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乡愁 | 远方的凉皮(文: 王波会)

2022-06-19 20:09:06

  

 那年我高考落榜,不想继续补习,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选择去了南方 。几经周折,来到深圳松岗一家工艺厂。工厂生产工艺礼品,销往海外。老板晚上时不时来宿舍,了解大家工作和生活情况。所以工厂的员工在工作上特别卖力,人员也比较稳定。
       不知不觉来了两个月了,之前入厂培训时说深圳比较乱,社会治安不好,叫我们尽量少出厂门,要出门也要三五成群,彼此有个照应。我们看见有些员工下班出去玩耍回来,带回各种饰品和衣服,更吸引人的是买回来各种小吃。大家经不起诱惑,商量着结伴出去逛下外面的夜市。
       那天我发了三百多块钱的薪水,下了班约上伙伴们,浩浩荡荡向厂外夜市出发了。夜市离我们厂不远,步行15分钟就到了。远远望去,一街两行灯火通明。三轮车,蹦蹦车,上面有锅碗瓢盆,桌凳筷椅,油盐酱醋。架起煤气灶,烧好油,丟个面饼子。油炸的饼子兹兹冒泡,另一边河南面摊上,摆张小桌子,旁边放三五个小凳子。老板吆喝着招揽生意,人围满了,我们争不上,只有继续前行,大路两边摆满各种琳琅满目的小饰品:鞋,袜,刮胡刀,收音机,傻瓜照相机。忽然被前面四个大字吸引,上面写着陕西凉皮。旁边录音机也放着陕西民谣: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木头、木头......我们一行喜出望外,好象找到家了!把人家摊子围了一大圈。凳子不够坐,女生坐凳子,男生站起来。‘’老板来碗凉皮。老板一看来了这么多人,脸上乐开了花。没几分钟凉皮调好了。可惜的是没有面筋。吃了一口感觉完全不是凉皮,不知用啥做的,直到吃完也没有吃出凉皮的味道。就外形像家乡凉皮。 没盐没醋的,交谈中得知凉皮摊老板是河南人,凉皮是专人送的。难怪没能吃上家乡的味道。又到附近吃了饺子,也没滋没味。只好作罢回厂。外面并没有所说的那么乱,街上不时有巡逻的保安,使我们也有了安全感。以后下班忍不住又去光顾凉皮摊。多么想吃到家乡的凉皮呀!

 记得小时候,每逢星期六放学回家,母亲就 高兴的说:我娃回来了,明天不念书想吃啥?” “我想吃面皮,我回答。于是第二天母亲边早早张罗着,带我到对门家里抬水,水搅上来,用一根长木棍把铁桶穿起来,铁桶离母亲约50公分很近,离我有两米多。我那时总感到抬水很轻,确不知母亲要承受百分之九十的重量,水缸打满水再借来专用甑笆,(俗称锣锣)先盛一洋瓷碗面粉,打来半盆凉水,撒上面粉,用手来回在盆里连搅带捏洗出面筋,约10分钟面粉水汁就洗好了,捞出面筋,弄来前一天准备好的苜蓿,荠菜洗干净,放另外盆中。到隔壁二妈家要点豆芽 或芹菜 ,今天二妈家打搅团 ,拿点我家的青菜或白菜送人家。父亲这时候拿个小板凳坐院里树下,旁边放个收音机,剥几个蒜瓣捏点盐,边听秦腔边用小擀杖捣蒜。蒜捣好了放些辣椒面,母亲用铁勺熟好油吱啦一声泼好蒜辣子,黄灿灿,红艳艳,白花花的很是好看,美味四溢,笼罩着整个灶房。香味老远就飘香扑鼻而来。我烧开了水,母亲勺一瓢面汁放锣锣上转一圈,面汁铺满锣锣均匀后放锅里蒸。约五分钟就熟了,提起来放水缸上面降温,待凉了再拿到案板上放起来。如此反复。

每次第一个凉皮熟了,我就找借口说肚子饿不烧锅了,母亲便给锅膛加满玉米芯芯或破好的小木条,使火继续自燃。我便等不急央求母亲切好先吃。 弟弟没等母亲放调 料汁,用手抓几条先吃了。 妹妹这时候也争着要,母亲一边切一边说:瓜娃,甭抢,等面筋和菜都熟了才好吃,先给你们尝一个。我们家本来蒸十几个就够吃了。结果要蒸二十几个,因为星期天来我家蹭吃的人多。面汁用完了就蒸面筋,最后把洗好的菜放锅煮熟,用笊篱捞起放凉,用手捏去水分放盆里,浇上调料汁才完成所有工序。这时候母亲解下围裙收工。把做好的凉皮叫弟弟给二妈家端一碗,菜放碗最上面,浇上调料汁香喷喷的美味。三娘家今儿个吃麻食,给我家送来一碗。母亲回赠一碗凉皮。四婶家吃片片面,他娃要吃我家凉皮。小家伙自带碎洋瓷碗, 根本没拿自己当外人,吃了一碗还带走一碗。自己上案挖辣子,夹菜,倒醋。四婶不好意思地忙去阻拦。母亲乐呵呵地笑道:甭挡娃,叫娃想吃啥弄啥。小家伙走时还对我们伸舌头做了一个大鬼脸。我妹妹生气的对他翻白眼:连吃带拿的,脸皮厚的很,快走,快走。五姨六姑七婆弟妹分工,各家送一碗。回来也不空手:五姨给了两个花卷馍,六姑给了三个红薯,七婆给了四个黄瓜。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邻里乡亲,互相关照,尊老爱幼,其乐融融。最后我们一家围在饭桌边吃凉皮了。父亲则端一碗到外面串门子,大人们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说到兴致处时而低沉惋惜,时而爽朗大笑。一般都说些:张三叔家猪卖了多少钱,王四爹种庄稼有一套本领,李五伯家娃考上大学,赵六爷家娃当兵偷跑回来了之类的。等到家里喊着要洗锅碗了才散伙。还剩点凉皮我们晚上就稀饭。那时候上学从星期一就数星星盼月亮,盼望着过星期天,星期天可以睡懒觉,可以和伙伴们到处疯,可以自己做手枪打仗,可以到麦地里偷豆角吃,可以拿大蒜头换杏,可以上树折洋槐花回来拌麦饭菜,最主要的是吃的好,作业少。晚上父亲打开我家14寸如意黑白电视机,嘭嘭嘭扭到四频道看他的《梁秋燕》,我们便跑到别人家看我们的《星星知我心》。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啥时候睡在我家炕里了。

后来我被调到武汉工厂上班。趁着休息的时间,到武汉到处看看。那天一大早我们就坐车,从汉阳逛到了武昌,又从武昌逛到汉口。看长江滚滚东来,又滚滚西去。看鹦鹉洲芳草萋萋,垂柳依依。看黄鹤楼雄伟壮观,冲上云霄。看大禹治水神话园,心驰神往。看江城儿女万里长江横渡。听撒网的姑娘对歌,歌声飘荡,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逛了一天,日落西山,黄昏时分江面响起悠扬的音乐《春江花月夜》,凉皮没碰到,江城入夜了。
        第二天虽然累了,但还是起的早,因为要去闻名天下的景区,东湖游玩。我说:‘’今天碰见凉皮,见一家吃一家我请大家,绝不食言!
        先坐地铁,再转乘公交,一路上观看外面的风景,汽车穿过江城的大街小巷,终于出城了。眼前呈现大小的鱼塘,远处,隐约浮现连绵的青山湖泊,过往的船只风驰电掣,荡起层层涟漪。汽车慢了下来,到风光村了。眼前一条宽阔的马路,路两边热闹非凡,,忽然看到玻璃橱窗,帖着‘’陕西凉皮‘’字样。凉皮切好了,细细的,摆放的整整齐齐,放在玻璃橱窗里面,很是好看,旁边站着一个阿姨。心里那个激动,好像中奖了一样。一人一碗装的满满的。虽说味道不正宗,但是能吃到已经很开心很满足了。吃完后,每人再要了一碗,我特别给我那份加了醋,并多放了辣椒,一路上走着,吃着,玩着,追着,闹着,欣赏着湖光景色,秀丽山川,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好不热闹。陕西美味凉皮先尝后买‘’忽然听到一阵熟悉的家乡口音。循音来到一个卖凉皮的小摊前。和前面一样,贴着正宗陕西凉皮多了两字,一人一份吃了再说,味道还是和家乡差的远。

攀谈中得知摊主在西安呆过,跟别人学的陕西话和凉皮制作厨艺。吃了三碗了,都吃饱了,继续随着人流往东湖磨山走。前方就到梅园了,诗人李清照咏梅的地方,梅园对面就是磨山,我们最终目的地了。刚拐过弯,我发呆了走不动了,腿也不听使唤了!因为我同时看见两 家卖凉皮的。左边一家写着祖传陕西凉皮字样。右边一家写着‘’家传陕西凉皮字样。我在路上已经吃了三碗了!吃饱了,再加上喝水,已经吃不下了。大家朝我挤眉弄眼,七嘴八舌,窃窃私语,指手画脚。我心知肚明,只是不想吃一肚子假冒凉皮,再去爬山。再说家乡凉皮味道好:长宁镇的凉皮以酸闻名,贞元的凉皮味道清淡,马嵬镇的凉皮面筋好看,普集镇的凉皮精巧玲珑,小村镇的凉皮我最喜欢,色香味美,纯正辣椒,辣的眼泪汪汪还说好。凉皮加米皮 ,一软一硬绝配, 皮子细亮光滑,很柔软,很筋道,有韧性,用筷子挑一根,哧溜爽口,味道正宗。春天菜多,少吃皮子多吃菜。夏天醋酸辣椒多,带个蒸馍肚不饿。秋天豆芽皮中裹,豆面糊糊旁边搁。冬天有雪皮加热,凉皮冬吃肉夹馍。可眼下实在吃不动了,只好打包提上去爬山......

        拾阶而上,山青水碧,鸟语花香,小溪潺潺,九转回肠,苔痕阶绿,草色青青。阳光穿过竹林照射在云雾笼罩的山间,如梦如幻,犹如来到仙境。羊群满山坡,牧羊姑娘唱山歌,水牛湖中找田螺,山涧瀑布轻舟过。薄云浮腾迎彩霞,对岸歌声排竹筏。白云深处有人家,茶浓酒香话桑麻。登上高峰遥望故乡,武功——武汉,梦莹魂牵,我的思绪似乎插上了翅膀,飞回故乡,今天是星期天,远方的家又该做凉皮了吧!

     

 作者简介:王波会,笔名滔滔长江,男,武功县长宁镇寨大村人,长宁中学93届毕业生。喜爱文学 ,现供职于武汉一家台资企业,公司职员。


往期精彩,敬请浏览—


真情 || 后 妈(文:董宁波)

感怀 | 往事如梦(文: 王波会)

乡愁 | 味蕾记住的爱(文: 杜维娜)


↓长按二维码,关注武功书院

 

投稿邮箱:wugong029@126.com

责任编辑QQ:7797439

武功书院读者QQ群:39903811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