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关于陈炉这片土地,总有一些是你不知道的~

2021-09-09 23:32:02


陕西省铜川市市区东南20公里处,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并逐渐发展成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最重要的制瓷窑场和瓷业生产基地。



数千年前,当伟大的先祖发现柔软的高岭土经过高温会变得无比坚硬时,陶瓷便应运而生了,而瓷器对于中国人也便有了特殊的意义,从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到吃饭喝茶用的碗杯,它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瓷器发展中各大官窑前赴后继,所出器物巧夺天工,而历经战乱,朝代更迭,其炉火大都难觅踪迹,而陈炉古镇将耀州窑的炉火延续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是国内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烧造基地,被誉为“东方古瓷巨镇”的活化石。


陈炉镇全镇总面积99.7 平方千米,地形为丘陵地貌,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处石马山海拔约1500 米。陈炉镇现有金、元、明、清陶瓷烧造区遗址30 余处,窑炉40 余座,作坊遗址和各时代典范文化堆积面积20多处,采集和出土文物标本1.5万件(片),堪称“北方青瓷之都”。史载“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所谓“郁郁千家烟火迷”,以“炉山不夜”的美誉列为“同官八景”之一。



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炉火生生不息,积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土壤,其陈炉陶瓷文化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一是陈炉陶瓷烧造历史长达1400 年,炉火一直不断,创造了世界同一个地方陶瓷烧造时间最长的纪录;二是“和土为坯,转轮就制”一转就是千年,陈炉陶瓷生产的工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属最原始的手工工艺,是古陶瓷的活化石和活标本;三是窑洞层层叠叠,罐罐垒墙,瓷片铺路,陈炉的陶瓷民居建筑风格保留了尚古之风,目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古代的陈炉陶瓷以家庭作坊式小生产规模经营生存,由“父传子、子传孙、兄传弟的宗族血缘式传承延续,随着需求的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不同的手艺族群,原始性行业也越来越追求规模效益。明代时陈炉形成了“东三社”“西八社”的分社、分行、分地域、分器物种类烧瓷的格局,初步形成了黑窑、碗窑、瓮窑的“三行不乱”,以及瓷户、窑户、行户、贩户的“四户分立”之生产经营体系。



瓷户和窑户合作,瓷户在窑户的作坊里制作瓷器,烧成后各按谈好的比例分得一定数量的瓷货,将其卖给当地行户,行户将瓷货批发给贩户外销。“社”“行”“户”制的产生,有利于分类和分工,以发挥工匠的技能专长。此种制度,以后被清代所继承并进一步完善,成为明清时期陈炉窑鼎盛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以户专营的模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955 年下半年,随着全国“公私合营”合作化运动的到来,陈炉地区所有的瓷业者结束了数百年的这种模式,建立了7 个瓷业合作社和2 个农工社。1958年,撤销了所有的瓷业合作社,组成一个公有制的集体企业陈炉陶瓷厂,一直至今。1974 年至1977 年,失传数百年的耀州窑青瓷恢复成功。20 世纪90 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除陈炉陶瓷厂一家国有企业外,陈炉地区纷纷出现了近20家私营瓷坊,改变了原来陈炉陶瓷厂一枝独秀的格局,陈炉古镇的瓷业发展出现了百花竞艳局面。



陈炉民居风格


陈炉镇地处山巅,群山围护,镇内地形很像一口硕大的盆。“盆”的底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街道和生产瓷器的作坊都在这里,居民则沿“盆帮”依山筑窑洞而居,自下而上,一层一层,密如蜂房。由于山坡地势狭窄,往往下面一家的窑背,就是上面一家的院落。为了减轻下面窑洞的压力,家家户户都用烧制瓷器废弃了的“匣钵”或烧制后报废了的盆和瓮,堆砌起院墙和户与户之间的隔墙,被外地人统称为“罐罐垒墙”。


陈炉特色民居——罐罐垒墙▲


居民又在这罐罐里植树种花,把院落掩映起来,有诗道“层层洞口琼云护,九岛三山向背斜”,指的就是这般窑洞。当地居民还用破碎的陶瓷碎片铺设成不同图案的路,从而形成陈炉的一大特色——“瓷片铺路”。


陈炉镇三眼桥▲


“匣钵”,在烧制瓷器过程中,为了防止黏结变形,要把上了釉的泥坯装在一个匣子一样的器物中装窑,从而产生匣钵。匣钵使用几次后,便因其走形或破裂不能再用了,便成了窑场坚硬的废物。还有烧残的盆、瓮,既不能盛水,也不能盛粮食,它们便都成了垒墙的主要材料。


“罐罐垒墙”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是在明代,在明秦王琉璃厂遗址,就发现了用元代匣钵遗物垒筑的墙体,而其应用的历史当为更早。“罐罐垒墙”所以能在陈炉延续下来,除了陈炉镇的地理环境特殊以外,还与当地陶瓷生产技术有着密切关联。唐、宋以来,使用匣钵装烧陶瓷,被视为陶瓷烧造技术的一大进步,特别是单体匣钵装烧,保证了瓷器烧造质量,出现了一大批陶瓷精品。


陈炉镇李家瓷坊窑背▲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对陈炉情有独钟,在散文《陈炉》中这样描述到:“这层层叠起来,真可谓人上有人,巷上有巷。墙壁是瓷的,台阶是瓷的,水沟是瓷的,就连地面也是竖着瓷片一页一页铺成的。站在这里一声呐喊,响声里便有了瓷的音律,空清而韵长,使人油然想起古罗马的城堡。”



陈炉制陶人


据资料介绍,陈炉陶瓷艺术代代相传,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价值,是我国古瓷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陈炉镇共有金、元、明、清陶瓷地30余处,烧瓷窑炉40余座,作坊遗址和各时代典范文化堆积面20多处,采集和出土文物标本1.5万件(片)。许多到过众多陶瓷产地的陶瓷专家、摄影家、古镇专题小组研究员和文学艺术名流到陈炉后都有一种找到了根的感觉。



古镇人家世代制瓷,几乎人人都是制瓷的民间艺术家,家家都是制瓷世家。直到现在,这里仍然沿用着古老的制瓷工艺。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正在忙着拉坯的陶工很可能用的还是祖辈上传下来的手法和工艺,说不定还是他爷爷的陶车。惟一不同的是,如今手动的窑车已经改成电动的了。


陈炉镇地处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从地质上讲,属沉积岩地带,储藏有大量的瓷土原料及釉药原料,陶工们把山上的坩子石取回来,砸碎、筛细,和成泥,揉一揉,放在悠悠旋着的转盘上,随意拉成各种器物的雏形。一会儿,盆罐瓶壶各色家什的器物坯件,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陈炉最金贵的是窑泥,最富余的是废弃的陶具。当地人就地取材,将那些废弃的"匣钵",用来砌窑、垒院墙、铺路、加固护坡……因而在窑炉与窑炉之间、院落与院落之间、路与路之间竖起了一道道的"罐罐墙"。随便哪里都能看到将一页页"匣钵"碎片竖栽在地下铺就的小路。总之,你到了陈炉,抬头低头,看到的都是和陶或瓷有关的东西,有的地方,废陶片堆得像一座小山。


用未成才的陶器筑路


陈炉镇还是红二方面军直属机关战斗过的地方,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7年3月8日,红二方面军在陈炉镇召开了党代表大会。,、关向应、甘泗淇等讲了话。会议通过了《二方面军党代表大会决议》。决议指出:,。”


2006年5月,。



到陈炉旅游访问的人不断增多,因旅游业的发展,陈炉古镇也出现了很多“陶家乐”(类似“农家乐”,当地人以制陶为生,因此叫“陶家乐”),有吃的有住的,都是窑洞,地方宽敞,好招待人。


舌尖上的陈炉


若有机会去了陈炉,还别忘了吃当地的特色美食,尤其是“饸饹”。


陕西饸饹的做法多,但陈炉古镇的酸汤饸饹更有特点。特点就在酸汤,汤中放入陈炉人自酿的粮食醋及各种香料调和,还要浇上猪油臊子、韭菜飘于碗面。风大,天冷,喝完这碗热腾腾的酸汤后人瞬间就食欲倍增了。


酸汤饸饹▲


还有泼面,也是不得不尝。陈炉古镇的泼面,是春节期间招待贵重客人的一种食品。并非是关中地区常见的油泼面,是陈炉流传已久的美食。


陈炉泼面,制作过程颇费工夫。先用陈炉特制的陶制面盆和好面,再不断地加入清水搓洗(俗称“洗面”),最后看到呈面汁状时,用勺摊于鏊上,烙成薄饼。食用时,切成细条,放于碗中,浇入汤料,即可。这里所用的汤料,也是精心所制。在清水中加入茴香、大料、八角、桂皮等香料,并以醋、酱、盐调和。汤料,酸中带咸,咸里透香,是陈炉的一大特色。


陈炉泼面▲


龙柏芽,是唯独生长在陈炉地区的一种野菜,夹杂一段神话饶有兴趣。相传很久以前,天下大旱,太上老君下凡,扮作老翁,拄龙头柏木拐来到陈炉。陈炉人原本乐善好施,又遇老者至,家家倾其所有,轮流款待,行前又聚众欢送。老人感动之极,遂将龙头拐掷向东南,化阵清风而去。众人惊愕未定,但见天上飘下一幅青绫,上书:“李耳过此间,助尔渡荒年,石马本有情,柏芽亦可餐。”人群中有崔姓者,见多识广,指点大家直上石马山。只见往日光秃秃的石板上,忽然冒出一簇簇灌木,连片成林,枝头芽叶新吐,青翠欲滴。那位有学问的崔老先生指点到:“此乃老君龙拐所化也,嫩芽定可就食,可取名龙柏芽”。由是得名。


每逢清明前后,陈炉人家结伴上山采摘不绝。用开水煮过,移凉水中,拔去苦涩,调制为菜,加拌小蒜,清气回肠,嚼之韧同瘦肉,常食之,有健胃消食,益中补气之效用。


龙柏芽


还有一道凉菜是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好友的必备菜品——猪头肉。陈炉古镇的猪头肉,也颇为讲究。做好的猪头肉,讲究一净、二薄、三爽口。尤其是 “净”,陈炉人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法。用火钎将猪头挑进瓷窑内用火烤,听到油吱吱的响声后,取出用瓷片刮净毛渍,反复数次,这样做出来的猪头肉自然干干净净。跟别处做法不同,陈炉的猪头肉切薄片之后也是要加上陈炉当地产的粮食醋调味,酸香的口味在别处也是没吃过。


猪头肉▲


很多地方都有锅盔,但是陈炉这边的锅盔可不是在电饼铛上烙,而是在陈炉的窑背上烙的。烧窑时温度最高可达到1300多度,在陈炉只要谁家烧窑,附近的妇女就会把家里醒好的面拿过来,窑背上清扫干净,撒层灰,烙锅盔。瓷窑背上烙的锅盔内酥外脆,香醇味美。

陈炉锅盔▲


陈炉的窑火也不会熄灭,因为当地人说陈炉是太上老君帮助建成的,它有灵气,红红的窑火也会一直燃烧下去,照耀在天地之间。


END -

来源:乡土人文地理
编辑:梨涡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