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55个基本类型中,西安旅游资源占据89个。西安周围帝王陵墓有72座,其中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周、秦、汉、唐四大都城遗址,西汉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大小雁塔、钟鼓楼、古城墙等古建筑700多处。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大雁塔: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雁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
小雁塔: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小雁塔建于唐代景龙年间。塔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
大明宫: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明宫是东方宫殿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秦始皇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华清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华清池亦名华清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
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西安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周长13.74公里。有主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
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骊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周、秦、汉、唐以来,骊山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吸引着各代游人。
曲江海洋世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主要由海豚表演馆、海洋科普馆、热带雨林馆、海底隧道、水下大观园五部分及配套的服务设施组成。
秦岭野生动物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点位于秦岭北麓浅山地带,是集野生动物移地保护、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项目。
biá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拉成长宽厚的面条。
秦镇凉皮已有2000余年历史,秦镇本地传说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开始有凉皮,为皇朝供物。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主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制作时把大米粉调成糊状,平铺在多层竹笼内,旺为蒸熟,做出的凉皮筋、薄、细、软,具有独特风味。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
老童家腊羊肉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难来西安,品尝了之后大加赞赏。并由兵部尚书赵福桥之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三字,制成匾额悬挂门口,从此老童家腊羊肉名闻遐迩,近百年来长盛不衰。锅盔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
肉夹馍陕西乃至西北大部分地区的著名小吃,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樊记腊汁肉由樊凤祥父子俩创于1925年,已有70多年历史。于1989年参加商业部“金鼎奖”评选活动,被评为部优产品。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即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