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新刊】山工机械60年岁月和它的全球化价值(上篇)

2020-08-25 04:10:04

装备制造
带你一起发现重大技术装备之美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上篇:茅草房里走出的创业企业


从1958年开始创业,到1976年将主导产品锁定在装载机上,再到2008年结缘卡特彼勒,2013年产品线扩展至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推土机,这一路走来, 山工机械从一个手工作坊发展成为销售网络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品牌。


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一片荒地、八间草房、五个敞棚、二十二个工人,锄头、铁锨和镰刀……很难将这些关键词与如今的卡特彼勒旗下品牌山工机械联系在一起,可这些,正是60年前山工机械创业者们白手起家的全部家当。


电动葫芦到第一台装载机

  

在山工机械的历史资料中,有一张摄于1973年10月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天车上悬挂着一个形似葫芦的小型起重设备“TV2型电动葫芦”。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设备,开启了山工机械以“民机养农机”的历史。


在此之前,山工机械的产品谱系以脱粒机、扒皮机、米碾机和拖拉机等农用设备为主。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电动葫芦、水泥面切缝机等产品的引入,山工机械走上了探索发展的新路。


上世纪70年代初,该公司的几名骨干来到千里之外的北京,为首都机场建设项目交付水泥面切缝机。在现场,大家无意中见到了一台轮式装载机。在那个中国工程机械刚刚起步的年代, 像装载机这样的先进设备极其罕见,因此,这个“力大无穷”的钢铁大家伙瞬间成了大家心心念念的“宝贝”。


回到工厂后,领导们即刻安排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和用户走访,最终得出结论:在全国基建的背景下, 轮式装载机的市场缺口大、需求急迫。于是,以小型农机具制造和修理起家的山工机械,决定研制市场急需的轮式装载机。


然而计划经济时期,只有少数几家国有企业可以“按计划”生产工程机械装备,当时的山工机械并不在其列。若想自主生产轮式装载机,“如何得到设计图纸”是摆在创业者们面前的头号难题。


四处打听,几经周折,老厂长最终花了100多元从市场上淘回了一套轮式装载机的设计图纸。拿到图纸,装载机的试制工作便马不停蹄地开展起来, 包含变速箱、液压缸在内的大部分零部件都由工厂自主生产和组装完成。


没有生产经验,就一毫米一毫米的“抠图纸”;钢材供给不足,就跑遍机械局和其他小工厂去协调资源;新品试制人员不足,厂领导就既盯生产又抓管理。


就这样,一支非专业团队凭借着一套图纸和一腔热忱,苦战八个月,终于在1977年5月试制出第一台JZ425型轮式装载机,自此,山工机械走上了一条以装载机为主的技术研发之路。

 


从名不见经传到一炮打响

 

1978年,一张张订单敲开了山工机械的大门。初出茅庐的JZ425装载机被冶金部选中,首批调拨9台发往全国重点冶金部门配套使用。


1979年,结合市场反馈,工厂对JZ425装载机进行了自主改型,市场反响良好。此后的几年中,山工机械积极参加行业内各种活动,成为装载机行业成员厂,迎来全国和省内装载机行业组的全面“检阅”,并获得了“一等品”评价。


“当时来自天工所、国内顶尖的装载机技术专家王受沆老先生,对山工机械装载机产品的研发做出了莫大的贡献,更为以后的产品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到与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的渊源,郭金海对能够成为王受沆老先生的弟子一直心存感激。


今年是1993年进厂的山工机械研发高级技术专家郭金海加入公司的第26个年头了。


山工机械1980年与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共同研制了第一台装置废料抓的装载机;1984年与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了首台ZL25A型号装载机,该产品工作装置采用单板动臂、单摇臂、横制式举升缸,铲斗具有自动放平性能,属国内首例。


1983年对山工机械意义重大。这一年山工机械生产的装载机在广西柳州参加了全国同行业500小时可靠性大比武。当时参赛的企业,有国内工程机械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品牌。


然而,在四个月的比赛中, 山工机械的装载机以超强的耐力、优越的品质经受住了考验,在出勤率、可靠性、噪声和密封性等单项比赛中均斩获同行业冠军。


公布比赛结果后,来自柳工、厦工、成工和宜春几大国有工厂的代表们在惊讶之余,纷纷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山工机械表示赞许。


也正是通过这场“硬仗”,山工机械的产品和品牌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一炮打响。


1985年,历经近30年的艰苦创业、初显实力的山工机械被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蓝图有了,“开荒”成了摆在山工机械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老领导们带着厂内骨干四处走访,动员大会开了一次又一次,最终决定建设新厂房,并将新厂址定在青州云门山下的大步顶。搬迁工程开始后,近千辆小车的施工队伍陆续进入工地,爆破、开挖、搬运、整平, 昼夜不停。


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两万余立方米的土石方搬运整平任务;仅用半年时间就让5600平方米的双跨总装车间拔地而起。1986年,山工机械正式搬迁到大步顶。1990年,总面积1.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此后十余年间,山工机械发展的步伐矫健。先后两次投资1.15亿元和1.2亿元,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进和生产线铺设。工厂总产能从1990年的不足500台提升至1995年的1000台,又跨越至2002年的5000台,生产规模实现了质的飞跃。



连点成线形成产品系列

 

1993~1999年,当时的产品系列还比较少,整个行业的技术和质量水平也较低,因质量问题发生的返工、返修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也就是那个时候,还在质检处做技术员的郭金海在师傅贺宁志的带领下,几乎把每一个液压件都拆过一遍。


他不但要拆件,还要在试验台上进行测试,并对着图册、说明书、教科书一点一点地研究,再重新组装,与此同时,还参与编制了几乎所有的装载机零部件的检验卡片,以及整机的试验和检验流程……这个过程虽然漫长而又辛苦,但也为该企业后来的产品研发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1998年,由山工自主开发的F系列机型列入了山东省经贸委技术创新第一批项目。ZL50F装载机主要覆盖件采用流线型设计,驾驶室使用大圆弧玻璃、全密封结构;完成产品升级换代后,山工机械还相继推出了ZL30F、ZL40F、ZL50F、ZL60F等F型系列产品。


对于这个系列,郭金海特别强调说,“1998年F系列参加了北京的工程机械展,当时在整个行业都引起了轰动,因为它们流线型的外观设计,宽视野驾驶室、先进的液压系统、优良的整机性能,改变了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粗大笨重,直线呆笨’的形象,让国内的装载机行业变得靓丽多姿,F系列也成为行业上很多厂家模仿的对象。”


1999年,郭金海进入研究所,工作中的学以致用,也使得郭金海逐渐成长为山工机械研发的核心成员—在他的带领下,该企业先后完成了F系列的持续改进、E系列、G系列装装载机、两头忙等整机和零部件的开发。


随后,山工机械还针对国内高端用户和国外用户开发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新型多功能工程机械。


2002年9月,市场调研后,该公司决定引进市场前景较好的压路机产品,作为新的效益增长点。2002年10月,山工机械先后购进4台德国压路机部件,进行了厂内组装并销售,为此后生产压路机作了有益的探索和技术储备。


技术研发上的努力使山工机械成为原国家经贸委定点生产轮式装载机的重点骨干企业,其主要产品线覆盖装载机及针对不同工况的装煤王、岩石王、高卸王等个性化产品。


山工机械装载机历经D、E、F、G、H等多个系列,其中G、H系列装载机通过人性化、安全、绿色环保的设计,运用先进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往期精彩回顾




【军品】南海阅兵,看国防重器


苗圩:中国制造2025政策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视频】打开AK47,带你发现制造之美


中美贸易大战,将如何影响装备制造?



霍金一年前北京演讲:人类文明可能终结于人工智能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