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春の际遇】“向阳石匣”的遐想

2020-10-25 21:46:33

“滴嗒滴嗒”那清脆的声音,

是春用那纤手奏出来的吗?

“唰啦唰啦”这清晰的响音,

是春的衣袖拂过树叶时带出来的吗?

是的,那是泉水的旋律

是的,那是风吹树叶的响声

春就这样悄悄来了

出门踏春

我们感受春风拂面

感受春暖花开

感受阳光与生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随着“安迷”的脚步,感受春之际遇,在“向阳石匣”遐想~

“梦寻美丽画卷,最美诗画三湾”,这是游客对南坑河岸边三湾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是五陂实行战略、建设美丽五陂的一个缩影。一句“走遍万水千山,最美还是三湾”的评语火爆了当时微信群、朋友圈,同时见证、滋养五陂乡村美丽嬗变的,还有一位无言的朋友——向阳石闸。

向阳石闸位于五陂镇林业分场辖区内三湾社区,它虽然没有三峡大坝的雄浑,也没有凤凰古城虹桥的秀美,但他像立下移山壮志的愚公,像击楫中流的祖狄,把自身根基深深扎进河床,顽强坚韧地横卧在南坑河中,锁住波涛汹涌的洪水,让潺潺流水停止喧哗欢笑。为两岸的三湾、岩下人民、为五陂人民造福谋利。

南坑河是一条自东向西最终注入萍水河的河流,途经五陂镇全境。五陂人喝的是南坑河水,吃的是岸边粮,须臾不可或缺,是五陂人民毋庸置疑的母亲河。但是南坑河水在低处,两岸肥沃的农田土地在高处,农民望着河水干死禾。只有把河水引到高处,才能灌溉土地,创造财富和美好生活。南坑河才能真正成为母亲河、才能真正孕育繁衍五陂的人民、历史和文化。

解放前,勤劳勇敢的五陂人民就地取材,利用泥土。木柴筑坝蓄水,俗称柴土陂,同时制作小筒车提水灌溉。据有关资料记载,从三湾到五坡下街不足两公里建有五座柴土陂。由于柴土陂很不结实,很难抵挡住汹涌洪水的冲击。每到春季南坑河发大水,坝毁筒车坏,河中水少,筒车又提不上来。有民谣为证,“三山的祠堂,有只数冇斤两;五陂下的筒车,有架数冇水上”,五陂人民空守着广袤肥田沃土,十年却有九年欠收。改造南坑河、引水上山岗,让南坑河水为人民造福,成为沿河两岸人民的期盼和梦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进入“一大二公”“、以粮为纲”的时期,勤劳勇敢的人民创造性地总结了“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农业八字宪法,当时萍乡市革命委员会大作“水”字文章,号召大搞水利建设,五坡下垦殖场顺势而为,举全场之力动员引导全场人民修建了五陂第一座石坝——-向阳石闸。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拦河石坝、从三湾到红旗石门处四公里长的沿山渠道、王坑桥边渡槽和王坑桥到五陂村的过水渠道。该工程自1968年2月动工修建,到1969年11月竣工通水,耗时一年零10个月。整个工程竣工后,山洪爆发时关闸控洪,干旱时节开闸放水,不仅解决了林业、红旗两个分场、五陂、册雷、大田三个村的农田灌溉问题,而且做到闸门开关有序实行旱涝调节,有效控制了两岸的久旱、洪水灾害,保障了五陂地区50年来的连年丰收,安居乐业。

在当时无电力。无现代生产及运输工具、无资金、无建筑材料的“四无”生产力条件下,这样一个过程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五陂400多名民兵、党员积极分子以及全垦殖场有劳动能力的“四类分子”克服重重困难,硬是将这一不可能变为现实。他们在清理坝基时用脚车、手车排水,凭借人力肩挑背负和手推车运送材料、运用各种关系购进必需材料,用一锤一钎凿开四公里长水渠,用几根爬杆、几个蛤蟆葫芦吊装起几顿甚至十几吨重的渡槽预制件,连续22个月的时间不惧疲劳、日夜奋战。有位参加过这个工程建设的老者告诉我,当时市革委会批了50吨水泥给修向阳石坝,由于没有汽车运输,指挥部就动员全场精壮劳动力用土车到市水泥厂(厂址在现青山镇五一村内)装运,400多部独轮车排成一条长龙,浩浩荡荡,灰尘滚滚。到达水泥厂装货后,前面的人到了石坝工地,后面的人才出厂门!闭上眼睛,想想这个类似“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豪迈雄壮的画面,禁不住唏嘘不已。

幸福真的是奋斗出来的!未来的幸福继续要求人们不懈的奋斗。

向阳石闸的胜利建成,形成了当时条件下在南坑河中建设石闸的经验和样板。不久,五陂境内湖陂石闸、长潭石坝以同样方式顺利建成,形成五陂全境完善的水利系统,确保了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至今仍在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今的向阳石闸,仍然如长虹卧波,静静地横卧在南坑河的中流,继续为两岸的人民造福,为新时代五陂的建设者们实施战略奠基。它留给人民、留给历史的不仅是一座造福两岸人民的水利工程,还留给新时代的人们无限的遐想。

   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


供稿/五陂镇张光军

值班/赖群佳

审核/叶中文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下载APP

安源发布

今日安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