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文化行旅 | “酒药葫芦”胡同的酒铺

2021-06-20 04:20:40



“酒药葫芦”原本是装药酒的器物,没想到成了什刹海一条胡同的名字。有些人认为胡同起因可能与胡同形状有关,因胡同形状像酒药葫芦,故名“酒药葫芦”胡同。其实,胡同的名字和出售“四消酒”的北义兴酒铺有关,后来变更为孝友胡同。由于名字变了,许多到什刹海游玩的游客对“酒药葫芦”胡同这个名字感到比较陌生。

    


这条胡同形成于明朝,在《宛署杂记》中记载为“簪子胡同”。当时的胡同呈东西走向,东端与后来的鸦儿胡同相连,西端与后来的糖房大院衔接,长度约1000米。因胡同纤细弯曲,犹如妇人发髻上的簪子,故称“簪儿胡同”。当时簪儿胡同南侧靠近后海的地方为一片稻田,由“中贵之人”(宫廷中的太监)管理。这里河汊纵横,桔槔声声,颇有江南水乡之雅趣。李东阳还以“稻田”为题,做过“水田杂花晚,畦雨过溪足。老僧不坐禅,秋风看禾熟”的短诗。

    


到了清代其名称延续,在《京师坊巷志稿》中记载为“簪儿胡同”,并注有“龙华寺,明建,康熙间改名瑞应。西有心华寺。又西旧有三圣庵,其前则十刹海也。燕都游览志:三圣庵后筑观稻亭,北为内官监地,南人于此艺水田,粳粇分塍,夏日桔槔声,不减江南”。


龙华寺,又名瑞应寺


文中提到的“龙华寺”是明成化三年(1467年)由锦衣卫指挥佥士万贵在元代废刹基址上建的,成化帝赐额龙华寺。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左都御史揆叙(明珠次子)为康熙皇帝六十寿辰重修并扩建龙华寺,奉旨改名为“瑞应寺”。


《诗文荟萃什刹海》收录了康熙帝诗《瑞应寺》。其旧址位于鼓楼西大街148号,1949年后曾为北京第184中学校址。

    


“心华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当时名小龙华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改名为心华寺。1949年后曾开办孝友小学,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改为“九门小吃”。桔槔是一种沟渠中汲水的工具,亦称“吊杆”。

    


前几年这条胡同因“九门小吃”曾轰动一时,而随着商业气息逐渐淡化,它又恢复到原有的清静与安谧之中。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