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小年夜了 你回家跟爸妈吃饭了没

2020-11-28 20:33:42


小年夜 你吃啥了



  年年岁岁人团圆,让人最期待的莫过于一顿年夜饭。这顿饭,吃的家乡味,喝的家乡酒,最重要不是吃的什么菜,暖心的是饭菜中蕴含的种种关爱,醉人的是空气中流动的脉脉温情。今年年夜饭,你家吃什么?且来看一看几位港城百姓家的年夜饭,听一听年夜饭背后的故事。


江平京族:靠海吃海有鲜韵

□ 记者  廖雪杏

将米粉和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状后做外皮,里面包上糖炒的绿豆沙馅,下锅炸时在外皮滚粘上芝麻,放油锅里炸至金黄,一个外酥里嫩、香甜酥脆的煎堆就做好了。香喷喷的煎堆可以说是江平京族人过年不可少的小吃。

美味的煎堆只是江平京族人年夜饭的其中一味。“小吃除了煎堆,还有风吹饼,主菜有酸甜螃蟹、酸甜海蜇皮、酸菜焖鱼、海鲜炒粉、炒腰果、炒沙虫……”说起年夜饭,每年都和家人一起回老家江平过年的蔡女士回味起来,口水直流。

每年蔡女士的叔伯们都会聚到奶奶家里吃年夜饭。作为主厨,奶奶从腊月中旬起就开始准备年货,年三十之前,会先把粽子包好、煮熟。“我们海边人都是以海鲜为主,海鲜要新鲜才美味,所以事先准备的食材并不多,只有鸡鸭、糯米之类。”蔡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做不出一桌年夜饭,但是从小在奶奶旁边打下手,对做饭的流程可是清楚得很。

“我们在吃年夜饭之前会先祭拜祖先,祖先‘吃’完,我们才能开餐。”蔡女士说,“在江平一带,祭祖的食物也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除了鸡鸭,还必须有墨鱼。”祭祖结束之后,一家人团聚的年夜饭也就正式开始,这户海边人家也迎来了新的一年。


上思瑶胞:杀头年猪过肥年

□ 记者  谭楚翎

前不久席卷华南的超级寒潮给上思带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也给十万大山中的上思瑶胞带来了不少烦恼。1月26日,瑶胞李安红巡视菜地,发现不少菜被大雪冻坏了。

住在交通不便但生态极好的十万大山里,李安红如其他瑶胞一样,门前屋后都有菜地,家里还养着土鸡、土鸭、土猪等,这些生态绿色的食材让他们的年夜饭朴实又美味。她叹着气说,自家种的菜无污染,更清甜,可惜被雪冻了,幸好养的鸡鸭和猪都没事,过几天就要杀年猪了。

杀年猪,是上思瑶胞过年的一件大事,非常讲究。年猪都是家里好好养了一年的大肥猪,杀猪前,要请老人挑个合适的好日子,四五户人家聚在一起,每家杀一头年猪一起做成宴席,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共享过年的欢乐。杀年猪时,瑶家人还会挖来芭蕉的根,剥去外层的皮取出白嫩的芯,切碎了跟猪血一起炒熟,再混合米一起灌进猪肠里煮熟,就成了著名的瑶家美食——血肠。猪心、猪肝等内脏则留出来祭祀,祭祀仪式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主持,场面热闹而隆重。

李安红笑着说,现在年轻人的新观念多,过年准备好吃的也更丰富了。除了必不可少的杀年猪,还会准备鸡鸭鱼等菜肴,做咸甜不同口味的粽子,还有的年轻人跟壮族的一样,用红糖、花生和糯米打年糕,吃起来特别香甜。过年时大家聚在一起,吃着自家好料做成的好菜和小吃,喝着自家蒸出来的米酒,热乎乎、暖融融,忙碌一年的疲惫仿佛都消失不见了。


港口百姓:粽子相伴年味浓浓

□ 记者  黄虹源

1月27日一大早,家住港口区的唐阿姨就忙活起来了,把糯米洗好沥干,就匆匆去市场买新鲜的猪肉。这天,她要准备自家过年的粽子。

包粽子所需的糯米和红蓝叶,她已早早地备好,粽子叶也已清洗干净。今年是唐阿姨自己独自一人负责包全家的粽子,对唐阿姨来说,可谓意义非凡。一切准备妥当后,唐阿姨兴冲冲地开始包粽子了,从中午11时包到下午3时,18条粽子才全部包完。把粽子放入大锅,放水漫过粽子,大火煮10多个小时,粽子才能出锅。

唐阿姨家里一直保留着过年包粽子的习俗。今年50多岁的她幼时在防城区大菉镇长大的,每到春节前夕,她的母亲都会包很多种馅料的粽子,绿豆猪肉馅、芝麻猪肉馅、红蓝猪肉馅等,“粽子在当时算是最好的送礼佳品了,过年走访亲戚最不能少的礼物就是粽子。”回忆过去唐阿姨很是感慨。小时候她跟母亲和姐姐一同去远在十公里外的大舅家拜年,拜年礼品是两条粽子和一块猪肉,按照风俗,她们回家时,大舅也送了一条粽子让她们带回去,算是回礼。这十公里山路往返走了6个多小时,一路上都有粽子相“伴”。

春节前包粽子这一习俗一直伴着唐阿姨成长,所以在她的潜意识里,年夜饭的桌子上一定要有粽子。在她成家后,婆家也有过年包粽子的习俗,这让唐阿姨很是高兴,婆婆每年都会组织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包粽子,粽子包好了再分给各家。

“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包粽子才有意思呢,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包完粽子后,在等粽子煮熟的空当,我们还把包粽子剩下的猪肉拿来烧烤,可有意思了。” 唐阿姨说起包粽子的趣事根本停不下来。

28日中午,唐阿姨的粽子出锅了,她拿去送给楼下的邻居,邻居却婉拒了她:“我们也准备包粽子了,等做好了给你尝尝味道。”

“我们这一辈人,费这么大的劲包粽子并不是只为了吃,我们有一种怀旧的情结,毕竟它已经陪伴我们度过了那么多次的春节。”唐阿姨感慨道。


陕西人家:吃了饺子才叫过年

□ 记者  谭楚翎

“不回陕西了,今年就在防城港过年!”聊起过年计划,家住桃花湾广场附近的陈阿姨如是说。

1月27日早上,港口区桃花湾广场附近的一家小店里,陈阿姨捞起卤水里的卤肉,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开来,驱散了冬雨带来的寒意。去年,来自陕西的陈阿姨随着儿子儿媳定居防城港,两口子闲不住,租了个店面做生意,专门卖陕西特有的名小吃肉夹馍、凉皮等,凭着好手艺博得了不小的名气。今年春节临近,陈阿姨的小吃店生意越发的红火,不少老顾客都说希望春节里小店照常营业,让他们也有个吃饭的地方。陈阿姨和家人一合计,决定不回陕西了,就在防城港过年。

进入腊月后,陈阿姨一家就慢慢忙碌起来,忙什么呢?忙着准备过年过节的食材用品。陕西美食出了名的多,她告诉记者,之前在老家,一家八口人,年夜饭至少要准备十个菜,有凉有热,其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家乡美食——陕北四大碗。陕北四大碗是陕西传统美食菜品,四大碗里分别有丸子、烧肉、酥鸡、酥排骨,烹饪上讲究丸子香脆、烧肉肥而不腻、酥鸡鲜美酥软、排骨酥烂入味,色香味俱全,让人看着就能感受到满满的“年”味。

“之前让儿子儿媳回了一趟老家,专门带了不少螃蟹回去,让亲戚们也尝尝鲜。”陈阿姨说,陕西人也爱吃海鲜,老家那边也有很多海鲜,但还是防城港的更新鲜。除了传统家乡菜、海鲜,过年最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了。对陈阿姨一家来说,过年必须包饺子吃饺子,不然就没有过年的氛围。她笑着展示儿子专门带回来的北方大葱:“肯定要包饺子的,而且必须猪肉大葱馅,海鲜是这边的好,但是大葱还是北方的够味道。”


民工家庭:团圆比好菜更有味

□ 记者  韦 佐

1月28日,冷雨。在位于防城港港务集团码头附近、港口区望海路“民工楼”的一家小卖部里,记者见到了72岁、来自重庆江津的黄阿婆。

小卖部是黄阿婆一年多前从别人那里转手接过来的。“赚不了几个钱,多赚一分就为家里减轻一点负担。”黄阿婆说。

“我跟儿子到防城港,都20多年了。除了喜欢吃辣椒、吃腊肉,别的跟当地人没有多大区别。”提到日常饮食和年夜饭,黄阿婆说。

黄阿婆说,她儿子在渔洲坪买了房子。她有孙子孙女3个。最大的孙女30岁了,最小的孙子20岁,还在桂林上大学。就是说她的孙辈已经是防城港人了。自己多年没回老家过年了。平时饮食和当地人没有多大区别。准备的年夜饭,不外是猪肉、鸡、鱼、鸭。在防城港,当然还买一些海鲜什么的。毕竟,儿辈孙辈们在防城港生活了20多年,口味也渐渐同化了。

在黄阿婆老家,过年买猪肝、猪心、猪肚、猪大肠等做卤味,往往在年前,已经做好熏肉、腊肉、腊鱼什么的。刚到防城港的前几年,黄阿婆还年年做卤味、腊味,这些年就做得少了。“这里天气不够干冷,像去年冬天,天比较暖;今年冬天,雨水多,特别潮湿。如果做腊肉,天气转暖一点,肉会生蛆,做不出在老家时的那种味道来。”黄阿婆稍感遗憾,“现在过年,也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一年到头,儿孙们坐在一起过年,多有几个人聚在一起吃一两顿饭,就很开心了,吃什么没那么重要。”


江山人家:蒸个年糕,甜甜美美

□ 记者  黄虹源

冯先生一家住在江山半岛,临海而居,靠海吃饭。海边人的餐桌上少不了的就是海鲜。

“我们几乎每一餐都会有一道菜是海鲜,没有海鲜就吃不习惯。”冯先生说道。平时饭桌上就会有海鱼、海螺等海鲜,每逢过年,餐桌上的菜色更是丰富许多,除了平时常见的海鱼与海螺,大虾、青蟹等海鲜也会出现在饭桌上。1月26日,冯先生对记者说:“如果春节前天气晴朗的话,我们会出海捕鱼,看看能遇上什么好货。要是天气不好,就只能将就一点,但海鲜还是会有的。”

与其他海边人家不同的是,冯先生家的年夜饭不仅摆满海鲜,饭桌中间还会置一锅羊肉火锅。因为冬天吃羊肉滋补暖身,在一家团圆的日子里,一锅热腾腾的羊肉会让家人暖身又暖心。

冯先生家还跟别的江平人家一样,每年都煎年糕。每年农历十二月的廿八九,冯太太就开始制作年糕,不多不少,只蒸一个大年糕,蒸好冷却后切成块,吃的时候用油煎,出锅后焦香甜糯,特别受小孩子欢迎。“自打我记事起,每年过年都会吃年糕,都成习惯了,如果过年不吃年糕,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冯先生说,“吃年糕是为了取得好兆头,年糕里有糯米有糖,象征日子过得甜甜美美。”




“画”说小年夜 新春序幕开(组图)



小年是我国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且让小编为您细说分明。

    何为小年夜?

    中国各地小年夜日期是不一样的。在历史上,年前有四个比较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冬至、拜灶神(十二月廿四日)、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大年夜(除夕)。在宋代的时候为了节约时间,小年夜和拜灶神合并成小年夜,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

    小年夜究竟在哪一天?


    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夜,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南京地区是正月十五,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

    为何小年夜的日期不同?


    《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祀后,暴至巨富。”从此,祭灶风俗就流传下来。唐宋时改为腊月二十四祭灶,清朝改为“官三民四”,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

    南京小年夜在元宵?

    南京地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这是因为在明代朱棣篡夺皇位后,。当时的百姓在永乐元年正月十五举行灯会,心里纷纷怀念朱允炆时代的宽政,场面赛过过年。因此在南京地区,元宵成了小年。


  灶王爷的传说

    过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动是“辞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汉族民间称“灶王爷”。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慧女子郭丁香为妻,后又休弃续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又遭火灾,双目失明.沦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主人给了他热汤热饭,后发现施饭者就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难当,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为灶王。

    “祭灶王”的仪式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来受天帝委派为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一家之主。他权力很大,却连个土地庙大小的庙宇也没有,只有一张画像(木板印制的年画)贴在灶墙上。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灶时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玉皇大帝汇报去了。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来,就算完成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平安日子了。

    灶王爷要“吃”啥?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祭灶时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麦发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说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祭灶时还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汤。"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这种粥,是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话。

    “过小年”我们还干啥?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是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


  岁朝图 贺“小年”

    以下小编提前为您奉上一组岁朝图,恭祝您小年夜阖家欢乐。“岁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年初一”——“春节”。在这一岁之始,人们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往往喜欢在厅堂挂一些“岁朝图”,给家宅带来明媚温煦的春意。图为张大千《岁朝清供图》。

    宋 赵昌《岁朝图》局部

    北宋赵昌的这幅作品是现存最早的宋代《岁朝图》,以实地写生的构图,画湖石、立石两座,前后茂密地穿插了茶花、长春、水仙及梅花,勾线一丝不苟,硃砂、胭脂、白粉的花色,石绿填叶,而以石青衬底,构图整肃,色彩明艳,极其富丽堂皇,正适合宫廷挂壁。图左有“臣昌”款。

    宋 李嵩《花蓝图》

    “岁朝图”在我国传统绘画题材中,是一个独特、应时且受人喜爱的常用画题。它通常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来表现一个美好的新年祝福。如画百合、柿子、灵芝寓意“百事如意”;画玉兰、牡丹、海棠寓意“玉堂富贵”等。


  明 陈洪绶《岁朝图》

    《岁朝图》始于唐代,起先不过是一些仕绅、文人在大年初一将金石、书画、古董等雅玩之物精心摆设于临窗的案几上,渐渐地也有将这些物品勾染成画挂壁,意在祈福纳祥。至宋代,这民俗流行宫廷内外,宋徽宗每逢春节将临,乃命其图画院的画师们描画冬季不能见到的花卉禽鸟,陈列宫中,以增添岁朝的喜庆气氛。此后,经明、清而至近现代,岁朝图的内容逐渐扩展。

    清 恽寿平、王翚、笪重光、杨晋《岁朝图》

    岁朝图这种吉利画到了清代已经非常盛行,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布衣秀士,名家高手多有应景即兴之作,为春节平添了不少喜庆气氛。


  清 郎世宁《聚瑞图》

    “岁朝图”作为古代宫廷春节一种重要的绘画题材,不仅宫廷画师们要按时呈交“年例画”,擅长绘画的皇亲、大臣也常常以绘画的形式向皇帝恭贺新春。

    清 吴昌硕《岁朝清供图》

    到明清时代《岁朝图》的画法有所变化,艺术家将的五件供器画在画中,主体还是以花卉为主,但只要旁边有五供器中的一件即可,如意大利籍画家郎士宁画的岁朝图也是花瓶和花卉。到了近代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笔下,《岁朝图》才从皇宫中走向平民化,画中将鞭炮、茶壶等纳入其中,都是表示大年新春到的意思。

    齐白石《岁朝图》

    齐白石为春节而画的作品众多,题虽不一样,表达欢喜的心情却是一样的。愿这组蕴涵着古今艺术大师心意的岁朝图,也能为您多添几分节日的喜气。

来源:新华网 编辑:虞鹰


编辑:东兴网宣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