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为了这个锅盔,我想从江汉路搬到南望山

2021-05-14 04:35:29


“你有没有计算过你做了多少个锅盔?”,“那就只能用火车皮装啰。”



第一次路过老邹的摊子,我就觉出来他得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去年老邹把自己的锅盔摊支在我一个朋友家楼下,朋友对我说:“从那往后的每一天,我没有一天是不想吃他们家锅盔的。”


“真有这么好吃?”原谅我的怀疑态度,因为在武汉,锅盔摊实在太多了,。一个带轮子的案台,上面架一个烤炉就能推出来卖,就算味道一般也能勉强过活。


于是我又专程去寻了一次老邹,那锅盔的香味勾着鼻子,我站在那连吃了两个,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其实以前我也这么干”



▲老邹


老邹是一个具备高情商和幽默感的人,这让他看起来也区别于那些街边小贩


92年就拜师学艺做锅盔,到现在25年了,当初跟他一起学艺的师兄弟很多都在武汉卖锅盔,有的生意红火有的生意一般,老邹属于后者。


但他特别严肃的告诉我他的手艺已经超过他师傅了,转而又是一笑说其实他师傅就是他家亲戚……



25年前不卖锅盔的老邹是一名语文老师,一名读过师范念过大专的民办教师,一名学校公认的好老师。


在那个年代的小乡村,老师的课余生活不是打牌就是补课赚外快。说到这里,老邹把手往后一背,我以为他要将这种做法严厉批评一番,谁知他又露出笑容说:“其实以前我也这么干。”



我问他说“您怎么连体制内的工作都不要了?那个年代辞职的可不算多吧!”


老邹听了一改平时里嬉笑的神情,若有所思的看着远方,眼神里投射出的目光,那叫一个坚毅



“以前一天被烫无数次,

如今一年也烫不了我一次”




其实老邹是为了他的老婆毛阿姨


当时他们生活在农村,老邹白天上班,家里的农活全都落在毛阿姨一个人身上。时间一长老邹不忍心,恰逢改革春风吹满地,于是老邹把心一横就决定带着老婆一起出门做生意。


▲老邹和毛阿姨


他和毛阿姨,一个做白案负责粉面饼,一个做红案负责酱料馅,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叫一个绝配啊!


一个锅盔饼的制作过程,除开擀面杖和火钳的参与,完全是靠双手完成,手感已经变成了最可靠的做饼方式



老邹做的饼每一个的重量误差基本上都在10克以内,个个面团包好馅,搓成饼,最后往壁炉上这么一贴,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


我问他把手伸进壁炉不怕被烫到吗?老邹说:“以前一天被烫无数次,如今一年也烫不了我一次。”正说着,啪啪又贴了两张。



▲鲜肉馅儿和梅菜馅儿


小摊子卖的六种锅盔里,鲜肉和梅菜销量最好,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锅盔里的馅儿是毛阿姨亲手做的。两天三十斤肉,保证了新鲜也保证了味道。



这锅盔面和馅儿简直绝配,就像老邹和毛阿姨一样。当老邹把发胀的锅盔从壁炉里取出,再用铲刀从当中一切,“咔嚓”一声,瞬间锅盔里的热气带着香味就扑面而来了。



“我今天卖一锅,第二天就能卖两锅”




在搬到南望山之前,老邹和毛阿姨本是在华中农业大学附近做锅盔的,做了18年,直到那边拆迁。华农的校园论坛里,他还被学生们写文章特别推荐。


我不知道18年时间他在那边累计了多少食客,但是走的时候他连一个信儿都不留,在他眼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



搬走之后,在如今这个巷子里,就租下一小块简易的地方,甚至都不能避风。旁人都说他不出一个月就要关门走人,老邹可不会理睬他们


开业当天,他跟老婆商量去买两箱酸奶做开业赠品,结果那一天送出去了五箱。后来不过半年,老邹的锅盔摊子已是这条街上最出名的小吃了。



我问老邹丢掉华农那边的食客不觉得可惜吗?他说不,我今天卖一锅,第二天就能卖两锅


这故事听起来,就好像叶问打服了整个佛山




采访的过程中,不断的有人来买锅盔。我看着那些沾满芝麻的饼子在炉子里烤的通红,开始羡慕朋友每天都能轻而易举地吃到老邹的锅盔


但是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老邹听了过后,:“这不就是个锅盔嘛。”




我是互动小栏目


我闻到了锅盔香

也感受到了老邹对毛阿姨的爱

就像面团加肉馅儿,绝配!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幸会祝天下所有的“毛阿姨”节日快乐

祝天下所有的“老邹”都继续幽默


后台回复“老邹锅盔

查看店铺地址


- 以后请多多指教 -

会酱(wx:xinghui_2016)


作为新城控股旗下主要内容产品之一,宣传有温度的情怀,纵容体会日常中的小情趣,致力于打造地产行内口碑最佳的生活态度研究院

我们要做一份武汉的生活指南

一份致力于让大家去放下手机

去真实体验指南中的态度生活

因为幸会幸汇,遇见新城

找到就差的这点乐趣

注: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幸会幸汇

微信ID:whxinghui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