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第九期丨一个扑出来的外卖盒子

2022-06-18 01:16:31




[ 本周主题:无主题]


编号:09-1



阿灯是一个非典型青年,没有奋力拼搏的目标,没有住在地下室的梦想。


村里的人之前总是说,去北京拼搏的人大抵都是在村里找不到工作,才被迫背井离村的。说来好像的确如此,去的人没一个荣归故里的,都是灰头土脸地回了家,至多就是带一个京八件。


京八件明显是种敷衍的伴手礼,村里的人还都吃厌了,还不如村里的国营糕点店来的味道正宗。阿灯小时候吃过北京带来的山楂锅盔,他最不喜碎的糕点,觉得完整是糕点的重要品格。一想到这节点,他放下别人坐火车摇晃了几个小时,才辗转到手里的点心,皱着眉喝了一口热茶。


村里组织去北京旅游,回应寥寥无几。阿灯犹豫再三,闲在家里不做事,实在是过意不去,且说去一次也不会少块肉。也许不为什么别的,就是去尝尝一块完整的锅盔。握着这样缺乏说服力的理由,阿灯乘上了北去的大巴车。


一起参加的还有小钟,他是村里王胖的儿子,说是去北京接受红色革命历史的洗礼。小钟家里打点了许多本地特产糕点,大包小包地垒在门口,陆家嘴似的蔚为壮观。去见见京城里的老熟人,托办个手续。阿灯看着钟家人来来回回,把行李搬上大巴,不由地耸肩。


阿灯知道,红色旅游不过是借口,小钟此行志在必得的,是打通进京读书的关节网。


游程相当枯燥,导游也懒得管阿灯。导游是钟家请的,任务是保证小钟能完成拜访任务。在导游无组织和阿灯无纪律的联合作用下,很快阿灯就被掉了队。


其实说掉队也不准确,因为刻意的痕迹太严重了。阿灯可以选择立马联系回家,可以报警,用一百种方法找到导游或者家里人。但在此之前,他决定先去尝尝完整的山楂锅盔。


多亏了北京城里漫山遍野的稻香村,在王府井街头,阿灯很快就找到了目标。


“小灯?”


阿灯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迟疑地转了头,看见了一个向这边打招呼,骑着电瓶车的男子。


“阿桐?”阿灯迟疑了一下。


黄里泛黑的骑手服,像是一个小蜜蜂,嗡嗡嗡的,令人晕眩。


“你这是在北京干啥?”阿灯故作关心。


“打工啊,送外卖,可忙呢。看我这里还有好几单要送。”叫阿桐的男子亮出手机,“虽然送外卖挺累吧,但是我觉得挺有奔头的。你看,我这样跑一天能挣小两百元,一个月就是小六千,过几年我就能回村盖栋小楼了。”


阿灯有些后悔问他那么多,这人实在太啰嗦了,于是只好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他闪亮而羞耻的服装上去。


阿桐是谁,其实不重要,因为村里早就把这个人忘了。没人关心离开村子的人,就比如这个阿桐吧,大致是去了北方,至于具体干嘛,管他呢。


阿灯还没来得及反应,阿桐就已经把一通贯口说完了,来得快去的也快,转眼就敬业地消失在闪烁的红绿灯后。在偌大的异乡找到故人,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暴击心灵的慰藉。然而看着光斑交错的街口,阿灯却觉得异常平静。


“小伙子,刚那外卖小哥你认识?”一个声音打断了阿灯的空白。


阿灯含糊地应了一声,注意到叫他的是个穿着绿围裙的店员。


“你认识他就好了,他还忘了一盒。我们刚还在做,叫他等一下,估计是没听见,转眼就跑了,估计等会还得折回来拿。等下送迟了,客户投诉他,他肯定又得哭哭啼啼的。”手里端着精致西饼盒的店员明显话很多,咿咿呀呀的说个没完。


你要是有絮絮叨叨的时间,不如去追他。阿灯心里暗暗想着。等店员唠叨完,他才无奈地表示,自己并没有外卖小哥的联系方式。


“哎呀,这可怎么办。”眼看店员又要开始新一轮自言自语,阿灯急忙夺过饼盒。


“我反正没事,我去送,我去送。”说着,阿灯就往马路对面走去,只留下店员一脸“世上还是好人多”的神情。


感谢科技的进步,让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也能根据导航软件找到两公里外的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阿灯又扫了一眼外卖单上的地址,“友谊大厦”,和玻璃上突兀的几个宋体字一模一样。


可惜距离送餐截止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小时。


只能可怜阿桐咯,没有这个命。阿灯想着,倒也没有什么负罪感。


拨完外卖单上留的联系电话,看看北京白云和乌鸦,不久就下来一个面带愁容的男人。


“对不起哦,送迟了。”阿灯伪装出很有诚意的样子。


“没事,没事。”男人倒也没怪罪,只是摆摆手,“东西我就不要了,你带回去自己吃吧,大热天的辛苦你了。”说着就要上楼。


阿灯虽然没什么志气,但平白无故拿人东西的事,他却也干不出来,只是走上前两步拉住男人的衣角,好声说道,“好好的糕点,干嘛不要的啦。”说着把饼盒塞进他手里。


“我看着难受。”男人脸上的愁容更深刻了一些。阿灯知道,他有心事。


“我喜欢的女孩走了,就在半小时前,却没有告诉我。我连去机场见她一面的机会都没有。她说她给我留了一盒糕点当作纪念。看到这盒子,我就想到自己悲惨的爱情,我难过啊。”男人竟然捧着盒子,竟然哭了起来。


怎么北京所有人都啰里啰嗦的。阿灯心里想着,却还是象征性地拍了拍他的背。


“人家姑娘给你,是一片心意啦,多少吃一块。”两人坐在友谊大厦的楼梯上,阿灯看着他打开盒子,里头是两排整整齐齐的山楂锅盔。


“这饼太实在了,一点都不是我喜欢的样子。你送来的路上,竟然一点碎屑都没有散落。”拿出一块囫囵放进嘴里,男人用领带擦擦红眼睛,转身就要上楼,“剩下的就留给你了,你是个好人,你会发财的。我也要忘记这段感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阿灯迷惑地看着这个可怜人蹬蹬蹬走上楼去,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喜欢颠碎的糕点,就好像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无望的爱情。


北京人真奇怪啊。最后,阿灯把理由粗鲁地归结到这个点上。这个理由倒让他小小的满意。


往回走的路上,阿灯忍不住看盒子里的山楂锅盔,少了一枚,还是整整齐齐地摆在那,一个都没有碎。奇怪了,这盒锅盔和自己当年吃的那盒一模一样,怎么就变硬了呢?


天安门,故宫,长城,国家博物馆,还有莫名其妙穿插其中的算命和购物,北京之行就在排队和拥挤中匆匆走向尾声。


在南下的巴士上,阿灯把座椅调低了些,窗外的北京又陷入了淡淡的尘埃里,散发着大城市特有的光晕。左边的小钟垂头丧气,脑袋随着大巴的节律前后摇摆,要死了一样。阿灯也没去多问,只是心里猜想,大概钟家北上的计划暂时遇到了困难吧。


只可惜了那么多糕点,白白被拉离了故乡,白白被颠簸成松散,白白被送进了贪婪人的嘴里。这样想着,阿灯也不禁苦笑,从盒子里取出最后一枚山楂锅盔,完好的一个,竟然还没碎,首都果真是人杰地灵。


每个人心里有自己喜欢的山楂锅盔的样子,或许也可以说是微末的执念吧。其实啊,不一定是山楂锅盔,任何糕团点心都成:有的人喜欢它的光鲜以牟利,有的人喜欢它的敦厚以果腹,有的人喜欢它的松散以缅怀,而有的人却根本就不喜欢。



原味有话说


我来自中国的一个小渔村(编者按:你说的难道是上海吗),对北京话儿有着执着的学习热情,努力争做北京人儿,却又始终改不掉习惯了的南方强调。


标题叫“一个扑出来的外卖盒子”,扑在江浙方言的意思是溢,满出来。


外卖是年轻人们熟悉的生活方式,谁也不知道送来的骑手长什么样子,骑手也不知道顾客长什么样子,顾客也不知道外卖盒里到底有没有装满,店家也不知道少装一点顾客会不会发现。


当然如果是春娇送的话,我大概是会怀疑,他真的在鸡腿饭里给我忘放了鸡腿。


总之,自我感觉外卖很像相亲,期待和现实呈现负相关的几率着实很大。但是,依旧每个人都想拿到那个装不满的外卖盒子,证明自己的眼光。


写这篇的主要灵感源于第一次去稻香村的时候,那位售货员以非常国营店的态度问我到底要什么。我一脸茫然地看着满满一柜台的饼,并不知道要买什么。我瞟到一个叫山楂锅盔的东西,于是就在众目睽睽的,大家都不耐烦的眼神下,买了一个山楂锅盔,走人。


大概就是这样莫名其妙(笑),希望大家喜欢我的故事,也喜欢稻香村的山楂锅盔。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