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小器大雅 名家葫芦押花艺术赏

2023-05-25 17:04:50

第一次见到沈志均的押花葫芦,就为其押花葫芦的艺术魅力所折服,这些造型看似简单的葫芦,大可掌握,小不盈寸,因作者赋予了线条、图案,竟在有机质之外,别具灵动的生命。


葫芦器制作是明末出现的一种工艺,而押花葫芦则是葫芦艺术中的又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于康熙。押花葫芦,又叫掐花、砑花葫芦。是用坚质纯刃的工具,在葫芦表面通过按押产生浮雕般的花纹。


押花工艺不同于一般的雕刻,雕刻是将葫芦的皮质刻去,而押花却没有刻损皮质,纹理的产生并不见丝毫的斧凿痕迹。以这种变化丰富的印痕便可表现各种人物、花卉、走兽、山水。


现在所见实物有少量带“康熙赏玩”款识的,但真正形成流派,名家辈出,还是在晚清民国时期。


押花葫芦首先是图案的组织,一只完整的押花葫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精美的山水图;一幅精致的花鸟鱼虫画;一帧惟妙惟肖的人物风情画。即使是简单的几何图案及线条,也都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


其次是按押的技法,因为是浅浮雕,既要有层次感,有立体感,同时又不能伤皮。因此要用玛瑙刀一遍一遍的押、砑、赶、挤、按葫芦表面,使之呈现浮雕花纹。

线条既要流畅更要有传统艺术的韵味,葫芦造型更是要与图案匹配,一只好的押花葫芦其造型与图案总是相得益彰的。


沈志均,浙江慈溪人,自幼就喜欢研习水墨山水及篆刻。这为他后来的葫芦押花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和构图基础。


沈志均一次偶然机会在花鸟市场上见到一种装鸣虫的葫芦。葫芦表面的图案犹如浮雕,甚是好看。经询问得知名为押花葫芦,是由民间艺人们用玛瑙刀或牛角刀采用按押技法制作而成。


他拿着这种葫芦仔细欣赏,心中暗暗揣摩制作方法后,不禁产生了尝试制作的欲望。从此他便与葫芦器制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曾经想拜沪上某制作葫芦器名家为师,但却因某种原因而失之交臂,于是经朋友的介绍北上天津,与天津押花名家楚姐有缘,从她那学到了不少押花技艺。


经过多年的努力,加上他悟性极慧以及对押花艺术的不断追求,沈志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押花风格,如今的沈志均已成为沪上押花葫芦的名家,其作品被沪上收藏家们争相收藏,并获得“沈押花”的雅号。


葫芦押花在制作过程中一般先要双钩物象草稿,再持刀沿边线按压出呈斜面的凹沟,两侧凹陷,则中间纹饰凸显而出。在很小的幅度内区分高低、深浅、虚实,层次分明,实际上,花纹并未高出表皮,这种欲阳先阴的技术极为巧妙。


押花的原理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绝非易事,尤其是复杂精致的图案、气象万千的山水画等,心高气盛的沈志均刚上手时经常一不小心就划破了葫芦皮,不知押坏了多少葫芦,一件耗费心力的作品往往因最后的一押就要因此而作废,但如今他的押花葫芦的葫芦表皮甚至可以薄到1mm以下也能毫发无损。


沈志均的押花葫芦特别注重于葫芦的造型,他几乎每年都要在葫芦收获的时候自己亲自到天津、河北等产地选购葫芦。经常是一采购就是五、六百只甚至上千只,但是由于路途上的损坏,以及因江南天气湿润而产生的虫蛀、霉变、掉色,能够留下来的已寥寥无几。


他认为押花葫芦的设计创作并非是想当然,而是要根据葫芦的“型”来产生灵感。所以他制作的葫芦无不因“型”而作,在简洁的结构中把葫芦的艺术气质表现出来。


正因为如此,他经常会对一只看似不起眼的异形葫芦发呆,茶饭不思,冥思苦索几天,甚至是几星期,有时连做梦都在想。同时,他的押花葫芦在能够把玩、欣赏的同时又能够使用,香筒能置香、虫具能放虫、罐能藏茶叶,杯、盘、罐、盒、烟壶、瓶、手捏件,林林总总。



造型因葫芦的自然形态而千姿百态,图案涉及人物、神仙、山水、花鸟、动物。方寸间展现了山、水、楼、阁及人物故事,无不体现出葫芦的“理”和“趣”来,使收藏者爱不释手。


沈志均深谙葫芦各类器具的研究制作及押花葫芦的精髓,他认为任何艺术都有它自己的表现语言,押花葫芦也应该运用其造型的独特艺术语言和美学思想去思维去创作,在制作中应讲究葫芦的稳定性、对称性、趣味性、以及整体比例结构的和谐性。


而装饰葫芦的面、线、点有机结合以及在把玩后产生的葫芦表皮的色彩变化,是押花葫芦的特殊艺术语言,通过这些语言来表达出葫芦的“神”和“韵”,发掘出内在的艺术感染力,这些正是葫芦押花艺术的魅力所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