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话说冰糖葫芦 酸甜可口营养高 | 微课堂

2021-11-03 04:45:32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外国人有疑问:“它不是用葫芦做的?怎么叫冰糖葫芦不叫冰糖山楂呢?”冰糖葫芦确实不是葫芦做的,它是用山楂做的。把山楂用竹签串成串后,形状很像葫芦。所以叫冰糖葫芦。山楂又称山里红和红果。吃起来又酸又甜,很爽口的。在天津它叫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糖球。


在公元前二世纪的书《尔雅》中就有中国栽培山楂的记录。在东晋时,它是做药材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有煮山楂的茎和叶子,擦洗皮肤治疗皮肤病的药方。唐代《新修本草》,记载用山楂果实治疗水痢疾和皮肤的瘙痒。



历史上,在宋朝就有了糖葫芦的古式做法的记载。南宋光宗皇帝叫赵惇。赵皇帝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他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大胆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山楂(即红果)一起煎煮,每顿饭前吃五至十颗,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这办法吃山楂后,果然病好了。皇帝自然大喜。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山楂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山楂的药用功效很多:


01

它能够消食积、凡是吃多了,撑着,伤食后引起的腹满饱胀,尤其是吃了肉类食积不化,上腹疼痛,吃点山楂就都可以化解了。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肉不容易烂,加入山楂数颗,很容易就烂了。”煮鸡肉是这样,人吃了山楂,肚子里不消化的肉食也就消化了。这是丰富的想象力变成了实施有效的结果。我们的古人聪明啊。


02


山楂对妇女产后淤血腹痛的有治疗效果。



03

山楂还能驱绦虫、止痢疾。适宜绦虫病患者、肠道感染者食用。山楂是妇女和小孩最喜欢的良药,酸不唧带点甜味很好的小零食。



在清朝的《燕京岁时记》里记载:冰糖葫芦在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


民国时有一种糖葫芦,是挑着担子或挎着木提盒、竹篮走街串巷吆喝卖的。100年前的老北京,街道是黄土地,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街泥。为防风沙,那挎篮提盒的小贩,常用白色干净布盖着糖葫芦以防止尘土。这类的糖葫芦,价钱适中,很受大众欢迎。


在欧洲、美洲等地,那里的人也采集山楂食用。希伯来人很早就拿它入药。中世纪欧洲国家称山楂树为“心之树”。因为山楂果实是心脏形状又是红色和心脏充盈着血液类似,他们认为山楂对心脏一定有好处。外国人的认识和中医药性理论不谋而合了。


再说说冰糖葫芦制作步骤:



1

串果:挑选新鲜饱满、大小均匀的山楂把它洗干净。把山楂拦腰切开,用小刀挖去果核,加入豆沙做的馅料。然后将两瓣合上,用竹签串起来。


2

熬糖:糖与水按照2:1的比例倒进锅中,用猛火熬。20分钟左右之后水已经很少了,糖已经冒出了细小密集的泡沫,就像金黄色啤酒。可以用筷子蘸一下糖浆,如果能微微拉出丝来,那就表示已经好了。(若时间过长,颜色就会变成棕色,如果能明显地拉出丝就表示糖已经是焦了,糊了。)


3

蘸糖:将锅子倾斜,让山楂串贴着熬好的热糖稀泡沫轻轻转动。慢慢裹上薄薄而均匀的一层糖稀。山楂蘸糖环节看似简单,但很需要技巧。如果糖裹得太厚,吃下去一口咬不着果儿,那就失败了。蘸糖是最关键的环节。


4

冷却:将蘸好糖稀的山楂串放到光滑的木板上,木板是用冷水刷干净的。冷却二三分钟就可以了。这个步骤可以帮助糖葫芦冷却定型。


糖葫芦是红果用竹签串成一串蘸糖吃的。如果红果用线绳串成一串套在脖子上就不一定是好事了。清朝,冬至这天要判处死刑犯和缓期执行的死刑犯。死刑犯在菜市口刑场斩首。当庭审结束,押送犯人的囚车过来时,你或许能看到脖子上挂着一串红果的犯人。这串红果就像鲁智深戴的佛珠一样挂在脖子上。他们是怎么回事儿?他们这叫“朝审挂红”。就是当日庭审判决死刑的犯人,当年不执行死刑,缓期一年后再执行死刑。犯人家属给犯人脖子挂上一串红果来庆贺,这犯人又可以多活一年了。


卖红果的小贩虽然也是将红果串套在脖子上,但是绝不会挂在胸口正中,他们会避讳“朝审挂红”的忌讳。红果虽小,在老北京人的生活里变化多多,不仅是食品也是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冬天人们户外活动少,吃的鸡鸭鱼肉不好消化,晚上饭前吃串冰糖葫芦吧。

想了解更多,每天20:00 - 21:00收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FM106.6文艺之声

《文化聊吧》




供稿:文化聊吧

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编辑:郝伊人  曹然  赵倧博

合作联系:haoyiren@cnr.cn



每 天 带 给 你
新 鲜 的 独 家 专 访
热 辣 的 文 艺 资 讯

无 厘 头 的 热 点 趣 闻

微信:wenyi1066

微博:文艺之声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