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三月三蟠桃宫

2022-03-08 05:46:37

三月三蟠桃宫

文|铁壁

眼瞅着今年的三月三快到了,每逢这时,我常想起小时候逛蟠桃宫庙会的情景。在北京,提起蟠桃宫,现在一般人可能都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甚至于都没听说过。所幸原蟠桃宫的石碑得以保留下来,在东便门原遗址处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它昔日的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蟠桃宫对老北京人来说那可是闻名遐迩。

相传,农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寿日,是开蟠桃会的日子,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这里都要开庙会。

蟠桃宫坐落在东花市北边、东便门内护城河桥南,是京城中知名的庙宇道观之一。

(蟠桃宫山门)

沿着崇文门外护城河南岸往东走,远远地就能看见烟雾缭绕,隐隐约约能听到敲钟击磬的声音。蟠桃宫全名是“护国太平蟠桃宫”,就在护城河南岸小土台上,坐南朝北。蟠桃宫庙不大,山门三间,门前蹲一对石狮,竖着两根旗杆。杏黄色的墙上,嵌着“蟠桃盛会”四个绿色琉璃大字。一进门,一座高大的石碑、一个铁铸的大焚香炉,香烟滚滚腾起,周围挤着众多磕头烧香的善男信女。蟠桃宫正殿供的是王母娘娘,从正门进去,两侧都有佛像,诸如财神爷、药王爷、送生娘娘等。据说蟠桃宫的建筑、古碑、塑像、壁画、供桌、炉鼎、钟磬件件都有讲头的。庙门外有卖香火的,庙门里有老道摇动着签桶给求签者抽签。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庙里摆着几个铁铸的磬,里面放着一根很粗的木棍子,谁都可以敲,那当当的声音传能传得老远。

(庙内烧香的香客)

(蟠桃宫庙会)

这里的庙会是京城最热闹的,从老早年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50年代。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蟠桃宫都要开庙三天。每逢庙会之际,从崇文门至蟠桃官庙门前沿护城河南岸一直东去,绕过蟠桃宫向南折,茶棚、货摊林立;打把式、卖艺、变戏法、摔跤的接连不断;日用杂货、风味小吃应有尽有。规模之大,囊括了北方所有的玩意儿、吃食。有搭台唱戏的,也有撂地摊卖艺的;有老字号糕点、细作,更多的是五味小吃;有外来的杂技团,也有国家正规的剧团。庙后的空旷处还有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等活动,人头攒动、车马喧嚣,十分热闹。赶庙会的游客除一般平民百姓以外,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来此光顾。有人进庙烧香,跪拜神佛,有些妇女来此求王母娘娘保佑,平安吉顺,早生贵子。这种热闹的盛况延续了百十年,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虽然拜神的少见了,但庙会却仍然很热闹。

(踩高跷)

(拉洋片的,也叫西洋景)

50年代,蟠桃宫庙会仍然是很兴旺的,我那时经常是由姐姐们带领上蟠桃宫庙会来游玩,上小学后,和同学们也去过几回。那时候都是步行去蟠桃宫,从花市大街穿过北羊市口胡同向北,到护城河边,再往东走就到了。在庙会上,我看过杂技、拉洋片的、变戏法的,买过玩具和吃食,玩过“套圈儿”(套圈摊上有让人心动的奖品,勾引人掏出钱来,换几个藤条皮子窝成的小圈儿。瞄准了,投过去,藤圈轻飘飘的,落地后乱蹦,就是不往奖品上套。)我还在那用布遮挡着的小棚子里观看过小电影,记得好像是外国的黑白无声电影。放电影不用电,当然那时庙会上也没电,直接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手摇电影机放电影。

庙会留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香草,黄颜色,扎成小把,像个小蒲扇。我姐每次去都会买一把香草,闻着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儿。还有一种玩具叫“布布登儿”,用玻璃吹制成的,长嘴的葫芦状,底儿极薄,一吹一吸发出“布登儿布登儿”的声音。但是不敢使劲吹吸,稍微不注意就会把底儿给吹破了,吹的时候,在瓶口包上一块手绢,防止吹破了扎嘴。那是个危险的玩具,后来再也没见有卖的。

(卖“不不登”的)

我们不烧香不磕头,每次去蟠桃宫都要进庙里看看。庙里的大殿在我看来又高又大,蟠桃宫正殿供的王母娘娘慈眉善目,大殿两边有各种泥胎神像,不知是涂彩的缘故还是因为我那时候是小孩子,总觉得这些泥像是各种妖魔鬼怪,挺吓人的,让我感到十分可怕。

等到我上中学以后,蟠桃宫庙会渐渐地淡出人们视线,。到了八十年代,为了修二环路、修东便门立交桥,蟠桃宫的山门、鼓楼和配殿全被拆除,只有庙内的石碑被当作文物立在立交桥南侧花园内(原庙旧址),供人访古寻幽。

近些年崇文区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逐渐恢复起了“蟠桃盛会”。每年的三月三,在蟠桃宫旧址的北边,就着明清古城墙遗址公园,就会出现繁花似锦、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说是庙会,但是庙没了。

(东便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