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征服世界的中国菜系,CNN评选的超级8味,你认可么?

2021-06-19 21:11:33


川渝之地,天府之国,不仅人杰地灵,美女如云,更是美食遍地,香气横流,你如果想要体验麻辣上的中国,那么没来过成都,就不算尝过麻辣的滋味。

走进成都的餐馆,你总是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你:“老板,中辣。”

老板:“好嘞。”

你狂灌了十杯冰水,掐人中;


你:“老板,微辣。”

老板:“好嘞。”

你狂灌了十杯冰水,掐人中;


你:“老板,不辣。”

老板:“好嘞。”

你狂灌了十杯冰水,掐人中。



有什么事情是不能用麻辣来解决的呢?如果有,请他吃特辣


冒 菜



“冒菜”是成都的特色菜,准备一锅用中药和各种调料配出的汤汁,把菜用一个竹勺装好,一般一勺就是一份。在锅里煮熟,然后盛到碗里,顺便再舀一勺汤汁,沾着辣椒粉、盐、味精等的调料食用,又香又辣,好不爽口。冒菜的原料不限,什么都可冒,什么都可上桌。简单点说,冒菜就是别人帮煮好的的火锅。


串 串



红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热气腾腾的一锅红汤以及那一大把的竹签,荤的、素的被串在竹签上,抓上一大把签子,在红汤里涮过之后,蘸上碟料,过瘾得很。吃完之后,数着签子算钱,一分不差。每个成都人心里,都有一个常去不厌的串串摊。放学从校门口出来时,老远就能看到一个个的串串摊子,校门口的串串摊虽然味道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却永远是最令人难忘的。


麻辣火锅 




火锅起源于重庆,据说是长江两岸的劳工所发明的。许多餐馆都供应鸳鸯火锅,但麻辣火锅才是火锅的真谛。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一群人汗流浃背地捞着麻辣汤里的食物往嘴里塞,都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


水煮鱼 



水煮鱼的前身是重庆的火锅鱼,这道菜将水煮过的鱼肉浸在一大盆滋滋作响、满是干辣椒和四川花椒的热油中。油本身不是用来吃的,要用筷子将鱼肉片从油中夹起,又麻又辣的滑嫩鱼片,吃起来过瘾得很。


麻婆豆腐 



还记得《中华小当家》里那道会发光的菜吗,小编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时惊得是虎躯一震。一直憧憬着能亲自去四川吃一次麻婆豆腐,还要吃得热泪盈眶。麻婆豆腐是对豆腐这种清淡食物一番新的创造。这道菜将鲜嫩的豆腐、牛肉沫或猪肉沫、四川豆瓣酱以及四川花椒粉混合,烹饪出一道异常美味的菜肴,让你的心窝暖暖,嘴唇酥麻,巴适滴板。


兔 头



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不做得好吃点。兔头是成都人消暑下啤酒的必点食品,夏天满街的“冷啖杯”食肆没有一家不卖兔头的。口味有五香、麻辣等,食用时充分调动口、舌、唇的各种功能,将兔头从嘴巴的位置掰成上下两瓣,从下半部分开始吃,细细地边啃边吸吮,越啃越香,所有的滋味都尽在这一吸一吮中。


手撕烤兔



手撕烤兔肉厚处醇香粑软,肉薄之处酥香脆爽,细细嚼之齿间久久留香,不是野味胜似野味。成都几个有名的手撕烤兔店都不提供堂食,大家就在烤炉前排着长队,一边闻着空气中的焦香,一边探头盘算到底要带多少只走。


二姐兔丁



二姐兔丁是四川成都市传统美食之一,在成都很有名气,兔丁肉多骨头少,不加兔头,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鲜可口。二姐兔丁在用料上讲究下个“精”字,不但选用的兔肉肥嫩,所用的各种佐料亦是好中选优。二姐的“兔”系列中还有五香卤兔、红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还经营红油鸡块、蒜泥白肉、凉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种凉菜。


盐边牛肉



盐边县位于凉山州西部,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文化交流,形成了特色的饮食文化。盐边所在的攀西高原生产优质黄牛,将牛肉佐以经典的川菜调味方式,吃起来牛肉味十足又麻辣鲜香,软和爽口。


夫妻肺片



不要问夫妻肺片里有没有夫妻,这菜跟老婆饼一样解释不清。四川名菜夫妻肺片由一对夫妻创制而成,属于冷菜,将牛肉、牛杂等肺片卤好切得薄薄的,拌着辣椒油、花椒面等配料制成的红油,好吃起来又麻又辣,质嫩味鲜,非常下饭。


▼ 

凉拌鸡 



四川凉拌鸡就是将白切鸡淋上辣椒油,做法简单又美味。凉拌鸡没有固定的做法,但是一般会把鸡连骨头一起剁碎,淋上调味汁。最后顶上挥洒上花生米碎,口味非常别致,鲜香麻辣,多用于下酒,清凉爽口。


▼ 

回锅肉 



四川人最爱的菜肴就是回锅肉,古代称为油爆锅,听起来更刺激美味。这道家常菜是将滋滋冒油的猪肉和豆瓣酱、豆豉、青椒以及蒜苗一起煸炒,色香味俱全,颜色养眼,只需再配上简单的白米饭,或者再加上一碗清淡的肉汤,就能让人吃得心满意足,是下饭菜的首选。


▼ 

鱼香茄子



“鱼香”里没有鱼,“鱼香”里没有鱼,“鱼香”里没有鱼。鱼香这个名字骗倒了多少个第一次吃鱼香菜系的孩纸。经典的“鱼香”酱汁是用鲜红的泡椒、生姜、大蒜和葱制成,基调是酸甜口。因为传统鱼肉烹调中需要用到这些调料,“鱼香”这个奇怪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肥肠粉


肥肠粉是成都著名小吃,也可以算是快餐,用红薯粉,辅料有肥肠、菜子油、干红辣椒花椒等材料制成。肥肠鲜嫩入味,粉丝细腻弹滑。初次吃也许会觉得肥腻,待入口后,肥肠的卤香细腻、滑爽耐嚼定能令你回味。麻辣鲜爽,和酸辣粉一样令人喜爱。


担担面



担担面源于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正宗的担担面面条细而薄,面上舀上炒制的肉末和四川正宗的碎米芽菜佐味,咸香微辣,略有汤汁。担担面一般都是小碗盛装,量少质精。


怪味面



号称“成都第一面”的牛王庙怪味面,采用多种调料制成的汤底麻辣鲜香。怪味面之“怪”,在于它是几种不相干味系的集大成者。一碗好的怪味面,是各种口味的叠加与升华,.又麻又辣又甜,还带点酸味,不同的口感纷至沓来又泾渭分明,吃起来百味交陈。


龙抄手



就是馄饨。龙抄手是成都的著名品牌,皮薄馅多、爽滑鲜香、汤浓色白。红油抄手是很出名的品种之一。馄饨虽然做法简单,但也是因为简单,所以做得好很不容易。


豆 花



豆花是四川常见的家常美味菜肴, 将黄豆用水泡涨,磨碎过滤出豆浆,豆浆如果加入盐卤或石膏,就会凝结成非常稀软的固体,白白嫩嫩,一块一块的,既漂亮又令人充满食欲。喜咸辣口味可选馓子豆花或麻辣豆花,大热天或吃辣食时可来一碗冰醉豆花,口感清凉爽滑又稍带甜味,那解暑消辣的效果绝不比冰淇淋差。


冰 粉



冰粉是清凉消暑,生津解渴的神器,其状透明、爽滑、冰凉,用小勺将碗中的东西一搅和,入口是花生的香、红砂糖水的甜、略微的薄荷味道,冰粉在口中柔嫩的四窜着。


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自清末问世以来,以其独具红辣味醇、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流传至今。川北凉粉在贩卖时,大多时候凉粉已然做好,等顾客点餐后,再根据顾客所喜好的口味进行作料的添加。黄凉粉的吃法与白凉粉不同,一是因韧性差一些,只能用刀切,二是佐料不同,黄凉粉的佐料中必须放一种酱,这种酱是事先制好了的,咸咸甜甜,可按自已的口味的轻重增减,另外它们的口感也不一样,白凉粉以酸辣为主,吃起来爽滑不油腻,而黄凉粉的感觉要绵软一些。


油茶



四川油茶不是真的茶,和北方的油茶完全不是一类,是一种类似米糊糊的早餐,麻麻香香的。做法是先把大米磨成粉放进开水里煮成米浆,再把大头菜、馓子切碎,撒上酥黄豆或花生,再拌上花椒面、辣椒油和葱花,全部和匀后就可以吃了。


韩包子



本国包子,非韩国包子,韩包子是成都已有80多年历史的特色小吃,是包子界里杰出的对象,有叉烧、鲜肉、三鲜、南虾等多种口味,北有狗不理,南有韩包子。


叶儿粑



四川传统小吃,将艾馍改制后的食品。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清香滋润,香糯爽口,荷香味浓,老少皆宜,趁热更好吃。


三合泥



三合泥可谓是成都小吃中的元老,由大米、糯米和黄豆三种原料制成泥状糕点,油乎乎烫滚滚。


蒸蒸糕



蒸蒸糕如同马蹄状,但比马蹄袖珍些,它色泽油亮洁白或白里透红、透黄,刚好一口的大小。做蒸蒸糕的蒸笼特别讲究,必须用麻柳树或泡桐树的木料挖制而成。树被砍后须晒干,在每年农历九月时做成的蒸具才耐用。


蛋烘糕



蛋烘糕始于清代,用鸡蛋和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火炉上烘煎而成的半圆形糕点,吃起来外脆内软,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也可添加芝麻或辣椒、三鲜、果酱等馅料,更是口味丰富。


锅 魁



锅魁历史悠久,做工考究,以彭州的军屯锅魁最出名,因香,酥、脆、细嫩化渣而名扬川西,打锅魁的只要标明“军屯”二字,就可吸引买主,军乐镇上最地道的锅魁要数老字号周锅魁,老字号的周锅魁只有猪肉馅一个品种,新开发出了鲜肉(猪肉)锅魁,椒盐锅魁,化丝锅魁等10余个品种,北京亚运会期间国内外食客排长队争相购买,因制作难以满足,让不少人来不及一饱口福,一时传为佳话,名闻长城内外。


赖汤圆



赖汤圆创始于1894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一直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赖汤圆的汤圆特点是皮粑绵糯,色滑洁白,馅香甜可口,吃时不粘牙,不粘筷,不粘碗。其馅的品种有八宝枣泥、火腿、香肠、樱桃、红豆沙、绿豆沙、花生等几十个品种。


三大炮



一种糯米类型的甜点,类似红糖糍粑,但比较具有观赏性。一份有三个糯米团,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分为“铁炮”,“火炮”,“枪炮”,扔到中间平台上发出一阵声响后落入后面容器里裹上粉,挺有趣,吃时要现做。


 钟水饺 



钟水饺古名水角,始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钟水饺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皮薄、料精、馅嫩、味鲜,是成都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


一个城市美食最集中的地方,不是在步行街,美食街,就是在商业广场,各大学校门口附近,这似乎是全国所有城市的标准分布,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吃到成都的大部分美食,那么就去这些地方转转,哪家人多去哪家,你会爱上成都的美食的。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