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甜甜的春天 | 东京甜食之旅

2022-01-02 22:12:53

临近春分时节,大地从南到北都笼罩在一片飘渺湿润的岚气之中。不知为何,我总是会把春天、甜食和雨等种种意象联系到一起。这样的天气和景致勾起我关于2015年东京早春之旅的回忆。特别是东京的甜品,让我记忆至深。(可惜我当时拍的照片放在另一个电脑上了,只好在网上找照片。)


2015年春天,我参加IARU(研究型大学国际联盟)在东京的校友活动。其中有一天安排了“东京深度游”,主要是各种体验活动,行程包括去“虎屋”观摩和果子制作,学习捏寿司,到秋叶原体验“二次元”文化,以及品尝神户牛肉火锅。在虎屋看到的形制极其精致的小点心,和我自己去浅草寺的浅草梅园所体验的更加庶民化的茶食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对东京的甜食印象


一、皇家御用、顶级红豆——会讲故事的虎屋和果子店

虎屋是日本老牌和果子店,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黑川円仲初创于京都,。随着明治时期日本迁都东京,虎屋也从在东京开店。我们去的虎屋总店位于东京赤坂,离皇宫不远。可见这家昔日“皇室御用点心铺”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店铺的一楼是陈列产品的商店,二楼是会客展示区。

虎屋位于东京赤坂的总店。三个平假名连起来读就是to-ra-ya

接待我们的是黑川家第18代传人、现任社长的儿子黑川光晴。他给我们介绍了虎屋的历史变迁,以及用料的讲究。红豆是和果子最主要的原料。据黑川光晴说,日本的红豆是全世界品质最好的;把红豆加工成不同颗粒度的原料,例如带皮和去皮,就能制作出口感不同的点心。显然,带皮的红豆馅有明显的颗粒感,而去皮的红豆馅则更加软糯。

印有虎屋logo的点心盒


我听黑川先生讲话的时候,问号和感叹号在脑子里横飞。“日本的红豆是全世界品质最好的?”我心里疑惑万分。且不论这事儿是真是假,总之黑川家是很会讲故事的。让不明就里的游客就连吃一口普通的虎屋牌羊羹,都觉得里面的红豆大有来头!当他说到红豆馅时,我恍然大悟:的确,带皮和不带皮的口感差别很大!可是自己吃了二十多年的红豆馅食品,居然没有注意到这么明显的差异,国内商家也没有做过相关宣传。日本人做事的细致程度着实令我佩服。


听完介绍后,工作人员把我们引到一个宽敞的工作室,并介绍两位点心师傅。一位是资历很深的老爷爷,另一位居然是来自法国的年轻女师傅。两位师傅分开表演制作和果子,我们自行观摩。师傅的手灵巧极了,搓,捏,按,一会儿就做出一朵点心花来,真可谓“妙手生花”。借助的工具有竹签、筛子、模具等等,则是方便让点心成型。我们这些观众在一旁连连赞叹。


和果子的图例

虎屋很早便意识到老店新生的重要性。他们在1980年就在巴黎开设分店,希望招揽更多海外客户。他们在日本本土也进行了很多革新,例如开设的Toraya Café咖啡厅,则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品味,积极尝试东西融合。像上面提到的法国女师傅,也是虎屋引进西式甜点技巧的尝试,同时向国际输送和果子匠人。


一楼的店铺陈列着各式各样精美的和果子。当时是二月底,临近三月三日的女儿节(日本传统节日,祈求女孩子健康成长)。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虎屋为女儿节特制的羊羹——透明的羊羹中点缀着色彩缤纷的果肉,外面是粉红色的包装。羡慕日本女生之余,我意识到和果子备受欢迎的背后是日本文化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壤。传统节日也好,追求感官的极致体验也罢,都是日本文化的彰显。


其实和果子的原料和制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神奇,虎屋的聪明之处在于它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客人除了购买和果子本身,更是在购买它附加的故事和每享用一口所带来的仪式感。皇家御用、极品红豆这些标签给虎屋的点心镀上一层朦胧闪耀的金色。三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虎屋赤坂店度过的奇妙时光,并且愿意跟其他人分享虎屋的品牌故事。可见虎屋的策略是十分成功的。


二、庶民消遣、江户遗韵——浅草梅园甜品店


在东京的闲暇时分,我和朋友来浅草寺游玩。旅游指南上推荐“浅草梅园”作为吃下午茶的选择,我们便决定一探究竟。浅草梅园位于通往浅草寺的小径上,开店于1854年,主要售卖“善哉”(红豆馅加糯米丸子)、“最中”、“铜锣烧”等传统甜点。浅草梅园的店面很大,里面能容纳几十人消遣品茶。

浅草梅园的店面


别看浅草梅园的甜品种类丰富,无非是几种材料的排列组合:红豆、糯米、水果、冰淇淋球等等。日本的甜点多以形制取胜,味道稍逊。特别是像我这样不嗜甜的人来说,日本的甜点简直齁得要命。即使槽点多多,我还是推荐来浅草梅园这样的甜品店体验一番日式下午茶。吃甜品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各种原料的排列组合~~

浅草梅园的桌椅、内饰很素净,大多为木制藤编,透出一股自然的年代气息。我们去的时候游客不多,在座有不少老人静静聊天。服务人员也多是上了年级的阿姨,朴实又热情。我的朋友点了一份“善哉”,跟红豆汤一起端上来的还有一小碟海带干。阿姨提醒我们,海带干的咸是为了中和红豆汤的甜,所以要一起吃。坐在散发着温和淡黄色光的店里,吃甜品喝抹茶,听周围人喁喁细语,度过放松又惬意的下午时光。这样的甜品店扎根于庶民之中,是另一种平易近人的气质。

浅草梅园内景

我不由得想起周作人的那篇《北京的茶食》。他把东京和北京的点心进行一番有趣的对比。周不愧是散文大家,文章里的每一句都直戳要害:


在东安市场的旧书摊上买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岚力的《我的书翰》,中间说起东京的茶食店的点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几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还做得好点心,吃起来馅和糖及果实浑然融合,在舌头上分不出各自的味来。想起德川时代江户的二百五十年的繁华,当然有这一种享乐的流风余韵留传到今日,虽然比起京都来自然有点不及。北京建都已有五百余年之久,论理于衣食住方面应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实际似乎并不如此,郎以茶食而论,就不曾知道什么特殊的有滋味的东西。固然我们对于北京情形不甚熟悉,只是随便撞进一家饽饽铺里去买一点来吃,但是就撞过的经验来说,总没有很好吃的点心买到过。难道北京竟是没有好的茶食,还是有而我们不知道呢?这也未必全是为贪口腹之欲,总觉得住在古老的京城里吃不到包含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北京的朋友们,能够告诉我两三家做得上好点心的饽饽铺么?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地干燥粗鄙,别的不说,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


平心而论,我在北京生活了六年,好吃的点心倒是有的。就拿稻香村来说,点心种类多样,且物美价廉。当时我和室友们从北大东门出发,沿着成府路骑行五分钟,就能看到稻香村的红底招牌。买两三块枣花酥或者山楂锅盔,打打牙祭。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学生时代朴素的享受了。

稻香村的大点心盒

要论味道,稻香村的点心不逊色于日本的和果子——馅料扎实绵密。但若比较精致程度,稻香村则逊色很多。店里只提供能装下一两斤点心的大红盒子,散装只有拿纸袋盛着。我还清晰地记得去台大交换的时候,为了给老师同学带北京特产,居然拎了一大盒稻香村的点心跟我跨越千山万水。我逢人便送点心,最后还剩下半盒,顺便当早餐自己吃掉了。所以我一直希望稻香村能推出更加精致小巧的伴手礼盒,并加以品牌历史的宣传。我送礼的时候也能讲出更多有意思的话题。然而以当前这种粗放的贩卖形式,很难形成有力的品牌效应。


北京还有一家卖甜食的特色店铺——三元梅园,也值得一说。学校小西门外面的畅春园食街上开着一家不起眼的三元梅园。我偶尔也会去买双皮奶、杏仁豆腐来改善生活。店铺里只有两套塑料桌椅,但我从未见过有人在此停留。后来,店铺搬到了食街外、马路边上一个独立的小房子里,原有的桌椅也撤掉了。

三元梅园店铺


如果一家甜品店只卖外带甜品,却不提供休憩的场地,总归少了一种物质基础进而缺失休闲氛围。我在东京看到很多家类似于浅草梅园一样的甜品店,窗明几净,设有座椅供客人闲聊小聚。在街上走过,透过玻璃看到店里人们放松的表情和姿态,也是独特的城市体验。这样的场地和氛围共同构成了堪称一种生活方式的甜品店。三元梅园的杏仁豆腐固然好吃,但却因为没有场地让人慢慢品尝食物,店铺显得干瘪简陋。试想如果三元梅园能在后海附近的胡同开体验店,应该会很受欢迎。很可惜,中国传统的甜品店还没有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就将要被光鲜时尚的咖啡店、奶茶店包围替代。


然而和果子精美到极致的外形是否是甜品的唯一发展方向?我对此持保留意见。像稻香村这样大块便宜的点心却也更加亲民和实用,有老北京风味。或许,一方水土造就了一方甜点。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