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袁家村古民居——全民参与,社会共享的发展思路

2020-10-05 20:02:22



袁家村古民居——全民参与,社会共享的发展思路

文/草根蚂蚁

陕西咸阳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人们称之为关中印象体验地。走进袁家村,依次看老牛拉磨到了原生态的关中农家生活画卷。恍惚有种时空倒错感,好像回到50年前一般。有药坊同顺堂、醪糟坊稻香村、豆腐坊卢氏豆腐、辣子坊天一阁、面坊五福堂、茶坊童济功、醋坊五味斋、布坊永泰和、油坊德瑞恒。踏着脚下仿古的青石板,身边闪过的房屋皆是颇具关中风味的明清式建筑。布坊里,满脸沧桑的老妈妈坐在不知年岁几何的织布机前细心地织着土布床单;剪纸坊中,在关中媳妇们手中盛开的山丹丹似乎还散发着甜甜的花香;面坊中,伴随着人们饶有兴味的卖力推动,沉重的石磨缓缓地挤出略显浅黄的面粉;油坊中,那巨大的老木制成的榨油器令人叹为观止;药坊中飘出的淡淡药香味若有若无地在鼻间萦绕;豆坊中,一块块纯手工豆腐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豆香。



号称“关中第一村”的袁家村主打关中民俗和美食文化。它虽只有62户,286人,却带动三千多人就业,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1970年隆冬,一位带领袁家村乡亲们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传奇人物适时出现了。他,叫郭裕录,袁家村新一任的党支部书记,历史性地挑起了袁家村领路人的重担。
  郭裕录,文化水平不高,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为人朴实,说话办事实在,是一个典型的实干家。乡亲们信任他,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回报大家。刚上任,面对一付烂摊子,他对乡亲们的承诺很简单,也很实在:第一,让乡亲们吃饱肚子;第二,让每家增添一床新被子。
  天上不会掉馅饼。要过上好日子,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为了扭转袁家村的落后面貌,郭裕录团结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大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产量;办起了养猪、养羊、烧窑制砖等副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经过一番苦干,袁家村初步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落后面貌,吃饭问题解决了,每家有了零用钱,增添了新棉被,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村民们心悦诚服地拥戴他。
  初战告捷,乡亲们尝到了勤劳致富的甜头,这更增强了郭裕录的信心。在后来,他大展宏图,搞二次创业,带领乡亲们开始目标更远大的征程。
  在村史展览馆里,一幅幅记载袁家村50年来变迁的原始照片,记录了袁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早先袁家村一贫如洗的村貌,也看到了郭裕录上任后带领大家战天斗地的场景,经过一番奋斗后,村民们告别昨天,逐步过上幸福生活的笑容。袁家村,一个让游客可以体验到最淳朴的关中民俗文化,可以看到最古老的传统作坊,足不出村可以品尝上百种关中美食的乡村,被称为“关中民俗体验地”。仅今年国庆期间,全村共接待游客70多万人次,最多一天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0多万元。


袁家村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是远近闻名的叫花子村,他们最开始搞旅游,就是要让农民致富。但跟全国搞旅游景点不一样,他们的主题是关中民俗,是把农民的生活做成旅游,所以参与者都是农民,因而袁家村旅游特别接地气。

如今在袁家村,游客可以吃到关中最地道的农家美食,看到关中最地道的民居,感受关中最地道的民俗文化。

关中美食当属游客最爱,在袁家村,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小吃街。这条街上如有100个商户,就要有100种小吃。锅盔,豆腐脑,炸麻花……村民各自认领,如遇几家同时报名便PK,留味道最好那一家。这样就避免了恶性竞争。



但美食品种不同,收入就会有差异。卖锅馍一年收入近百万,但蒸馍却只有几万,可街上必须有人卖蒸馍,村里就给补贴补到能挣十万。但对于贫富差距的问题,制度设计上才能解决问题。

酸奶现是袁家村的拳头产品,一天销量近10万瓶。当年做酸奶的农户原是养牛的,村里给他设计做酸奶项目时,他连酸奶都没见过。2007年开始做酸奶,根本卖不动,但通过不断学习,到2010年,酸奶作坊收入就比较可观,村里就把作坊改成了股份公司。而当时投资酸奶时,几乎无人问津,都不敢投。后来有群众为了照顾村干部情绪,象征性入了一两万,等到年底分红就分到了90%的利润。这时大家意识到股份制能挣钱,第二年扩股时,便争着入股。除了业主保留的20%股份,公司大部分股份都会分给群众。酸奶厂改成股份制公司后,当年入股一块钱,第一年和第二年都可以分到九毛多,如今大概可以分到一块五。现在,这个酸奶公司每年的纯利润已经近1000万。



小吃街卖麻花的是当地的明星,普通的麻花在这里成为了抢手货,国庆节期间,每天都是从早上八点多卖到晚上7点多吧,因为人多,每人限购只能拿20根,麻花一天卖四五千根,得用一辆大卡车才能装完。

“现在群众对股份制已经完全接受了。股份制实现了共同富裕、全民皆兵。”王兴志说道。

如今,村上大大小小的股份制公司有几十家,醋坊、豆腐、辣子、面坊等等很多小吃店都是股份制。

现在,有更多人加入进来,袁家村旅游业从关中民俗起步,现在在继续发展民俗旅游同时,已开始逐步向乡村度假转型。乡村度假外延很大,不仅做旅游,还会涉及农业、农副产品等,最终形成一个可持续的产业链。

袁家村全民参与,社会共享的发展思路,紧咬关中小吃并致力于发扬关中民俗的经验和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古村都面临着空心化、衰败化的大背景下,都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走出去,请进来,成功后的袁家村在全国闻名遐迩,他们成为体系的管理模式引起轰动。全国各地有很多古民居前来邀请他们“加入”,其中在西安的袁家村就很出名。



  如今,袁家村“进城了”,在西安的一个大商场里,竹帘、蓑衣、大海碗,各种关中农具摆放在各家店面间,锅贴、凉粉、刷锅油饼、醪糟、羊肉膻豆腐等特色餐饮应接不暇,基本复制了袁家村小吃街原貌。这里既有专门慕名前来的“逛吃族”,也有游客不时驻足观看。 与这家小排档相邻的,是十几家颇具关中民俗特色的餐饮店,店主人均来自地处关中平原的陕西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如今村里30多人走出来,把农家乐“搬”到了省城西安,在一家商场里“安了家”。

  在关中,袁家村可谓声名远播。全村虽然人口少,自然和人文条件不佳,但他们以独具特色的关中“农家乐”打开了局面,每年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到访。

 26岁的小伙子周文鹏是土生土长的袁家村人,他和父母在这里经营一家包子铺。他说,“这几年村里农家乐非常火,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创业,今年8月初,村里组织30多人来这里扩大经营,城里人不用走远,就能体验到地道的农家饭菜。”

  油糕店的老板由衷地夸奖起老板娘:“我爱人一分钟可以包16个油糕,是出了名的好手艺”他的妻子,今年51岁的孙秀莲热情中透露出关中妇女的干练劲儿。“这里的食材全部由村里统一供应,面粉、菜籽油,包括油糕里的花生,乡亲店的油泼辣子、醋、土鸡蛋、猪肉等,每天配送,保证原汁原味的关中味道。”孙秀莲说。

  不少商户介绍说,在城里“落户”,主要由村里统一出资,村民技术入股,这样既调动了大批拥有烹饪技能却缺少资金的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又分散了创业风险,大伙的积极性非常高。

  与此同时,袁家村也吸引着外边的目光,最具代表性的是袁家村“西安回民一条街”,全部是回民,风味独特的回民食品让人目不暇接,生意火爆。从“全省新农村示范村”到“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单位”,从“陕西省一村一品农家乐明星村”到“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袁家村不断捧回一个个实至名归的奖项。但是,他们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加快发展步伐,把区域间的合作发展到国际间合作。



来自西安的靳钟,最近正在袁家村紧张地为自己即将开业的马上假日俱乐部做最后准备。袁家村原有的旧厂房被改造成马厩,原来的废旧锅炉房变身为欧式田园风的俱乐部大堂……虽然还没有正式开业,但这里却已经招待了不少国内外朋友。靳钟说,之所以选择袁家村作为发展地,是因为这里的传统民俗文化加上淳朴热情的村民,这里独特的氛围深深地吸引着他。
靳钟的项目若是袁家村开展区域间合作的一次有益尝试,那么阿兰德会所便是袁家村吸引外资投入,进行国际间合作的项目。有一位希腊客商,他很喜欢中国文化,也去过很多地方,但最终选择在袁家村发展,就是被这里独特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如今的袁家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关注。目前,袁家村正在兴建一条文化街,是以酒吧和各种文化创意以及潮流小店为主,已经有不少客商前来洽谈。近日,加拿大一家企业已决定在袁家村投资开办生态农场和有机农产品超市,与袁家村合作发展现代农业,袁家村已经不是关中的一个古民居,他正向国际化的“超级村落”迈进。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