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葫芦河》2017第3期杨国选:钟爱于颜楷

2020-09-13 21:58:55

文学之乡——西吉《葫芦河》精品选读

通向文学高原的驿站   寄托美丽乡愁的载体

全方位展示“中国首个文学之乡——西吉”文学发展现状,全方位展示西吉作家诗人风采,全方位培养文学新人,推出文学精品力作。

  本土小辑  

钟爱于颜楷

作者 ◆杨国选

我喜欢写字,因为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教师要给学生上课,课外要写教案,课上要进行板书,时刻离不开写字。写字是书法的基础。在学校里,校长把我安排在行政办公室,搞文秘工作,写文章、写奖状、写会标、写宣传标语等,渐渐地我就从写字喜爱上了书法艺术。

我从楷书入手,开始练习书法。起初临摹柳公权的《玄秘塔》和欧阳询的《九成宫》并尝试练习创作,由于临摹不到位,研习不够,功力有限,每次创作的作品在历次书画大赛中获不了奖,最好时只是入展。20149月在西吉县苏堡乡中心小学校长孙小东同志的介绍下,,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区促进会会员。年底我有幸被区促进会邀请参观了由宁夏书法家协会、宁夏书画艺术发展促进会联合举办的书画作品展。这次展出的作品质量很高,各种书体竞相绽放,熠熠生辉,美不胜收,使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一幅祝贺作品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儿,于是我足足欣赏了半个小时,简直是留恋忘返。这是一幅精美的颜楷作品,古拙厚重,笔法老道,气势恢宏。我仔细一看落款,原来是现宁夏书法家协会主席郑歌平同志的墨宝,美哉美哉,果然名不虚传。这次观展对我启迪不小,也对我鼓舞极大,特别是郑歌平书法大师的颜楷,使我茅塞顿开。于是我心里默默地下决心:“我要练颜楷!”

2015年初,我利用双休日时间专程到固原新华书店购买了两本颜真卿字帖,一本是《麻姑山仙坛记》,一本是《颜勤礼碑》。在工作之余,坚持临摹,刚开始是机械性的对临,后来是带有研究性的背临,可以说只要有时间,我就认真地读帖、临帖,废寝忘食,临习不辍。有时我把临摹的所谓的作品贴在书房的墙壁上,时间久了,墙壁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非常壮观,书法的魅力尽显其中,在我的内心深处,仿佛有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成就感。后来被妻子发现了,劈头盖脑地把我训斥了一顿,便伸手去撕墙上的字,顿时我不顾一切地扑上去将妻子掀到一边。我这样做,是因为我保护的是一种我所喜爱的艺术。就在这个时期,我练习颜楷更加积极了,更加刻苦了,勤学多练,潜心钻研,书艺进步很大。

2016年我就开始尝试着进行创作,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创作了60多幅颜楷作品,参加了县市区各种书画大赛10多次,同时也频频获奖,次次入展。9月所创作的颜楷作品《沁园春.、固原市老干部书画摄影协会举办的“凝聚正能量,永远跟党走”全市离退休老干部书法、绘画和摄影展中荣获二等奖;10月所创作的颜楷作品《沁园春.雪》在西吉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办公室、西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书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1月节临的《颜勤礼碑》书法作品在宁夏书画艺术发展促进会、宁夏书画函授专修学院举办的传统书画临摹大赛中荣获入展奖。20174月所创作的颜楷作品《唐诗四首》在固原市纪委、固原市监察局、固原市文联、固原市博物馆等单位举办的“六盘清韵”廉政书画、摄影和工艺品大赛中荣获佳作奖;5——首届‘津汇杯’固原市书法临帖与创作作品大赛”中,跻身于四县一区50强,并荣获佳作奖。

客观地说,从2016年初到20176月,这一时期我经常练写颜楷,使我的书法艺术水平有所提升,获奖频率有所提高,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我更加钟爱于颜楷,在临摹和创作的过程中,我便思考一个问题?要想真正地学好颜楷,需要全方位了解和研究颜楷,包括颜真卿及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还有颜楷的笔法、墨法、章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于是我便挤出所有的业余时间博览有关介绍颜真卿的书籍,上网浏览有关颜楷书法的独到之处和艺术价值。与此同时,也认真了解和研究了初唐几位楷书书家的艺术特点。关于颜楷,本人不才,在阅读、临摹和创作之中进行了浅薄的研究,心得体会有四:其一,略说颜真卿。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世称“颜鲁公”。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为官并擅长训诂学、文学和书法的士大夫家庭,其上祖大都是文士、学者或很有声誉的名流。颜真卿于书法,笃志一生,始终不倦。他一生刚直不阿,不徇私,不畏权贵,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作为颜氏书法世家之传人,创立了“颜体”书法流派,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书法革新家,树立了一座巍峨的书法之高峰。其二,颜真卿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创作时期。早期书法主要是向古人学习时期。这一时期精彩之作是44岁时的《多宝塔碑》和46岁时的《东方朔画赞碑》。中期的许多代表作已显现出雄浑刚健、宽博丰实的书风。“颜体”艺术特色已经形成,如楷书用笔已易方为圆,左右两竖的结构已采用相向弧形,横轻竖重,拐弯处笔断意连,蚕头燕尾笔画特征鲜明。看得出颜真卿多年经营构造的“颜体”已步入了一个崇高而崭新的艺术境界。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56岁时的《郭家庙碑》和62岁时的《麻姑山仙坛记》。晚年时期的艺术创作趋于成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时颜字结体更显自然,用笔更见朴素,逆入、回锋、铺毫、涩行等基本笔法更老道、更灵活,变化多端。这一时期的得意之作是《颜勤礼碑》。“颜体”书艺特点发展到书写《颜勤礼碑》时,已进入了一个更高更精熟的艺术境界,成为最能表现“颜体”风格及面貌的代表作,成为独树一大流派的标志。所以,《颜勤礼碑》的面世立刻成为人们研习颜体、窥求颜体奥秘的最佳范本。其三,“颜体”与初唐几位楷书书家笔法的比较。就笔法而言,初唐几位楷书书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有一个共同的用笔规律,就是十分注重提笔的运用。如“欧书”,露锋入笔较多,线条中间略细于两端,收笔紧促上提;又如“褚书”,起笔善露锋颖,又通过“扭”的摆动,在提笔中调整中锋,点画起伏变化很大。而颜氏追求纯一的中锋,强调重按,将横画竖落笔,竖画横落笔,逆入平出,强调藏头护尾,使点画粗壮厚重,捺脚顿挫后踢开,尽量表现出一种残缺的美。其四,练习颜楷要防止进入“误区”。人们常说“颜筋柳骨”。颜楷的主要特征就是突出一个“筋”字。何谓“筋”?就是肌肉。颜真卿的字就像一个举重运动员,体态丰满,肌肉结实。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腕力的锻炼,保证落笔藏锋有力,行笔中锋有节,收笔回锋有理,骨力洞达,力沉势足。我常常发现有的人学颜字,得不到它的雄伟,却形成了肥笨;得不到它的方正,却形成了板滞;得不到它的筋骨,却形成了丑八怪。原因在于学颜不知颜,只求袭取形貌,不得笔法精神。比如,过分追求“逆入回锋”,会显得滞钝呆板;“顿挫”过分,便欠灵活;对称过分,便少变化。“燕尾”成鼠尾,“瘦劲”成轻飘,“曲屈”成扭动,“凝重”成臃肿,“丰健”成黑猪,“貌拙”成狰狞……诸如此类,强调过分,结果丑化了颜楷。我要在以后的临摹与创作中,必须克服矫揉造作,重视读贴研帖,真正掌握楷法,努力窥求颜楷的真谛。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我钟爱于颜楷,既要不断地练习颜楷,又要了解和研究“颜楷”的来龙去脉和精到的艺术价值,尽力与古人对话,学习古人探求学问、追求完美的精神,增强挖掘艺术内涵、创新艺术形式的信心。临习不辍,池水尽墨。学书先学楷,学楷当学颜。

【作者简介】                

          杨国选  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西吉县第二中学。

《葫芦河》

huluhe

文章原载:《葫芦河》2017年第3期

主    编: 樊文举        副主编: 陈静  李义 

责任编辑: 柯万昌      网络编辑: 马世梅

主办单位:西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发平台:文学之乡xj葫芦河

支持平台:甘宁界、西吉万象、六盘山诗文

                       塞北诗词书画、墨韵诗音

敬请关注“文学之乡—西吉”

与君同赏文学精品佳作

长按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