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

【58.5元】川菜博物馆~端午祭·民俗文化大还原,带孩子亲身体验中华民俗传统,小吃任意吃~

2020-11-30 00:44:04

亲身体验


亲手制作


经典民俗传统



仪式展演


游艺活动



民俗风物




热爱民俗的小伙伴有福啦!


端午节就要到了,

你准备怎么过?

聚个餐,吃顿饭加两个粽子?

作为一名华夏儿女,

我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

特色辟邪民俗养生美食

你都亲身玩过、吃过嘛?


咱们这就换一种玩法儿!!



端午祭 · 民俗文化大还原

(活动时间:2018.06.16-06.18任意一天)

长按二维码购买


端午祭特色活动

戴 五 彩 绳

时间:全天   地点:游客中心


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


活动形式:游客来到川博园林,扫二维码即可领取五彩绳一条。


点 雄 黄

时间:全天   地点:典藏馆入口


逢端午时市集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之意镇邪。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两手、足心,用意一致。


活动形式:以雄黄点额头,寓意驱毒。男童画王字,女童点朱砂。


祭 灶

时间:11:00-11:30 14:30-15:00 两场/天  

地点:灶王祠


端午本是与祭祀紧密相关的节日。节日起源,本是长江流域崇拜龙图腾的百越族举行图腾祭祀。龙舟竞渡即为祭水神龙神。古代皇室更要在此日游天坛祭拜。其后为增加节日气氛,衍伸出迎傩人习俗。

川菜博物馆因崇食尚饮,体悟“一粥一饭思来之不易”,于端午祭灶王,在“除瘟、驱邪、求吉祥”的恶月恶日,佑民众身体康健、饮食平安。


活动形式:游客在时间点集体参加。(凡参加祭灶仪式的小朋友都可以穿汉服哦!)


川 菜 文 化 闯 关

时间:10:30-17:00 地点:典藏馆


川菜基础“五味”有哪些?最初的辣味竟然不是从辣椒里来?泡菜为什么只放盐却是酸的?花椒除了调味还能做什么?

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文物,了解经典川菜的来历和食用常识,参观现已罕见的民间川式厨房、明清堂屋。微信语音“扫一扫”就能学习川菜知识,快来做闯关达人!


活动形式:凭门票在典藏馆前门扫码领取闯关卡、铅笔,设置5个川菜文化相关问题。(答对3个即可在典藏馆后门体验师处盖章,打通“包粽子”关卡。)


包 粽 子

时间:10:30-17:00 地点:酱文化广场


粽子作为祭品渊源古久,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古代民众就将粽子投入江河祭祀蛟龙。

“粽籺”是籺的一种,俗称“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粽最初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自古至今,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川菜和熊猫是四川的两件宝”,川菜博物馆特别创制“熊猫粽子”教授来客,是端午最可爱的礼物!


活动形式: 完成“川菜文化闯关”的游客参与(1人/1个,1场/10人)。


猜 灯 谜

时间:10:30-17:00 地点:灯谜区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好谜者更组织有谜社。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


活动形式:猜中5条灯谜,即可打通“DIY五毒饼”关卡。


DIY 五 福 饼

时间:10:30-17:00 地点:一家春


中国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蝎子、毒蛇、蜈蚣、蟾蜍、蜘蛛”五毒开始孽生,向来有点雄黄、燃药烟等各种灭五毒、驱秽气的习俗。

“鼠、虎、羊、龙、猪”是五福生肖,亲手制作五福饼,将长寿、富贵、康宁打包带回家,还可以作为佳品馈赠亲友。


活动形式:完成“猜灯谜”的游客,在体验师带领下制作五福饼(1人/1个,1场/10人)。


端 午+酱 油 知 识 闯 关

时间:10:30-11:00   13:00-13:30   15:00-15:30 三场/天

 地点:酱文化广场


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酱油的地位至关重要。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酱油都只是一剂常用调味料,很难有机会通过它感知中国文化之深厚,酱文化之渊博。

酱文化里有重要的传统制酱工艺:蒸煮、晒露、调味,更蕴含了四千年味道文化:古典、历史、故事、传说……它们诠释了酱文化的精髓,宛如一方温柔梦境,保存和延续着城市记忆。


活动形式:凭门票在酱文化广场领取闯关卡、铅笔,答题卡设置10个端午和酱油知识相关问题(答对7个可在酱文化广场体验师处盖章,即可领取中坝酱油礼包一份)。


挂 艾 虎

时间:10:30-17:00  地点:白果林


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

晋代《风土志》中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活动形式:游客自愿购买艾虎,可悬挂在身侧。


DIY 风 筝

时间:10:30-17:00 地点:白果林


端午节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意为“送灾难”。

卖的风筝大同小异,亲手画才有意思!只需一点材料和一点时间,就可以把心中的祝福放飞在天空里!


活动形式:游客自愿购买白风筝和画笔,可在体验师、家长陪同下绘画。


十一

DIY 香 包

时间:10:30-17:00 地点:白果林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活动形式:游客自愿购买香包、香料,可在体验师带领下制作。


十二

DIY 龙 舟

时间:10:30-17:00 地点:白果林


“端午节龙舟赛”和“元宵节舞龙”、。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

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继承性和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形式:游客自愿购买龙舟模型材料,可在体验师带领下制作。


十三

DIY 油 纸 伞

时间:10:30-17:00 地点:白果林


纸伞因要上桐油才能使用,所以又称油纸伞、油伞,古典怀旧,寓意吉祥,深受各地人们喜爱。伞架为“人”字形,代表多子多福;伞骨为竹,代表长寿,寓意节节高升;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平安。

在中国古代,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行囊里除书本外一定有一把红油纸伞,寓意路途平安、高中状元。入夏多雨,亲手绘制一把油纸伞赠与亲友,近可表关切,遥可寄相思。


活动形式:游客自愿购买油纸伞和画笔,可在体验师带领下制作。


常设活动

1、文化休闲

 零距离参观典藏 (游览时间:9:00-18:00)


名列中国传统四大菜系、又为八大菜系翘楚的川菜,何以有“麻辣鲜香”的特色?丰富的味道从哪里来?最初的辣味来源竟然不是辣椒?

典藏馆拥有古巴蜀至现代的300余件饮食器皿、图文典籍零距离接触文物,学习川菜基本五味;了解经典川菜的来历和食用常识;学习重要食材“辣椒”鲜为人知的历史;还能参观现已罕见的民间川式厨房、明清堂屋,并拍照留念。





▶  原料展示区:郫县豆瓣“翻晒露” 

     (翻晒时间:11:00-16:30)


为何郫县豆瓣被称为“川菜之魂”?为什么年份越久,越醇厚鲜香?

200余口草木灰烧制的酿制缸,使用清朝古法全手工酿制1-8年,堪称川菜的“活化石”。体验“翻晒露”工艺,了解“川菜之魂”郫县豆瓣的来历故事,学习蕴藏其中的匠心精神。




▶ 工具展示区:学习传统农具 磨豆浆 

    (使用时间:10:00-17:00)


了解石碾、擂子、风谷机等传统工具使用方法,学习农家的聪明智慧。尝试使用清代的石碓窝,用传统石磨亲手磨豆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亦乐乎!




2、美食娱乐 

 (用餐时间:11:00-17:00)


常年提供: 匠心·川北凉粉  绵糯·赖汤圆  滋补·龙抄手  醇香·钟水饺  油润·担担面  天然·石磨豆花

应季特供: 三丝/卤肉锅盔  凉面  秋香粉  绿豆粥  银耳汤  烤红薯/土豆  紫米糕/玉米金糕

        完成项目体验后,游客随意畅游川西园林,品茗休闲、参观生态菜园、打麻将、喂锦鲤……数百平米场地,更多玩法等你发掘!



温馨提示

博物馆园林属露天环境,初夏请备好防蚊物品。





更多特惠爆款请点击阅读原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小吃美食价格交流群