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一碗臊子面中的西岐民俗世界

2020-07-19 20:44:22

——读吕向阳的《感受臊子面》 

 

很久都没有这么酣畅淋漓地品读一篇描写家乡民俗风情的文字了。这次,乡党散文大家吕向阳老师的散文《品读臊子面》,让我为自己家乡那奇妙天成的美食、纯真质朴的民风、深厚博大的文化而着实骄傲了一回!

臊子面在岐山人心目中的分量,究竟有多重?我一直都不敢冒然谈论,妄下断语。但从这篇映照着西岐子民生活理想、生命欢歌的散文的字里行间,我的确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和领悟。

这篇散文分8个章节,以时间的推移,巨笔重彩般描绘出了世世代代聚居在周原大地上的民生画卷。我们看到一碗热气腾腾、酸辣可口的岐山臊子面,经历了庄稼人的春播秋种、夏收冬藏,见证着农家生活的全部。

夏日里,金黄的麦穗、饱满的籽粒,换来了“雨帘扯空”“飞瀑落地”般劲道的挂面;秋阳下,细长的辣椒、红火的辣面,最终成就了“油光闪亮”“辣得人大汗淋漓”的地道臊子面;初冬时,神秘的发酵、诗意的“淋醋”,更是造就了酸味醇香 “天下仅此一家”的人间美食……看,加工臊子的场面更是惹人眼馋!读到此处,读者已是无暇顾及那些肉丁与佐料很是讲究的入锅程序,以及“臊子时的火候与分寸了,只随着文中那滋喽一声满锅响和满屋的飘香,我们早已垂涎欲滴!

散文中展现的民俗世界更是耐人寻味。乡亲们“挥动着银镰向麦海中突进”,收获着农家的幸福;他们用盐水拌面、“醒面”,用竹竿挂凉,祈求着劲道的收成;他们用文火烤辣椒,热油泼辣面,烹制着火红的日子;他们以五谷为料,敬意般地做醋,酿造着虔诚的理想。

臊子面,永远伴随着周原人民悲欢离合的岁月!无论是在春花烂漫的婚嫁之时,还是在白雪纷飞的殡丧之际,融合了“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的臊子面,都会出色地完成为自己主家撑起脸面的重任。看,“两口大锅在门口冒着热气”,在主家门口支起,面条“薄如蝉翼,细如丝线,滚水下锅莲花般翻转”,汤锅醉人得就像“一抹红霞”。

臊子面,永远召唤着西岐游子魂牵梦绕的心房!远在异乡的孩子,每每惦记起家乡,念叨起母亲,就会滋生起有关家乡臊子面的情愫来。年关渐进,伴着瑞雪,他们一踏进家门,就会从心底涌出与自己性格一样耿直的话语——“娘,我想死你了!”看,做娘的就是懂娃娃的心思:“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臊子面就端上了炕桌”。

臊子面,永远折射着西周文化“仁义厚德”的光芒!岐山人将臊子面的故事演绎得神奇而美妙,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场合,厚重的它还有着不同的称呼与门道:“长寿面”“孝子面”“团圆面”“和气面”……真可谓时时含意、处处关情!然而亘古不变的,是那一碗面中所包含的岐人对于脚下这块深厚的土地永生不灭的敬重。

将一碗臊子面放在温情脉脉的西岐岁月里,作品便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艺术空间,非常适合读者在一片宁静与安详中,去细细体味那永远散发着犹如青铜般古朴而厚重的周原民俗与民风。

说起文章中催人割麦的“算黄鸟”、淋醋时朝拜的“醋婆神”、发酵时压在大笸篮上面的“枣刺和犁铧”等这些神秘的意象,我们深知,恐怕也只有勤劳的西岐人才懂得其中有关敬畏的奥秘吧?然而面对着“有了辣子不吃菜!”“能吃就能干!”“吃六爷的臊子面了!”等这些奇异的说法,我们就发觉,岐山人的形象一下子又憨厚可爱了许多!再加上文章中所描绘的外婆疼外孙、“下派干部”吃农家饭、奔丧时年长者 “哭唱”、老娘为儿子做面等生活细节,又活脱脱将淳朴的周原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定格在了这幅绮丽多彩的民俗画卷上,愣是叫人心口一震、满眼温热。

今天,岐山臊子面的香味已经“自远古飘来”,飘到了神州大地的角角落落。我们坚信,这一碗包含了深厚博大的西岐民俗风韵的臊子面,定会在神奇美丽的周原大地上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文明之光。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