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小天地里的大世界”——蓬安县桑梓小学校“染韵”主题艺术工作坊到南充“染出一片天”

2021-06-30 19:44:01

小天地里的大世界

蓬安桑梓小学“染韵”主题艺术工作坊到南充“染出一片天


文|刘昶   图|刘太荣 景俐敏 



“这边是我们桑梓小学艺术工作坊的古法造纸,现在正在为您展示的是造纸的第一个步骤:沤料……”5月31日在南充北湖公园湖畔,参加南充市第九届中小学艺术节的蓬安桑梓小学的古法扎染、古法造纸艺术工作坊内传出了小小解说员愉悦清脆的解说声,循声走近一看,才发现摩肩接踵的参观者已经把这个小小的艺术工作坊围了个水泄不通:有的感叹扎染的精妙自然,有的流连于花草纸的清新淡雅,更有的被古法造纸吸引,撸起袖子跃跃欲试。

一个小小的艺术工作坊,能玩出这么多花样?蓬安桑梓小学的这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还真就把把一块块不起眼的布料,把一张张普通的白纸,一染一抄一起一落便写意了出一个精彩的大世界。

“哗 哗 哗”进入桑梓小学艺术工作坊展区内,在参观者低声赞叹的陪衬下,这新竹搅拌染缸的声音显得格外悦耳平静。染缸内的水是用板蓝根等自然染料按比例调配而出,孩子用新竹不停的搅拌从而使布料染色更加均匀。搅拌好染料只见孩子静静的坐在和他差不多大小的染缸后面,小手上下翻飞着,或夹、或捆、或绣,把一块块布料扎成各式奇怪的模样,然后像对待小生命一样轻轻浸入染缸,等待上色完成后取出,小心翼翼的拆剪开捆扎物,慢慢展开一看:深深浅浅的蓝烂漫的铺在布上,如山似海,像极了一幅幅气势磅礴的中国山水画。扎染出来的布料还被心灵手巧的孩子做成了现代感极强的裙子、扇子、甚至是可爱的布娃娃,顿觉传承与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碰撞着交织在一起。

蓬安籍在南充的各届领导纷纷来展棚观看,参观者总是不停的问展品卖不卖,我们总是说这是学生作品,供大家观赏,不卖,请提意见。于是上百人次的观众,自已购买汗衫、裙子等来展棚染,他们都非常欣赏这种自然的色彩、生态的做法。



桑梓小学的师生们还运用古法蓝染出来的布料加上软管泡沫球运用纤染拼接粘贴等手法,创作出了《百牛渡江》《破茧》等作品,栩栩如生的展示了嘉陵第一桑梓的魅力,更引得参观者啧啧称奇。

在扎染区域的背后就是古法造纸的展示区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给参观者展示造纸的沤料、打浆、抄纸等过程,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牵着小孙孙的手饶有兴趣的看着有,一个大肚微挺的中年男人甚至认认真真的坐在小板凳上像模像样的抄起纸来,整个工作坊内人潮涌动其乐融融。桑梓小学孩子做出来的纸张里还特别加入了各式干花,若隐若现,淡雅清新,美名曰“花草纸”。用花草纸做成笔记本的封面,做成暖光灯的灯罩无一不散发出自然柔美的气息。南充李市长和各级评委老师也被桑梓小学艺术工作坊展区内这中华传统技艺和自然和谐的美吸引过来,留下了不少的赞叹与建议,深深激励了桑梓人。

“我们的展厅虽然只是一个小天地,但带着民族文化,传承着新的希望,这一定能使孩子们在未来走出一个更大的世界。”桑梓小学艺术工作坊负责人说到。文化传承无止境,爱泽桑梓,艺润童心,愿孩子们都能借助艺术工作坊这片小天地,走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世界,带着民族精神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古法扎染

有着悠久历史的扎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印染工艺中的一支独秀,一直以朴实无华、自然成趣的姿态点缀在人们的生活中,释放出迷人的异彩,广泛应用于服饰、壁挂、窗帘、地毯、床罩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生活物件的制作。扎染是将染色织物部分绞结起来使之无法上色的一种印染技术。结扎的技法千变万化,主要有三种方法:夹染法、捆扎法、针缝法。扎染后的织物既有浑厚的朴实美,又有流动的现代美;既有均匀的纹路美,又有错杂的融浑美。学生们在制作中既传承历史文化,又油然而生创作的快乐。

学校染韵工作坊主要以蓝染为主,其染料主要成分是发酵后的板蓝根形成的靛蓝。蓝色柔美、温婉,是植物染中最经典的颜色。清幽宁静的色彩,轻松地将工作坊装扮成炎热夏季里最清凉的一绿荫。

古法造纸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虽然当代造纸术有高科技的指引,但古法造纸术仍在民间广泛流传。

学校工作坊的造纸方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1、沤料。将构树皮浸泡在石灰水中并煮烂,使之分散成纤维状。2、打浆。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使之成浆。3、抄纸。即将纸浆留存于珠帘之上成为薄片状的湿纸。4、干燥。把湿纸自然晒干。学生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撒入干花等,形成了花草纸,把花草纸做成花草灯,点亮了生活,乐趣无穷。



主要作品介绍

《纤染破茧系列》

众所周知南充是著名的“丝绸之都”,丝绸文化源远流长,丝绸之路连接古今。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运用蓝染出来的布料加上软管泡沫球等材料,创作出蚕宝宝结茧与破茧的生动场景,展现出师生们提炼生活的艺术修养。




《百牛渡江》

“百牛渡江”位于蓬安县相如镇油房沟村嘉陵江段。嘉陵江在流过蓬安县城后,由于江水的冲刷,泥沙的沉积,形成2个巨大的江中岛屿:太阳岛和月亮岛。从暮春到初秋时节的清晨,数百头耕牛在头牛的引领下争先恐后冲向嘉陵江,如百米冲刺的选手游弋江中,渡江上岛啃食青草;黄昏时段,牛又下水回游上岸。这种生态奇观被称为“百牛渡江”。师生们将扎染的布料做成波涛浪花,一头头金牛博击江面,奋勇向前,岛上郁郁葱葱、勃勃生机,生态奇观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眼前。展现出师生们对家乡的热爱、对自然和谐生活憧憬。




《十二生肖绣品》

取材传统文化十二生肖的学生刺绣作品,栩栩如生微妙微肖,学校特殊儿童在老师的指导下,心细如针,在渐变的蓝染布上一针针绣出生动的卡通图案。作品不光体现出孩子们的童心,更表达出特殊儿童回归正常生活的渴望。




《活字印刷诗两首》

蕴含干花干草的花草纸,朦胧的花草若隐若现,纸纤维脉络清晰,国学经典作品昭然于平整的纸上。学生们将活字印刷与古法造纸术巧妙结合,整个作品清晰淡雅不失古朴风韵。表现出孩子们对传统工艺灵活的运用与传承。




《周子古镇情》

渔舟唱晚,寥寥炊烟,古镇清幽。一幅幅再现古镇的国画小品,焕发出浓浓桑梓地的古镇情怀。这就是游人向往的安逸静谧、温婉安详的周子古镇。




《河舒豆腐宴》

色彩缤纷、诱发食欲的河舒豆腐宴、锅盔、米凉面,可谓相如一绝。孩子们用灵活的小手做出一个个香喷喷的豆腐菜品,萌发出对朴实家乡活的热爱。将来孩子们渐渐长大离开家乡后,最不可能忘记的是家乡味道:河舒豆腐。




《花草纸》

小小的花草纸里满满的“宝贝”,各不相同,充满创意,清新淡雅别具一格,每一幅画都经过沤、打、抄、晒四个步骤才完成,加上花朵的潜入,若隐若现,可谓相映成趣,富含自然生态的气息。 

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没有记忆的艺术也是没有前途的艺术。我们工作坊就是为了传承、发展、创新传统文化的一种记忆。扎染、造纸涉及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可是展厅的空间狭小,布展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里展示的仅是我们粗糙简单的工作痕迹,水平有限,效果欠佳。传统文化技艺丰富多彩,而我们才刚刚起步,各的关注及宝贵意见将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更多了解蓬安县桑梓小学校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