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感受臊子面(精彩美文)

2020-11-03 04:40:27


(一)


西周文明埋在地下的是青铜器,留在地上的是臊子面。


文王用推算六十四卦的精神将这里的物产合成了臊子面。他加减着盐和醋,调成了臊子汤。周公一边吃着臊子面,一边“制礼作乐”。周公发现,人们吃臊子面的过程就像演习了一回周礼。先是国君,再是大臣;先是长辈,再是小孩。每个人都不用喝汤,要留下“福巴子”。礼的学说,在吃臊子面中得到了普及。周公对臊子的加工进行了革新。“周公臊子文王汤”,臊子面成了周族成长的见证物,成了儒家学说的引子。臊子汤面中的佐料有红白黑绿黄,儒家学说中有“仁义礼智信”。周人一边吸溜着臊子面,一边筑城墙修宫殿,砌成了伟大的城——“京”,在臊子面的吸溜声中,他们杀向朝歌,建起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朝代——周朝。



(二)


几十只猫伏在土墙上流涎水。猫的尾巴翘得像秤杆。猫分明闻到了香味。全村人也闻到了香味。不用说,谁家在燣臊子。麦草火伸长着黑老锅,锅里的肉丁在“泡泡”,锅底下的火在“泡泡”。


岐山人加工臊子不说“炒”,不说“烧”,叫作“燣”。因为用的是文火。文火讲究的是耐性、把握的是火候,加工时间长储存时间也长。

 

猪肉买回来后,男人把刀磨得削铁如泥,女人开始切肉丁。肉丁要切成“棋子豆”。女人手中的刀像铡草机,既飞快又有节奏。


清油沸滚起来,先将一碗醋倒进热锅里,醋沫子在空气中打转,再将白生生的肉丁倒进去,“嗞喽”一声满锅响,生姜、八角、桂皮四个指斗一捏……在文火的逼供下猪肉先是散发着腥味,后便溢出了香味。辣面撒进锅里,臊子便被镀上了一层红晕。


臊子舀进盒里,凝固成了酡红色的脂膏。夏天化不掉,冬天不结冰。放进汤里,香气诱人;拌碗干面,满口生津。



(三)


每个村庄里,调汤最好的,要数上了年纪的老太婆了。她们的两只小脚像一对乌鸦在锅台边盘桓。她们捏一把盐、倒一碗醋、添几瓢水,全是那么信手拈来。然而,你可千万不敢小瞧她们这副大不咧咧的神态。原来她们手上的功夫却深沉得了不得!城里的女人尝了她们调的汤后,要拜她们为师。当问到八碗水要放多少醋、多少盐时,她们总是说,这是说不清的。城里女人说:莫保守。小脚老太说:有啥保守的,没啥秘方。城里女人跟着小脚老太学了几天,但怎么也学不会。老太说:我一进门就看婆婆怎么调汤,直看到 40多岁,才看会了。婆婆是跟着婆婆看的,这没有什么书本,全凭悟性!做臊子面还要看书,这就丢人死了!是的,这功夫是学不来的。一锅汤,多放几颗盐就太咸,多滴两滴醋就太酸。增之一分太重、减之一分太淡,这便是功夫了!所以,外地人学做臊子面只知道多放醋,多放辣子,这实际是糟蹋了臊子面。他们不知道这里面有辩证法。如果让这些村妇讲“辨证施治”,搞“配套工程”,她们也堪称是人才哩。


岐山臊子面的做法,可以写一部百科全书,也可以用“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九个字来概括。但这方面的研究专家永远成不了做臊子面的高手。在一个村子,大凡臊子面做得好的,都是在生活中历尽大苦大难、尝尽酸甜苦辣的人。她们或早年丧夫,或晚年丧子,或儿女不孝。她们将生活中的不幸洒在了这锅汤中,所以汤中的酸味、辣味就格外鲜活。


臊子面被医学专家分析为治病的好汤药,可开胃、可益气、可祛风湿、可治感冒。这些作用或许兼而有之。然而,农民只是觉得好吃才做它。如果是为了医病,还是吃汤药的好。传说慈禧太后被八国联军逼到西京后,品尝了岐山县城照壁背后面馆的臊子面,赞赏岐山臊子面开胃顺气,活血生精,并赐“龙凤旗”一面。说来也怪,慈禧只有在兵荒马乱中才能品出岐山臊子面的味道,她把臊子面的做法带回北京,然而还是顺不了她的气,不久,她就一命呜呼了。这绝对不能怪她老佛爷的臊子面没吃好。


岐山农村,臊子面往往成了家业兴旺的标志。男人要有尊严、婆娘要有名声,全在这一碗面上。精明能干的男人若娶了一个不会做臊子面的女人,便在人面前抬不起头,男人会认为断了自己人缘,女人就像不会生娃一样被人瞧不起。臊子面是家与家不较量的较量、户与户不攀比的攀比。村上来了干部,总被安排到臊子面做得好的人家。干部连一根“麻糖”(麻花)也不拿,这家人却高兴得不得了!男人压面、女人调汤、小孩端饭,全家老少都上阵来了。下派干部吃了二三十碗,从炕头站到了院子还是不放碗。宽面、细面、韭叶面都吃过了,吃得大汗淋漓,这家人还是让你吃,最后还要回敬一碗干面。岐山人给女儿找对象,就看这小伙能吃多少碗臊子面。倘若能吃几十碗,老丈人会说:“能吃就能干!”这门亲事就这么敲定了。



(四)


庄稼人死了,不兴开追悼会。在哭声中,村上人说,要吃“六爷的臊子面了”!


纸钱在灵堂前像黑蝴蝶一样飞舞;雪花在院中像白蝴蝶一样扇动。


两口大锅在门口冒着热气。一口锅内落下了太阳,一口锅内落下了月亮。一口锅煮着面条,一口锅滚沸着汤。面条薄如蝉翼,细如丝线,滚水下锅莲花般翻转。汤锅像落下了一抹红霞。面条捞入碗中浇上汤,正如元代诗人张翁所描绘的那样“腊彝开红玉,汤饼煮银丝”。汤是不用倒的。汤倒在一个锅里,轮番浇面。先吃臊子面的一定是外面干事的和村干部,接着按辈分大小往下排。

 

其实,岐山臊子面源于周人的尸祭制度。尸祭之前要准备天下最好的食品。美食盛上来后,由扮尸者先吃,再由君卿享用,百官百姓轮着享用,并要一级一级留下剩饭,称为“福巴子”。正因为要供奉“天之所生、地之所长”,岐地所有物产,大到小麦、油菜、猪肉,小到植物的根茎叶花藻之五端,红黄绿黑白之五色(取之于红萝卜之红、金针菜之黄、蒜苗子之绿、黑木耳之黑、鲜豆腐之白)都要融入于这碗面中,以此来表示孝心,培育孝道。 



作者简介:吕向阳:岐山京当镇人,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着有《三十六个挖宝人的命运》,代表作有《戏说小人图》 《封神新榜》 《甲午祭》等,曾获中国新闻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等。(本文有删节) (曾在 《美文》 《延河》 《陕西日报》 等报刊发表)




-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


欢迎投稿、荐稿!


投稿邮箱:250229373@qq.com

长按二维码   关注『爱我岐山』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岐蔡最新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