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17世纪,景德镇的百年市场艺术经济奇迹!

2020-05-16 00:45:48

点击上方“收藏重点”蓝字,直接免费关注。 精彩内容,每天13:30如期与您分享!










明清官窑瓷器,一直是中国古董收藏与拍卖市场的主流核心板块。进入2010年以后,国内市场发展和需求的迅速膨胀,造成拍卖会上优质拍品货源日益短缺的现象,同时,受总体经济环境影响,藏家惜售,拍卖行普遍征集困难。不少规模较大、资源丰富的拍卖公司甚至打出了“全球征集”口号,以争夺海外的拍品资源,而市场也开始细化分化,专项收藏与过去所谓的“冷门”门类不断被挖掘,从而形成新热点。


2015年3月15日,纽约亚洲艺术周正式开幕。当人们的目光都紧盯安思远专场时,3月16日举槌的重要美国私人收藏“奔放奇逸:茱丽雅及约翰·柯蒂斯珍藏的17世纪中国瓷器”专场却给当年的艺术市场带来了名副其实的“开门红”——95件来自17世纪景德镇匠人之手的瓷器,总成交额超过386万美元。本场中多件瓷器珍品,均以超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其中,一件清顺治天蓝釉暗刻花卉纹盖罐成交价25.7万美元,溢价数倍。


清顺治(约1650年) 天蓝釉暗刻花卉纹盖罐


欢迎关注公众号:藏家天下


同年11月11日,由资深业內人士发起的中国古陶瓷收藏协会《佳趣雅集》在北京成立。作为以收藏明清瓷器为主的国内顶尖团体,其强大的会员实力与运作理念深得同行赞赏。2015年11月,《佳趣雅集》与嘉德拍卖推出了首届“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集中展示了一批高品质的会员珍藏品,开启北京专项收藏团体以学术研究推广为中心的定期展览新风。


《佳趣雅集》举办展览的宗旨,是从学术的层面去重新挖掘明清瓷器的艺术价值。17世纪中国瓷器正是如此。


处于明清瓷器“转变期”的这100年时间里,明代景德镇御器厂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业已停产,退出了官窑垄断生产的舞台,而清代官窑瓷器生产则晚至康熙十九年(1680)才正式恢复。这是官退民进的百年,这个历史机缘给了景德镇民窑瓷业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商贸上的繁荣、文化上的多元、艺术上的自由以及思想上的激荡,赋予了景德镇民窑瓷器多变、自由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题材丰富、画意精湛、艺术性强成为该时期景德镇民窑瓷器的整体特点,在王朝更迭的历史大背景下,在社会民生遭逢剧变的小背景下,17世纪景德镇瓷器也充分反映出这个大时代的鲜明特点,被称为“转变期瓷器”,意义正在于此。


明崇祯 青花《钟馗献瑞》图筒瓶


清康熙 青花人物图葫芦瓶


明末清初 青花《剡子鹿乳奉亲》图筒瓶


明末清初青花《剡子鹿乳奉亲》图筒瓶纹饰展开图


清顺治 五彩《三仙庆寿》图筒瓶


清康熙 五彩描金《秋山访友》图棒槌瓶


清康熙 五彩描金《秋山访友》图棒槌瓶纹饰展开图


清康熙 青花《十八罗汉渡海》图棒槌瓶


清康熙 青花《十八罗汉渡海》图棒槌瓶纹饰展开图


相较于成熟的明清官窑瓷器,两朝之间的转变期瓷器的研究起步较晚。在西方,关于17世纪中国瓷器的系统研究也只是最近30年内开始的。1981年,香港东方陶瓷协会举办了专题大展《17世纪转变期瓷器及其先驱》,此后美国和欧洲又陆续举办过几场17世纪瓷器展,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这段时期瓷器的学者。


英国藏家迈克尔·巴特勒是17世纪瓷器历史研究的最早倡导者和研究者之一。2005年12月,巴特勒携带着他珍藏的66件景德镇17世纪瓷器精品来到中国,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名为“上海博物馆与英国巴特勒家族所藏17世纪景德镇瓷器特展”。这是国内首次关于转变期瓷器的专项展出。


欢迎关注公众号:盛世藏典


 “上海博物馆与英国巴特勒家族所藏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展览图录


展览过后,国内市场蠢蠢欲动,17世纪瓷器全面涨价。1998年,一件品相完好的45厘米高的崇祯青花花觚叫价不过3至4万元,5年之后的2003年便能够以40万元左右的价格成交。至2008年,市场上明崇祯青花筒瓶的成交价格有些已经超过了百万元人民币,开始赶超明清官窑。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由于特殊历史原因,17世纪瓷器无论官用、民用几乎都没有写款。业内过去的通识,无款瓷器均为民窑。因此,大部分藏家、古董商对这类瓷器并不太认可,它的市场价格也一直很便宜。另一方面,17世纪也是景德镇瓷器外销的高峰期,实物多被欧美公私收藏,国内对它的面貌认识并不清晰。直到最近几年,上海博物馆的展览以及2011年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正观堂协办的“延薰秀色——康熙瓷器与宫廷艺术珍品特展”等陆续举办,市场开始对17世纪的瓷器有了全新的认识,而这种新的认识也直接反映在了拍卖价格上。由此可见,高水准学术展览对艺术品市场价值所能产生的助推力。 


2017年秋,《佳趣雅集》携手全新的嘉德艺术中心,隆重推出了第二届会员珍藏品大展 “雄奇映丽——17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本次特展的主题是“青花与五彩”,此二者皆是17世纪景德镇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展览汇聚118件来自佳趣雅集会员的珍藏品,展出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为历来罕见。在这批精心挑选的展品中,山水、人物、故事、动物、植物、长篇诗句等装饰题材都有不少佳作,丰富的艺术多样性令人目不暇接。


展览甄选出的一些故事性、主题性较强的展品,就像故事会一般,丰富多彩地呈现出17世纪转变期社会生活的状况。依循《佳趣雅集》的主旨,这次特展也非常重视展题的学术价值探讨,特别邀请到数位专家学者,撰写了超过14万字的学术文章。


“雄奇映丽——17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图录


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佳趣雅集》发起人之一、学术顾问梁晓新说:“关于17世纪瓷器,在过去大家都认为是无款的民窑,一般都不重视。那些具有生动而丰富的人物故事情节的作品,基本上起个名字就是青花人物碗、五彩人物瓶,没人仔细会看这些故事的细节、描绘的手法,乃至准确的断代,所以在含糊的概念里都不知道这些瓷器到底好在哪里。这次《佳趣雅集》的特展,就是集中展示和研究考证这批瓷器真实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从专业的审美角度与学术考证去发现了这些瓷器的背后有这么多可以说道的地方,整个17世纪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意义、价值就可以通过这些考证得以定位,他们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就完全凸显出来了。有了这样的一个坚实、清晰的学术考证背景,这些瓷器的市场价格也肯定就上去了。”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佳趣雅集》发起人之一、学术顾问梁晓新


梁晓新认为,一场展览如果仅仅只是把最贵的东西摆上来,这没什么意思。价钱谁都看得懂,但瓷器上的“故事”背后所反映的历史与人文价值,却不是人人都懂。一件瓷器的价值与鉴定标准,胎、彩、釉、型、款这些硬性指标固然非常重要,但并没有太大空间,而软性的审美、人文趣味与艺术性则应该最有弹性和操作空间。17世纪瓷器恰恰就有这个潜质和优势,等待我们去挖掘。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本刊客服微信:ZWW728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快速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