇)和牛车。
龙骨水车,古时在浏涧河两岸、洛河和伊河滩区多处使用,后来逐渐被各种辘轳井代替。
(四)辘轳  用于井上,磙形,分单辘轳和双辘轳两种。单辘轳多为铁制,也有木质铁骨的。磙长尺左右,径寸,两头的铁档头斜向上高出,中空,两端档头中有圆孔,穿在井上的辘轳轴上,辘轳档头外端安有铁质拐把,井绳攀绕在辘轳上,摇动辘轳,井绳系桶入井打水。上提时,井绳一圈一圈地排绕在辘轳上,井深的还要排绕两层。邙岭等地的深井,用的辘轳较一般的单辘轳短而粗,拐把也长,辘轳正中有半圆形木槽,井绳只绕一圈,两头各系一桶。盛水的重桶上提时,还要人拽轻桶的一头配重,待轻桶与绳足以吊起重桶时才松开。双辘轳,长约尺,直径一尺,以一寸见方的木条,钉成长圆柱形,又名棂(íng)齿辘轳,中心贯轴,穿过铜箍后,切合在辘轳架上,两头安木质拐把,井绳一反一正缠绕在辘轳上,两头系两只木桶,两人在两头摇动,木桶一上一下打水。单辘轳多用在吃水井上,井绳头固定有挂水桶的装置,通常为活扣,利用链子上较薄的豁口片,来挂、解水桶。有的用搦(nuò)钩挂桶,手握钩后边的弹簧舌片,来挂或解水桶。较安全、科学的是梅葫芦儿,井绳顶端系铁链,铁链顶端制一铁环;铁环内穿一短铁链,短铁链一端系一较大铁环,另一端系一较大铁环和长扁形的铁环。使用时,将长扁形的铁环穿过桶袢(à)提起,将长扁形铁环从绳头铁环穿过,再将较大铁环从扁形铁环中穿过,然后使扁形铁环从绳头铁环中退出,桶就被挂上了。
双辘轳多用于浇地井,辘轳内装铜铃,摇动起来,叮当作响。水桶均用木桶,桶袢上钉两只铁环,井绳系在一只铁环内。作业时,摇动辘轳,桶到井上时,近处摇者去抓住桶上的铁环,将桶拉离井口,另一头将辘轳倒转一点,水就可倒出来了。
(五)铁水车  主体构件为使用手工锻造的两个大铁轮和一挂木水车斗。铁轮分平轮和竖轮:平轮外有齿,中有轴,轴的下长为竖轮直径的一半,轴穿过架子上的圆孔,扎在石井台的轴窝中;竖轮上装有圆箍,另一头与轮轴连接;竖轮安在井口,轴两头担在井台石板上,外齿与平轮的齿相咬合。圆箍内放一方形有嘴的木水槽。车斗略呈倒置梯形,两旁伸出四耳,耳上有孔,将一个个水斗连接成环形,挂在竖轮的轮箍上。平轮上置一长杆,供牲口拉动用。车水时,套上牲口,顺逆时针方向走,平轮带动竖轮转动,轮箍上的车斗即循序上下,待水斗转至上方时,其内的水即倒至木槽内,顺着槽嘴流出浇地。
(六)新式水车  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由工厂批量生产,称五四式水车。与铁水车相比较,俗称洋水车。它的主体由车架、链子、铁筒构成,有手摇与畜拉两种:手摇水车,以一个立式咬轮,架在木质或铁质架上,咬轮边上有豁口,以嵌合链子;轮中心的轴较长,伸出架子以外,两头安拐把;铁筒多用马口铁裹成后加焊,一节节用螺钉固定,,与咬轮的上口对齐;链子铁铸,按设计距离安装皮钱,使链子上边咬在咬轮上,下边贯穿于铁筒中,两人手摇咬轮,牵动皮钱从筒中抽出,带出井水,顺簸箕流入田间。畜力新式水车的原理与手摇新式水车相同,唯驱动部分是两轮,平轮轮边下面有斜齿,轮中心连轴顶上有固定木杆的装置;竖轮的一头有锥形齿轮,与平轮的边齿咬合。其它部分,与新式手摇水车相同。浇地时牲口拉木杆转圈,带动平轮咬合竖轮转动,竖铁轮就顺竖轴转动的方向,将铁链拉出,由皮钱带出水,从水簸箕流入田间。
(七)翻车  先民们很早就知道用水流落差作动力,驱动水轮提水浇地。《后汉书·张让传》记载,掖庭令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后经三国曹魏马钧改进推广使用于民间。

翻车,是用木料做成的双辋(ǎng)大轮子,轮辋上安装横板,使横板与水流的方向垂直,把木轮轴按与水流垂直的方向架于河边,使木轮有若干部分没入水中,借流动的水力推动轮辋上的横板,木轮即可循着水流的方向自行转动;在木轮辋上按一定的距离装置竹筒,使筒口循着木轮转动的方向斜上指岸边。当竹筒转在轮子正下方时,就能灌水入筒;随着木轮转动到适当的高度,竹筒口就自动由倾到平,使水泻入轮旁的承接槽内,然后引出流入田间。
除翻车外,用水流落差作动力的机械,还有水打磨、水打轧花车、水打碾、水打椎臼等。
(八)机电动水泵  随着农村用电的普及,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水泵,代替水车提水,其型号有:离心泵,吸水深度米;深井泵,在丘陵坡地的深井上使用,扬程高,效率也高;各地还使用有潜水泵、机泵合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装与维修方便,运行安全可靠,高效节能。
四、水利信仰与禁忌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里,人们认为与人息息相关的水,是由龙王神来管理的;龙王的家族很大,管理着天上的降雨和地上的江、海、湖、井、泉,管什么就叫什么龙王,如管井的称井龙王,管河的称河龙王。明末清初,偃师出了个治河能手黄守才,因治河有功,被清廷封为灵佑襄济王,要他上管三门七井,下管九江八河,通令各州、府、县制牌建庙致祭。偃师多处建黄大王庙,以岳滩黄大王庙村的庙最为辉煌,以山化石家庄村的九龙庙保存最好。

历史上,偃师人多数饮用井水,敬奉井龙王。井龙王和灶神一样,是一男一女的两位老人,男的称井龙王爷,女的称井龙王奶奶。逢年过节,人们要敬井神。新打井时,要树一面小红旗,鸣放鞭炮,烧香摆供,为新井请来龙王神;掏旧井时,要先敬井神,祈求保佑安全。井龙王很少有单独的庙宇,少数仅在井旁设一壁龛,内贴井龙王牌位;多数平时无标识,只在逢年过节时,用红纸或黄表纸写个井神牌位,贴于井台的适当位置敬敬,过节以后,风刮雨淋,也就见不到什么了。对井神的祭祀,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分节日和平时两种祭祀。大年三十,家家都要备足过年用水,贴上井神牌位和对联;初一日随着家神烧香上供。井神的供品都用甜味,如大枣、糖果、糕点等,不用咸酸味,以求井水甘甜。大年初一,禁止到井上打水,因为井龙王奶奶过年,要把平静的水面当镜子,对着梳洗打扮,人们一打水,会搅乱水面,她无镜可照,发起怒来,人们就难吃上甘甜的井水。平时家里添人增口也要祭祀。娶媳妇,婆婆要到井上烧香磕头;生小孩吃喜面时,也要给井龙王神捞上一碗甜面条敬敬;禁止产妇到井上打水,说是怕产妇不洁净,弄脏了井台井水;满月后首次到井上打水,要先向井龙王神跪拜。
河神无定位,哪里有河、泉,哪里就有河神,就会建河龙王庙。偃师的伊、洛两河岸边,多处建有或大或小的河神庙。黄守才在一次治河时,民工党柱牺牲。后来,传说他成了黄大王的将军;党柱牺牲后,黄守才将党柱的母亲接到偃师,养老送终。后来,人们在王庄村西堤上,建有党将军庙、党母庙,纪念他们母子。大口乡山张村西沟,有一条从老羊坡下来的柿树沟水,人们为求不发洪水,就在溪旁建一龙王庙,后在庙旁建一寨堡,形成村落,取名龙王庙寨村。河神祭祀无定时,有河神庙的,以庙会为祭祀日;无庙会的,只在发水灾时祭祀。
龙王还主管降雨。旧时的灶王画上,都印有该年是几龙治水。一龙治水的年份是丰水年,九龙治水是干旱年。因为龙也有依赖的惰性,龙少了无法依靠,尽心尽力下雨;龙多了,互相依靠、推诿,耽误下雨,遂有龙多侍靠龙多不下雨等俗语。每遇旱灾,要向龙王祈雨,由首事人带领,杀猪宰羊,大飨龙王,人们向龙王磕头跪拜许愿,如能及时下雨,就给龙王修缮庙宇,粉妆神像,更新帷幔;如不能按时下雨,就把龙王的神像抬到太阳下晒龙王,让他也尝尝干渴难耐的滋味,促使他及时尽心行雨,等降雨时再把龙王的神像敬回庙堂内。还有一种擂马子的习俗。天旱不雨时,人们聚会,将猴爷(孙悟空)或关爷的神像抬出,没日没夜地敲锣打鼓,如遇人有特殊反映,人们便认为他是马子,问他是何路神灵,他如果答出是什么神,或用某种动作表演一番,便认为是捉到了马子,立即将猴爷或关爷的肛门用泥糊住,让马子说出何时下雨,并烧香许愿,直到下雨了,才将猴爷或关爷屁股上的泥巴抹去。民间还有祈晴的习俗。有时连阴雨天多了,冲坏农田,人畜也难受,便向龙王祈晴,办法是在院子当中竖一块砖或棒槌,上头盖一片瓦,以祈天晴。
偃师北岭南坡的许多村,缺水是人们的一大痛苦。因此,偃师先民把为人解渴,看做是一大善举,争相去做。府店车李村向西南,就进入山区。潘景先在潘家挖了一口坡池,积雨水供进山出山的人饮用,被人们刻立石碑纪念。有一位姓孙的人,舍自家的地,在汉魏洛阳故城东的大路上,挖了一眼井,井上设有井绳水罐,供过往行人自汲自饮,被称为义井;人们在那里聚居成村,村名遂取为义井,后来还成为驿站,取名义井铺。邙岭乡各村离县城较远,人们赶集搭火车,要经虎头山往县城去;人们从偃师火车站下车往北,要艰难地翻过虎头山,也是筋疲力尽,口渴难耐。牛庄村的乔清廉、乔清年弟兄在虎头山北的路旁建一茶亭,设有水缸、瓢、勺等,舍地1.2亩,让乔姓中无地的困难户种,条件是种地者向茶亭内担水。以后乔家子弟续办茶亭,被偃师北乡人称美纪德。史家湾白云岭下的茶庵,为著名中医李占标捐地四亩所建;东蔡庄通往南蔡庄的路上,有两个茶庵,设在北边薄姬庙山下的是东蔡庄石姓和马姓两家,共捐地亩筹建;设在南边山神庙里的,是南蔡庄村鲍根尚兄弟人,捐地亩建成。像这样的舍茶庵、亭,还有山化蔺窑村北的茶亭,府店曹窑村东南甘露寺茶庵等等。水井、水塘、坡池等,是人们的共用水源,严禁向里边倒脏水,扔杂物,谁污染了水源,就会引起众怒民怨,被认为是缺德的事。水是利,有时也是害,因此忌讳家里地里出来的水口,正对别家的大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