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木|宝葫芦汉字书房10

2021-10-18 01:31:43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杜荀鹤《小松》


古人好用木比于人

良材,良木,国之栋梁

木之于人,不仅仅是自然资源那么简单



十年树

秀于林

“木”之古今

甲骨文的“木”字,就像一棵树的样子,上部是枝桠,中间使树干,下部是树根。

金文同甲骨文没有太大差别。

“木”字就是个像光秃秃的树形的象形字。

小篆中的“木”字就是甲、金文的直笔变成了曲笔。

楷体中,小篆“木”字的上部曲笔变成了一横,树根的部分变成了一撇一捺。虽然没有枝桠,但根系强壮、支撑有力,仍然是一棵挺拔的良木。



“木”字以其字形本义,就是“树”,所以一般作为树类植物的通称。

《韩非子·亡征》木虽蠹,无疾风不折。就是说树虽然被蠹虫咬坏了,但如果不是迅疾地风来吹它,它还是不会折断的。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除了本义之外,“木”还引申为“木材、木料、木制品”之义。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里的“木直中绳”就是指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还有“呆板”之义。

呆若木鸡: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木”还有“质朴、朴实”之义。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木强敦厚。

木强敦厚:木强,质朴而倔强;敦厚,忠厚。比喻人品纯朴忠厚,性格倔强。


“木”之用

对于远古人来说,除了从树上摘果子或叶子之外,“木”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利用价值。

到了新石器时代,“木”就开始有了新用途。人类制作石器,最先都是拿在手里使用的。石块粗糙不平很容易磨伤手掌,如果绑根木棍不但能增加砍击的力量,还减少了对自己的伤害,于是就出现了利用树木枝桠作工具的握柄。

接着就是利用树干制造器物。

浙江余姚河姆渡六千三百年前的遗址,发现了木器的参见,不但已经裁制成薄板,而且进步到带有榫卯以及企口板,技术已经相当高超。




《周礼·春官》中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



”八音“中的木类乐器主要是柷(zhù)、敔(yǔ),后来还有如板、木鱼、梆子等。

柷,方形,以木棒击奏,用于宫廷雅乐,表示乐曲开始。相传是夏启所作。

敔,形如伏虎,以竹条刮奏,用于宫廷雅乐,表示乐曲的终结。


《尚书·洪范》:木曰曲直。

“木”由此更具有了一种哲学特性。

在中国传统的五行哲学中,以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黄帝内经》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木”林森

木+木=林

木+林=森

从一颗“木”到一片“林”,再到整片“森林”

你一定不知道“木”都经历了些什么!


木——本 末 朱 未


“林”是同体会意字。就像并立的两棵树,表示树木众多,本义就是“树林”。

《说文解字》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

后来“林”字又引申为表示人或事物的汇聚丛集。

林立:像林木密集的站立着。比喻众多。

“森”也是会意字。三棵树的形象堆叠在一起,真是树木丛生,森林茂密。因此,“森”的本义就是“树木众多”。

《说文解字》:木多貌。

由本义,又引申出“众多、繁多”之义。

唐·杜甫《蜀相》锦官城外柏森森。就是说成都城外柏树茂密成荫。

树木众多就往往有幽深严密或幽暗可怕之感,由此又引申出“阴森”、“森严”等义。


森林之歌


《森林之歌》是一部反映我国森林版图的大型纪录片,为中国寂静的原始森林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旋律,也是目前国内第一部自然类商业纪录片。


“木”之诗句

向上滑动,送你一片草木森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 · 杜甫《春望》


山有木兮木有枝

先秦 · 佚名《越人歌》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魏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唐 · 李白《蜀道难》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先秦 · 屈原《离骚》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宋 · 志南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唐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魏晋 ·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宋 · 欧阳修《田家》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唐 · 杜甫《咏春笋》


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

唐 · 贾岛《宿悬泉驿》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 · 王维《竹里馆》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 · 袁枚《所见》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魏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年少从我追游,

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宋 ·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唐 · 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唐 · 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森森万木势峥嵘,千尺孤标更上征 宋 · 姜特立《柳》






















仅仅从“木”字,也还没有完全把中国古人对于树木的敬仰、崇拜和利用、改造等复杂而又纯粹的感情和盘托出。

关于“木”的故事和传说,散落在各种典籍和风俗和民间口头传诵的形式中。“木”与水、土、山、川一样,不仅是先民们自然信仰中的一个重要形象,而且也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扇大门。


找一找上图中都是哪些汉字?


如果你对“木”字还有更深的兴趣,希望你能进一步阅读:

《文字小讲》

许进雄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汉字中的自然之美》

黄思贤 魏明扬 著,文汇出版社

《细说汉字》

左民安 著,九州出版社


了解宝葫芦汉字书房:

关于它,你知道多少?

宝葫芦汉字书房缘由

日日新|宝葫芦汉字书房1

月|宝葫芦汉字书房2

你不知道的月亮 | 宝葫芦汉字书房3

山 | 宝葫芦汉字书房4

 | 宝葫芦汉字书房5

山水情 | 宝葫芦汉字书房6

土 | 宝葫芦汉字书房7

川 | 宝葫芦汉字书房8

草 | 宝葫芦汉字书房9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