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陕西人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2022-06-08 00:55:15

、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其中,周、秦、汉、唐时,更是陕西历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周以礼治天下,传世八百年,秦统一六国,革新封建制度,汉承秦制,唐兴贞观,都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经济、文化的辉煌,极大的影响到后世,至今遗风犹存。

陕西人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朴讷温厚而又爽直豪放,秦腔高亢激越,信天游悠远单纯,都反映了陕西人的某些特点。但相比之下,陕北人在陕西人中,显得更憨厚直爽,待人热情,而关中人则暗藏了几分心计,显得有些诡诈神秘,陕南人不像关中人那样诡,却又比陕北人更“精”。陕西文人才情充沛,文坛上的“陕军”出手不凡。传统是陕西人的财富,也是陕西人的负担,它使陕西人往往保守偏执,而现实中的落后与历史中的辉煌又给陕西人很大的失落感,于是自恋又自卑,才有了贾平凹的《废都》中庄之蝶那样牢骚满腹而又自以为天下女人都渴望为之献身的小文人;才有了陈忠实的《白鹿原》中朱先生那样自以为得“天理”的真传而不屑于与南方文人为伍的“圣人”。像白嘉轩之类的靠皮鞭和家法来维持风纪的“道德英雄”在陕西的乡间,在落后的黄土高原也不少见。

1.十里不同天:陕西人性格的多样

陕西地理狭长,一般将它分为三个部分“陕北,关中和陕南。正是这样的地理特征,陕西有走不出去的高原,也有能流出去的江河。这就使陕西人的性格有了多样性。陕北黄土高坡走出了路遥,陕南“小江南”走出了贾平凹,这一南一北的两个文人及其他们笔下的人物,把陕西人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说陕北人是以高原文化为主,间以夹杂着些许草原文化,那么陕南人就是以长江文化为“红花”、黄河文化为“绿叶”了。即保守,又开放;即粗犷,又心灵手巧;即老实,有圆滑;即吃苦耐劳,有贪图安逸;即安于现状,又躁动不安......陕西人性格豪爽,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快人快语,不拐弯抹角。这一点不似南方人讲话和风细雨,话中有话,工于心计。陕西人总爱嘲笑广东人和浙江人,说他们讲话叽里咕噜,“鸟语花香”。

陕西的汉子,是黄土造就的,是秦岭造就的,黄土的性格就是他们的性格,大山的性格就是他们的性格,陕西人吃的是粗茶淡饭,喝的是粗酿的稠酒,陕西老农穿的是粗布衣裳。,大碗喝酒,大声吆喝。陕西人爱玩安塞腰鼓,在黄土高坡上,敲它个鼓声震天,尘土飞扬。

陕西的婆姨以米脂最为有名,婆姨们个个细皮嫩肉,柳腰丰臀,资质艳丽。米脂婆姨的美,是不同于江南女子的另一种美,江南女子美是清瘦型,而米脂的婆姨是肥美型,这在世界风行减肥的今天,是独树一帜的。虽然陕西的婆姨们长的丰满,可感情细腻,听一听那感人至深的《走西口》,陕西妹子对情哥哥的那份至情,一点也不比南方妹子逊色,陕西的妹子,不光感情细腻,柔情似水,而且心灵手巧,善做细活,陕西的剪纸窗花可是中外文明的,还有皮影艺人,泥偶艺人、木偶艺人等等,陕西的妹子总喜欢陕西本土的汉子,用她们的话来说,陕西汉子胸脯宽广,能让人放心,躺在陕西汉子的怀里就觉得心里塌实。

陕西人讲究“忠厚仁义”,而且极讲信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看来,一方人就有一方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秉性。地区差异造就了不同地方人不同的性格,同是西北人,甘肃人和陕西人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陕西人豪爽,痛快,不拘小节、脾气暴躁,被别人叫嘈子。甘肃人就性子凉,温和点,做事不紧不慢。

走进陕西,就如同走进了民歌的海洋。在歌声中,你能捕捉到陕西人内心的喜悦,知足与幸福之情,还能听到那“可使八尺男子眼泪流,出嫁姑娘也回头,还会吓死山坡那头老黄牛”的秦腔。它造就出了秦人多少的悲伤和深情,宣泄了多少对生活单调的反叛。另外,陕北,关中和陕南的民歌也不尽相同。陕北民歌。粗犷豪放,丰富多采,像因kbc6n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而走红的阿宝,他唱的陕北民歌就是这样的特点;关中民歌,清正雅趣,变化纷繁;陕南民歌,委婉流畅,绚烂多姿,像江南女子一样美丽、细腻。

陕西人就是在这种不得不古又无法不古的氛围中创造着当今的文化。地下满是秦砖汉瓦的陕西人正迎着西部大开发那嘹亮的号角,伴随着鞭哨声、驼铃声,绕原而飞,穿云而过,用他们特殊的方式唱响起新世纪那清晰明朗,奔放高亢,旋律舒展,节奏自由的“信天游”。

2.率直、豪爽的“老陕”

外地人一般称陕西人为“老陕”,不管着个称呼有没有别的意思,陕西人却觉得这个叫法很亲切,也不反对别人这样叫,“老陕”的性格当中,率直、豪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些可以从陕西人日常生活中看出来。

去过陕西的人都知道陕西有着所谓的“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我们先来看面条像腰带。陕西人好吃面食,多以面条为主。他们的的面条多是宽而厚且长的形状,完全不像南方人喜欢吃的细细的、软软的面条。陕西正宗的扯面,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一米上下,厚时与硬币差不多,簙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度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油泼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即可口又耐饥。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陕西的锅盔也大的出奇。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和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的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里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大得似锅盖的锅盔,折射出陕西人直率、豪放的一面。这种率真、豪放,有时看上去像粗心大意,所以有人戏称陕西人为“大老粗”。

陕西人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直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盆碗难分。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边拉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陕西人说话很直接,声音往往是高八度。像秦腔,简直就是竭尽全力吼出来的。你如果向一个陕西人问路,他会告诉你“直走”,或者“端走”。著名作家藿达写的《未穿的红嫁衣》里边就有考证,“端”其实是古语。所以说陕西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人用语。我们今天觉得陕西人说话粗声粗气,其实这是对陕西人的误解。陕西人回答问题往往很干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陕西的道路也是正南正北,笔直如剑。西安古城可谓方正的典范。走进西安,一种正气油然而生。为什么呢?就是这又宽又直的道路,给人一种豪爽、大气的感觉。

3.自闭自足

陕西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院墙---"房子半边盖",不让雨水流到院子外面。农家房舍的窗子都朝院内开着,没有一扇向外的窗子,自己不看外面的风景,也怕别人窥探自己的领地.关中的地窖更封闭了,整个村落都在地平线以下,一家切出一个方形土坑作为院落,三面是窑洞,一面是上地面的通道,像墓穴一样。陕北的窑洞,窗子也是朝向院落,密不通风。这种民居建筑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陕西人的自闭心理,又反过来一代又一代培养了三秦儿女的自闭文化。

城市也一样,西安的城墙是全国唯一一座保留完整的城墙,它的文物价值当然是无与伦比的,但从陕西人对城墙的珍爱、眷恋和自豪中也透露出一种信息,那就是倾向自闭、安于自闭的潜意识。西安城墙是历史老人将钟楼这颗石印盖在黄土地上的一枚印章,它也深深地浇盖在陕西人的心上,成为陕西人自闭心理的极好意象。

封闭内视是陕西人的一种不自觉的嗜好。在历史的镜子中,反复端详自己,发现自己逝去的风韵,美人迟暮却顾影自怜。当你在与陕西人交谈时,“老陕”一不小心就把话题扯到周秦汉唐,扯到羊肉泡馍,而且总要说,全国哪里的羊肉都膳,就陕西的羊肉不膳---好像陕西的羊也吃的是宫廷后院的草,当下逼着别人回答好不好吃。当然没有一个敢说不好吃,最后剩在碗里的却不少。

另外,一千多年kbc6n王朝的优越感,总有一种以为自己是中华文化正宗嫡传而自豪的意识,事实上也是这样,但是这种优越感却加剧了陕西人的自闭性。

自闭的直接后果是一条道走到黑,不愿根据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调整坐标,这可能是关中人“生、蹭、冷、倔”的负面表现。

小富即安大概是陕西人的老毛病。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关中就流传着一种“够吃论”的思想,那是因为关中人了解到自己的生活情况稍比陕北、陕南好以后说出来的。陕西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吃饱即可,至于吃什么和吃的好不好的问题,他们是不讲究的。在吃之上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质量,他们更是奢侈得连想都不敢想的事,这就好像柳青笔下的梁三老汉,他能够想到最大的消费便是去集上吃豆腐泡馍。如今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了,富裕的南方都在进行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陕西这里还存在安贫乐道,小富即安的现象。农民年均收入虽然不是很高,但人人都觉得知足,感到幸福。

西安郊区的农民由于城市的扩展,正逐步地失去土地,他们本可以将出售土地的钱作为自己搞实业、搞商贸的起步资金(这样的人当然也不少),但是我们的确看到有相当的农民靠吃地租、房租过着闲散、慵懒的日子。在西安有许多小市场,像匹布、装修、饮食等市场,都被浙江人、四川人占领,更多的市场空隙也正在被其他的外地人所占领。西安人的钱装到了人家的腰包里,人家在西安买房子,携家带口地搬过来,甚至于组成了成片成片的社区,文明富裕的“西按浙江村”不过是其中之一。

如何与陕西人相处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文章中说:“与陕西人接触我有一种明显的塌实感,陕西人是那样的纯朴直率,古道热肠,这里的人与人交往最远离功利远离算计。不像有的地方总给人一种不交心的感觉。”不少与陕西人打过交道的人都有此感受,虽不是每个陕西人都率直、豪放、热情大方,但从总体上来看,陕西人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浓厚的黄土气息,在今天滚滚商业大潮中,仍能较多地保留他们本土的底色,陕西人即忠厚老实又固执倔强的性格特点,在今天看来,还是那么鲜明而常见,因此,与陕西人交往,你最需要做的,首先是丢掉油滑的腔调和精明的打算.陕西人忠厚但不傻,心里可都明亮着呢,在交往中,他们不像南方人那样一门心思地往里捞,在他们的文化里,有一种今天叫做"双赢"的意识.他们注重互利互惠,如果交往的结果是单方面得到好处,在感情上,他们是不能接受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做"太不厚道".他们不能允许自己做这样"不厚道"的事,同时,若是发现对方在做对自己有损"厚道"的事.他们同样是不能容忍的,他们会想着,你这人太不一气,"钱要赚,朋友也要做嘛",做事何必那样不留余地呢.对于那些刻簙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陕西人会"畏而远之".

陕西人因为"直",所以在交往过程中,你还需要改掉"迂回曲折"的交际艺术,跟陕西人交往,你可能"截弯取直"."客套"是陕西人所不屑的,有什么说什么呗.何必顾忌呢?陕西人最受不了别人跟他卖关子,你若跟他卖关子,他那急性子等不了,即使等了,他也认为你你这人不诚实.为什么呢?人都有从此心判彼心的心理倾向,陕西人因为直率,所以他们就忍受不了别人的不直爽,你若不直爽,他就会以为你这人分明没诚心.陕西人性格豪爽,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快人快语,不拐弯抹角.都说陕西人生、冷、倔,很老实、直爽、诚实,善良,但没人说陕西人品行不好。对此,古人曾有这样的评价:“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然本其论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则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矫情、浮靡之学。以善导之。则易于兴起,而驾于仁义;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敌之姿,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戌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

本文只为对陕西人文、民俗和文化进行理性讨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