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席富会 || 做一个善良的人

2022-04-02 20:03:09


做一个善良的人


文/席富会


很小的时候,村子里有一些老婆子信奉,皆是因为我们村子有一个善人,是我们本村的人,从小心底善良,一心向善,见不得别人受苦,老想帮助别人。

据村里的老人讲,那一年村子里唱皮影戏,戏的名字老人都说不清,总之戏的内容是关于教人积德行善成仙成佛的内容,于是这位当时只有七八岁的男孩,回到家里,自己为自己做了手术,用家里的刀子割了自己的睾丸,从此这个男孩就出了名,成为我们家乡远近闻名的人,大家都叫他“善人”。

后来,这位善人天天长大,他就在家里供奉佛像,钻研,附近十里八乡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小的时候,我去过他家。在村子的最西头,依靠一个大土壕而建,刚一进门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四周依土壕而建有四孔很大的窑洞。院子里有许多蜜蜂箱子,忙忙碌碌的蜜蜂不停地进出蜂箱,在天空中盘旋,院子的正中有一颗几个人才能抱住的大槐树,谁也不知道他的年份,院子四周有许多柿子树和洋槐树。

四个窑洞除了善人的卧室以外,都供奉着佛像,每天佛像前香火不断,他每天清晨起床,盘腿在佛像前念经。善人一身出家人的打扮,粗蓝布褂子和裤子,头戴一顶粗布帽子,一双布鞋,小腿上打着绑腿,虽然他一心向佛,但是除了烧香和念经,也和其他人一样参加劳动。

后来,随着这个善人慢慢的长大,四里八村的人开始也来这里给佛烧香,慢慢地这里香火日旺,这里就成了佛堂,远近闻名,善人慢慢就变成了师傅,于是说有的人就叫师傅。随着香火的日益渐旺,师傅每天的活动也就多了起来,信男信女们也日益增多,师傅就没有时间下地干活。

一般在农村信封的大多是年龄大的老太婆,当然也有一些中年的或老年的男信徒,他们在那个反对迷信的年代依然相信佛,一般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家里遭遇不幸或者日子过得特别恓惶的女人,希望得到佛祖的保佑,希望家里能逢凶化吉,另一类人是家里日子过得特别好的女人和男人,这些人衣食无忧,儿女有出息,所以没有多少操心事,跟着一些人到佛堂烧香磕头,本着积德行善的心态,当然还是保佑家庭、子女平安。

信男信女去佛堂烧香拜佛和念经,当然要把一些事讲给师傅听。一方面师傅能够通过为他们排解,另一方面师傅也自学有一些治病的方法,特别是师傅会针灸,当然是免费给信徒们治病。所以师傅的作用就有两方面,一个是心理治疗,一个是针灸治疗,再加上信仰的力量,自然信徒就越来越多了,当然这些信徒每次去佛堂自然要给师傅带一些礼品,比如鸡蛋、白糖、红糖、麻饼,有的信徒蒸上上好的白馍或者烙好的锅盔,于是慢慢的师傅也就衣食无忧,好在师傅是真正的出家人,并不贪图这些,吃不了的也都分给村里有困难的人或者信徒。

后来,到了1966年的时候,师傅50岁左右,,虽然我们村子地处偏僻的乡下,似乎佛堂也没有受到很大冲击,那些佛像和佛堂也都很完整,但是由于村里破除迷信,不允许群众搞迷信活动,所以信男信女的数量也就急剧下降,慢慢地佛堂冷清起来。虽然我们大队有五个生产大队,但是佛堂最早在西队的地盘,后来慢慢也没有人管理,视乎佛堂和师傅属于自由人。后来,师傅还给自己收养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管师傅叫爷爷,同时这个男孩他却没有出家,所以他也要娶媳妇生孩子,慢慢师傅家的生计也成了问题,于是师傅也就和其他人一样,想搞点副业,贴补家用,于是他就开始在院子里养起了蜜蜂,依靠蜂蜜维持日常家用。

其实,我也就是那个时候,认识师傅,并第一次去了佛堂。1968年的时候,我的父亲30岁,家里四个孩子,加上爷爷和奶奶八口人,家里粮食勉强糊口,所以父亲也想养蜂贴补家用,于是父亲就成为师傅养蜂的徒弟,后来虽然父亲当村干部多少年,他和师傅就成了忘年交、好朋友,父亲管师傅叫“佛堂叔”,我们小孩管师傅叫“佛堂爷”,两家关系很好,几十年不管经历多少历史变迁,没有影响到两家的友谊。

我第一次去佛堂是1980年,那年我准备参加高考,由于学习紧张,我晚上老是失眠,父亲还带我去了西安的大医院,找了教授,也就给我开了一些谷维素和安定片,似乎作用不大,于是父亲建议去找“佛堂爷”扎针去。那时我对扎针不太了解,也没有去过佛堂,就答应父亲试一试。

我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午后,我从学校回家后,父亲带我去佛堂。那时,,佛堂的香火也旺了起来,信男信女已经不少了,尽管师傅的生计不成问题,但是他还是继续养着蜜蜂,因为蜂蜜的收入也可以让他开展一些慈善事业,扩大佛堂的影响力。

我和父亲还未进入佛堂,从远处就能听见悠扬的钟声和信徒们的念经声,红砖绿瓦的佛堂围墙里,飘出袅袅香烟,给我一种神秘、庄严的感觉。进入佛堂大门,大槐树上缤纷的祈福红彩条迎风飘摆,绛红的柿子树叶和火红的柿子把整个佛堂映衬的好像晚霞一般灿烂。

师傅看到我和父亲,立即迎上前来,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待我们说明来意后,他把我们带入到一个非常安静的窑洞。这个窑洞,供奉着多尊佛像,这是师傅独自修行、念经、拜佛的场所,一般的弟子都是不能进入的。

我从来没有进入过这样的场所,突然进入到这里,看到四周一尊尊佛像,还有香炉里燃烧着的忽明忽暗的焚香,在暗暗地灯光下看见师傅多年盘坐的蒲团,还有师傅经常叩头的地上一个深窝和两个明显的手印,那时我虽然不明白,但是让我记忆深刻。

师傅拉着我的手,慈祥地问了我的情况,他告诉我“没有关系,我给你扎一针,一切就好,关键是你,不要紧张”,就这样师傅让我放松,闭上眼睛,他拿出针灸的针,快速的隔着衣服在我的头上、手上和腿上扎了六针,然后大约过了十分钟,他收拾了针具,告诉我和父亲,晚上一定睡个好觉。

于是,我和父亲告别了师傅,离开佛堂。

在路上我问父亲,这样行吗?父亲说“信则灵”。

晚上,我吃晚饭,早早上炕睡觉,一觉睡到天亮,连一个梦都没有做。

后来,我真的睡眠改善了不少,也顺利的考上了省城的学校。一晃好多年过去了,因为工作的原因,回家的次数也很少,即就是回家也是来去匆匆,也就再没有去过佛堂。

2000年的春天,我回家乡,突然看见村子西头的原来佛堂的土壕上边多了一个用砖砌成的园塔,于是就问我的父亲,父亲说那是“佛堂爷”的墓。据说,“佛堂爷”在生前就给自己靠着土壕挖了一个土窑,土窑里堆满了干柴火,在干柴火前放一把座椅,然后在窑的上方砌好园塔,当他感觉自己要去见佛祖时,就坐在土窑的座椅上,双手合十。

待人们发现时,师傅已经升天,于是人们遵照师傅的遗愿,点燃柴火,将师傅的遗体火化,然后封住窑口,师傅就完成了自己的一生。

有时我们在不停地谈善良,究竟什么是善良,究竟我们怎样做就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常常说,做人要善良。

那么,师傅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善良的人。他从生到死,只有一个心愿,做一个善良的人,与其说他是信仰,倒不如说他信仰善良,他信仰人性中的最真诚、最美丽、最珍贵的一面,那就是人性中善的一面,他一生不杀生、不吃肉、不做坏事、不坑人、不骗人,他为人们解除心中的迷雾,他为人们去除病痛,他乐善好施,扶贫济世,这就是他的人生目标,简单而纯朴。

善与恶,美与丑,因相互对立而存在,我觉得无论我们追求什么,只要我们相信人性中的善和美,去除人性中的恶与丑,我们是一个善良的人。

 


作者简介

席富会,西安市阎良作协会员。喜爱文学,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和电影剧本。一百多篇散文、诗歌、小说被报刊、杂志刊登和收录在散文集中。喜欢旅游,跑步,多次参加全程马拉松比赛。


原创作品,文章由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故事》作者团队,欢迎您加入!


投稿请看投稿须知


(排名不分先后)

胡正美(贵州)、郭香荣(河北)、刘清华(山东)、阿籽、宋新强(广东)、李登祥(贵州)、周建好(江西)、韩炜光(海南)、陈世成(湖北)、许可(四川)、叶细显(湖北)、胡正敏(贵州)、石春艳(辽宁)、陈彦朋(湖北)、苏光建(四川)、陈少书(湖北)、申志强(河南)、曾建新(广东)、秦立才(湖北)、邓高鹏(江西)、董秀岚内蒙古)、贾文(黑龙江)、、王学恒(江西)、初心、沈学印(黑龙江)、董保良(云南)、马金香、江雪、魏碧波(湖北)、李国七(马来西亚)、徐斌(安徽)、李雪松、秦利英(河南)、张喜学(甘肃)、殷显菊(青海)、徐竑(甘肃)、陈爱霞(甘肃)、刘迎利(陕西)、陈萍(河南)、伊焕章(黑龙江)、王秀(辽宁)、吴学友(河南)、田萍(陕西)、马永钦(河北)、陈世茂(湖北)、蔡来升(河北)、邱子文(黑龙江)、陈洁(陕西)、许久香(山东)、李淑慧(甘肃)、陈国华(河北)、付素花(河南)、王世辉(河南)、蔺长永(山东)、桑树华(河南)、米国珍(甘肃)、景秀秀(河南)赵金凤(青海)宋春玉(吉林)、刘丙菊(河北)、胡培红(山东)邵丹(河北)、伊秋绵(新疆)、魏方(河北)、张碧龙(四川)、韩丽娟(贵州)、浊木(河南)、宋锡全(山东)、关东月(吉林)宋繁勇(河北)、羊亚波(广西)、谢冰洁(河北)、影儿(河北)、杨成志(吉林)、陈志华(河北)、李俊宏(黑龙江)、张奎秀(山东)曹根勤(甘肃)、韩敬(四川)、刘平平(宁夏)贾国忠(河南)、卢小夫(湖南)吴奇峰(陕西)、冷文艳(黑龙江)、尚言诺(河北)素心百合(辽宁)、郐国虎(湖北)、李玉(河南)、毛士勇(重庆)李馥言(吉林)、王云(重庆)、蓉儿(四川)、程跃红(河北)韩凌云(贵州)、席富会(陕西)、谭霞(重庆)……


发表文章后五天内:

    阅读量300以上+精选留言10条=稿费10元;

    阅读量600以上+精选留言20条=稿费20元;
    阅读量900以上+精选留言30条=稿费30元;

    阅读量1500以上+精选留言50条=稿费50元。


本平台自2018年2月14日起,增设“最高阅读奖”:在《作家故事》发表文章后五天内(超过五天的不再统计),阅读量破最高记录,精选留言达50条以上的,除发给稿费外,另奖励作者80元。目前统计阅读量最高的文章:《我的灵魂在农村歇息》,作者:刘平平,阅读量:2850(欲知最高记录情况,请留意最新讯息)。

请阅读量破记录的文章作者及时告知主编,以便核对,并请大家监督。

奖励记录

1、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作者:刘迎利,阅读量:1572;

2、宁愿一直被骗,不愿坦诚相见》,作者:陈萍,阅读量:1711;

3、《小丽》,作者:王世辉,阅读量:2085;

4、春草》,作者:刘丙菊,阅读量:2236;

5、《我的灵魂在农村歇息》,作者:刘平平,阅读量:2850。


主编柳西藏(宋新强),广东省江门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小说、诗歌在《江门曰报》、《南方农村报》、《五邑晚报》、《五邑文学》、《江门文艺》、《江门作家》、《挚友》、《侨乡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作品多次获奖。著有长篇小说《百里呼啸》。

点击查看有关章节

第01章    第02章    第03章   第04章     

第05章    第06章    第07章   第08章     

第0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关注



投稿指南

来稿要求原创首发,作者个人简介、相片、微信号。

投稿邮箱:2330992881@qq.com


               《作家故事》微刊编辑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