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玩大了,他把葫芦种出了马云、普京脸,还做成了手机壳

2021-08-10 18:28:38


点击关注“关注天津

       说起葫芦,我们绝对不会陌生。


       作为我国特有的植物,千百年来,它一直被视为祥瑞之物,因为其谐音“福禄”。而且葫芦的用途极为广泛,深受人们喜爱。

       或用来炒菜煮汤,或做成葫芦瓢舀水,做成葫芦瓶盛酒,还能做成手捻葫芦拿在手中把玩,甚至摇身一变成了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葫芦丝。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葫芦还能做成精美的匏器。


        下面这张图,你能看得出来是葫芦做的吗?

       匏器又称葫芦器,是一种将天然美与人工匠意合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品,它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清康熙年间的匏器工艺品种齐全,式样新奇,纹饰丰富。至乾隆年间,这种“朴雅”之器更深得乾隆皇帝的钟爱,认为它“可胜金玉”。从最早的宫廷盛器逐渐发展为宫廷贵族装饰把玩的用品,出现了笔筒、花插、杯、碗、甚至还有专门的蛐蛐罐匏器。

       除了供御前赏玩外,匏器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用以赏赐王公贵宦以及馈赠外国嘉宾使臣,做工之精美,惊艳全世界。

       古人对匏器的研究和开发就已达到这种地步,现代人是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答案是肯定的。


       在天津,有一位老人家竟可以将匏器做成“马云”“普京”,甚至还能做成小巧精致的手机壳!


       黄全华,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范制葫芦技艺传承人。他对葫芦的喜爱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已经60岁的他在天津市郊包了70亩土地种植葫芦,九年间共投入1800万元。


       经过多年试验,对于匏器的制作,黄全华已完成了从古代的花鸟鱼虫到现代更具难度的人物肖像的巨大跨越。下图中普京、马云的肖像匏器棱角分明,栩栩如生,令人啧啧称奇!

       然而他依旧不满意,他希望这种高档的工艺、独特的文化不要像古代一样仅停留在上层社会,仅摆放在桌案上。如何才能让匏器真正深入民间,变成精致而又实用的东西?他一直在思考。


       在女儿的建议下,黄全华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葫芦做成手机壳。

       做匏艺手机壳和做肖像匏器一样,绝非易事。从一开始的葫芦苗移栽,到开花结果时套模、成熟后开模,再到晾晒、切割、机器打磨钻孔、抛光,直至最后压制成型,共九道工序,需要花费整整一年时间。


        套模一般选在芒种时节,这时候葫芦藤已开始长出小葫芦,黄全华为它们套上制作好的模具,等待其继续茁壮生长。

       白露一到,便是收获的季节。黄全华将这些被石膏模具包裹的葫芦小心翼翼地撬开。

       开模后的葫芦统一进行晾晒,晒干后进行切割,并用砂纸进行初步磨薄。

       由于买不到合适的手机壳压力机,黄全华只能自己设计制作。58个零件,重达230公斤,历时5个月,他终于研制出来一台压力机并组装成功。

       精益求精的黄全华还对模具进行了抛光,他希望自己的手机壳毫无瑕疵,能够永久存放。

       最后一步是压制,让千斤顶通过模具在葫芦皮上留下印记。这一道工序很容易导致葫芦壳破裂,毕竟葫芦皮被晒得又硬又脆。

       经历无数次失败后,黄全华找到了解决办法——压制前先用蒸汽将葫芦皮变软。

       果然,这样做出来的手机壳令人惊喜。葫芦皮上的神话人物立体感十足,传统又不失现代气息,每一件手机壳都是一件精美的匏器艺术品。

       从田间到车间,从失败到成功,反反复复,辛苦操劳,年年如此。但是黄全华从未想过放弃,而是更加专注。这一切都是他对匏器乃至对匏器文化爱的见证,老爷子说:“短短一生,做不了几件事,讲究,做一件,专一件,成一件。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广告合作

TEL:24465019

MAIL:tjyswhcm@163.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