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
当年的成都北郊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不长却相当宽的木桥,桥上常有贩夫走卒、推车抬轿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脚。万福桥头有一家小饭店,老板娘脸上微带麻点,因夫家姓陈,被人们称为“陈麻婆”,来店里光顾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这些人经常买点豆腐、牛肉,再从油篓中舀些菜油请老板娘代为加工,日子一长陈氏对烹制豆腐便有了一套独特的心得,“麻婆豆腐”的名号也不胫而走,至数十年后扬名国际。一碗合格的麻婆豆腐,要做到“麻、 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真言。
原料:南豆腐500克。
辅料:牛肉碎100克,青蒜苗10克。
制作流程:
1、南豆腐削去表层的老皮,改刀成块,入锅加高汤浸没,再添入一勺盐,大火烧开后立即关火,豆腐不要取出,就在高汤里面泡着。
2、另起一锅入熟菜籽油75克烧至四成热,下入牛肉碎小火炒散炒酥,放入郫县豆瓣碎12克、豆豉碎5克、干红辣椒面5克炒出红油,加入葱姜蒜末各5克,待炒出香味,调入料酒6克、老抽2克、生抽5克、白胡椒粉1克、盐2克、糖4克、高汤250克烧开之后转小火。
3、下入豆腐小火笃5分钟,转中火加入青蒜苗,用水淀粉勾第一次芡,要沿着锅边淋入,边淋边轻轻晃锅,待第一遍芡汁勾完,再按刚才的方法勾第二次芡,最后淋红油10克晃匀就可出锅,盛在碗中撒花椒面3克,即可上桌。
制作关键:
因豆腐比较嫩、含水量大,第一遍勾芡后它还会微微地“吐出”少量水分,此时再勾上第二遍芡汁,就能将水牢牢地锁在豆腐里。
涨知识:笃dǔ
笃是川菜中的一种烹调方法,就是火要小、汤要少,慢慢地加热,把原料本身的水分排出而调料味逐渐渗入,从而达到鲜嫩味美的效果。
福州站 4月21日开课
周氏正骨整脊疗法
周仁鲁-50余种-疑难杂病实战技术;让您花一次钱,学两种技术,一举多得。
招招实用 针针奇效
最大亮点:针法 手法 培元固本叠加疗法
1.正骨整脊针,功效整脊,胸椎到腰椎,也调脊柱相关疾病,针刺能正骨,确实很神奇。
2.一穴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特效手法和针法,一次见效,有的一次可扔掉拐杖。
3. 强直性脊柱炎的特效针法和手法,一次见效。
4.一次治愈带状疱疹的特效疗法和带状疱疹后遗症的特效针刺法。
5.甲状腺结节和淋巴结肿大的特效针法和手法,当场见效。
6.乳腺增生和副乳的特效针法和手法,当场见效,有的一次治愈。
7.高血压与低血压的特效手法,三个月告别降压药。
8.一穴治疗糖尿病,三个疗程基本治愈,彻底告别降糖药。
9.一穴治疗早泄性冷淡,当晚就会有感觉。
10.身体单独痛点的河图洛书特效正骨手法(古老而神奇)
11.身体各部位扭伤的特效针法,一至两次基本治愈。
12.月子病、宫寒、湿寒的特效针法,一次见效。
13.全身各部位瘤块的特效针法,当场见效。
以上课程即将开课,请速度报名 报名定金200,抵扣学费
3月好课不断,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朋友圈!
中国医疗医学研究院招生负责人:艾心主任18210389426(微信)15134035878
回锅肉
回锅肉又叫“熬锅肉”,它的起源与民间祭祀有关,因百姓将煮熟的猪肉敬献先祖后,再加入蒜苗豆瓣回锅炒制而得名,沿袭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浓郁鲜香、色泽红亮,让人一吃难忘。
原料:
煮熟的猪后腿二刀肉片300克。
辅料:
蒜苗梗150克,蒜苗叶50克。
调料:
盐2克,永川豆豉、甜面酱、大王酱油、鸡精、味精各3克,料酒、糖各6克,郫县豆瓣15克,泡红辣椒碎5克。
制作流程:
1、所有调料倒入碗中兑成料汁。
2、炒锅滑透,将肉片入锅煎至变色、卷曲,用小火炒成灯窝盏,倒入料汁炒匀炒香,下入蒜苗梗中火炒5-8秒,出锅前再下入蒜苗叶中火炒3-4秒,起锅入盘。
制作关键:
1、选择肥三瘦七的带皮猪后腿肉,煮肉时要在水中加入葱、姜去腥,先小火煮15-20分钟,关火再泡40-50分钟,让肉块充分吸入水分,之后捞起放入托盘,压上重物使肉块整齐,入冰箱2-3℃冻2-3小时,最后取出改刀成片即可。
2、永川豆豉拆袋后先用色拉油浸泡1小时以上再使用,这样豆豉颜色更亮,且炒制后表面不易焦糊。
千姿百态回锅肉
回锅肉出身市井,人人可做,家家能炒,它还以惊人的包容性和亲和力依物就料、自由组合,成就了千姿百态的回锅肉家族,其中为人熟知的有青椒回锅肉、干豇豆回锅肉、盐菜回锅肉,还可搭配韭菜花、莲花白、洋葱、仔姜,甚至连锅盔、麻花、苕皮、豆腐干等亦可入菜,既丰富口味,又能饱腹。
夫妻肺片
"肺片"原名“废片”,是将他人因传统习俗等原因而丢弃不食的“废物” ——牛内脏“变废为宝”,煮熟凉拌,名曰“凉拌废片”,但“废”字终究不好听,几经辗转最后被“音译”为名不副实的“肺片”。此菜源于清末,由小贩提篮挑担在街边叫卖,因廉价和美味而受到脚夫及穷苦学生的喜爱。
20世纪30年代在四川成都有一对摆小摊的夫妇,男叫郭朝华,女叫张田政,因制作的凉拌肺片精细讲究,颜色金红发亮,麻辣鲜香,风味独特,加之他夫妇俩配合默契、和谐,一个制作一个出售,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时顾客云集,供不应求,很快打响了名气,凉拌肺片也改名为“夫妻肺片”,享誉全国。
正宗的夫妻肺片质嫩味鲜,突出红油的香和花椒的麻,牛肉、牛舌嚼劲十足,入口回味无穷,获得《成都名小吃》《百年老字号》《中华名小吃》《中国名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项名誉。
提前预制:
1、牛肉2500克改刀成重约500克的大块,与牛杂(牛心、牛肚、牛舌混合)2500克一起下入沸水中汆净血水。
2、白卤水烧开,下入牛肉、牛杂,保持沸水状态煮30分钟,再改小火煮90分钟至熟,捞出晾凉,装保鲜盒入冰箱保存。
走菜流程:
1、大葱段50克,洋葱片50克垫入盘底;高汤250克加红油200克、花椒面7克、醋3克、酱油23克、味精5克、盐2克混合调匀制成料汁。
2、取牛肉50克、牛杂150克分别切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均匀地铺在大葱段和洋葱丝上,淋入调好的料汁,撒入熟花生碎20克、熟芝麻5克,点缀香菜3克即可走菜。
制作关键:
要注意牛肉、牛杂卤制的时间,切记不可过长,否则过于绵软,影响口感。
口水鸡
郭沫若曾写道:“少年时代在故乡四川吃的白砍鸡,白生生的肉块,红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现在想来还口水长流……”正是他这信手拈来的“口水”二字,成就了今天大名鼎鼎的口水鸡,有“名驰巴蜀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的美称。
批量预制:
将土鸡宰杀治净,冲去血水后放入烧至冒鱼眼泡的水中(加葱、姜、料酒、盐),小火保持微沸煮10分钟,关火加盖焖30分钟,取出沥干、斩块,放入保鲜盒备用。
走菜流程:
1、花椒面5克、盐4克、白糖3克、味精5克、姜末5克、蒜末7克、鲜鸡汤40克、酱油7克、醋3克、红油70克调匀成料汁。
2、分别取洋葱丝和大葱段各50克垫入盘中,上面码入土鸡块200克,浇料汁,再次淋入一勺红油,撒花生碎15克、炒熟的芝麻8克,最后点缀香菜即可走菜。
制作关键:
煮鸡时火不能大,保持汤汁似开非开,六七成熟时关火加盖,利用汤的余温将鸡肉焖熟,如此制作,鸡肉才细嫩多汁。
酸辣蹄花
风味特色:重庆人爱吃酸辣粉,同时也喜欢啃蹄花,这道菜将两道街边人气小吃结合,在热猪蹄、热薯粉中灌入酸辣凉汤,外凉内热的口感很巴适。压制猪手时加入胡萝卜汁及番茄酱,在上色的同时又带上一股蔬果的清香。
批量预制:
1、猪前蹄40只放在火上燎烧去毛,刮去焦糊处洗净,每只猪蹄改刀为4块,汆水沥干,下入六成热油炸至肉皮起泡,捞起沥油备用;干红薯粉2000克放入温水泡涨备用。
2、锅入菜籽油350克烧至四成热,下入姜片、葱段、蒜瓣各60克爆香,放入干花椒粒30克、香叶10片、八角2个、桂皮1段、干辣椒段40克、小茴香、草果、丁香各15克小火浸炸出香,加入郫县豆瓣酱200克、火锅底料120克、泡红椒碎150克煸出红油,倒入猪蹄块,添入清水5000克、胡萝卜汁1000克,调入盐35克、味精、鸡精各20克、白糖25克、鸡汁40克、味达美、辣鲜露各30克、番茄酱200克搅匀,连汤带料倒入高压锅中,上汽后压15分钟,开盖倒入不锈钢盆,走菜时取出放入锅中回热备用。
走菜流程:
取泡涨的红薯粉100克放入盐水中汆熟,捞出沥干,垫入盆底,上面摆入回热的猪蹄8块,浇酸辣汁100克,撒葱花、花生碎各5克即可上桌。
酸辣汁制作:
姜末80克、蒜末80克、盐40克、味精50克、热高汤500克、黄豆酱油250克、保宁醋450克、干椒碎80克、粗辣椒面100克、糖60克、红油280克拌匀即可。
酥炸胡豆
炸胡豆是四川民间极受欢迎的一道小食,外皮酥脆,芯子里已经泡入了滋味,刚出锅时口感偏酥,凉透之后变得更脆。
制作流程:
1、干蚕豆6000克加冷水泡透,用刀划开芽部的外壳,再次放入冷水中,加白矾60克浸泡10小时,捞出洗净。
2、锅入宽油烧至八成热,分批下入蚕豆炸至金黄酥脆时捞出沥油,加甜面酱400克、酱油80克拌匀,待蚕豆彻底冷却后,加入盐80克、辣椒粉50克、花椒面50克、味精20克、五香粉30克拌匀,走菜时取200克装盘即可上桌。
制作关键:
1、浸泡蚕豆时用冷水,以淹过蚕豆为宜,在气温36℃以上条件下浸泡12小时左右,气温在30℃以下浸泡30小时左右,气温在10℃以下需浸泡48小时以上。
2、泡涨的干蚕豆必须去“嘴”,即破除芽部的外壳,炸后才酥脆。
3、泡蚕豆时加入少许白矾,炸好的豆子更酥脆。
胡豆做成鱼香味:
凉菜的鱼香味与热菜不同,调料不下锅、不勾芡,直接勾兑调和,更具有原汁原味的效果。兑汁时要先放盐、糖、味精,再放醋、酱油使其溶解,最后加入泡椒碎、姜末、蒜末、葱花调匀。以前每到夏天暑热难当、食欲不振时,人们喜欢做鱼香胡豆下饭:将干胡豆用热水泡涨,入干锅炒熟炒香,趁热倒入调好的鱼香料汁中,在碗上加盖,有时为了不跑气,还要用湿帕子捂起来,吃时揭开盖子,一股咸辣酸甜带鱼香的气味满屋乱窜,让人胃口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