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青花瓷大德吉祥葫芦扁瓶278万!

2020-11-13 05:56:25

青花瓷,《明史·外国传》称“青花白地”或“白地青花”瓷,或“青花白瓷”、“白瓷青花”。学术界一般认为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直接在瓷胎上描绘,然后罩上透明釉,在1300℃左右的高温窑炉里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以其清新、庄重、深邃的蓝色给人以空阔、辽远、超凡脱俗的审美享受,一跃取代了唐宋以来青瓷、白瓷、黑瓷等单色瓷主导的瓷业格局,扩展为以青花瓷为主导的绚丽多彩的彩瓷世界。


 郑和宝船载有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如瓷器、丝绸等以换取国外的珍奇异物,正是在出使的过程中,带回了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苏麻离青。作为舶来品,苏麻离青究竟有什么与永宣青花瓷独特艺术魅力相关的特别之处呢?一方面,苏麻离青凝重亮丽、浓烈鲜艳的发色,使永宣青花瓷散发着独特的异域风情;另一方面,苏麻离青特有的不同成分比例所造成的画面效果与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相契合。这种青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由于含锰量低,可以减少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的火候下,呈现出深浅不同的光泽,这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相契合。中国画虽然不似西洋画色彩浓烈丰富,只有水墨单色,但历来画论都强调“墨分五彩”,苏麻离青晕散不匀的特性正好便于描绘中国画的水墨意境。而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形成黑疵斑点,结晶处深入胎骨,用手抚之有凹感,被称为“铁褐斑”或“铁锈斑”。这本来是苏麻离青发色的缺陷,但却意外地与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使纹饰更显挺拔峻峭,气势凛然,成为无法模仿的永、宣青花瓷的独到之处。


青花是明清瓷器重要品种之一,由于各时期使用钴料不同,艺术风格各异,各领风骚。

乾隆青花瓷虽不能与享有盛誉的“永宣青花”媲美,但其以雍容典雅的器型,洁白莹润的胎釉,凝重典雅的青花,舒展流畅的纹饰,制作技艺精工而着称。



在瓷器作品中,将中国风的元素结合,以旗袍为主题而设计出的瓷器,气韵独特,唯美清新,是中国传统元素的完美组合!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直到明代青花瓷成为了瓷器的主流。而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青花瓷更是发展到了顶峰。唐代的巩县窑开始使用含有钴的蓝釉彩来装饰陶瓷器,这就是最早的青花瓷。唐代青花瓷的制作不成熟,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氧化铝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轻聊,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元青花纹饰的最大特点就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体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等;诗文极少见。


总体来说小件瓷器胎子轻薄,稍粗松;大件瓷胎厚重粗松。修胎不精细,口沿较厚,其余地方厚薄不均。釉面粉白或泛青,基本上都是稀薄的波浪釉。


官窑器胎体轻薄,胎质疏松,釉面白,釉层薄,缺少莹润感,常见“波荡釉”。


咸丰早期民窑青花瓷与道光青花瓷相似,胎质较细。晚期则粗松、笨重。啄器口沿处显厚,腹壁较薄,胎质疏松不够坚致。釉面与道光时相仿,以稀薄的波浪釉为主,早期釉色较白,晚期白种泛青。


青料


编辑


初看颜色深沉稳定,或略艳,或偏黑灰,没有层次感;细看就觉得青花色像浮在釉面上。


官窑器使用国产青料,呈色鲜艳,有的蓝中泛紫。咸丰后期,青花呈色变浅、漂浮。


民窑器的呈色与道光时相似,精细青花瓷呈色鲜艳,粗工青花瓷呈黑灰色、淡蓝色,多有漂浮感。


造型


编辑


咸丰朝官窑器形没有创新,基本是延续道光青花风格,常见的有赏瓶、撇口瓶、大小双耳瓶、玉壶春瓶、方瓶、葫芦瓶、觚、渣斗、炉、罐、缸,各式盘、碗(撇口、敞口)、花口花盆、端把茶壶等。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咸丰年间的宫中用瓷主要是咸丰三年(1853年)和咸丰四年(1854年)烧造的。


民窑的器形较多,主要有玉壶春瓶、赏瓶、折腹瓶、四方瓶、双耳瓶、罐、花盆、香炉、花口尊、茶壶、盘、碗、杯、碟以及各种盒子等,还有生活用具。



古董交易曾总监:19928710469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