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我惊呆了小小锅盔摊 年赚30万

2022-07-28 19:49:55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同样如是。许多不起眼的小商铺,经营者通过勤劳与智慧,赚得盆满钵满,让一些做大生意的人也“羡慕嫉妒恨”。

  一对夫妇,30年执着于制作内江美小吃,成为72行中“吃”字当头的“大佬”。

  李登书和管太凤是射洪县金合乡老马村人。李登书的父亲在解放前就是当地有名的白案师傅,馒头、包子、烧饼等样样精通,成为当地一绝。上世纪60~70年代,生活紧张,面必须用粮票换,因此,李老爷子的手艺没有得到彰显。尽管如此,李老爷子还是把白案的绝技传授给了儿子李登书。

  1984年,李登书和刚结婚不久的妻子管太凤离开农村到内江。本打算找一个店子开面食馆,发现店面费贵。他俩合计,如果先交几个月的房租费,做生意的本钱都没有了。两人东转西转来到市中区箭道街(当时又叫工商街),发现内江六小旁边的小巷口是一个不错的位置,可以摆一个小摊。李登书放弃开面食馆的想法,决定做锅盔。

  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原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爱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后因简单易学、便于携带,成为外出逃难时的必备物品。李登书告诉记者,父亲的手艺就是西安一位宫廷师傅逃难四川时,因为接纳、帮助了宫廷师傅,得到真传。 “陕西十大怪”的一怪“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李登书初到内江时,要通过黑市购得粮票才能换面粉。管太凤人缘好,认识她的不少大妈、大姐都愿意把多出来的粮票卖给她,或者直接用锅盔换粮票。李登书的锅盔最先只卖2分钱一个,后来涨到8分,再到后来的1角,2角,直到现在的4元(哎呀,妈呀,这足足翻了200倍,比孙悟空一个跟斗还远!)。2分钱的锅盔里什么馅都没有,后来大家要求放点白糖,便涨到了8分。到了上世纪90年代,物质条件改善了,锅盔里面放上鲜肉,配以麻、辣味后,涨到1角。

  现在,李登书的锅盔里佐料近10种,有甜味,也有香辣味。每天早上6时许,管太凤出门摆摊,李登书到市场去买鲜肉和配料。等到管太凤把液化罐、板凳、灶及其他工具摆好,李登书也买好东西来到摊位前。

  “来两个咸的。”一位年轻美女因为要赶路,一到巷口,甜美的声音已经飘进来。“好的,两个咸锅盔。”李师傅应一声,手上的面团就啪啪拍开了,甩面、包馅、油炸、烘烤,一气呵成。几分钟后,热气腾腾的烧饼已经送到美女手中。香、脆、酥、麻,各味齐全。美女道一声好,10元钱递了过来。李师傅用钳子夹钱,保证手上卫生,很快找了零头。

  李登书说:“做锅盔非常辛苦,每天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8~9点钟。最主要的是讲究卫生、实惠和味道。”据了解,李登书夫妇最低一天要卖400个,高峰时可以卖500~600个。有时,那些到深圳、广东、上海的外出者,多有订购,最多的一次要了70多个。记者估算,像他们这样,每年可赚20~30万。

  前来买锅盔的王静说:“自己还在读初中时,零花钱就交给了李师傅的锅盔铺。而今,成了家,到了周末睡懒觉,起来还是吃李师傅的锅盔,30年来,味道不断创新,越来越巴适。”食客们说,李师傅已经被老百姓取名“锅盔王”。

  离开“锅盔王”的小铺子,香味还在口中,啪啪啪甩面团的声音仍然在脑后回响(这句结尾不错,我喜欢O(∩_∩)O)。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