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徐炳光的原味桂江|八十年代的平乐桂江是这样的……

2022-05-17 22:33:12


写在前面

作者:落霞

     老徐8年前将他曾经编辑的书籍和稿件交了给我,这段时间因为想多了解下船家文化,我j就将这些书籍仔细的翻了翻。


     老徐写的游记和拍摄桂江风光照片大概都在八十年代,到今天也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尽管游记里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用词也是力求真实、简洁和通俗。每个景点老徐都会到实地去考察和拍摄,之后再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将这些景致描绘出来,让人读着文字就如身临其境,这在那个获取各种信息不发达的年代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作为老徐的女和一个普通的摄影爱好者,看见这些珍贵的照片和文字如获至宝。接下来我将陆续把老徐的手稿整理出来,整理过程中发出来的文字和照片基于老徐的原作,基本不做什么改动。再有因为年代久远,很多老照片已经丢失,我尽量将图文能够结合在一起,只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三十多年前的桂江景色,还有老徐那一字一汗的艰辛。


  向老徐敬礼!





桂江风光

平乐~昭平松林峡景区

作者:徐炳光








  桂江,属西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发源于兴安县境越城岭主峰老山界南坡的乌龟江,上与灵渠(湘桂运河)相通,南流经桂林市、阳朔、平乐、昭平等县到梧州市入西江,全场437公里,流经石灰岩地区,沿岸多石林,岩洞,以风景秀丽著名,在平乐境内长74.47公里;有滩险42处,天然落差28.5米。平乐至昭平松林峡73公里,平乐至阳朔32公里,河床质为岩石、卵石夹沙,据小横汀水丈站点观测,常年水位为89.60米,河面宽187米,高洪水位99米,河面宽251米,水位在102米,水面宽308米,最大流量11400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13.2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流量为408.90立方米每秒,桂江支流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0条,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通航100吨船舶,为旅游观光佳境。


  依桂江平乐景区,以平乐县城上下划段,可划为平乐以下至昭平松林峡景区,平乐以上至阳朔景区,初编景点47处。


  平乐至松林峡景区初编景点为31处,依次为:1、古城平乐;2、昭山点翠;3、五龙抢珠;4、万人锅;5、平乐桂江浮桥;6、孔雀开屏;7、马鞍山,马蹄峰,出米石;8、五马过江;9、海螺观景;10、奇峰伴螺;11、梦乡游僧;12、脸谱壁;13、仙人山、葫芦岭;14、金峡,聚金壁;15、镰刀湾;16、鼓锣峡;17、算盘洲;18、鼓石;19、龙虎石;20、灯笼湾;21、枫江江绿;22、美女照镜;23、大结涛声;24、石人登高;25、莲花石;26、马鞍石;27、卧牛山;28、猩猩追刺猬;29、药师石,棺材石;30、松林峡;31、昭平水电站。


  阳朔至平乐景区初编景点16处自上而下依次为:1、书童山;2、卓笔峰;3、鸡公山;4、雪岭双狮;5、秀才看榜;6、狮龙聚会、斑马山;7、野鸡潭;8、仙姑山;9、虎头山、大光亭;10、榕树山、白面岩;11、丫环山;12、金钟山、猪婆塘;13、磨石湾;14、野鸭石;15、乌龙吐火;16、荔江渔唱。【更多详情】


  平乐城至昭平松林峡景区,此区最富山区水乡风光,顺流而下,山岭逶迤,群峰夺起,形如游龙,两岸树绿竹青。山奇石怪,彩壁似屏,水碧潭深,数百年前之石刻,令人慕名探寻。长滩而下,山高脉长,峰峦顽钝,峡谷幽深,江流湍急,白浪滔滔,形若奔腾骏马,声似虎吼狮鸣,磅礴气势,甚为壮观。淀湾平静如镜,伴青山倩影,绿洲时断时续,令人企追不舍。沿江翠竹,延绵百里,沿岸果树成林,盛花季节,与山花辉相交映;秋收时日,抽树、柿树累累硕果挂满枝头,缤纷五色,犹似百里不夜江城;遍岭麻地,若张张茵绿的茸毯。沿江公路,蜿蜒起伏,通向林木深处。林区的香菇、木耳、名贵的中草药材,珍稀的飞禽走兽,令人陶醉留连。:"春花娇且媚,夏洪波更宽,冬雪山如画,秋桂馨而丹,四时景物殊,气象真万千,阴晴和雨雾,着色更鲜妍”。物阜景幽,变化无穷,瑶乡村寨,星罗棋布,瑶壮同胞,以山为乐,勤劳勇敢,直爽好客,鲜艳服饰,别具建筑,四海宾朋,光临特色。




  
古城平乐



  平乐以城西乐水(又称平乐溪)故名,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置县,旧城在今县城西七里的荔浦江口(附城乡糖榨村)。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县城迁今址,随之筑墙建城,历经元,明,清一千余年,其间修建达十数次,是一座古老的城镇,沿城江边风景处处目不暇接。


  平乐县城居桂江上游,为“两粤通衢”的咽喉要关,经此上溯荔江通航于荔浦县境,溯漓江通航于阳朔县境,溯茶江能达恭城县境,顺流而下则通航于梧州至广州。水路,至桂林118公里,至梧州232公里,自唐以来,“东之有民连舻而至”,渔人泛宅浮家多泊于此,陆路四通八达,至桂林118公里,至南宁439公里,至梧州295公里,平乐城区现有街道十三条,面积为8平方公里,桂江大桥,横贯南北,茶江大桥,横贯东西,雄伟壮观,有机械、轻工、化工、建材、卷烟、医药、食品、电力等工业,商业网点遍布大街小巷,“半在凤山、半临漓水”的平乐古城,正在改革开放的大湖中崛起。




  昭山点翠



  昭山点翠,为平乐古景之一,昭山位于县城西茶江与漓江之汇流处,山于水中方正如印,山上修竹苍翠,顶端百米见方,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在山巅建亭,名曰:“点翠亭”,“昭山点翠”由此而来。山入水,水露山,亭于山巅,妙不可言,游客过往,无不折服,真是:

  谁道凭虚不可楼,波心一点柱中流。

  鱼游过影知空相,人到惊云动远眸。

  隔断红尘飞不到,回旋青气望来收。

  江天寂宽难穷目,烟火渔灯乱客愁。


  清代平乐知府陆钟吕更是憾慨,赞曰:

  天下佳山水,屈指粤为最,岭外奇峰,苍茫三江会,拳石扼中流,千中称其介,鹤鹭任回翔,松星殊托赖,逝者果如斯,昼夜江声磕,蛮鸟不识名,奇花无根蒂,烟雨自溟溟,草木多荒味,常著绿苔衣,时有白云盖,永嘉吏似隐,右丞诗如绘,峰顶爱掌平,兴无败,江汉来士女,游泳不须戒,渔唱悠然来,赋客多慷慨,借问点翠亭,前贤几人在。


  民国15年(1926年),里人在印山山腰镶嵌两块青石,共长275厘米,宽66厘米,石上刻有“中立不倚”四个楷书大字,使此景更添光彩,有诗道:

  亭亭孤孤纵奇观,二水中生石一丸。

  无数横流经眼底,凭谁砥柱挽狂澜。




  五龙抢珠


  很久以前,在风景秀丽的桂江两岸,有五条巨龙,它们分别是黄龙、黄花龙、青龙、白龙和乌龙。


  传说茶江口江心的印山,原来是颗闪闪发光的龙珠,这颗龙珠,在晚上光芒四射,不仅能使行船捕鱼方便,而且还能为靠近岸边的人们提供照明,巨龙们都希望能得到这颗龙珠,各自互不相让。聪明的黄龙相出了一个好主意,说:“你们都不必争吵了,我看各退后三十里,限于明日午时正开始向龙珠奔来,谁先靠近龙珠,龙珠就属于谁所有,但要牢记,不论谁得到龙珠,都不能将珠吞入腹中,因为这是玉皇大帝为了让水上人家晚上行船,捕鱼,补网方便才放到水中的,如谁将珠吞入腹中,就会遭五雷轰顶,还要受到千古唾骂。”巨龙们认为黄龙言之有理,随后就按黄龙所讲的办法各退后三十里。


  次日午时正,巨龙们一齐向龙珠奔来,黄龙最先到达,头在今令公庙,龙舌已舔着龙珠了,黄龙不自食其言,将龙珠保留到今天。

  那么其余四条龙在哪里呢?

  黄花龙比黄龙稍奔得慢些,头刚到现在的陶瓷厂处,躺在那里喘大气。

  白龙比黄花龙又慢些,才到营盘岭,垂头丧气的,龙头低到大拱冲,正在喝水解渴。


  青龙比白龙更慢了,龙头还在万人锅,见此处人山人海,自愧落后,便跃入江中洗澡。


  人们见青龙翻起的浪花十分好看,纷纷鼓掌叫好,青龙正洗得诚心,听见赞扬声,更加得意忘形,左腾右跃,上翻下滚,把浅滩捣成几尺深的潭,这潭就是现在的龙潭。


  乌龙最慢,离龙珠还有十里左右,气得摇头摆尾,七孔生烟,口吐火星,火星落在地上,把一座大山烧成光秃秃的,那就是位于荔浦和平乐两县交界的火焰山,现在还是余焰缭绕,不时还可以看见烟雾。





  万人锅


  在平乐县城车渡口右岸,有座小山名界板山,桂江由山脚下过,江水于回湾漩流,洪水期更甚,上下航船经此,小心翼翼,此处水深莫测,这就是“万人锅”。


万人锅

  相传在远古时代,一日天裂大缝,顿时天水倾注而下,地上田地房屋被淹被毁,人畜皆遭殃,玉皇大帝闻此,即传旨女娲下凡炼石补天,这万人锅就是女娲用来炼石补天的万灵锅,女娲补天有功,甚得玉帝赏识,从此专许其为凡间做好事。


  一孽龙闯入桂江,兴风作浪,残害百姓船夫,女娲得知,便以万灵锅堵住孽龙洞口,从此,孽龙被困于洞中,再也不能出来伤船害人了,就从这时,万灵锅一直沉在河底,船夫过往太平无事,万民安居乐业,女娲镇孽龙为民除了大害,人们为了纪念上苍,便将万灵锅改名为万人锅,这就是万人锅的由来。




  孔雀开屏


  县城对面的附城乡马渭小学西面,耸立一圆扇形石山,山之东隅连着一个小山,小山高为大山的四分之一,乘船于万人锅江中观看,两山似一栩栩如生的孔雀,小山象头,大山象尾翼,头东尾西,洋洋得意,向人们展屏示意,孔雀头向江流下流,欲觅水寻欢,若与人斗嬉,似动似静,怪招人喜爱,尾翼舒展,惹客人夸赞。



      

  马鞍山,马蹄峰,出米石


  马鞍山于城南六里,倚桂江右岸,山高约200米,一山中间凹下两端翘起,山上草木常绿,形似披着绒毡的马鞍,据此故名。马鞍山西面紧接一山,山上两个小峰叉开直指云天,峰下有一大洞,洞口朝下,口外有半圆形斜坡,似一翻仰的马蹄,称之马蹄峰。


  传之很久以前,有一行侠仗义,济困扶危的武士,牵着一匹高头大马,驮着大袋白米,要到万人锅参加女娲召开的庆典,时间紧迫,昼夜兼程,不敢怠慢,连续行走数十日夜。当行至鲤鱼滩右岸山边险路时,天已大里,伸手不见五指,乏马不慎失蹄,倒于路旁,欲起不行,左右挣扎,力不敷出,一声悲鸣,再也没有气息呼出。马倒地时,马背驮着一袋大米随之抛离了马鞍,米袋破裂,大米缓缓流出,马死米失,武士好不难受,但怕延误女娲庆典佳期,武士只好舍下死马和大米,轻装急赴万人锅。女娲得知武士如此诚心之后,感动不已,安慰武士,将死马和大米点化,将大袋米化为石头,米粒自石间淌出,让贫苦人民享用,将马鞍,马蹄化为山峰让人们观赏,这就是马鞍山,马蹄峰和出米石的由来。


  定神一看,石洞里流出不是别的,而是雪白的稻米,他便急忙地用布袋将米粒接住,说来也怪,石洞每次流出的米不多不少,只够他一天食用,一连几天,天天如此。他想,如果把石洞口凿宽一点,流出的米不就多了吗,如是,他找来钻子,不大功夫,就把石洞凿得比原来宽了好几倍,可是,从此以后,这石洞再也没有米出来了。清乾隆年间,人们在此建起了村庄,并以此传说取村为名出米石。

                     



  五马过江


  在平乐城南(桂江南岸)约六里,西起九丈东南至黄竹岩一带突起五座山峰,峰峦叠起,与平乐城遥相对望,远视五峰若五匹高头骏马,欲奔驰桂江。五峰形态各异,或昂首长鸣,或垂头喘息,或左顾右盼,或紧盯江流,或跃蹄奋程,据其态势,曰五马过江。




  海螺观景


  在距平乐城东约五里,靠桂江左岸,有一座下圆上小、螺纹一圈一圈直绕到顶的山,山上草木葱郁,好似一只身披青苔滴着水珠的青螺,故名螺蛳山。



  相传这山和漓江的螺蛳山,原是龙王专门派到桂江来为三太子寻美女的二位螺蛳将军,他们一前一后沿着桂江逆水而上,走后面的海螺将军因其贪玩好耍要走得慢些,走到黑山脚附近天就黑了,他抬头看见上游红光点点,景致迷人,这是什么地方呢?为了弄清楚,他便上岸登高仔细观看,原来是平乐城。


  平乐城位于荔江、茶江、桂江交汇处,自古以来都很繁荣,日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夜晚万家灯火星罗棋布。又正值新春佳节期间,人们舞龙舞狮,载歌载舞,欢庆丰收,欢度春节,爆竹声,鼓乐声,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螺蛳将军看到这种欢乐场面,入了迷,舍不得走了,一连看了几天几夜。


  再说先走的那位螺蛳将军,他已经快走到阳朔的兴坪,但已误了期,美女化成了对镜梳妆的山峰。这位还在平乐城看热闹的将军,把龙王交给的差事忘得一干二净。龙王知道后,便问他为何误期,为何不去找美女?他回答说:我路过平乐,看见人们优美的舞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万家灯火万民同庆佳节的热烈场面,故而把差事忘了。龙王听后大怒,一怒之下便将螺蛳将军罚在当地变成螺蛳山,龙王说,放盏特大的油灯在你旁边,让你永远享受日里千人朝拜,夜观万盏明灯之乐,后来油尽灯灭,直到现在还留下一个特大的灯盏窝。


  后人有顺口溜云:灯盏窝旁一大螺,贪玩痴呆误差多,为观美景饱眼福,自身深陷怎奈何。




  奇峰伴螺



  在平乐城高处或船至韭菜滩头向城东眺望,螺蛳山上游约二里的桂江两岸,奇峰林立,洋洋洒洒,茸茸绿装,形态万千。似老夫,少女,顽童,武士,若猿猴,熊猫,狮,虎,马,龙,如游鱼,飞鸟,昆虫,或立或坐或仰或卧,阴晴雨雾,奇幻百出。当旭日东升之时,彩霞辉映,峰披红装,老夫似醉翁,少女献娇眉,逢阴雨连绵,群峰连雾,似云海折腰,轻纱缥缈;又若游龙腾空,独往独来,回首再眸“五龙抢珠”,更觉满城是龙,如若仙境,似入云中公园,微雨放晴,长虹贯空,象美人携彩带轻歌曼舞,给人“团峦影带诗词起,阴晴此日总佳长”之感,此景故名奇峰伴螺。正是:


  霞映少女脸微红,雾绕群山似腾龙;

  千姿百态世罕见,万古伴螺有奇峰。




  梦乡游僧

  船至珠子洲木场,举目观看桂江左岸,群峰叠翠之中,前端一山有一宽大石壁,壁上有红、黄、黑、白相间,勾画出一人头像,似一光头和尚面西背东侧身仰卧,左手掌托住左腮若闭目酣睡,高高的鼻梁,微微张嘴,大慈大悲。



  相处一云游僧人经长途跋涉至此小憩,不想劳累过度,一觉命归西天,游僧山因此故名。因和尚酣睡前朦胧中挥手驱蚊,出力过猛,将一串佛珠甩出老远,落入地上,绳断珠散,满洲皆是,天长日久,珠子化为卵石,大小各异,自此,人们称这洲为珠子洲,木场建于此是后话。




  脸谱壁



  在游僧山后端有一小山,削壁垂直,壁纹折叠,花草蔓生于崖壁石缝之间,彩壁似屏,壁上有一美女肖像,五官俱全,发眉可辨,游僧山左面的一小山,似寡脸男士头像,脸型细长,腊黄少肉,高鼻微勾,一眼无珠,寡脸壁后方又有两处削壁,一壁上有一少女肖像,身着长裙,亭亭玉立,左手贴于腮边,掌向外,指朝上,像是向游人致意,活灵活现,有呼之欲出之感。另一壁上有两个京剧演员脸谱,一外像小花脸,一个像小生,眉来眼去,秋波传情,似幽会,似对吟,神形备至,惟妙惟肖,气煞名师画匠,真若鬼斧神工。




  仙人山 葫芦岭


  在长滩圩的后背有一黄土山,金黄色的茅草遍布,没有树木,没有山花,山似一光头赤膊男人,头燕脚石,四肢伸开,酣睡于上,这山叫仙人山。



  仙人山的对岸,有一黄土矮岭,像个葫芦,嘴向西朝谷底,底圆且大枕于江边,这就是葫芦岭。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酒仙奉玉帝之旨,下凡查看酒业,酒仙随身携一酒葫芦,飘至长滩圩上空时,适逢酒厂开缸提酒,酒陈气浓,直冲云霄,酒仙闻及飘香米酒,顿时涎涌欲滴,降下云头,定神察看,只见满圩酒令,酒业好不兴盛。进得一店,店主招呼让座,斟满一碗,彬彬有礼捧上,酒清醇如甘露,迫不及待,一饮而尽,连声赞曰:好酒,好酒,于是开怀畅饮,接二连三,一醉方休。因饮酒过量,热气上身,颠三倒四行至圩背山纳凉。对岸一老翁见酒仙行走摇晃不定,大声笑言酒仙贪杯,酒仙闻声怒起,顺手抓起葫芦甩过河去打老翁。若大葫芦甩来,老翁吓得魂飞魄散,慌忙逃离。由于用力过猛,葫芦落地入土半截,葫芦嘴塞摔断,落于横滩底江中,化为一砥柱中流顽石。


  经过一阵风吹,酒仙已酩酊大醉,欲立行走,却一跤跌倒,复起不能。玉帝闻报酒仙巡酒贪杯,很是恼怒,为惩罚酒仙,玉帝施展法术,点酒仙化为山岭,以此告诫后人不要贪杯误事。




  金峡 聚金壁


  从长滩乡乘船沿桂江而下,驶过桥亭,竹篙,火把,灯笼滩,即进入山峡,船须顺水向左转再向右转,才能驶出峡谷,这山名叫聚金山,这峡名叫金峡。


  船未进峡,即见农舍炊烟袅袅,木舟横渡轻摇,樵夫荷薪归里,山径古树鸦叫,船到峡口,举目眺望,只见聚金山前临桂江,后依大地,这里山清水秀,凉风习习,置身其中,如入幻境。


  相传古时聚金山当江而立,桂江之水只能从一个大洞通过,这洞稀奇古怪,上壁金光闪闪,照得洞内明亮。一天有只青蛙精路过这里,见这洞很适合它住,又见壁上有闪光的金子,于是就占有此洞。蛙精不仅占洞,而且还经常吞食过洞鱼虾和渔翁串在尾的鱼,后来鱼虾不敢从这洞经过,蛙精断了荤腥食物,就此吞食过洞的人维生,还经常到村舍去食畜害人,搞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


  一天,有位武艺高强的青年人背着神斧路过村舍,听人说蛙精占洞阻路吞食人畜的事,这青年怒火中烧,决心降服蛙精,为民除害。他手提神斧来到洞前,喝令蛙精出来送死,蛙精闻言大怒,先吹一股黑风,继而窜出洞来,双方见面立即刀兵相见,从水里打到岸上,斗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连斗了三天三夜。这青年打得蛙精遍体鳞伤,蛙精自知不是对手,再吹一股黑风,闪身窜回洞去,躲在洞中再不出来。青年见状立即手举神斧向大山劈去,这一斧从山顶一直劈到山底,把一座大山劈成两半,蛙精当场毙命,这青年向左一拖,把神斧提了起来,这时河流也就畅通了,因而形成左低右高的金峡。


  船随水转,眼跟船移,举目金峡右岸,山临江一面是悬崖峭壁,形象各异的钟乳石若隐若现,石壁缝间的常青树奇形怪状,构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图。峭壁峡临碧水深潭,像是从江面上筑起的一座大厦,略向外斜,欲倾江心,有首民歌唱道:“上山莫上聚金壁,猿猴见壁把头低,俯视深潭不知底,仰观山顶似天梯。”壁下近水处有一凹几米,长约十米的半岩,是渔民休息,补网和放养鸬鹚的理想之地,也是不多见的天然风景区。秋冬时河水清清,如醇香佳酒,饮后回味无穷;如遇晴天,则万里无云,阳光照耀,倒影清晰,身临其境,浮想联翩,诗情画意,油然而生;若逢春雨连绵,远远看去,只见云横半壁,缥缥缈缈,如美女披上轻纱,景色变幻无穷,雨后岚气满江,呈现雨霁,景色更是美不胜收,正是:


          雨后江岚飘素烟,峭壁如画色更鲜;

          山峰入水倒影现,半岩酣睡赛神仙。

          悠悠轻摇送客船,古木枝头鸦盘旋;

          愿君学得王维手,舞文泼墨留壁间。




  镰刀湾



  大扒圩对岸(桂江右岸),有一鹅卵石洲,每逢春夏洪水季节,洲的两边通水,形状很像镰刀,镰刀湾因此得名。


  洲上宽阔,翠竹成林,卵石光洁如珠随弯成带,江中曲水奔流,阳光照耀,波光粼粼,秀水似刀刃,大水则小,小水则大,船下滩如离弦之箭,艄公格外小心,轻舟疾驶,擦刃而过,令人称奇,叹为不止。




  鼓锣峡,石刻



  鼓锣峡上接镰刀湾滩尾,下连小结滩头,全场约14公里,水深道狭,水环水绕,如大花园中通幽曲径,景致迷人,传说故事颇多,尤以“算盘洲”,“鼓石”,“锣石”故事娓娓动听,“龙石”和“虎石”形态逼真,灯笼湾,枫木矶山光水色入胜引人。

在鼓锣峡算盘洲上游200米的左岸,有一石壁,高约5米,宽约3米,上刻“两粤通衢”四个楷书大字,字径大者1.6米,小者1.2。旧志载:此乃全省咽喉,两岸嵌,叠嶂连云,茂林密著,怪石危,人迹罕通,鼓锣峡尤称险绝。为辟桂江(平乐以下迹称府河),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抚台召千户刘械,把总李芳开凿河道,遂于乙酉年(1585年)开工,丙戌年(1586年)三月竣工,自小苍板历龙头矶,广运堡至铜盆冲,全场二百余里,辟府河,沟通了两广的水路交通,为记载这一历史业绩,刘械于戌子年(1588年)三月,在鼓锣峡石壁上刻下了“两粤通衢”。




  算盘洲


  由大扒乘船沿桂江顺流而下约两公里的地方,有个沙洲名叫算盘洲,算盘洲在桂江右岸,洲为半圆形,前临江,后靠山,山脚下绿草覆盖了半个洲,洲上雀鸟争鸣,蜂蝶飞舞洲中有鹅卵石带,圆滑如珠,洲边沙粒泛白,如霜似雪,此景恰似少女三色裙边。


  传说从前这里曾有一把如意算盘,世人无法算的数,只要用这把算盘一算,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数,因此人人都希望得到它。


  一天有艘官商货船夜泊算盘洲,官商老板在夜深人静时站在船头观夜景,猛然间看见洲上有一闪光物,便到洲上仔细观看,见是一把闪光的如意算盘,他喜出望外,心想:有了这把如意算盘,今后就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了。他边想边走过去,正欲伸手去拿,不觉被盘珠发出的强光照得头晕眼花,身体摇摇欲坠,不能自持,不小心一脚踢翻了算盘,顿时盘散珠滚。有些珠子被踢飞到很远的地方,待官商老板清醒后再看时,如意算盘已无影无踪了。他回到船上将所见经过告知众人,众人大呼可惜,官商老板也只好自叹无福。


  盘珠哪里去了?原来是潭中有一螺精,当时正在江边觅食,见盘珠滚来,便吞食了,这是螺精迅速潜入水中,过不多久,盘珠在螺腹内扩大,螺精感到一阵阵剧痛,最后一命呜呼,变成一块螺纹清晰的螺石,卧在算盘洲头江边,螺口突出水面,由于向上一面较平,像铜锣,故又叫锣石。

                              



  鼓 石



  在算盘洲斜对岸下游200米近水处,有一形似圆鼓的大石(洪水期没入江中),高约2米,直径近2米,微倾斜,面向上游,平面中微凹泛白,中有一小孔,像擂过很久的旧鼓,又像数粒算盘珠叠合,故又有算盘洲飞来盘珠之说,鼓石斜面与锣石相对,一鼓一锣,天然巧合,浪击江石,声似阵阵鼓锣,鼓锣峡因此故名。




  龙虎石


  鼓石下行约300米,便是龙虎矶,回首观江面左岸水边,矗立二石,一石似龙,一石若虎,细观可辨其五官及毛发,秋冬春季突出水面,虎姿威武,挺首欲跃,龙头高抬,掀身待腾,如活虎生龙,同视二物,令人“望而生畏”。


  龙虎矶一带河道狭窄,宽约五十米,谷深幽静,蝉鸣鸟语,泉水叮咚,空谷传声,音如古乐,风乍起,茅草翻金浪,树摇泛绿波,江水卷银涛,艄公眼花,这般妙奇世界,真是:


  龙虎怪石甚逼真,幽谷传声胜乐音;

  银涛金浪随风起,奇妙绝伦醉客心。




  灯笼湾


  一路水穿峡谷,船依山行,影入眼帘的便是灯笼湾,又叫大湾塘,大湾塘像一盏卧放在平静江面的灯笼,口小径约50米,中间肚大径约300米,此处水流平缓,水清潭深藏鱼甚多,为一天然捕鱼场所,是泛宅浮家泊舟,渔民张网捕鱼,垂钓飞鳖理想之地。秋冬浮网锁江,如珠丝编成之花锦,倒影青山,水中明月,令人神往,江面轮船穿梭,渔筏点点。入夜,江枫渔火,交相辉映,好一派水上乐园,凉风习习,荡乌烟,清瘴气,唤人志清神爽,文人墨客于此,触景生情,真是:


          江山皆入画,无处不生诗。




  枫红江绿


  船再下行二里是枫木矶,从前这里枫树成林,春绿秋红,船行至此,无不放慢速程,出舱观望,一饱眼福,水面浮石斑斑,河底石板相连,水澈见底,鱼群漫游嬉戏,航路左边水下,有形似青鱼,骨鱼,鲤鱼的大石,此石与算盘洲,鼓锣石同源一说,为算盘珠飞落此处,被鱼误食所致,渔筏往来江面,鸬鹚纵横水下,人哼渔歌,鸟逐游鱼,歌声愈朗,追逐愈甚,不时鸬鹚衔鱼回筏,形喜于色,渔人接遐不应,笑逐颜开,枫红江绿,美不胜收,南国水乡秋色,令人陶醉不已。




  大结涛声


  大结左岸一山巍峨挺拔,这就是大结山,船民俗唤摩天岭,山下江中为大结滩,滩弯石巨,流水湍急,波涛汹涌,势如奔腾骏马,声若怒吼雄狮,十分壮观,以前船民至此,或泊滩头,或宿滩底,入夜,皓月高挂,碧水倒映,江风如弦,轻涛慢拍,人睡船上,动观流水静观山,眼收群峰叠翠,耳闻枕底涛声,山河美景,感慨万千,传说天上一仙女游此见美景,高兴得抛花鼓掌,乐而往返。




  石人登高


  船到七星滩头极目右岸,远望群山中最高峰,峰坡处有一大石,像着装武士,背北面南,弓步侧身向顶峰登攀,头、肩、身晴天可见,雨日从不露真容,这就是石人,此山叫石人山,此景取名石人登高。




  莲花石


  流经大扒瑶族乡境内的桂江,由猫儿林站下至广运约有四里水程,这一段原叫清水淀,这里河宽水深,秋冬两季江流平缓清澈,淀中有一大石突出水面,在碧绿的江水映衬下,好像荷叶托着含苞待放的莲花,故名莲花石。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位仙女在天上住烦了,就偷偷下凡来游玩,仙女手里拿着一朵莲花,脚踏着一片彩云,先飘到兴安的灵渠,继而飘到漓江上空,观赏了灵渠,漓江一带美丽的山水后,又沿江流飘到山清水秀的桂江中游上空,她低头看见大结滩心想:漓江虽然美丽,但却没有桂江中游这样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仙女越看越开心,高兴得抛洒了手中的莲花,双手鼓起掌来,莲花由空中缓缓飘下桂江,落在一湾碧绿平缓的深水里,梗朝下直插入江底,花儿露出水面,莲花离开仙体就失去了灵气,变成了石头,这就是现在的莲花石,清水淀也随着传说改名为莲花淀,因淀中有九堆石矶像莲花,又有九莲淀之称。

                                



  飞凤上山


  广运村下游约四里左岸有一黄土山,主峰像凤头,引颈朝前,向着东北方,颈下一脉像凤脊背,或西各有一峰如两翼,双翼舒展欲飞腾,山下树木青翠,风吹树摇似凤尾摆动,此山叫凤凰山。




  马鞍石


  大田村大贝滩头右岸江边,有一大石,高约1.5米,长约3米,宽约半米,中间凹两头凸出,呈元宝形,像一马鞍,船民给它取名马鞍石,秋冬季节马鞍石露出水面,过往行客,无不称绝。




  卧牛山


  黄龙村原叫黄牛村,因村的上下各有一山岭像牛得名,民国以前还是这样称呼,后村人恶其名俗,改名黄龙村。


  小牛山在小黄牛滩底左岸,头依江边翠竹林,尾于上游冲口,颈部较凹,四肢不现,像头卧牛躺在江滨,大牛在村下游,头近村边,尾在粟滩头,山少绿树,却遍布黄茅似牛毛。阳光辉映,茅草金黄,像头壮黄牛饮水江边。



  
猩猩追刺猬



  船到黄龙滩底,举目右岸见一远处高山,主峰下突起一峰,似一活蹦蹦的大猩猩,背北向南,曲体前倾,向高峰攀去,嘴微张,像是喊叫。主峰南侧腰间有一大石,石北面林木稀疏,南面有向下斜坡,像只紧缩的刺猬,刺猬见猩猩,慌忙夺路,猩猩觅刺猬,不舍穷追。




  
药师石,棺材石

      松林峡上游峡口右岸山脚近水处,有一长7米,宽4米的大方石,不论近看还是远看都像一口棺材,名棺材石。在半山茂密林木中,有一突出大石直指云天,很像一位采药老人身背药篓,手攀草木,弓身曲腿,在寻觅草药,故名药师石。


    相传很久以前……



      松林峡



      松林峡是桂江四峡(金峡、鼓锣峡、松林峡、马峡)之一,峡长三公里,两岸奇峰对峙,峭壁横生,山花烂漫,有三峡之气势。乘船观景,望而生畏。晴天碧水平静如镜,倒影青山,尤是“船在顶上行”,令人赞叹。




  昭平水电站


  昭平水电站横卧在松林峡下游峡口,距县城五公里。1992年破土兴建,1995年2月竣工通航,为目前桂江第一大水电站。大坝似铜墙铁壁横断桂江,坝面可通行汽车,库容复水28公里。泄洪时,水似白龙翻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现代液压船闸开合自如,使您一饱眼福。



来源:平乐热线 落霞 部分配图:风哥


推荐文章:

  • 徐炳光和他的平乐漓江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