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鸣虫葫芦配件安装指南

2020-10-12 19:30:18


鸣虫葫芦配口框、装蒙芯是一个技术活。


配口框是为了给葫芦安一个供鸣虫出入的“门”,同时也增加了葫芦的抗挤压强度。


鸣虫葫芦结构示意图


配口框的第一步就是“落翻儿”。先说说什么是“翻儿”:鸣虫葫芦都有肚有脖,肚(天津也称囊)在葫芦直径最大处,脖(或称为腰)在直径最小处,脖子以上喇叭口即为“翻儿”。“落翻儿”就是用工具把葫芦“翻儿”以上的部分去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出音效果,有时一把葫芦落“翻儿”高低仅差三五毫米(俗称“一韭菜叶”),出音效果就有所不同;二是为了配口框后更加美观,使葫芦与口框完美结合,达到整体合一的效果。


配口框之前“落翻儿”


那落“翻儿”到什么程度合适呢?一般要求口框的直径比葫芦肚的最大直径大出5-8mm(俗称“亏翻儿”),这样配上口框后会显得整体比例较为协调,不会看上去头重脚轻。具体到每种类型的鸣虫葫芦,尺寸差距却又不尽相同:棒子、柳叶,肚与“翻儿”相差4mm;油瓶葫芦、长脖鸡心,肚与“翻儿”相差6mm;鸡心葫芦的肚与“翻儿”相差3-4mm;高身黑白虫葫芦能相差8mm,矮身黑白虫葫芦能差4-6mm。


使用红木口盖的高身葫芦


使用象牙口框的清代透雕暗花纹葫芦


再说说口框。鸣虫葫芦的口框中,木质材料使用最多。蝈蝈、咂嘴葫芦多配单圈加瓢盖,鸡心葫芦也有用与口框材质相同的五眼、七眼盖子(俗称“烧饼盖”)。牙口框使用也较多,但与木口框相比,这种口框精美有余但实用不足,主要因为牙密度较大,养虫上怀难免头重脚轻;另外,北方天气寒冷,养虫倒叫温差较大,牙口框忽冷忽热易开裂(俗称“笑纹”)。


使用厚口框的高身葫芦


清代养虫家仅知听鸣虫天然振翅音响,即所谓“本叫”;民国后,以药点在虫翅,改变其音高,即所谓“药叫”。“本叫”葫芦为了出音多配薄口框,“药叫”葫芦可用厚口框,再加装高瓮座,留小瓮眼便于听音。但即便早年玩点药的高瓮座也不及现今市场上见到的厚口框那么厚。


加装木口框与瓢盖的老葫芦


经过“落翻儿”、配口框后,蝈蝈、咂嘴葫芦再装个胆与瓢盖就可以养虫了,黑白虫葫芦却还得再装一个配件,那就是蒙芯。如果把口比作门框,盖比作门,蒙芯是就好比是门上的栅栏或窗纱,能起到通气、阻虫跑出的作用。


白椰壳雕蒙芯《秋山行旅图》(雕刻大师陈向民作品)


早年蒙芯多用“槟榔瓢”(椰壳)制成,俗称“瓢蒙芯”。此类蒙芯题材丰富,简繁皆有,比如卍(万)字、胡椒粒(满天星)、梅花、菊花、荷花、兰花、携琴访友、犀牛望月、对弈图等。更有要求精美者,选厚椰壳穿枝过梗、镪地浮雕,底部再加一个屉,经多年盘玩光润如玉、其色如墨、包浆如漆,是不可多得的文玩艺术品。“瓢蒙芯”可以说是一款百搭蒙芯,与木口框中的紫檀、红木、黄杨、甚至柴木都不失协调,与牙口框搭配也相得益彰。


玳瑁蒙芯象牙口葫芦


象牙雕刻蒙芯葫芦


玳瑁是另一种常用材质,经加热可塑成僧帽、馒头等形状,适于装在木口框和牙口框上,与高身葫芦最相配,可达到帅、美的效果。玳瑁蒙芯还能刻成带动和巧雕的效果,如五动的仙鹤、七动的喜鹊等。很多玩家也喜欢象牙制作的蒙芯。象牙质地细腻、易于雕刻,可以加工成精美的艺术品,但象牙蒙芯仅适于装在牙口框上,若木口框配牙蒙芯则为玩家所不屑,被戏称为“戴孝帽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