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天赐的葫芦 至大的乾坤

2022-02-23 01:43:12

原创很辛苦,版权须维护,转载请告知,文前注出处!



《天赐的葫芦 志大的乾坤》/原题    

《北京》杂志/原载  刘冲/作者  

袁博/摄影


烙画葫芦艺术又称葫芦烫画,火笔画。这种用烧热的金属条在葫芦上烙烫图案的历史,相传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后来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这种工艺很快失传,而且这一失传就是2000年。到了清朝,葫芦烫画才再次兴起,一直传到今天。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王兆庚就是一位葫芦烫画的传承人。跟葫芦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他早已把葫芦当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的眼里,葫芦已经不光是葫芦这么简单。葫芦不是葫芦,那是什么呢?用他的话说:“什么都能是。”


1
好看的葫芦是玩儿出来的

在王兆庚的家里,他拿出了一把茶壶。这把小巧的茶壶无论从形制、规格、颜色还是壶身上花纹看,都和真的紫砂壶一般无二。而且如果拿在手里细看就会发现,深褐色的壶身上存在的冰裂纹都呈金色,好像是金丝镶成,比真的冰裂纹瓷器更漂亮,壶身上的装饰画也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王兆庚说,这把壶是他最普通的一件作品,整个茶壶都是用葫芦做成的,没有任何其他材质。


葫芦烫画不就是在葫芦上用烙铁烫出各种图案吗?怎么还能做出这么逼真的茶壶?面对众人的惊异,王兆庚只是笑,从沙发旁边拎出一个手提箱。箱子打开,里面的东西又让人吃一惊。各种造型的虫罐、香囊、手把件、腰挂、打火机、鼻烟壶,千奇百怪的小物件应有尽有。


难道这些都是葫芦做的?面对提问,王兆庚点点头:“全都是葫芦。”


“老北京的工艺品都是玩儿出来的。”王兆庚说,北京由于是三朝古都,受皇室和王孙贵族的影响,吃喝玩乐都很讲究,尤其在“玩”这件事上更是“物不厌精,艺不厌细”。这里面门道多,规矩多,有的甚至讲究到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


北京的牛人多,懂行会玩儿的人更多。这也就要求手艺人精益求精。手艺不精巧、设计不讲究的工艺品,拿出去不光卖不上价钱,还会让同行和懂行的人笑话。


手艺
好葫芦是玩儿出来的


王兆庚说着拿出一个只有瓶盖大小的虫罐。虫罐形状扁平,口小肚大,光滑圆润。罐身通体呈褐色,前后两面各镶嵌着一块镂空。举起来细看,镂空的内部还镶嵌着一层隐约可见的细密金属网。好像窗棂里的纱窗一样。王兆庚说,虫罐是老北京最常见的“玩意儿”之一。做这个物件有很多讲究。光虫子,就分阴虫和明虫两大类,每一类还要细分品种。在北京,玩的虫子不能叫虫子,只能随着老北京的儿化音叫“虫儿”,不然就是外行。


各种“虫儿”用的罐子不一样。而且虫罐尺寸必须合适,不能大,也不能小。小了“虫儿”在里面呆的不舒服,大了人揣在衣服里把衣服顶起来,叫做“顶胸”,会招人笑话。


虫罐里面金属网的设计是王兆庚加上去的。这是因为“蛉儿”一类的虫子体型小,而且都长有很细的触须。如果没有这层金属网,“虫儿”细小的触须能够顺着镂空的瓶身伸出来,装在身上一不小心就会折断。有了这层金属网,“虫儿”的触须就伸不出来了。随后王兆庚打开了瓶塞,一根金属针出现在了瓶塞上。王兆庚说,这根金属针也是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喂食的方便。“比如‘蛉儿’这种‘虫儿’要喂苹果,把苹果切成小方丁投到瓶子里去当然也可以。但是因为苹果含糖,时间长了罐子里就脏了,很难清理。有了这根针,就可以把苹果块穿在上面,虫子能吃到,又不会弄脏瓶壁。”


除了实用的物件,王兆庚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一些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有一件形状奇怪的小东西。明显能看出是一只蒙古草原上常见的皮制水袋的袖珍版。这只水袋做工极为精巧,上面烙画着精细的装饰图案。王兆庚说,之所以做这件作品是因为他几年前去过一次内蒙古,认识了一些内蒙古的朋友。常年生活在北京的王兆庚很为内蒙古人豪爽、热情、好客的性格所感动。回来之后就一直琢磨做一件有内蒙古民族特色的作品。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索,他终于做出了这只皮水袋。这件工艺品整体看是个盛水器具。如果从侧面看,水袋的盖子是一只蒙古族牧民常戴的毡帽形状,平放着看,则是一把弯刀的刀把。


2
与葫芦的缘分结在无意间

王兆庚之所以会选择葫芦烫画这门手艺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跟他的家庭渊源分不开。王兆庚的祖父就喜欢葫芦和绘画。王兆庚的父亲得了祖父的遗传,也很有美术天赋。王兆庚小的时候,刚刚会拿笔,就在父亲的熏陶下学习画画。画高楼、画飞机、火箭、画天安门,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也就是因此,让王兆庚幼年的生活里就有了美术的概念。


从学校出来,王兆庚到工厂做了一名工人。本来他也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把葫芦作为事业,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的工厂企业大量外迁,王兆庚被迫离职了。


离职的王兆庚自己做起了生意,靠着经商养家糊口。或许是因为从小受到祖父和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是天生就对工艺品有着特殊的感觉,他做生意的同时又对工艺品动起了心思。到后来,干脆就自己兼职摆摊卖起了工艺品。每天穿梭于北京的各个市场之间,自己的生意也不太上心了。


缘分
结在无意间


每天早出晚归地摆摊做生意固然很累,却让王兆庚有机会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工艺品。他的欣赏水品和艺术修养在进货和出货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升。在每天奔波于北京的大街小巷的时候,他从工艺品里汲取的养分如同雨水,让那颗从小埋在他心里的艺术种子悄悄发了芽。


种子发了芽就会钻出泥土,水满了就会溢杯子。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王兆庚在做生意之余忙里偷闲自己拿烙铁烫了一只小葫芦。


葫芦做出来,很精美,王兆庚自己也比较喜欢。他平时拿在手里把玩,出去摆摊的时候就放在旁边。有一天,一位客人在看了他的货物之后发现没有满意的,忽然看到了旁边的小葫芦,很感兴趣,遂询问价钱。王兆庚没想到会有人买这个,随口说了句:“六十。”当时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六十块的价钱已经不算低。让王兆庚没想到的是,对方只稍微犹豫了一下就掏钱买下了这只葫芦。


无意烫出来的葫芦卖了这么多钱,王兆庚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他开始更多地烫画葫芦,他的摊位上的葫芦也越来越多,其他的工艺品反而越来越少了。


烫葫芦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手艺,北京的艺术品市场里烫葫芦的艺人其实不止他一人。但是他的脑子活络,好琢磨,好创新。他的葫芦作品吸收了各种工艺品的长处和精华,摆在外面显得与众不同。


到现在,王兆庚早已经不摆地摊了,他的葫芦也走遍了大江南北。用他的话说,这一切归功于他和葫芦的缘分。


3
天赐美型的葫芦必有“讲究”

王兆庚与葫芦结了缘,开始更上心地研究葫芦。别人烫葫芦,只是在葫芦上烫上各种图案。山水花鸟,名人字画,要不就是龙凤鸳鸯。可他不愿意,他骨子里那个老北京人的讲究劲儿上来了,觉得既然是在葫芦上烫画,就应该有点儿什么意义,有点儿什么说道。


于是利用摆地摊的便利,他开始搜寻各种资料。好在工艺品的地摊往往都是跟旧书摊混杂在一起的。他扔下自己的摊子,穿梭于书摊与书摊之间,把所有能见到的讲传统文化、传统美术意象尤其是传统图绘的书统统收进自己的包里。然后回到摊位上,一边看摊,一边学习研究。一来二去,王兆庚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对于葫芦的想法也越来越多。他给自己定了一条原则:在葫芦上烫画,要“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讲究
天赐美型的葫芦必有讲究


“因为葫芦本身就有吉祥的寓意。”王兆庚说,葫芦的“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


葫芦又与福禄谐音,所以民间俗信葫芦能避邪气又象征吉祥,把绘有吉祥图案的葫芦挂在堂上,这样就可以将鬼祟降服、驱除。 再加上葫芦本身形态各异,无需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因此,王兆庚给自己的作品定位为“吉祥”,也是让自己的手艺为葫芦锦上添花。


“比如这个作品,就有三个寓意。”王兆庚拿起最初介绍过的小茶壶说:“壶盖上的图饰是荷花,寓意和和美美。壶身上的花纹是碎裂的冰裂纹,寓意岁岁平安,壶身上还有一种花纹是缠枝莲,寓意的是连年有福。”一个不足巴掌大的茶壶,就有三个寓意,再加上精湛的画工和明暗颜色的处理,让人对这小小的葫芦爱不释手。


王兆庚介绍说,他的葫芦基本上每一件都有两到三个寓意,甚至不夸张地说,每一件作品,都能当成一个故事来讲。通常他在设计制作的时候会把每一件作品的形状、功能甚至配饰都考虑进去。


虫罐上画上两只柿子,下面是半只如意,寓意为事事如意。“这里的如意一定不能画全,一般是半个或者多半个,寓意如意无穷无尽。如果画全了,就表示如意到头了,寓意就不好了。”说起葫芦烙画图案上的道道,王兆庚如数家珍。


如今,王兆庚成了名人,北京市很多学校邀请他去给学生们讲课,教授传统技艺。王兆庚到了学校,仍然改不了他“讲究”的习惯,他教的、讲的,都有自己的一套。课堂上,王兆庚教给学生们最多的一句话是:“双雀抱人义,哺食劳劬劬。”这句出自贾岛 《义雀行和朱评事》 的诗句,王兆庚很喜欢。他觉得,让孩子们从小知道、理解这句诗,是让孩子们从小对父母抱有感恩之心。


4
好葫芦还需要好想法好技术

王兆庚的工作室就是自家阳台。这是不足两平方米的“工作室”。工作台上堆满了电机、变压器、电线、烙铁和各种杂物,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电工的家。王兆庚说,他所有的作品几乎在这个工作台上完成。对于他来说,地方不在乎大小,最在意的只是葫芦。


“我的作品也没有太大的东西。”王兆庚说,相比很多人喜欢的大尺寸的葫芦,他更喜欢小巧的。“大的葫芦好操作,画起来相对要容易得多。因为大葫芦都是多笔完成,一处错了,或者有瑕疵,可以有机会补救。葫芦越大,补救的机会越多,但小葫芦不一样,一笔就是一笔,出不得一点儿错误。”在王兆庚看来,只有在这种细微处,才能见功夫。


葫芦烫画,看起来只是一个通了电的铁丝在葫芦上烫出花纹,实际上技法也极多。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明暗关系,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汉族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技术
好葫芦需要好想法好技术


由于葫芦是天然形成的,所以遇到一只好葫芦相当不容易。王兆庚为了能找到合适的葫芦,除了在自家种植了几株葫芦藤之外,还专门跟大兴区的一些农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即便如此,仍不能满足他的货源需求。每年到了葫芦成熟季节,他都会出门,到甘肃、新疆、山东等地寻找他需要的葫芦。


介绍中,王兆庚打开一个礼品盒。里面是12个一般大小的,好像小苹果一样的葫芦。每只葫芦上,他都用相当细腻的手法烫画了一种动物,合在一起正是十二生肖。王兆庚说,这套葫芦,难的不在烫画,难的是能找到这12个一般大小、一般形状,又没有瑕疵的葫芦。


当然,现在由于种植技术提高,很多葫芦都可以套模,让它按照人们需要的样子去长,但是这样出来的葫芦很死板,不灵动。而且即便如此,仍然达不到他要求,更别提是天然生长的葫芦了。


“真正形状很好的葫芦,有时是遇不到,有时遇到了却没有好想法,有时遇到了,又有好想法,却工艺水平不够。”在王兆庚看来,这三点缺一不可。然而一旦集齐了这三点,一件真正的宝贝就成了。


言谈中,王兆庚拿起自己的得意作品——葫芦《金蟾》给大家看。这只金蟾头小身躯大,背弓着,下面还有两条蜷着的“腿”。王兆庚说,这只葫芦由于样子古怪,本来没人要。他拿回家以后也放了很长时间不知能做什么。有一次看到家里一只老箱子上有一幅“刘海戏金蟾”的图,忽然灵光乍现,于是这只金蟾就出炉了。经过加工,金蟾头上长着三只眼,嘴里叼着两串铜钱,背上背北斗,下面是三条腿。完全按照古书记载的形象设计,跟葫芦本身的形状配在一起浑然天成。现在这个作品就是绝无仅有的孤品了。


在王兆庚看来,他最珍贵的作品也就是这一类作品。


如今,52岁的王兆庚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做出来的作品也越来越有寓意,越来越有内涵。可他觉得自己的眼睛没有年轻时候好使了,常常是工作不了多久就得停下来休息。但是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还能一直做下去,直到拿不动笔为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书名:《浴血长天——抗日战争英雄的故事》

作者:王伟

出版:五洲传播出版社

策划: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

图书购买,请微信留言,或者致电010-6715 2380


……到此并未结束……



~~每天奉上不一样的文化北京盛宴~~



据统计

阅读到此的人

100%都会做的事儿

就是

关注、学习、分享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